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研究》2024年第4期语音预告(上)
预告
为丰富刊文样式,更好地适应读者阅读习惯,《财经研究》特别推出“语音预告”,耳听为先,敬请关注。请点击以下每条语音后的圆形按钮播放收听单篇文章。
壹
/ 专题讨论·高质量发展
潜在比较优势与重点产业政策效果(杨冉、贾真、赖明勇)
地方金融机构发展的经济效应研究(张珩、陈萱玮、罗剑朝)
生态转移支付的碳减排效应研究(杨秋月、刘萧萧、李佐军)
贰
/ 专题讨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异地创新合作(王巍、姜智鑫)
放松市场准入管制与企业跨地区投资(白俊、袁勋、乔君)
叁
/ 专题讨论·乡村振兴
高速公路能否促进乡村振兴?(杨羊、吴胜男、张学良)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促进农民增收了吗 ?(闵继胜、陈靖雯)
肆
/ 专题讨论·ESG研究
银企ESG一致性与贷后企业策略性ESG行为(王嘉鑫、刘雪娜、于鑫雨、周泽将)
ESG榜单对企业融资成本冲击的异化效应(刘柏、卢家锐)
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可以引导民营企业善待员工吗 ?(钱爱民、肖亦忱、朱大鹏)
达则兼济天下:CEO获奖与企业慈善捐赠(董静、孙传超)
Topic.1
潜在比较优势与重点产业政策效果(杨冉、贾真、赖明勇)
重点产业政策是政府“有形之手”干预经济的重要举措。而在实际的政策执行过程中,重点产业政策与地区潜在比较优势可能存在偏离。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仍面临僵尸企业滋生的困扰。那么,产业政策的实施与僵尸企业的形成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偏离潜在比较优势对企业僵尸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重点产业政策偏离潜在比较优势而产生政策扭曲时,会形成僵尸企业诱发效应。这是因为,重点产业政策偏离潜在比较优势会促进非效率投资,扭曲企业进入退出机制,最终加深企业僵尸化程度。考虑央地关系的结果表明,中央和地方同时支持所产生的政策扭曲对企业僵尸化的影响最大,而仅地方支持的影响最小。异质性分析显示,僵尸企业诱发效应在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融资约束比较严重的企业中更加显著。
文章基于重点产业政策与潜在比较优势的偏离这一独特视角,探讨了重点产业政策的僵尸企业诱发效应,有益补充了僵尸企业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同时,文章的研究为政府选择重点支持产业、完善产业政策实施方案以及有效处置僵尸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Topic.1
地方金融机构发展的经济效应研究(张珩、陈萱玮、罗剑朝)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为解决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作为长期活跃在县域市场的地方金融机构,农信社在振兴乡村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和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信息搜寻和交易成本优势,这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了“源头活水”。
文章以农信社为切入点,分析了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对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研究发现,地方金融机构发展通过改变金融支农力度和中间业务创新等,会显著缩小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此外,地方金融机构发展还会对经济距离相近县域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如果法人股持股比例和贷款定价较低、所处县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以及地区资金外流程度较低,则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更能显著缩小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文章的研究解答了地方金融机构如何在助力共同富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要建立地方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机制、符合“三农”特点的金融支持共同富裕服务体系以及能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保障体系。
Topic.1
生态转移支付的碳减排效应研究(杨秋月、刘萧萧、李佐军)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是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的有机结合,主要由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为生态资源丰富但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提供经济补偿,以弥补其因生态保护而丧失发展的机会成本。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既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扩大国土绿化规模,又有利于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因此,这项政策可能有助于实现固碳和减碳的目标,在总体上降低试点地区的碳排放水平。
文章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为例,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生态转移支付影响受偿地区碳排放水平的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显著降低了试点地区的碳排放总量,有助于推动试点地区的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分析表明,这项政策主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降低了试点地区的碳排放水平。成本与收益分析结果表明,虽然生态转移支付政策付出了一定的财政成本,但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进而推动试点地区低碳经济发展。
文章不仅探究了生态转移支付的碳减排效应,拓展了生态转移支付的环境效应研究,还从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阐明了其传导机制,并从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的成本与收益两方面,进一步剖析了生态转移支付的政策效果。
Topic.2
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异地创新合作(王巍、姜智鑫)
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在更大范围内流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创新驱动是新发展阶段中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合作创新是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实现关键领域技术突破的重要手段。国家的城市群发展规划有利于提升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和资源配置能力,为企业合作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研究城市群建设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有利于深入认识城市群建设的微观经济影响,以及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
文章以201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实施的十个国家级城市群发展规划为研究背景,基于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据和企业工商注册数据,利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识别城市群发展带来的市场一体化效应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后,同一城市群内的企业合作创新水平和创新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合作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国家级城市群规划能够通过协调城市间利益目标、减少产业同质化竞争等,促进企业开展创新合作。中心城市引导能够进一步强化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企业异地合作创新的促进效应。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异地创新合作的影响在国内企业中更加明显,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的异地合作有待优化。
文章以城市群规划带来的外生冲击为切入点,分析了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合作的影响,为市场一体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文章提出充分利用城市群发展机遇、大力促进企业开展异地合作创新以及加强市场整合效应来降低企业合作成本等政策建议。
Topic.2
放松市场准入管制与企业跨地区投资(白俊、袁勋、乔君)
作为一种典型的资本流动模式,跨区域投资可以帮助企业和地方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然而,市场分割和贸易壁垒成为资本自由流动的障碍。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促进了市场准入的充分性和公平性,打破了贸易壁垒,对资本的跨区域流动产生了影响。
文章研究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通过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降低区域间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促进地方市场竞争,提高了企业的跨区域投资水平。此外,负面清单制度还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减少非效率投资,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文章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考察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效果,为市场准入管制放松的经济影响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文章的研究对于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一体化具有启示意义。
《财经研究》创刊于1956年,是上海财经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类理论刊物。《财经研究》为高校经济学龙头期刊,是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财经高校联络中心的主任单位,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和中宣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成为“教育部经济学专业期刊示范基地”并进入教育部名栏。
《财经研究》是国内三大核心期刊检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入选期刊。《财经研究》设有公共经济与管理、金融研究、财务与会计研究、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研究、区域经济研究、产业经济研究、国际经济研究等栏目。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