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这不是最后一天?
站在屋檐下,面前的投影播放着视频,画面中央,各种颜色的色块从下往上堆砌,在右下角的位置,艺术家黎朗就坐在那里。
他戴着麦克风,日期投影在他的胸前,时间更替,他朗读着10年前的日记,带我们回到了2011年到2012年的广州杨箕村。
“今天是我第一次去新办公室。它在刚落成的新闻传媒大厦的26楼,办公室宽敞明亮。在我的办公桌旁边, 就是面朝西北的窗户。被拆迁后的杨箕村,就在窗外的正前方。”
©成都当代影像馆 黎朗《这不是最后一天?》现场图
上周,我们在成都当代影像馆看到了黎朗今年的新展《这不是最后一天?》。他近几年的作品都在关注着身边人,以及自己的生活状态。这次新完成的作品,他选择从曾经工作的场景出发,向窗外看去,记录下城中村“杨箕村”的发展变化。
展厅内用作品建造了一间小屋,还有20个朗读日记的声音装置环绕其间,从零碎小事到新闻大事,透过他的声音传入我们耳中,伴随着598天的画面滚动,《这不是最后一天?》,拉开序幕。
01/
城中村&办公室
“我拿出相机把镜头对准杨箕村,轻轻按下快门,拍下了在办公室里的第一张照片。”
杨箕村,城市中心旁的城中村。黎朗告诉我,当时有很多传媒大厦上班的人,都刚刚参加工作,就会选择在杨箕村租房居住,他有时候加班也会到村里去吃饭,便宜,也方便。
太阳下,同一批人,在高楼大厦里上班工作,夜晚回到几百米远的城中村居住,某种程度上,传媒大厦和杨箕村成了朦胧的镜像关系。上面的人俯看城中村,来到下面短暂体验生活,灯红酒绿什么都有,新鲜,又刺激。
但城中的原居民只能生活在此,只有向上仰看的风景,能出现在上方的方式,也仅仅是拆迁的进度登上报纸而已。
©成都当代影像馆 黎朗《这不是最后一天?》现场图
曾经的过往从声音装置中传来,在“五月的小屋”,杨箕村的细微变化展现在我们面前。
©成都当代影像馆 黎朗《这不是最后一天?》现场图
黎朗第一次看见这个城中村,是在2004年去广州工作的时候,站在办公室,看到一望无际的城中村,全是那种自建的小楼,那是发生在5月;后来搬到新的传媒大厦,看到的城中村是一片拆迁工地,在2011年5月,开始拍摄;同样是在今年的5月份,开始从事新形式的照片创作。
©成都当代影像馆 黎朗《这不是最后一天?》现场图
这个名字里带着5月的自建小屋,是对城中村状况的回应,里里外外,也承载着黎朗10年前的回忆。
这份回忆,通过一个月、一个星期、一天的布展规划,得以呈现。
房子记录的是一个月,2012年5月1日到5月30日,以及想要强调《这不是最后一天?》的5月31日照片构成。
©成都当代影像馆 黎朗《这不是最后一天?》现场图
以及我们根本看不见的屋顶,他在屋顶上再次书写了598天每天的日期,所有拍摄的具体时间,都留在了上面。
©成都当代影像馆 黎朗《这不是最后一天?》现场图
一个星期的变化,最能体现时间的流动。如果仔细去看,可以看到每一笔的笔触。
在照片上的这种涂抹,这种书写日期的方式,带着他自己的某种情绪与个人痕迹留存下来。“我是故意而为之,想要保留这种粗糙的存在。”
©成都当代影像馆 黎朗《这不是最后一天?》现场图
一天部分,有整个拍摄项目的第一天与最后一天,还有2011年7月1号和2012年7月1号,分别是城中村拆迁一周年和拆迁两周年的时间。在黎朗看来,实际上是他为他们拆迁周年的一种纪念的拍摄。
©成都当代影像馆 黎朗《这不是最后一天?》现场图
在材料的运用上,黎朗并非如惯例般运用正常的艺术微喷材料,而是选择用廉价的瓦楞纸,这也是对城中村的一种回应。
在城中村闲逛的时候,自建小屋会用到很多这些瓦楞纸,实际上这更符合他们的一种生存状态在里面。
而且,在2006、2007年左右,艺术微喷刚刚流行,策展人或是藏家总会习惯说这是艺术收藏级别的喷绘。黎朗认为,“后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的作品需要用一种纸来衡定它的价值?所以我选择了这种非常不容易收藏、不艺术的材料。”
02/
书写&涂抹
我们在黎朗的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书写的存在,文字、阿拉伯数字,黑白的书写留存在作品之上。例如在“父亲”系列中对他父亲的追忆,书写着父亲在世的30219天;还有《某年某月某日》中,将高铁上志愿者的描述书写在沿途的摄影作品上,将图片传达不出的声音锚定在上面。
《1941年9月18日的父亲》
《某年某月某日》
而这次的展览,不仅仅是“摄影”,他想用一个固定的画面,一个人来讲述自己的生活。
但他觉得这样还不够,需要有一种站在当下去回望当时情况的感觉,于是,黎朗选择了一种超脱于摄影本身的方式,新鲜,也确实大胆。
©成都当代影像馆 黎朗《这不是最后一天?》现场图
598天,他每一天都如同上班打卡一样,从窗边的同一角度,拍下一张照片。通过自己的日记与当时的报纸回忆那段过去,将每个月印象最深刻的新闻图片低像素化,如同日历一般进行排布。
每一天都是一个色块,但只有这个月最后一天,才是一张完整的图片。尽管如此,即使是最后的图片,仍然难以辨别其中的画面甚至是一丝信息。
©成都当代影像馆 黎朗《这不是最后一天?》现场图
598张同样的构图与角度,“这里头甚至没有任何的摄影技巧可谈。”需要用心去挖掘,聆听日记里的自述,在画面的细微变化中,感受时代变迁。
黎朗说到,“我用涂抹的色块把过去和现在连接在一起。回溯过去是强调对现在的感知,是对变化的生活有更清楚的认识。”
当图片化作色块出现,便会发现马赛克正阻挡着我们看透里面的真相。
“看似没有变化的摄影图像悄无声息地记录着时间的流逝,拆迁工地上细微的改变都隐藏着利益间相互的博弈,这是无法直接观看的,更是图像难以记录的。面对照片,我以为看到了一切,真相却无从知晓。”
色块,是10年前的新闻印象,也是当下黑白世界的色彩渴望。
近年来的变化让大家觉得世界失去了色彩,人们见不到世界的色彩,这份对色彩的渴望让人想逃离,但无法在物理层面上离开,于是在内心层面,开始尝试。
黎朗通过日记、报纸对过往的回忆,便是在时间上开启一段穿梭回过去的旅行,以上帝视角,重新审视坐在传媒大厦俯看城中村的日子,那个时候的世界也许比现在会多彩一些。
©成都当代影像馆 黎朗《这不是最后一天?》现场图
现场还有很多的细节,等待耐心者的发现,例如三张纯色色块的照片。这是他自己主观情绪对那一天的投射,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寻找自己在那天发生的事情与回忆,也许会得到属于自己的意想不到的答案。
“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在里面,非常遥远的一个事情可能被一种颜色所占领。”
©成都当代影像馆 黎朗《这不是最后一天?》现场图
未来的不确定,充满迷雾,我们永远不清楚明天是什么情况。
还能否抢到菜,是否可以去常去的面馆吃上那碗回锅肉面?也不清楚,这是不是最后一天……
正如视频最后所说:
“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切,但是却从未知晓。”
枝繁叶茂的榕树不见了,拆迁工地又少了一栋楼,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开始看美剧《冷战疑云》,度过了传说中的世界末日……黎朗曾经的日常传入耳边,在眼前如幻灯片一样放映。
他一直在怀旧,却从未简单回忆,他的作品隔绝了真相与我们的距离,将问题留给观众,是与不是,看清或模糊,正尝试着让我们以新的方式,理解当下的生活现实。
©成都当代影像馆 黎朗《这不是最后一天?》现场图
黎朗——《这不是最后一天?》
8月28日-10月16日
成都当代影像馆E2厅
60元起
● ● ●
编辑丨叶大爷
未标注图源来自丨不睡觉
CONTACTS
找到小都
APP丨微信公众号丨新浪微博丨今日头条丨一直播
小程序(YOU点咖啡/YOU成都)丨抖音(游成都)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