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革开放再出发】区供销社系统在转型中见证市场经济繁荣

杨黛清 白云融媒 2020-10-10

 

改革开放40年,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实现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40年。在这个过程中,白云区供销社曾是人们购买日用商品和生产资料的唯一渠道,小到一盒针线,大到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都要通过供销社才能买到。随着时代变迁,白云区供销社也在不断调整转型,既见证了白云区改革开放40年巨变,也应对改革开放带来的冲击和机遇。 

曾是农村地区唯一的商品供应渠道

程子南于1965年进入白云区供销系统工作,曾担任区供销总公司副总经理、新市供销社主任等职务。他说,他经历了供销社最好的时期,也经历了最困难的时期和现在的转型再发展时期,“可以说,区供销社就是跟上了时代步伐,才有了今天的改革发展。”

上世纪50年代,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消费、信用、生产、渔业和手工业合作社,并很快形成了一个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不仅成为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生产生活需要、组织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而且成为联结城乡、联系工农、沟通政府与农民的桥梁和纽带。

区供销总公司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带动社员走向市场。(资料图片)


程子南一入职,就赶上了供销系统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的白云区还是广州市郊区,面积非常大,我当时工作的新市镇就包括现在的新市、棠景等10条街道,最鼎盛的时候,仅新市供销社就有1000多名工作人员。”对当年的盛况,程子南依然历历在目。“当时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用到的所有东西,都要通过供销社购买,小到一盒针线,大到农业生产所有的生产资料,都要通过供销社才能买到。”

程子南回忆说,那时候几乎每个村都有一个供销社的经营网点,即使再偏远的村也会有一个供销社的代销店,群众对供销社很欢迎,主动将村里的祠堂、闲置的房屋或土地让出来,作为供销社的经营场地。尽管如此,由于当时商品匮乏,群众也不是想买什么就可以买得到,因为每个人的配额都是有限度的。

虽然各个村社都有大小不一的供销社经营网点,但比起镇一级的供销社,它们不管是规模,还是商品种类,都要少很多。为了方便群众,当时白云区各镇级供销社组织“货郎担”用三轮车载货,到各村开设灯光夜市,每天下班后,三轮车上堆着高高的货物,到各村摆摊设点。“每次3小时,一般从晚上7点到10点,非常火爆。”程子南说,村里难得一见的各种布料、日用品都是抢手货。在计划经济年代,区供销社满足了大家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也会销售一些“时尚产品”,像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丰富人们的生活。

多轮冲击下不断顺应时代发展改革

“改革开放前,在我区供销系统发展最鼎盛的时候,共有8000多名员工在基层服务。”程子南说,从1953年到1982年,是白云区供销系统成长发展的黄金期。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正式吹响,虽然在最初几年,白云区供销社商品销售的“霸主”地位并没有动摇,但随着市场的开放,一家家私人商店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白云区供销社的销售业务受到了冲击。

“这种私营商店经营更灵活,可以自由决定经营时间,在进货渠道上也可以省去很多中间环节,不管是在用人还是价格上,他们都拥有我们比拟不了的优势。”程子南说,改革开放后,供销系统受个体经济冲击,导致原本的优势逐渐丧失。从1982年以后,白云区供销系统的销售业务开始衰退,甚至有三分之一的员工陆续下海自己经商,各镇村的供销社都出现经营困难,甚至一度连员工的工资奖金发放都成问题。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白云区供销社实行“一区一社”体制改革,并成立白云区供销总公司,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期间,城乡商品流通业务发展迅猛,大型商场、超市在全区迅速崛起,江高综合商场、太和购物中心、新苑购物中心等一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和档次的综合性购物场所,为群众提供了方便、舒适的购物环境,为白云区商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新市汇新百货总面积约25000平方米,是当时白云最大的百货公司,也是区供销系统货物的最大配送中心,在当时盛极一时。

广源购物中心家电商场。


尽管白云区供销社顺应时代发展有所改革,但经营体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其经营的百货公司、购物中心等人气虽旺,却因投资大、回报低,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程子南说,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万客隆、好又多、岛内价等民营、外资大超市、大卖场,对区供销社商品流通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区供销社商品流通经营陷入“亏损-承包-再亏损-再承包”的恶性循环,1996年到2005年是白云区供销系统最困难的时期。

正大万客隆。区档案局供图。

成功从商品流通向服务社会转型

据介绍,2008年,白云区供销社迎来了新生,区内各镇级供销社转型合并到了白云区供销总公司,白云区供销总公司对原2个直属公司和11个镇级基层社的人员、资产、业务、债权债务进行重组,实行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实体。同时,鼓励员工积极入股,以产权多元化形式,组建了再生资源、社区服务、商品流通、资产经营等多家社属企业,辐射带动供销系统各项经营业务拓展和网络体系构建。

在此期间,白云区供销联社各项业务服务不断转型发展,对社区综合服务业务进行了积极有效探索尝试,形成了社区服务的供销社品牌,赋予了新时期供销社服务城乡工作新内涵。其中,白云区供销联社社会服务品牌白云恒福除了服务城市居民外,还将服务延伸到了农村地区,已经在3个村建立了农村综合服务站,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其业务已经拓展到全国。

白云区供销联社社会服务品牌白云恒福走进白云村社。


同时,白云区供销联社依然以为农服务为立足点,通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带领全区广大农民致富,已经领办的合作社达20多家,涉及不同种养类别。另外,从去年起,白云区供销联社陆续在全区建设5家庄稼医院,将为农服务直接深入田间地头。白云区供销联社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业务拓展到再生资源行业,以微利模式,为白云区资源循环贡献力量。

2012年,白云区供销联社被评为全国供销社系统先进单位,并多次获评省、市供销社系统特等。

程子南说,值得欣慰的是,如今新一代的白云供销人依然保持为农服务的初心,不断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农民群众的需求。他说,相信区供销社今后在推动白云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闻优选

1.【改革开放再出发】从“温饱线”跃进“城市门”,40年间永泰村发生了巨变!

2.【改革开放再出发】 钟落潭长腰岭村从前一穷二白,如今是裘皮之乡!

3.【改革开放再出发】“百星镇”石井的名气,在南中国曾相当响亮

 

  文|杨黛清 

  图|杨黛清 白云区供销社供图

  通讯员|钟芬

  排版|小兰

(本文由“白云时事”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