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夸夸会:被漂亮女孩连夸2小时,我上头了
这是一家叫做Libertango Vintage的古着店,从今年7月开业以来,女主人便会在每周三晚定期举办一场名为“女性夸夸会”的活动。
顾名思义,参与者只能是女性,到场的女孩两人成组,根据活动要求,先对对方的外表进行一番夸赞,再互相讲述一件自己最想分享的事,或遗憾、或冒险、或梦想,之后结合故事与自己的感受再次夸夸对方。每三分钟交换一次聊天对象,正好贴合Libertango的中文译名——现实交会三分钟。
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限制,不需要买票和预约,每当活动开始时,这里会从商店变成一间只属于女孩们的房间。明明上一秒大家还是陌生人,下一秒却能因为一句“你的眼睛好迷人”或者“你的发质真好”而瞬间打开话匣子,以至于讲出从未对他人说出的内心秘密。在短短的三分钟里,只有夸赞,一切都不会被随意评判。它创造了一个只属于女性的安全空间,在这里女孩们共享同一种身份与处境,构建出一个小小的乌托邦。它是怎么做到的?出于好奇,「后浪研究所」在一个周三晚上,推开了这个乌托邦的门。编辑 | 杨柳
推开门,绿色的墙裙环抱复古花砖,迷醉的音乐有点东南亚调调,艳丽的古着衣衫被人群挡住若隐若现。
我的眼光瞬间被眼前的姑娘们夺走,平时在街上如果遇见美丽女孩都会默默欣赏的我,到这里简直目不暇接了。
戴着玫红色铆钉帽子的女孩端着酒杯大笑,一头金色的短发女生好奇地四下张望,一位穿着混搭的“嬉皮士”赤脚在屋子里游荡。她们三三两两地聊起来,试探着、嬉笑着,气氛渐渐热闹起来。
八点整,随着主理人的敲锣声,第一轮互夸开始了。
刚开始我还有点懵,和对面脖子上挂耳机的女孩瞬间确认了眼神,然后两个人同时笑了。原来笑容真的能缓解社恐人的尴尬。
“你的五官好立体,我其实一开始就注意到你了。”她笑着对我说。
我的第一反应是不好意思,似乎接受夸赞后的条件反射就是谦虚地后退。但这次我没有。
“你好有亲切感,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完我把活动方要求提前写好的纸片递给她。上面写着:“今晚夜色真美,你也是。”
“夸夸会就像一颗糖,
能带来一些即时的快乐就足够了”
茉栩,90后
独立乐队雷梅苔丝乐队主唱
Libertango酒吧老板
Libertango vintage是我的第二家店,今年7月6号才刚刚开业,在这之前,我经营着一家同样叫做Libertango的酒吧。
我们酒吧的工作人员90%都是女生,所以也导致我们的女性酒客占到80%以上。
我在吧台的时候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因为店里桌与桌、客与客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常常有女生会对邻桌的客人说“你的口红色号好好看”、“你的裙子真美”,在这种安全舒适的空间里,大家都很乐意听到夸奖,也很愿意分享自己的单品和经历,甚至之后还会加微信下次再一起约来酒吧。
所以可能在正式的夸夸会之前,这种互相夸夸的实践就已经在酒吧自由地发生了。只不过后来在古着店里的一些发现,让我更加确定了这个活动的想法。
我们店里复古鲜艳的衣服偏多,在店里观察女孩们试衣服的时候,我看到了太多自我怀疑和否定自己的女生。她们面对漂亮衣服有一种退缩心理,而且一听到夸奖,大部分情况都会回答“没有没有”,甚至开始解释,“我的肩太宽了”“我太胖了穿不得这种花色”。
我发现,每个人在看自己的时候都非常具体苛刻,但大多时候别人根本没有关注到这些细节。
以前我在舞台上唱歌的时候,总会在意手该放哪里,越在意越别扭。后来当我彻底放松舒展之后,大家反而夸我越来越有舞台魅力了。
外表方面也是,在大一之前从来没有人夸过我好看,但后来我慢慢通过研究文艺作品逐渐找到了自己的风格。
我喜欢热情浓烈的东西,我80%的衣服都是大红色,涂口红也只涂大红唇。反而是我越敢穿之后,整个人变得越来越自信。
我很幸运,身边的人给我很多正向鼓励,我从小家人经商,几乎没人正常上过班,所以对我现在做的事也很包容和支持。但我知道,很多女孩正在遭受社会和家庭的双重打压。我希望夸夸会可以是一个小小的出口,一个正向循环的开始。
夸夸会1.0的时候,没有固定的时间,我会给每个人发一张小卡片,让大家在上面写下自己的三个闪光点,然后对方根据这三个关键词进行扩展。
虽然氛围还不错,但是还不够,常常会有夸得不够具体的情况,或者因为关键词的理解偏差产生乌龙。而且当要夸奖的内容是已知的时候,会有一种提前写好脚本的感觉,反而失去了惊喜感。
后来我就想设计一下流程,把时间也固定下来。现在大家看到的版本是先夸外表再夸内在,当初在活动设计的时候也会担心,既然这是一个反容貌焦虑的活动,还要求大家去夸外貌,会不会有点适得其反。
但是我想让大家知道,要打破容貌焦虑,就必须学会欣赏自己。我们甚至用了三天时间疯狂去做测试,找了各种各样的人去夸她的外表。然后发现,每个人真的都有可夸的地方。
夸完外表,我们会选择那些能向内延伸的话题,比如勇气、遗憾或者梦想。我希望大家在看到别人的样子、听到别人的故事后,能够发自内心表达夸奖,对话也能更加深入。
观察大家夸夸的过程很有意思。有的人会夸的非常具体,从衣服的颜色到搭配再到对品味的称赞,非常细腻,也有人直截了当地说“你太好看了”,但是这都无所谓,表达能力和话语本身并不应该是束缚和包袱,夸奖是没有规则的。
我是一个连女性主义有什么理论都不太明白的女生,我希望大家来夸夸会不用非要聊那些深刻的、批判的话题,已经有很多专业的组织在做这样的事了,我更希望这是一个轻松的活动。
如果你遇到了一些困境,那么就来这里接受夸奖开心一下吧,进行一场愉悦的对话,收获一些好看的照片,夸夸会就像一颗糖,能带来一些即时的快乐就足够了。
当然,如果还能改变一些传统观念和行为方式,那就再好不过了。
有的女孩第一次来的时候非常介意拍得不够“好看”的照片,不过随着她来的次数越来越多,range也变得越来越宽,几乎已经不会再筛选照片了,并不是摄影师有什么区别,而是她的心态变了,这些小小的变化都会让我感受到这个活动的价值。
有一种完全沉浸在自我欣赏中的喜悦”
诗词主播
后来再去参加,我会先拐进附近胡同的厕所里化个妆,在那里摘下框架眼镜换上隐形,用五分钟左右加个眼影,涂上口红再进去。因为有一次有人夸了我的眼影好看,之后每次来我都会画那个颜色的眼影。
但后来我发现大部分人夸奖的重点不在于妆容。我最经常被别人夸到的地方是侧脸、笑容还有眼睛,有人说“你的侧脸真好看”“你笑起来很漂亮”,还有人说我眼睛大得像赵薇。
被赞美心里当然开心,但是除了这些外表上的夸奖,我最希望能够被夸是一个独特的人。
曾经一次工作中,一个姐姐因为怀孕离职,我顶上了她的位置,但却时时刻刻处在一种随时可能被替代的恐惧之中,明明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好像在某种规则下,每个人都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同质化的标签,我很讨厌这种感觉。
不仅是工作,从小在生活中我都是一个非常需要夸奖的人,会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尤其是感情中,甚至会有点“恋爱脑”。
我之前一直认为一定要有某些特质,才能够被喜欢。比如长相甜美,不像我棱角分明不够温柔,又比如皮肤白皙,不是像我一样偏深的肤色。
过去我认为,被一个男人爱着是一个女性非常需要的价值,我因为这些想法在每一段感情中都付出了很多。
之前一段恋爱,因为对方的要求,我从工作地徐家汇搬到了离他更近的浦东,把原本不到四十分钟的通勤变成了三个多小时,还坚持了半年,只是为了得到他的认可,现在想想太傻了。
有一次夸夸会的主题是讲述自己的梦想,我说我想组建一个幸福的家。但是我发现在夸夸会上,每个女孩都很享受自己当下的状态,不管是单身还是恋爱,也并不会那么迫切地想要结婚,想要一个孩子。
还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央美的女孩,爆炸头,学山水画,像是从漫画里蹦出来的人物。她说古代山水画里其实有很多男权思想,就像《女史箴图》的人物卷轴画里,一幅一幅画都在教女性怎样成为一个被社会“认可”的角色,事实上却是对女性的规训。
她们并不受限于亲密关系,也不被他人的眼光束缚,我很羡慕那种完全自洽的状态。但是目前我还不能像她们那样自由舒展,常常处于一种想要独立但又忍不住依赖他人评价的矛盾之中。
不过最近一两个月,我觉得我正在慢慢剥离外界评价对我的影响,夸夸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第四次参加夸夸会后,我第一次在店里试了衣服,是一件露出半边肩膀和胳膊的红色长裙,我惊奇地发现原来我很适合红色,那个时刻,有一种完全沉浸在自我欣赏的喜悦中。
感受之外,夸夸会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具体的改变,在工作中我会有意识地夸夸工作伙伴,“你们美得像一幅画”,她们也会笑着打趣:“夸夸会没有白去”。甚至有的时候我会主动求夸夸,这对腼腆的我来说已经是很大进步了。
我想我之后还是会继续参加夸夸会的,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女性之间的友好和互助,也很期待自己能够打破矛盾完全自洽的那一天。
就是线下见面以及和同温层朋友聊天”
师范大学学生
上一次去夸夸会的时候,我染了红色的头发,打了鼻钉,画了别人看来奇奇怪怪的眼线。
有人夸我说你穿得好朋克,但我并没有很开心。我希望别人真正欣赏我的状态,而不是把我归类到某一个风格里。
比如我很讨厌别人用“亚比风”形容一个人,它本身是一个涵盖了不同风格的伞式名词,聪明的人能够辨别出某一种类别,而不只是跟风贴标签。与其这样夸人,我更希望被夸这件衣服的花纹很漂亮,这些具体的内容,才会让我感觉到真诚。
阿芙在夸夸会现场
目前来说夸夸会上对外表的夸赞对我意义不大,因为我已经形成对自己的一种清晰认知,不会受外界影响,但这之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高中的时候我曾经非常不自信,虽然在尖子班,但成绩不是很好,也不会打扮,还被当时喜欢的男生说虎背熊腰。
这种打击是很大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自己胖。也受到妈妈的影响,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个减了一辈子肥的人,小学时候的左旋肉碱,之后的酵素,现在的健身,她尝试过各种减肥药,也用这种观念要求着我。
但是随着社交圈扩大,我获得了很多朋友的肯定,自己也慢慢在外形和生活上找到了想要的状态,现在身材上的羞辱已经伤害不到我了。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一个非常吝啬夸人的民族,尤其是女性,在家庭和工作中得到的认可太少了。
我妈妈就是一个很少直接说出夸奖的人。有时候我穿了一件好看的衣服,她就会用眼神打量一下,哪怕觉得好看也不会说出来。
万圣节那天我化了一个蛮夸张的妆容,朋友都觉得很惊艳,我也想给妈妈看看,结果她马上就回了一个“天啊”,还说“不好看,很怪异”。
其实这种代际之间的不认可还有很多,有一次最激烈,我在夸夸会上就分享过一次我为了穿衣自由而“发疯”的经历。
那是今年夏天的一次家庭聚会。一位长辈邀请我上台唱卡拉OK,结果唱完之后爸爸突然对我说“不要唱了,马上吃饭了”,我很莫名其妙,为什么不让我唱?觉得我丢脸吗?
我不理解,吃饭的全程都板着脸,直到妈妈悄悄过来说“你穿衣服凸点了”,我才知道发生了什么,瞬间就非常生气,有一种悲愤交加的无奈,对着正在吃饭的一桌亲戚大喊“我不穿内衣怎么了”。
吼完我就哭了,一边哭一边死死盯着我妈,所有亲戚都像没听到一样继续低头吃饭。
和别的女孩讲完这件事,大家都夸我好勇敢。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我也可以稍微站在她们的角度考虑一下这件事。
这件事后来成为推进我跟我妈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因为结束之后,我妈过来跟我说她觉得这样不安全,因为她年轻时遇到过不好的男性,她教我要保护自己。
后来我逐渐发现,其实女性和女性之前还是很容易共情的。但是要得到男性的真诚欣赏就太难了。
比如我在工作上就是这样。我实习的公司男性占多数,领导层也是男性为主,甚至部门领导在早会发言的时候,开场白都是“兄弟们”,直接无视在场的女性,让人非常不舒服。
我记得有天部门一个女生穿了条很复古的裙子,因为袖子有点夸张可能看起来不太日常,部门领导就在开会的时候非常直接地说“被她吓到了”。
当时那个女生的表情已经有点挂不住了,我就在微信私聊她说“我觉得你非常美”,她也说觉得自己很美,但是在那样的环境里,女生处在男性的凝视下,女生遭受的打压远远多于夸奖。
其实我之前也有过厌女的状态,比如高中的时候会觉得女生怎么这么没意思,女生怎么这么娇气,但是现在我是非常开心自己是一个女性。
我觉得女性聪明细腻,她们可以敏感地察觉到别人的变化,且富有同理心。
我记得有天在外面吃了特别辣的牛肉干,后来又因为着凉,在地铁上胃疼到要晕倒,于是下车蹲在地铁边,刚蹲下就有一名乘务姐姐远远走过来问我怎么了,知道我胃疼后把我带到乘务室取暖,还倒了热水,当时我就流泪了。
我之前就跟朋友聊过,女性之间的帮助是无私且纯粹的。
我其实才来北京两个多月,这也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到这么远的地方,刚来的时候很脆弱,那种走出舒适圈的阵痛和孤独感非常强烈。
但是很幸运,我在夸夸会认识了很多很好的女性朋友,是她们让我觉得跟这个城市产生了联系,而且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抵御政治性抑郁最好的方法,就是线下的见面以及和同温层的朋友聊天。
我曾经看过一个观点,是说在父权制度下性缘关系打断了女性之间的连接,就像我妈妈,在家里排行老二,本来应该和她的姐妹更亲密,却被家庭打破了这种关系,女性之间的聊天话题也都围绕男性伴侣和家长里短。
我觉得越是这样,我们越应该重新建立这种连接和书写自己的叙事,比如我跟很多女生朋友聊天的时候,都会把单人旁的“你”变成女字旁的“妳”,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女性叙事。
***
距离上一次夸夸会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因为疫情夸夸活动暂时停办。
我一直记得夸夸会结束之后有一个小插曲。大家被共同拉进一个微信群,等待主理人在群里发活动照片。
有女孩在群里和摄影师说:“双下巴的照片就不用发在群里了,直接删掉就好”,立马就有女孩po出自己双下巴的照片说:“双下巴最可爱了,我有五十个双下巴”。
那时我很想回复:女孩们最可爱了,我也想有五十个双下巴。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36氪旗下年轻态公众号
👇🏻 真诚推荐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