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再出发】他放弃“铁饭碗”去做花农,如今建立起“生态王国”
站在梯田的最高处,俯瞰整个生态园,望着自己一手一脚建起来的“生态王国”,黄文征不禁陷入了回忆。
改革开放初期,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随便在路边摆个摊都有可能成为万元户。”区花卉协会会长、区农业产业化协会秘书长的黄文征形容道。当时,国内掀起下海经商热潮,不安于现状、敢于闯一闯的黄文征也放弃了稳定的事业单位工作,投身花卉生意,巅峰期公司年营业额达500多万元。“那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商机的时代。”他说。如今,随着花卉市场逐渐萎缩,黄文征也实施了转型发展,建起时兴的生态园,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1986年,刚中专毕业的黄文征与4名同学,被分配到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工作,次年成为正式职工。“当时,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刚刚建起,我们是‘开荒牛’。”回忆起在该中心工作的日子,黄文征说,那是一段青春燃烧的岁月。
“当时,位于珠江桥西的广州花卉研究中心是一片荒地,是我们那一批人用双手一点点建起来的。”让黄文征自豪的是,他们对荷兰花卉种植技术十分了解,于是引进荷兰技术,于1988年建成了一个温室,喷淋、控温、控湿实现全自动化,是当时全省四大温室之一。
“那时候,工作和生活的条件都十分艰苦。”黄文征说,当时育苗的土不是营养土,要到鱼塘挖泥进行培育;没有地方住,就住在温室里,一下大雨就“噼噼啪啪”吵得睡不着,后来条件好点才住到了石棉瓦房。“事业单位工作稳定,但工资不高,120元/月+30元奖金。一次,我的自行车不见了,我和妻子省吃俭用一个月,才买回了一辆新自行车。”黄文征说。
在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工作了9年,黄文征几乎每个岗位都干过,包括种植、科研、开发、工程、租赁等。让他最难忘的是负责租赁部工作时,承接了中国大酒店所有的绿植养护。“我在那里驻点了两年,每天都忙着做好巡查、照料和更换等工作。”
在事业单位的工作平淡而稳定。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壮大,机构改革进入白热化,这让黄文征有了危机意识,更有了经商意识。
“当时,全国上下的大气候就是机构改革,不少单位的职工或停薪留职,或劝退下岗,还有很多单位在这波浪潮中被彻底解散了。”黄文征回忆说,虽然当时机构改革的冲击并未波及到他所在的单位,但当他发现,只要有头脑、有办法、有能力,就能从开放的市场中获得利益时,便不再愿意因为一个“铁饭碗”而安于现状坐等分配了。
黄文征想着,自己既懂技术,又有客户资源,可以出来闯一闯,于是毅然离开了工作9年的单位,在陈田村黄婆洞水库附近租下200亩地,创业种起花卉。
1996年,怀着雄心壮志的黄文征成立了广州市穗芳花卉发展公司,做起时兴的室内植物和过年花卉,如比利时杜鹃、河南省牡丹等。随着花卉生意的不断向好,花场工人也从10多人增加到五六十人。然而,不到一年时间,花场地块被征用,黄文征被迫搬走。
1996年,怀着雄心壮志的黄文征成立了广州市穗芳花卉发展公司。
1996年底,黄文征将花场搬到了钟落潭镇马沥村,也就是如今其经营的昊卉生态园的所在地,正式开启了22年的辛勤耕作。“当时,这块地是一个被弃的采石场,是一个满山石头的荒地。”经过几番改造,荒坡摇身变成了梯田,并搭起了温室大棚。黄文征也将原来种植时花为主,改为种植苗木为主,将业务拓展到园林工程、花卉贸易等方面。
经过几番改造,荒坡摇身变成了梯田,并搭起了温室大棚。
事实说明,黄文征的选择是正确的。“当时,花卉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做花卉生意的商人仍不多,因此利润空间可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北方市场被打开,不少南货北运了,更是成就了花卉生意红红火火的年代。”黄文征回忆说。
“那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商机的时代,我公司的巅峰年营业额达到500多万元,还在广州花博园开了100平方米的门店。”黄文征回忆起那段日子,脸上也不禁露出了笑容。“当时,我一张单就走了1万多棵的试管苗,周边的朋友都哇哇哇地说‘好犀利啊’!”
随着南货北运大军的不断壮大,订一个火车货柜都不容易,不仅要靠走关系,还得三更半夜上货,然而巨大的利润空间让“黄文征们”干得起劲。“当时全国的插花泥都需要进口,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北方的插花泥都从广州北运。”黄文征说。
黄文征的园林工程也做得有声有色,业务发展到了山东、四川、珠海等地。“当时,广东花卉品牌已经响当当了,北方人一听我是广东来的,就放心地将项目交给我做。”黄文征回忆说,1997-2007年,是花卉生意做得最开心的时候。当然,他也碰到过走单的客人,最大的一单是20多万元,他和3个员工坐飞机去了几趟,款项没能追回,连路费都亏了。
这些年,随着花卉市场的不断萎缩,生意也越来越难做。2016年,由于已难以承受高额的租金以及电商销售渠道的打开,黄文征将广州花博园的门店都撤了,将花场一步一步进行转型,建起时兴的生态园——昊卉生态园,做起乡村旅游业,并在当地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让当地的生态旅游业逐渐发展起来。
昊卉生态园。
生态园秉着物尽其用的理念,园内各种绿化带都种上野菜。
如今,黄文征会用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如何经营好生态园,还有过往的人生经历。“改革开放,下海经商,给我一家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但也让我对家人有了很多的遗憾。”黄文征感慨说,花场一天也离不开人,为了方便照看花卉,自己吃喝拉撒都在花场了,连两个小孩也是在花场长大的。
黄文征把很多时间都花在生态园经营上。
黄文征回忆起这30多年的花卉种植之路,不论是在事业单位工作,还是下海做起生意,抑或是如今经营生态园,都没有离开过“农业”这个领域。这一路走来,支撑着他前行,也许就是农业人的那种坚韧不拨的信念和放不下的情怀,“这辈子就当个农民了!”
黄文征(右)为参观者介绍生态园。
如今,作为区花卉协会会长、区农业产业化协会秘书长的黄文征,仍在为白云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做着力所能及的贡献。他说,目前白云区花卉产业年产值约人民币2亿元,现有花卉企业含种植户约510家,花卉种植类别以园林花木、草皮、观赏植物、盆景为主,除在本地区销售,主要销往全国各地,有的也出口日韩欧美等地。
对于未来,黄文征有了更多期盼。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层面对“三农”的重视,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白云未来的“三农”发展蓝图十分美好。黄文征说,希望这些政策能尽快在白云落地生根,让农业、农村、农民真正享受到政策实惠。
新闻优选
1.【改革开放再出发】白云电器董事长胡德兆: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白云电器
3.【改革开放再出发】“百星镇”石井的名气,在南中国曾相当响亮
文|张苑云
图|受访者提供
排版|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