查看原文
其他

“毒教材”之后,“毒童装”也对孩子下手了!图案诡异、暴力、吸毒暗示……

文心化学 2022-06-0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十点读书 Author 十点苏善书

作者:苏善书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毒教材”还没查明白,“毒童装”又出来作妖。


最近有网友发现,知名服装品牌“江南布衣”的服装设计创意又一次惊现诡异画风。



据网友爆料,在一款以“我最好的朋友”为主题的系列中,有这样一副画面:


一名小朋友呆若木鸡地看着,朋友跌倒在眼前,自己却无动于衷。



旁边还有一句英文,意思是:


“我很害怕,我希望他们停下来,我不想掉下去,不!!!”



讽刺的是,设计师在设计理念里这样写道:


本季将目光聚焦于这些亲密的伙伴,透过它们的眼睛打开潜藏在孩子们内心敏感又柔软的小世界。



但说实话,看完上面的图案,作为成年人,我的感受是:


在人物的关系中,看到的是作为旁观者的冷漠;


在绿色、黄色色块的拼接中,感受到的是强烈的情绪碰撞;


在对话的旁白里,读到的是悲伤、绝望的呐喊和呼声。


很抱歉,我没有感受到一丝理念中说的“亲密、柔软、敏感”。


除此之外,本季童装还有以下创意。


鬼头的图案:



疑似罂粟果实的图案:



放一张对比图:



今年5月9日,该品牌公司的官网,因展示我国地图不完整,台湾、海南及南海诸岛纷纷消失不见,被处以80万的罚款。



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个品牌都在挑战大众底线的边缘疯狂试探。


为什么说我们没有冤枉这个品牌,这已经不是“江南布衣”的初犯。



早在去年9月,就有网友发现,江南布衣的设计图案看上去不太舒服,仔细一看更是似乎包含恐怖、虐待、恋童等元素。



下面是这张衣服的细节图:



长得像魔鬼巫师的生物,举着钉子在钉小孩的脚,旁边还有散落的下肢。


衣服上明晃晃印着“欢迎来到地狱”、“让我摸摸你”的英文。


要是仔细一看,小孩都能被这种图案吓哭。


事情在网上发酵后,更多细节被网友找出来。



在这件衣服设计中,虽然图案不明所以,但是旁边的英文暴露了阴暗的内心:


“这里到处都是印第安人,我要用枪把他们炸成碎片。”


这张图片中的小孩,从高处跌落,面色惊恐,恐怕并不是设计师的疏忽。



和上图比起来,下面这套服装设计更过分。



在这套女装里,猛一看觉得没有问题,再看一眼这是什么玩意。


图片里明显的下肢图案,以及用手捂住隐私部位;


其次,“花苞”和“蛇”的暗示也很明显:“花苞”和“蛇”在宗教里分别代表“欲望”和“引诱”。


最后,双腿的位置对准的是女孩的脸部,为了让一件衣服足够侮辱人,设计师也是煞费苦心。


这组设计图案,原本取材于宗教名画《人间乐园》。



童装设计选用宗教意味和性暗示明显的元素,这样真的合适吗?


如果说以上都是暗示,江南布衣发在官博上的这张图片是再也不想隐藏了。



这种儿童软色情的照片,小孩即使看不出来,也会觉得画面不适。


如果当孩子问起这张图是什么意思,作为成年人,我们该怎么向他们解释。


一旦有人质疑,他们便解释这是一种西方审美的艺术风格。


对此只想说:


作为童装设计,艺术可以天真童趣,但不可以阴暗邪典。


对于江南布衣的设计,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安丽说:


“在通过比如像衣服这样的媒介将这类的讯息传递给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渗透进孩子的认知当中,这种血腥暴力会对孩子造成心灵上的污染。”


更可怕的是这套衣服已经批量销售3年,直到2021年才被爆出来。



去年9月,随着舆论呼声愈演愈烈,江南布衣表示会下架所有相关产品,并且引以为戒。



没想到仅几个月后,又卷土重来,故技重施。


事情发生后,客服反驳说是中西方艺术审美的差异,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在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都不会允许将暗黑、宗教、暴力植入童装设计元素。


大家一定很好奇,为什么一个服装品牌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顶风作案?


是设计师不懂儿童审美?还是主美思想导向有问题?


据悉,江南布衣的设计和创意一直由老板娘李琳全权负责,且公司创始人都已非中国国籍,加入了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籍。



这个国家在哪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外交上,我们不曾与之互动,但巧合的是,早在1983年,该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建交,一直到今天。


我们总说21世界的战争,都是文化战争,而文化战争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从娃娃抓起。


1945年,美国国际关系委员杜勒斯,在一篇演说中提到:


“我们要从青少年抓起,要把主要的赌注押在青年身上,要让它变质、发霉、腐烂。我们要把他们变成无耻之徒、庸人和世界主义者。我们一定能做到。”


后来我们就看到了,在台湾、香港的教科书中,出现了太多“去中国化”的迹象。



比如,在台湾的教科书中,将“日据”改成“日治”,将日本“投降”改成“终战”,美化日本的侵略战争。


比如,曾经有香港市民发现,中小学的中国史教材,居然称鸦片战争源于“政治、贸易体制和司法制度的冲突”,却只字不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荼毒。


看看现在台湾、香港的青年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就知道此类文化洗脑现象有多严重。


清朝龚自珍研究历史,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面对台湾、香港的前车之鉴,我们不得不防;


面对此次发生在人教版教材、童话绘本,以及童衣上的文化荼毒,我们不得不警惕。



“毒教材”之后,有人陆续发现更多蛛丝马迹。


比如在陕西两家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教辅书《同步巧讲精练》中,关于“雷锋做好事”的插图,居然是“日军背老太”。



在一本中国出版社专为中国小朋友设计的图书上,关于人物角色的配图,居然基本都是外国人。



在一本标榜为宝宝启蒙想象力的经典绘本里,暴力、血腥、变态已经不再隐藏。



这场恶意的思想渗透,远比我们想象得更严重。


凡是涉及在孩子身上做动作,都是我们绝不容忍,也不退让的底线。


孩子心中对这个世界的纯洁、美好、温暖的想象,是我们所有成年人拼尽全力去守护的东西。


“毒教材”、“毒绘本”、“毒童装”之后,有画师在网上发布自己的作品,喊话教材免费使用。


看完之后,不得不说,真觉得洗眼睛了。


与那些作品相比,我们的中国风难道这不香吗?


画师:春阳



天真的童趣,中国风的配色,瞬间就对画面产生了无穷的想象。


画师:大沥梁海强



既有恢弘想象,也有浓墨重彩,诠释新的十二节气,将孩子的童真与自然的意趣结合。


画师:鲍俊燃



奇幻的画笔,浪漫的想象,只要一闭眼就跟随画面进入梦幻的世界。


这才是中国风该有的样子啊。 


我们的文化,原本就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土壤;


我们的先辈,原本就具有优秀的审美和眼光;


我们的民族,原本就有丰富的可挖掘、可传承的精神财富。


在国外审美面前,中国风有足够的文化自信。


在审美这件事上,多去了解我们的文化中的审美,就不会盲目地将国外血腥暴力视为艺术。


点个“在看”,当务之急是清理儿童文化渗透的荼毒。


也希望经历此次排查,导正不正之风,还孩子们一片清风净地。


-END-


作者:苏善书,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


若喜欢本文,欢迎转发分享



优质教育平台,助力中高考,点击下方名片加关注。

更多学习资料,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