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们备受豆瓣读者关注的31种书!
2023年,我们有31种书登上了豆瓣新书速递。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后电影视觉》《博物馆是什么》3种图书多次登上豆瓣一周热门读书榜;而在2023年豆瓣年度读书榜单中,我们大学问图书《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后电影视觉》分别上榜年度历史·文化图书和年度影视·戏剧图书!
今天,我们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2023年备受豆瓣读者关注的社科分社31种新书。
文末福利继续,以下31种书中,你读了哪些书?哪些书让你印象深刻?欢迎来留言区分享,我们将从中选取三位随机送出相应图书。
BOOK
备受豆瓣读者
喜爱的31种书
大学问·春季
01
本书为黄宗智扛鼎之作,是认识中国小农经济、当代中国发展和明清以来中国史的经典著作。书中基于满铁资料等大量史料与作者实地调研所得资料,对明清以来江南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的特点做了深入考察,探讨了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关键问题,尤其就中国江南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西方式的工业资本主义这一问题给出了极具深度的解释。全书运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展和完善了“农业内卷化”这一核心观点,揭示了江南小农家庭从明清到改革开放前“没有发展的增长”的内在机理,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去内卷化”发展。本书曾获列文森奖。
02
本书为“超级教授”黄宗智成名之作,是认识中国小农经济和明清以来中国史绕不过去的经典。书中基于包括满铁资料和地方档案在内的大量史料,以及作者实地调查所得资料,对明清以来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的特点做了深入考察,探讨了一系列影响中国社会走势的关键问题,尤其对中国华北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西方式的工业资本主义这一问题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解释。全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农业内卷化”这一核心观点,“没有发展的增长”的内卷困境使得中国走上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本书曾获费正清奖。
03
本书作者坚持以“月相必须定点”为指导,采用文献、天象、铜器铭文“三证合一”的研究方法,厘清西周纪年问题,为纷乱的西周王年排序定位,揭示武王克商准确年代、宣王纪年有两个体系等重要问题,整理出西周诸王年表、西周诸王事略以及制作出西周朔闰表。本书还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归纳出研究西周纪年应该注意的诸多问题。书中集中展现了张闻玉先生在西周年代学研究上的成果,是西周纪年研究学术领域内难得的佳作。
04
本书以政治与学术双向视角,集中梳理、论述西学东渐下,作为传统中国价值主体的儒学的困境和转型,探究新时代儒学的发展和未来。作者对近代以来儒学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康有为、章太炎、钱穆、张申府、冯友兰等)及其思想主张进行分析:从制度和心性讨论儒学的整体形态发展,从经学与哲学的关系讨论儒学学科化的困境与出路,从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探索儒学对世道人心和社会秩序的意义和作用,从儒学学科化制度下思考摆脱儒学困境的可能……涵盖儒学近代转型的重要领域。
05
本书为日本学者研究清末宪法的学术作品。作者在清末起草了一部《大清宪法》,共10章,76条。按照宪法草案的结构顺序,北鬼三郎给每一条都注明所参考的对象,并加上或长或短的法理说明,法律叙事皆植根于晚清的衰变,从多个面向剖析晚清中国动荡不安的历史剧变。《大清宪法案》出版后,在中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仅成为清末制宪官员的囊中书,而且还成为民初修宪者设计国家体制时的理论依据。本书可作为清末民初政治史、法律史等方面研究的重要参考,也可见当时中日学术交流的情况。
06
本书是一部以山东济宁为经验个例、士绅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城市史个案研究著作。有别于以往的明清史研究关注点集中在江南地区的情况,本书将研究视野扩展到因大运河兴起而繁荣的北方城市山东济宁,并注重将江南地区与济宁进行对比。济宁士绅在对城市的塑造过程中,展现了地方力量与国家权力的精彩博弈,也通过与“商”这个阶级的紧密联系,呈现出明清时期北方运河城市繁荣的商业贸易和城市化生活。本书丰富了读者对明清历史认知的面向,也为明清区域社会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补充。
大学问·夏季
●01●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
著者:[美]苏成捷
译者:谢美裕 尤陈俊
本书是一部法律史领域研究性犯罪问题的经典之作。书中运用了唐代以来的大量法律史文献,聚焦清代社会中寡妇、娼优、雇工、乞丐等底层人物,用比较史的眼光对性行为管制、寡妇守贞、“光棍例”、“卖娼”等问题进行分析,还原真实案例,展现了微观视角下的平民婚姻,以及女性短缺、妇女歧视等现象。
作者将性别史、法律史和社会史等不同研究进路熔为一炉,将性犯罪与法律问题进行宏观考察,探讨了清代对性行为和性观念的规制与引导。书中案例生动鲜活,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语言流畅,展示了一个复杂且富于动态变化的中华帝国晚期社会。
●02●
《清代传统法秩序》
著者:[日]寺田浩明
监译:王亚新
本书为日本著名法制史学者寺田浩明多年来研究中国法制史的集大成之作。作者从中国传统社会实际出发,借鉴西方近代法理论,总结了19世纪末以来中国法制史、社会史研究中各种论点,着眼于其中的法秩序,如诉讼、听讼、断罪等环节,考察了传统中国法的诸多面向,特别是清代中国的家族法、土地法、裁判制度与刑罚制度,总结了传统中国的契约与诉讼社会的特点。
书中言必有据,理论深刻,将法史考察与法理分析巧妙融为一体,深入浅出地利用清代法律文献对各议题进行精辟的阐发,无疑是一本近年法制史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03●
《后电影视觉》
著者:[美]罗杰·F.库克
译者:韩晓强
电影作为一种现代媒介,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与人类交互影响、共同进化。20世纪初,电影经历了光学玩具、魔灯和费纳奇镜的媒介进化,挑战了既有的文字媒介,改变了媒介格局;20世纪末,电影经历一系列叙境和叙境化世界的穿梭,观众和电影进入一种神经连接的套层,创造出奇妙且焦虑的时代感受。
在本书中,作者库克着眼于20世纪初和20世纪末这两个时间点,锁定观看行为这一在电影研究中极其重要却又常年被忽视的方向,并以《黑客帝国》《感官游戏》《异次元骇客》《移魂都市》《睁开你的双眼》等“元宇宙电影”为例,探索人类与电影的共同进化,生动地阐明了电影不断地改变着媒介与人类感知的关系,为人们深入理解电影这一现代媒介打开一个新的视角。
大学问·秋季
●01●
著者:王瑞来
●02●
《晚清西南社会与近代变迁:法国人来华考察笔记研究
(1892—1910)》
著者:屈小玲
●03●
《春秋时期齐、卫、晋、秦交通路线考论》
著者:徐鼎鼎
●04●
《身份与秩序:走马楼吴简中的孙吴基层社会》
著者:苏俊林
●05●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
著者:[英] M.麦金
译者:李国山
●06●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
著者:[美] G·哈特费尔德
译者:尚新建
●07●
《苏格拉底》
著者:[英] 保罗·约翰逊
译者:郝苑
●08●
《实践社会科学的方法、理论与前瞻》
著者:黄宗智
●09●
《先秦诸子与简帛研究》
著者:张固也
●10●
《生产关系、社会结构与阶级》
著者:田彤
●11●
《“社会”的发现》
著者:承红磊
●12●
《庶民之声》
著者:周玉波
大学问·冬季
01
《1903: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
著者:蔡斐
本书以幽默诙谐的语言,生动再现了苏报案全过程,从小叙事抽丝剥茧,以大视野审视清末司法转型,阐明苏报案个案力量推动中国近代化法治前行的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作者从法制史、新闻史等多学科角度切入,运用跨学科视野,立体考察苏报案,精剖细缕其引发的中外制度、思维层面的碰撞及反思,并在学理上提出了“司法是一种变量之和”等新观点,从而揭示出事件所蕴含的法律、政治、社会、历史意义。
03
《岁月忽已晚:古诗十九首里的东汉世情》
著者:胡大雷
本书对《古诗十九首》进行了深刻透彻的解读,带领读者品味诗中“一字千金”魅力的同时,挖掘背后有趣的东汉文人故事,生动再现他们的生活与情感。作者用细腻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东汉文人的远游、求学入仕、交游等方面的生活情况。尤为难得的是,作者还阐发了东汉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以及他们对人生来路与归途的反思。本书写作时兼顾史学与文学,既有对《古诗十九首》的赏析,又挖掘、钩索东汉文人的生活细节,描绘了一段丰富多彩的东汉社会史,揭示了东汉时期复杂的世态与人情。
广雅·春季
01
本书以时间为轴,以图叙史,多角度展现第二次鸦片战争景象。372张图片取自泰晤士画报、世界画报、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等诸多权威机构,从各国视角呈现第二次鸦片战争细节、经过。从广州城被焚毁到北京城大门被铁骑踏开,展现真实残酷的鸦片制造、坚船利炮、战火硝烟;也呈现中华大地的城市街景、皇家园林、建筑、珍宝……为读者提供了专题图片资料库,以便在细节中发现历史。作者还挖掘中外史料,与图像相佐证,呈现真实的战争与被图像“形象塑造”后的战争,探讨西方媒体宣传在战争中的作用与影响。
02
本书是一对在二战中幸存下来的犹太夫妇撰写的回忆文集。二人因为战争而失去几乎所有的亲人,并被迫移居他乡。书中透过一些承载着满满回忆的旧物件——一些老照片、一枚订婚戒指、一只旧烛台,以动人笔触讲述与之相关的生命故事,追溯破碎的家族历史,纪念不平凡的童年时光;缅怀战前温馨的生活,缅怀已逝的亲人和远离的故土,也缅怀黑暗时期残存的人性之光,并对所有的一切心存感恩,读来令人动容。夫妇俩的讲述也让我们看到:当灾难不期而至,我们内心的美好感情如何给我们信念和支撑,帮助我们渡过难关,更好地生存下去。
广雅·夏季
●01●
《波斯航海史》
著者:[印度]哈迪·哈桑
译者:徐弛
本书论述了自神话时代、阿契美尼德王朝、萨珊王朝、穆罕默德时代早期,直至16世纪第三帝国覆灭的波斯航海史,内容涉及航线开发、海上贸易、海洋战争等,解析波斯民族对大海的认识、心理与情感。
书中运用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多国文献资料,结合图像、建筑、钱币等实物研究,论证波斯人与海洋的密切联系,探索真正的波斯航海历史,由此折射出五千年来波斯的民族、政治、外交、经济等发展历程。
●02●
《困在记忆里的母亲:
一个阿尔茨海默病家庭的自救之旅》
著者:[美]斯蒂芬·贾格尔
译者:于萍
本书记录了一段特殊的公路旅行: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进行为期11天的自驾游。在体验露营、骑马、漂流和徒步的乐趣时,母亲的健忘和不断重复的话却形影不离。作者开始追忆母亲的过去,回顾母亲如何照顾同样患病的外婆,思考作为女性,疾病、记忆、身份认同等如何在血缘中传递,以及遗忘与失去、抵抗与妥协意味着什么。
母亲和女儿不息的羁绊之间,疾病、旅行成为了弥合母女关系的契机,让我们看到母女之间的爱也是需要练习的。在记录和陪伴中,作者观察母亲、接近母亲,也在不断更新对母亲的认识,最终重铸了一个完整的自己。这趟特殊的旅行,映照了两代女性的成长史。
●03●
《博物馆是什么》
著者:陈建明 张小溪
本书以对谈形式,全景式呈现湘博近10年设计、建设过程。陈建明、矶崎新、胡倩、杨晓、黄建成等行业领军人物,从博物馆学、建筑设计、空间展陈设计等专业角度出发,讲述由一个概念到一座场馆的落成,如何做到从一粒沙开始,到建筑、园林、展陈,甚至文创都有着湘博的精神和烙印的一体化设计。
本书通过剖析湘博设计建造过程,为专业人士提供生动样本与可操作方案;同时通过国际竞标、辛追夫人的安置、建筑师的奇特遭遇、T形帛画的展现、常设展的紧张筹备等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带领读者走到神秘有趣的湘博幕后。
●04●
《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事:伦理学的72堂课》
著者:[澳]彼得·辛格
译者:王鑫
肥胖仅是个人私事吗?鱼儿有没有痛感?社会应该对抑郁症承担怎样的责任?什么情况下医生可以“杀死”病人?如何坚持新年计划?
这是一本写给大众的伦理学读物,是每个人都能读懂、都能获益的伦理学口袋书。本书由72篇短文组成,涵盖了当下人类社会中伦理道德问题的方方面面,从动物保护、公共健康、性别平等到幸福生活。
书中讨论的话题紧贴社会热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者用直白的语言、简单的逻辑,深入浅出地将复杂的伦理问题简单化,帮助读者理解这些至关重要的伦理争议,为充满困境的人生和世界找到新的希望。
●05●
《屠海——北美生物灭绝档案
(16世纪至20世纪)》
著者:[加]法利·莫厄特
译者:高见 刘莹
《屠海》详尽地记录了自16世纪西方人踏足北美洲之后的500年间,北大西洋沿岸超过50种动物减少甚至灭绝的过程。原本这里的各种动物不计其数,然而随着欧洲移民的进入和商业性捕杀的加剧,包括鸟类、鱼类、哺乳动物在内的物种纷纷遭到屠戮,无数的大海雀、鲸类、海象、北极熊、美洲狮等被夺去生命。
本书出版后掀起了世界范围内海洋生态保护的热潮,推动了环境改革和海洋立法进程,影响了一代人的海洋保护意识。今天,它仍然是一部具有先见之明的生态经典,一如既往地提醒人们应当如何与自然相处。
广雅·秋季
●01●
《夏日木屋札记》
著者:[瑞典] 妮娜·波顿
译者:薛荷仙、刘羿、陈薇宇
瑞典奥古斯特文学奖获得者妮娜·波顿全新力作,讲述了作者在母亲的乡间木屋度假时,与周围世界的小生物邂逅、互动的奇妙经历。飞蚁共舞其实是一场盛大的“婚礼”?看似讨厌的乌鸦其实聪明可爱又有同情心?在作者笔下,狐狸、蜜蜂、松鼠等动物是启发日常哲思的邻居与访客,植物和细菌也有着独特的生命语言和沟通方式。作者以诗意而洗练的文字,呈现了一位文学家兼生物学家眼中的生命百态和物种进化史,同时呼吁人们与不同物种平等对话,和谐共生。宠粉福利
#你从推荐过我们哪些图书?
都读过我们哪些书呢?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告诉我们
我们将在留言中
结合点赞数和留言质量
抽取3名幸运读者
赠送图书一本哦
·近期推荐·1. 我们做的这49种书,哪一本曾打动了你?| 2023年图书一览
3.这本书,一年发行超15万册!| 2023备受市场喜爱的10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