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烧应该捂被子还是冰敷?全错!

典叔 腾讯医典服务号 2020-09-07

点击关注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实用医学知识。


本文共 1398 字,阅读时间约 5 分钟



最近气温变化很大,上午还闷热,下午就大暴雨,不少人家里已经开起了空调。

 

冷热交替,也是容易感冒发烧的季节。再加上五六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儿科门诊的孩子又开始扎堆。

 

典叔最近就遇到了一个发烧的小朋友,家长可头疼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戳下面的小动画,跟典叔一起去看看吧


视频 | 孩子发烧,需要立刻去医院打针吗?



发烧不是病,而是一种症状,一般认为超过38℃算发烧

 

导致发烧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各种感染,多数发烧不会造成严重伤害。

 

人体的下丘脑就像一个温控器,平时的体温调定点都是37.5℃。

 

当身体出现感染时,病原体会刺激身体释放出热原,让下丘脑调高体温,帮助消灭体里的致病菌。

 

所以发烧不一定是坏事,找到病因最重要。


孩子发烧的3大误区



孩子发烧的时候,这3件事情千万别做,家长们千万要留心。



1、别用物理降温


孩子发烧时,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用冷水、酒精或温水擦浴,或者用退热贴给孩子物理降温。


这些传统的土方法,都是错的!



我国2016版的《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明确指出,“不推荐使用温水擦浴退热,更不推荐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退热”。

 

擦浴会明显增加孩子的不适感,降温效果并不好;酒精从皮肤吸收,还可能导致酒精中毒。


而冰袋冰敷、退热贴等只是小面积接触皮肤,降温效果差,还有皮肤过敏的风险,同样不推荐。

 

为啥物理降温行不通呢?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房子,发烧就像里面的空调坏了,开启了制热模式。


这时候需要做的是散热,而不是捂着。



但要想给房子降温,别说泡冷水了,就是外面下冰雹也没用!

 

修好“空调”内部,才是正经事。


2、别盖被子捂汗



很多人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每次发烧的时候,出一身汗烧就退了”。

 

实际上,并不是“出汗”让烧退了下来,而是身体感觉到热的时候,会自动开启“出汗”的散热机制。

 

所以,“大量出汗”是发烧的一个必经阶段,也是快要退烧的前奏。

 

这个时候捂汗,反而不利于散热,还可能让孩子严重脱水甚至死亡。


3、别轻易打退烧针


退烧针有两种。其中一类是地塞米松,是一种激素,可以抑制免疫反应,让体温不再上升。

 

但这样一来,身体对抗疾病的能力就被削弱了。看上去体温似乎“下降”了,但没治住病根,反而可能造成感染加重。

 

还有一类退烧针,是国外淘汰已久的安乃近,由于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会对血液系统造成伤害,更不建议大家使用。

 

所以发烧的时候,千万别想着打针把烧“压下去”,病就能好。



正确的做法看这里



1、量体温,观察精神状况


这里提醒大家,体温高低并不是发烧严重程度的判断标准。



  • 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先量体温。如果高于38℃,应尽快去医院;


  • 对于6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先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如果孩子的精神状况非常差,哭闹不停,也应该去医院。




如果孩子精神状况良好,能玩能走,可在家中先保持清凉透气,给孩子穿轻薄吸汗的衣服(必要时可开空调),以孩子感觉舒适为宜。


2、吃不吃退烧药,看情况


体温超过39℃时,可服用安全的小儿退热药物:



  • 3个月以上的孩子,可服用小儿对乙酰氨基酚;


  • 6个月以上的孩子,可服用布洛芬(频繁呕吐、脱水的孩子不能用)。




需要注意的是,两种药只能二选一,不推荐联合或交替使用。


如果没达到上面的标准,也不要乱吃药

 

经过上面的护理,如果仍然持续发烧(2岁以下的孩子,持续发烧超过1天;2岁及以上,持续发烧超过3天),也应该去医院


3、多喝温水


多喝水能补充发烧时因出汗丢失的水分,保持足够的尿量。

 

啥,你问我能不能喝冰阔落?

 

中年养生的典叔拒绝回答,毕竟叔是一个常年携带保温杯的人……



啥,你问有没有课代表?

 

典叔作为临时班主任,就来划个重点了,拿好不谢!



PS:由典叔亲自领衔主演的《小儿家庭急救课堂》还有续集,请大家持续锁定“腾讯医典”少儿频道,别错过了哦。

END


推荐阅读



往期推荐



运营编辑  润一

腾讯医典出品


腾讯医典是腾讯公司出品的医学科普资讯平台,你身边的医疗健康在线词典,独家引进WebMD等海外优质医学健康内容,致力于做一本“行走的医学百科全书”。


号外:腾讯医典开通订阅号啦!每日放送超正经、超有趣的医学科普,还有典叔和腾护士日常卖萌,快去关注“腾讯医典来了”↓↓



*本文版权均属腾讯医典所有,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经允许后方可转载,并在文首注明来源、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