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财经研究》2024年第6期语音预告(上)

上财期刊社 财经研究
2024-09-04

预告

为丰富刊文样式,更好地适应读者阅读习惯,《财经研究》特别推出“语音预告”,耳听为先,敬请关注。请点击以下每条语音后的圆形按钮播放收听单篇文章。

   / 专题讨论·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实践

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增长模式、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孙亚男、刘燕伟、傅念豪、朱璐瑶)

中国科技政策合力下的地方创新活动(于云云、朱平芳、孟醒、廖辉)

   / 公共经济与管理

财政监督如何影响债券市场发行定价?(姚东旻、董鸿儒、孟境、罗文淇)

改革开放以来公共卫生治理的现代化路径(王昉、杨炬明)

整合型照护与医疗费用控制(余央央、翟颖、张毅)

环境政策不确定性、环境执法与企业环保投资(张光利、兰明慧、于连超、杨长汉)

   / 国际经济研究

RTA中数字贸易规则与服务业价值链关联(党修宇、殷凤)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我国企业的跨国协同创新吗?(黄宏斌、李圆圆、许晨辉)

   / 区域经济研究

异地商会、区域产业分工与经济协调发展(程玲)

   / 专题讨论·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空间错配的影响研究(李言、肖雨婷)

数字化时代的企业转型之路(邓石军、张卿、陈晓霞)


Topic.1

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增长模式、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孙亚男、刘燕伟、傅念豪、朱璐瑶)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把握,是在强调创新发展的基础上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的新要求。而目前对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协调发展问题的认识仍显不足,具体表现为对其增长模式、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状况的认识模糊不清。

文章在核算“三新”经济增加值的基础上,构建效率测算框架测度了2016-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并揭示了其增长模式、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发现,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维度识别出以广东为代表的“同步增长”型、以海南为代表的“孕育孵化”型、以上海为代表的“技术驱动”型、以福建为代表的“引进吸收”型、以广西为代表的“潜力突破”型和以河南为代表的“模仿追赶”型六类新质生产力增长模式。在中美贸易摩擦之后,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区域差异不断扩大,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的叠加效应是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合理控制和适度释放区域新质生产力的极化、回波和扩散效应,确保中低水平地区新质生产力跃迁,防范中高水平地区发展陷阱,并保持高水平地区的领先优势,将是中国新质生产力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

文章的研究贡献体现在:第一,从生产效率视角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测算框架,在系统准确测算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上,识别出各省新质生产力的增长模式;第二,核算出省级“三新”经济增加值,将其纳入新质生产力的测算框架,为准确测算新质生产力提供数据保障。第三,从时空维度揭示出新质生产力的地区差异,以及极化、回波和扩散效应对协调发展的影响。

Topic.1

中国科技政策合力下的地方创新活动(于云云、朱平芳、孟醒、廖辉)

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迎来重大机遇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与其他领域深度融合,重大科技创新的突破需要政府与创新主体深度联合。然而,我国各部门的科技创新政策较为分散,科技资源碎片化投入、政策措施分散式出台等现象较为普遍,难以形成创新合力。因此,开展科技政策综合效力的研究能够为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启示,对于丰富创新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运用文本挖掘方法,基于31个省份近20年的科技政策文件来测算政策合力,研究了科技政策合力对地方创新活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政策主体合力和政策措施合力均能促进创新活动,主要通过提高市场活力对创新活动的激励效应,减少寻租行为对创新活动的抑制效应来促进科技创新,科技政策合力还能显著提高创新投入的转化效率。但在政策同质化严重的地区,科技政策合力对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会被削弱。因此,需要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主体的高效合作,以及政策措施的配合使用,从而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地方政府需要根据当地实际发展需求来制定政策,而不是照搬中央和其他城市。

Topic.2

财政监督如何影响债券市场发行定价?(姚东旻、董鸿儒、孟境、罗文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立现代财政金融体系,保障金融稳定,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因此,探究财政监管在金融市场中发挥的政策效应,能够为进一步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监管体系、实现财政金融政策协同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

文章利用始于2015年各地发布的“融资平台转型”专项文件,将其作为财政监管政策的典型冲击,试图探究针对债券发行主体的财政强监管如何作用于债券一级市场。文章借助2010-2021年全国3269家地方融资平台及其所在地级市的综合面板数据,使用因果推断的多种方法,发现这类文件传递了明确的“不兜底”“强监管”“促转型”信号,这会对不同风险状况的地方融资平台的潜在信用风险产生不同影响,并表现为债券发行“溢价”或“折价”效应。具体来说,财政监管政策传递的“不兜底”“强监管”“促转型”信号在短期内显著提升了地方融资平台在债券一级市场的加权平均发行利差;在债务率水平较高且发生过债券违约的地区,地方融资平台加权平均发行利差在政策信号影响下显著上升;而在债务率水平较低且未发生过债券违约的地区,其定价表现则相反。

文章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第一,将地方融资平台潜在信用风险作为财政监管影响债券发行定价的主要机制,提出了财政监管如何影响债券发行定价水平的分析框架,并采用实证方法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有效性,适当补充了关于财政监管影响债券定价的现有研究。第二,文章以各地出台的融资平台转型专项文件作为政策研究的主要对象,补充了财政监管政策评价的研究内容。第三,文章将城投债数据以发债个体为单位加权平均生成融资平台的面板数据,并将地方融资平台作为研究个体,探究了财政监管如何影响地方融资平台层面的债券定价,丰富了地方融资平台微观运行机制的研究内容。

Topic.2

改革开放以来公共卫生治理的现代化路径(王昉、杨炬明)

公共卫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走上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健康人力资本支撑。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共卫生治理的发展历程,既能从思想发展的角度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共卫生治理思想与实践的现代化发展路径,也能为新时代公共卫生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历史实践经验。

文章在借鉴政策范式理论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的历史情景,构建了政策范式转变识别和政策范式演变模型,从政策范式转变与治理思想发展的角度,全面深入地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共卫生治理在政策范式选择、治理理念革新和实践发展创新共同作用下的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发现,中国公共卫生治理政策变迁存在两次代表公共卫生治理思想转型发展的政策范式转变,分别确立了以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为核心理念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框架,实现了公共卫生治理理念、治理目标和治理方式在不同历史场景下的转型与发展。同时,中国公共卫生治理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反映出公共卫生治理思想的发展演变既符合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相契合。

文章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第一,基于政策范式理论构建了公共卫生治理思想研究的分析框架,从经济思想的层面梳理和分析了公共卫生治理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共卫生治理的现代化发展路径。第二,以中国公共卫生治理政策变迁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完善了政策范式理论的相关内容,增强了政策范式理论的适用性和解释力。第三,将政策范式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引入公共卫生治理思想研究中,从强化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分析性与规范性的角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Topic.2

整合型照护与医疗费用控制(余央央、翟颖、张毅)

传统上以疾病和治疗为核心、“碎片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会缺乏服务效率且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无法应对快速老龄化进程所带来的巨大挑战。而整合型照护不仅有助于提高服务效率,而且成为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重要途径。

文章利用“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考察了这种针对慢性病防治的整合型照护模式对医疗服务利用和费用的影响,并进行了福利分析。文章使用某个典型城市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医保账户等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发现这一试点会使失能老人的住院概率显著降低3%。结合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及相关的异质性分析,男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中重度失能人群的住院概率下降更加明显。其中可能的影响机制在于,这一试点可以通过信息效应来改善健康行为,跨部门照护资源协作来提高照护质量,最终提高服务效率。福利分析发现,“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不仅提高了失能老人的健康水平,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应。

文章研究表明,以社区为重点的慢性病防治整合型照护模式具有较好的推广示范作用,未来要大力推进跨部门协作,在降低医疗服务费用的同时,提高健康水平,用整合型照护理念来应对我国“碎片化”医疗服务体系面临的挑战。

Topic.2

环境政策不确定性、环境执法与企业环保投资(张光利、兰明慧、于连超、杨长汉)

环境治理问题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环保投资。文章基于政府政策与法律环境的双重研究框架,从环保政策不确定性和环保法庭设立两个视角,讨论了环境政策与环境执法对地区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

文章研究发现,从环境政策角度看,环境政策不确定性会抑制企业的环保投资;从环保法律角度看,当地级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环保法庭时,企业的环保投资增加。此外,设立环保法庭可以弱化环境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环保投资的抑制作用。

文章的研究贡献主要表现在:第一,将政策与法律纳入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统一分析框架中。从现实情况来看,政府政策与法律环境是影响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两种最重要的外部因素,而且这两种外部因素具有协同效应。第二,文章分析了环境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企业环保投资,这拓展了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研究视角。第三,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对报纸文本进行了识别,基于此度量了中国各个地级市的环境政策不确定性水平,这是对环境政策如何影响企业行为研究的有益补充。


《财经研究》创刊于1956年,是上海财经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类理论刊物。《财经研究》为高校经济学龙头期刊,是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财经高校联络中心的主任单位,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和中宣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成为“教育部经济学专业期刊示范基地”并进入教育部名栏。

《财经研究》是国内三大核心期刊检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入选期刊。《财经研究》设有公共经济与管理、金融研究、财务与会计研究、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研究、区域经济研究、产业经济研究、国际经济研究等栏目。



关于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财经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