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云度度有段古】槎龙村这个牌坊大有来头,皇帝下旨建造

全碧芳 白云融媒 2020-10-10

在松洲街槎龙村密集的居民楼群中,有一座中西合璧的特色牌坊——五世同堂牌坊。和白云区辖内大多数牌坊相似,它也集雕刻、彩绘、匾额、书法等艺术于一身,但不同之处在于,它中西合璧的特色非常明显,还有欧式石、欧式雕花等。在其背后,更有着一段为村民津津乐道的故事,原来,它还是由清朝光绪帝下旨建造的,也是槎龙村民的骄傲。

如今,五世同堂牌坊已不复当年的辉煌,但古色古香的韵味和宏伟的气势依然不减当年,牌坊所倡导的忠孝节义等礼教内涵,至今对村民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与众不同:建筑特色中西合璧

牌坊是传统特色建筑文化之一,多用来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从古至今都有着非常吉祥的含义。牌坊的作用多有不同,其中也有牌坊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用来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宣扬传统礼教,标榜功德等。

位于松洲街槎龙村的五世同堂牌坊便是这样的牌坊。这座牌坊位于槎龙村的东南方向,位置并不算难找。沿着彭加木公园门口往前走,在“槎溪”牌坊附近的路口走进去一小段路,就见到了静静伫立的牌坊,牌坊的里边是镜波黄公祠,其周边环绕的是密密麻麻的钢筋水泥出租屋。映衬之下,这一中西合璧的古建筑群显得更是古色古香,与众不同。

笔者观察到,这是一座用花岗岩石砌筑的牌坊,和白云区辖内大多数的牌坊相似,集雕刻、彩绘、匾额、书法等艺术于一身,但不同之处在于,它中西合璧的特色非常明显。

其方身石柱,半圆拱门,拱门下是两根欧式石柱,石柱顶部还有欧式雕花等装饰,这些都是明显的西式特点。同时,牌坊正面坊额上刻有“五世同堂”,拱顶处刻有“留镜波影”,两边的石额上则刻有“兰桂”“腾芳”。牌坊背面的坊额上刻有“德洽乡闾”,与正面的内容不同,背面两边石额上刻的是“入孝”和“出弟”,其中的“弟”同“悌”, 强调了对父母的孝顺和对兄弟姐妹的友爱。

由牌坊刻写的内容不难看出,牌坊所宣扬的是传统礼教中的忠孝节义内容,以此来激励后人知廉耻、懂礼仪、勤奋上进等。百年沧桑,岁月更迭,但牌坊上所传达的礼教内涵,至今对我们也还有教育指导作用。

大有来头:由清朝光绪帝下旨建造

穿过牌坊,里边便是镜波黄公祠,其古色古香的韵味和宏伟的气势依然不减当年。槎龙村的老人告诉笔者,这个古建筑可不简单,背后的故事至今为村民津津乐道。

原来,这是一座由清朝光绪帝下旨建造的祠堂。明清时期,槎龙村有不少人都在香港沿海一带经营食盐生意,还产生了不少富商。清朝的黄万墀就是其中之一,据说当年他的食盐生意规模很大,从东南沿海一直辐射到南洋一带,因此还得了个“黄百万”的名号。

光绪年间,适逢黄万墀母亲肖氏百岁大寿,黄万墀的儿子为了庆贺祖母大寿,特意向皇上奏请建“生人祠”。光绪帝下旨同意后,祠堂开始承建,共花费16万两白银,历时9年才得以完工。由于建成时黄万墀的母亲还健在,而且肖氏的第五代孙也娶了媳妇,于是“生人祠”便更名为“五世同堂”,牌坊上也就刻了“五世同堂”四个字。

如今,村里的老人没有谁能完整地描述出它昔日的风采,只依稀知道它曾经是一座宏伟庞大的建筑,曾经一度风光无限。据闻,五世同堂坐西朝东,由牌坊、庭院、家祠等三部分组成,是中西合璧的建筑群,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气势宏伟,并设有99道门,寓意长长久久。里面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用的都是上等木材,雕花精美,有的雕刻着“三英战吕布”“桃园三结义”等图画,洋溢着豪门大户的气派。

由于古代牌坊多是为了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表彰功勋、旌表贞烈所立,因此可以说,牌坊是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地方的荣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五世同堂成了槎龙村的标志之一,也成了村民的骄傲。

历史变迁:所幸没有遭受严重破坏

和白云区大大小小的祠堂和牌坊的命运相似,五世同堂同样有着多舛的命途。不过,幸运的是,它始终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并在2005年得到过翻新修复,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村里的老人介绍说,清朝末科状元、榜眼、探花都曾为五世同堂留下墨宝和字画,可惜现在已经流失了。当年,状元刘少堂、榜眼黎湛枝、探花朱汝珍同时到五世同堂为其题字、作画、写对联。刘少堂写了“孔昌堂”三个字,朱汝珍写了几幅对联,黎湛枝也写了牌匾。但是“文革”时期,这座建筑里不少珍贵的东西被毁坏了。如今,这些宝贵文物都已难觅其迹,令人唏嘘。

不仅如此,五世同堂同样经历过残酷的历史硝烟的弥漫。战争年代,日军入侵槎龙村,烧光抢光了村里的东西。不过,庆幸的是,也许是祖先保佑,也许是敌人误认为它是供奉神灵的祠堂,在后来大大小小的战役中,五世同堂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坏。

历史大浪淘沙终归无情,昔日富丽堂皇的五世同堂饱受风雨侵蚀后还是变得破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2005年,槎龙村修复过五世同堂,复原了不少破损古建筑的基本细节。

时隔10余年,如今我们所看到的五世同堂,是一番旧貌新颜并存的沧桑模样。祠堂顶上的“桃园结义”“福禄寿图”等浮雕翻新后清晰可见,祠堂内部的梁柱雕刻、灰塑、琉璃瓦装饰等有不同程度的老化,上面刻的花瓶、编钟、牡丹等图样有的清晰,有的模糊。

不过,不知下一个10年,或者更久的岁月捶打后,这座中西合璧的古建筑群会不会被磨得只剩残破的躯壳?但愿未来它能得到更好的修复和保护,重新绽放其厚重的生命。


新闻优选

1.【行摄白云】等一个人,陪着去槎龙村

2.槎龙村、江村被国家点名了,这下要火了!

3.槎龙村“五世同堂”:由清光绪帝下旨建造 被毁修复获市级保护

 

文|全碧芳 

图|杨凯 石建华 丁贝贝

排版|小兰

(本文由“白云时事”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