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和溥仪离婚”:民国名人婚恋的那些事,都被这本书说尽了
100年前,中国人如何谈恋爱?
近代中国最早刊登征婚广告的知识分子是谁?
民国明星结婚要花多少钱?
民国有哪些堪称奇葩的婚礼?又有多神奇?忘带婚戒、婚书,新娘当抵押品……
民国是报刊出版的繁荣时期。画报作为一种常见的获取资讯的手段,里面一般有大量的照片或者漫画,配上排版紧凑的文字,图文并茂,丰富翔实,在当时广为流传。我们可以把它当成民国时期的公众号,借此了解民国文化、社会风貌。
《老画报里的婚恋故事》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本书由天津档案馆一级调研员周利成先生编著,以婚恋为独特视角,通过征婚、订婚、结婚、离婚、情殇五个板块,讲述一个个民国时期的婚恋故事,揭示民国人物的婚恋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
全书登载了许多老报刊的复印件,清晰展现了当时新娘子的婚纱、演艺明星和名媛女郎的装扮。书中既有民国“大佬”们活色生香的婚恋故事,也有时代巨变下普通男女的如常折腾。100年前中国人的婚恋故事,可谓是被这些画报说尽了。
01
征婚:中国早期的“非诚勿扰”
随着民族报业的日趋兴旺和新闻出版业的全面发展,20世纪20年代,征婚广告开始屡见报端。
我国最早刊登征婚广告的近代知识分子当数蔡元培和章太炎两位先生。
1900年前后,蔡元培先生留洋归来,公开刊登启事向全国征婚。他提出了五个条件:一、女子须不缠足;二、须识字;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不相合,可离婚。他不仅绅士开明而且尊重女性,他的征婚条件既约束自己又为女性着想。现在看来,这些条件都非常具有先锋意义。
相比之下,章太炎先生的征婚条件则保留了一些旧时文人的老情调。他要求女方应是个大家闺秀,能写小文章,并且表明,女方婚后需居服从地位,显然没有脱离三从四德的旧窠。
章太炎的征婚启事
通过《老画报里的婚恋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多数男性登载的征婚广告,当时还是无法摆脱礼教传统对于女性的期待。征婚的要求第一个是对女性容貌的要求;第二个是顺从,希望女性能听话。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年的征婚广告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比如 1926 年 5 月 21 日《申报》上,有一则叫《留美文学士陈征婚广告》,是这样写的:
鄙人今年 25 岁。湖北武昌人也。曾卒业于美国著名大学,得有文学士学位。现任武汉某专校教授,每月有三百元之进项,家有恒产。现拟征求一位同情的女士,以为内助。须具下列之资格者为合格:
1.年龄要在 18 岁到 23 岁;
2.清白,面上没有麻子,身上没有斑点;
3.三年内要生育三个子女;
4.随信附上近期裸照一张
而随着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思想的深入人心,一些新女性也不甘人后、主动出击,刊发征婚广告。虽然从数量上可能还不足男性的十分之一 。但书中也写到了个别女性,另辟蹊径的征婚条件。比如1928 年《申报》上,一位官宦家的小姐对征婚男性籍贯的要求是:除了上海一县外,其余任何省县均可,虽远如云贵等省,亦愿相随远行。
其实她不是对上海男人有意见,只是其父生前深以上海男人浮滑为戒,特此嘱咐她要找外省县人。
02
订婚:重要性几乎超越了结婚仪式
进入民国,订婚仍是男女婚娶的一个必要程序。“结婚是人生的终身大事,订婚是终身大事的决定”,其重要地位几乎超越了结婚仪式。民国的订婚经历了父母做主,父母为主兼与当事人议定,及当事人做主征得父母同意的三个阶段。
民国时期订婚证书
民国时期订婚竟要在报刊发表启事?
男女双方订婚、结婚、离婚甚至同居、解除同居等均需登报声明,可谓民国时期的一种风潮、时尚,其中尤以订婚启事数量最多。订婚启事的作用,除了新人秀恩爱外,也让双方亲友有目共赏,更是婚约的文字凭证,免致悔约。
民国明星也隐婚?
民国时期男女订婚,不但要有父母同意,而且还要登报广而告之,但当年许多影星、歌星、舞星却选择秘密订婚。
原因有三:一是有些明星为人低调,不愿过多地暴露私生活;二是担心粉丝因伤心而脱粉;三是一旦公布订婚消息,便会引起各小报的关注,进而造谣中伤,终至尚未步入婚姻殿堂便分道扬镳。秘密订婚后,他们丝毫不露声色,别人问起,一律摇头否认。条件酝酿成熟后,突然宣告结婚,等到关心他们的人们知晓时,他们已安度蜜月生活去了。
03
结婚:100年前中国人的婚礼就这么会玩?!
民国时期,男女成婚结婚证书可以没有,婚礼必不可少。但婚礼仪式在悄然改变,逐渐趋向简约文明。
新式文明婚礼最先在上层社会和知识界盛行,婚礼只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上一顿喜宴,喜宴上的演讲取代了传统的闹洞房;还有人在请帖上根本不写明是婚宴,来宾到场方知真相;更有如画家王君异者,仪式上无双方家长、无装饰、无婚书、无礼金,直截了当,一吃而散。
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书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可以看到以下这些各式各样的婚礼:
📃空中婚礼
1929年圣诞节,国民革命军第十路航空司令刘沛泉与南京女子中学女教师王素贞,在上海虹桥机场乘坐沪蓉航线民用第一号飞机,在空中举行的浪漫而刺激的婚礼,是中国的第一场空中婚礼。
空中婚礼-上海《良友》画报再现了婚礼盛况
📃水上婚礼
1935年,孙志超与徐綦在上海第六号渡轮上举行的婚礼,成为中国的第一场水上婚礼。
📃集体婚礼
同年,在上海市政府大礼堂,57对新人举行了中国第一场集体婚礼。
📃电影皇后胡蝶的盛大婚礼
1935年,“电影皇后”胡蝶与潘有声在上海举行的盛大婚礼,引起全国乃至西方国家“蝶迷”的普遍关注,数十家报纸杂志做了整版、数版的图文报道,明星影片公司摄像师全程录像,轰动一时。
1935年这个年份,在中国婚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年,还有66岁的熊希龄迎娶了39岁的毛文彦,引发了57岁的张海若与33岁的杨嗣馨、56岁的齐燮元与41岁的华泽愉相继结婚,因此,新闻界戏称1935年为“老人结缡年”。
也是在这一年,民国总统黎元洪年逾四旬的孀妾再嫁30岁出头的王葵轩,更是引起了孀妇能否再婚的激烈争鸣,推进了中国妇女解放的步伐。
04
离婚:民国那些女性关于爱情、自由的反抗
民国以前,解除婚姻关系一直是男人的专权。民国以后,女子放开缠足,走出家门,步入学校,有了工作,在经济上、人格上获得独立,家庭生活不美满的女性开始主动提出离婚。
传统的婚姻观念开始发生动摇,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青年人,主张建立起更平等、更自由的婚姻制度。长期处于被动地位的妇女开始觉醒。
1931年8月,淑妃文绣末代皇帝溥仪的成功离婚,更是在平津一带掀起一波女性离婚潮。
当时,作为妃子的文绣为什么会大胆主动地提出离婚呢?
这场曾轰动海内外的离婚案,京津等地报刊均做了跟踪报道。论及离婚的原因,当时北平的《晨报》曾有这样一段文字:“文绣自民国十一年入宫,因双方情意不投,不为逊帝所喜。迄今9年,独处一室,未蒙一次同居,而一般阉宦婢仆见其失宠,竟从而虐待,种种苦恼,无从摆脱。”
在与其妹文珊及玉芬(冯国璋的大儿媳)共同商议后,文绣遂聘请律师张绍曾、张士骏、李洪岳,正式向溥仪提出离婚,因为她感到“不能再用封建伦理观念,来强行维系这种不幸的婚姻了”。
文绣的成功离婚,让当年的妇女不仅有了摆脱痛苦、选择幸福的愿望,并且开始付诸行动。然而,女人相比男人仍然少有自由。越剧名伶筱丹桂为张春桂骗婚并被控制,最后走上自杀之路。这些婚恋悲剧,不是一个人的悲剧,也不只是民国的往事……
《老画报里的婚恋故事》好似为我们打开了一条了解民国大众娱乐和大众生活的通道。正如作者周利成所言,研究一个时代的婚姻问题,实际上就是打开了管窥该时代的一个窗口。
我们翻阅《老画报里的婚恋故事》,可以看到许多熟悉的名字,却上演着别样的剧情,曾经的历史,亦包含着未知的桥段。画报记载的这些事情虽然发生在百年之前,但是它们表现出的鲜活、即时性,与今天并没有太大差异。透过婚恋这一独特视角,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一代人的婚恋观和价值观。
BOOK
推荐图书
《老画报里的婚恋故事》
周利成 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2022年2月
【本期互动】
3月27日晚8点,我们将联合慢书房举行一场《老画报里的婚恋故事》线上分享会,关于本书,或者关于100年前中国人的婚恋故事,如果您有问题想要和作者聊聊,欢迎来留言区留言,我们将从中精选出2位读者,送上一份礼物。
此外,欢迎分享推文至朋友圈,截图发至后台,可有机会赢得此书。名额3位。3月28日开奖。
1.15本书,带你重新认识爱情、婚姻和幸福 | 2月出版机构联合书单
— end —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yujiang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