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世、延锋彼欧及斯林达加速布局储氢罐,塑料+碳纤维大有作为

近日,博世集团在江苏无锡正式启动氢燃料电池中心的建造,该中心 将于2020年建成,2021年投产。


这是继广汽丰田宣布2019年年底引入氢能源汽车之后,氢能源汽车领域出现的又一新的动向。


博世无锡氢燃料电池中心将于2021年投产


在无锡建立的全新氢燃料电池中心将主要用于研发、试制氢燃料电池动力总成相关产品,具备从关键零部件到电堆乃至燃料电池系统全部测试设备以及电堆样件试制线。


这将进一步加强博世在中国的本土研发和制造能力,可以更加快速、灵活地服务中国市场。


彼欧斩获斩获欧洲车企塑料储氢罐大单


在欧洲,彼欧公司(Plastic Omnium)近期获得了一份来自德国汽车制造商的大订单——用于开发35MP塑料储氢罐。据悉这份订单是目前欧洲有关氢动力汽车最大的项目订单。


彼欧采用高压复合塑料制成的储氢罐技术。


1通过70MP储氢罐国际标准R134认证


与此同时,彼欧也刚刚获得其第一个为乘用车设计的70MP塑料储氢罐认证。


该认证根据国际标准R134进行认证,R134标准要求储氢罐必须遵守最严格的高压储氢罐条例。


彼欧目前还正在进行有关35MP储氢罐和天然气储罐的认证。


彼欧此次获得的35MP储氢罐订单和70MP储氢罐认证,进一步证明延锋彼欧在过去4年中进行的高压复合塑料储氢罐技术得到认可。


2加速布局氢能源汽车市场


这是彼欧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随着彼欧在布鲁塞尔的Δ-Deltatech研发中心和中国武汉ω-Omegatech研发中心投入使用,集团的新能源发展战略进一步得到增强。


最近彼欧还在武汉进行碳纤维缠绕生产线的试点运营。


到2020年,彼欧还将在其位于比利时的Herentals工厂安装一条专门生产储氢罐的生产线,该工厂目前主要生产燃料罐。


延锋彼欧还对AP Ventures公司的投资。AP Ventures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伦敦、专门投资于氢能源的风险投资基金,将为延锋彼欧未来的氢能源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斯林达获上汽5年2亿元储氢罐订单


与延锋彼欧同样斩获储氢罐大单的还有中国的沈阳斯林达安科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斯林达”)。斯林达于2019年上半年获得上汽集团5年2亿元人民币的新能源氢能高压储氢瓶订单。


斯林达成立于2002年,是专业气瓶制造企业,产品涵盖了铝合金无缝气瓶,液化天然气车用瓶,压缩天然气环缠瓶,呼吸用碳纤维复合气瓶,及新能源车用氢气瓶等。


斯林达是目前中国少数能够生产70MPa储氢罐的企业,其中斯林达52L的70MPa储氢罐,已通过型式试验。


斯林达的车用氢气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已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正式应用。


这三条有关氢燃料电池的利好消息,为低迷的汽车市场注入活力,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


储氢罐关系汽车的续航、成本与安全性



储氢罐是氢燃料电池车中除了电池外占成本比例第二高的零部件,乘用车车载储氢罐一般储存6kg左右的高压氢气,保证行驶里程(600km),储氢罐的体积和重量将分别在240L和130kg左右。


储氢罐一般使用碳纤维,预计乘用车高压储氢瓶成本5~6万元,其中碳纤维材料的成本约为60~70%。


日本是全球最大的碳纤维出口国,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95%,日系氢燃料电池车具备成本优势。



复合材料让储氢罐减重40%



以日本丰田在2014年发布的第一款氢动力车Mirai为例,Mirai的储氢罐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层包裹。




从下图可以看得出,丰田储氢罐内层是密封氢气的树脂衬里,中层是确保耐压强度的碳纤维强化树脂(CFRP)层,表层是保护表面的玻璃纤维强化树脂层。



MIRAI的储氢罐的轻量化瞄准中层,采用对含浸了树脂的碳纤施加张力使之卷起层叠的纤维缠绕工艺。缠绕方法有强化筒部的环向缠绕、强化边缘的高角度螺旋缠绕和强化底部的低角度螺旋缠绕3种。


这种多层纤维材料的组合应用以及不同的纤维编制形式,能够有效发挥各种纤维的物理特性,适应不同的罐体区域受力情况,减少了40%的纤维用量。


丰田发布的Mirai最新款车型。



氢能源汽车即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氢能源储存运输技术变得更加安全,氢能源汽车离我们也越来越近。


在2017年年底,日本就提出了“氢能社会”的构想,并将在2040年完成零碳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中国厂商如上汽荣威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950氢能源车,奇瑞推出了艾瑞泽5氢燃料电池版,长城则计划在2025年推出成熟的氢能源车型。


按照中国工信部发布的氢燃料电池车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的氢燃料电池车将会达到5000辆,2025年达到5万辆,2030年达到100万辆。同期建设加氢站分别为100座,350座和1000座。


氢燃料汽车的爆发性增长,也将带动与储氢罐相关的塑料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增长,下一个材料风口即将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资料来源:延锋彼欧官网、电动邦及新浪汽车。


相关链接





论坛赞助与参会咨询

联系人:叶扉鸾

电话:+86 755 23547188

联系人:付洁

电话:+86 755 23547186

邮箱:event@adsale.com.hk


微信、网站、刊物编辑合作

联系人:朱柳

电话:+86 755 23547190

邮箱:cprj.edit@adsale.com.hk


其他商务合作咨询

联系人:唐詠雅/何珮然

电话:+852 25163329

联系人:罗曼

电话:+86 755 23547184

邮箱:cprj@adsale.com.hk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