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思政:
广东省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一等奖参赛视频(理科组、工科组、农医组)
☆ 教学成果:
☆ 一流本科:
☆ 创新大赛:
PPT | 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王杨:新时期地方高校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影响学生发展最直接的中介和变量,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打造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真正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落实落细见成效的标杆举措,也是全力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的关键一环。
为进一步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推广分享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经验,示范带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本文整理汇总了上海健康医学院5门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供各院校教师学习、借鉴。
医学导论
上海市一流本科线下课程
Part. 01
课程简介
医学导论课程于2016年开始面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授课,课程内容融入思政元素,突出医学人文精神和全科医学特色,探索“叙事医学”的应用。先后完成“课程思政”及“重点课程”建设,2017年课程内涵发展,建设网站,并作为核心内容参与教学成果奖的申报,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作为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课程之一,参与获得“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学院”。2020年,获得“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线下课程”。
Part. 02
课程体系
一、医学导论“VMPCG”课程体系
1、价值(Value)引领:引领医学生学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培养为健康事业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2、医学(Medicine)精神:通过医学发展史,学习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
3、职业(Profession)素养:以临床医学未来职业发展为目标,将健康担当、患者关爱、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作为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早期引导。
4、胜任(Competence)导向:通过开展6学时的PBL课,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8学时的基础生命支持(BLS),早期培养急救能力;以医患沟通为第一步开展叙事医学实践。
5、全科(General practice)基层:衔接“早期社区实践”,叙事医学的访谈聚焦社区慢性病患者,早期培养医学生基本全科医学认知和服务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上海健康医学院办学定位为应用型、特色型和国际化,临床医学专业基于地方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开展订单定向培养,60-80%的毕业生将进入全科医学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为“下的去,干得好,留得住”的人民满意的健康“守门人”。目前本专业在校578人,其中订单定向320人。
构建“VMPCG”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教学目标。
(1)知识:医学的起源与发展、医学生应具备的要求;我国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的现状以及医学和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趋势。
(2)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医患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基础生命支持技能;叙事医学和医患共情的能力。
(3)素质:医学生健康促进的社会担当,医学奉献精神;热爱专业的思想;理解和关爱病人。
三、课程特色
1. 课程思政与职业素养有机结合
“医学导论”融合了医学发展历史、科学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全科医学服务、医学生基本能力。起到核心价值引领的教育作用。实现了课程思政与职业素养的高度整合,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精神。
2. 课程理念先进,实现了多种教学方法应用
突出实践基础生命支持(BLS)(8课时),授予证书;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通过递进式的POIS(PBL、Observation、Interview、Service),课程教学内容与课外实践结合。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一流课程相关内容及资料。
3. 突出全科特色,开展早临床
构建“一个目标,两门课程,三级保障,四种方式,五大内涵”的早期全科实践教学体系。以早期全科医学教育为目标,通过“医学导论”、“早期社区实践”两门课程,在“学校-医院-社区联盟”三级保障下,应用POIS四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达到教学递进,确保“医学责任、全科医学基本概念、医患共情与医患沟通、社区服务技能、白求恩精神”五大学习目标的实现。
4. 探索与实践“叙事医学”,培养医学人文精神
创新性引入“叙事医学”,让学生深入社区,收集患者故事,学习与社区老人和慢性病患者共情,收集300余案例。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叙事医学—医患故事70例”一书,发表叙事医学教育相关论文5篇,相关研究在AMEE会上进行交流。
Part. 03
课程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个案访谈以及学校教务处组织学生统一评教等方式了解课程实施效果,结果显示学生对该门课程整体评价较高。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一流课程相关内容及资料。
课程实施5年来成效显著,2017年,作为主要课程,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课程思政改革效果显著,作为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课程之一,参与获得“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学院”,相关校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后续课程“‘叙事医学’在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与探索”获2019年度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2020年,获得“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线下课程”。教学研究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发表教改论文十余篇,相关研究论文连续两年在AMEE交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得到显著提高,在全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三等奖,“教学标兵”荣誉称号等。学生反馈表示该课程培养了其对临床专业的兴趣和对医学的敬仰,了解了未来作为医学人才必备的素质。
Part. 04
未来目标
围绕全科医学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责任担当、健康使命做好价值引领,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医学导论”金课。
上海高校一流本科优质在线课程
《健康之美》
课程简介
从“细腻柔弱”到“自然飘逸”,再由“雍容华贵”到“纤瘦妩媚”,审美的标准一直在改变。美不仅包含了个人的喜好,更折射出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科学水平和医学进步。《健康之美》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医学视角下的美,将枯燥、抽象、难懂的医学观点进行艺术化、通俗化展现,启迪学生审美感知,理解生命价值,思考健康和美学协和共存的关系。对医学生而言,更是对自己今后职业价值的一次深刻感悟。
课程体系
(一)课程内容
课程分为三个部分:艺术和健康美;
形态和健康美;
生命的尊严与健康美。
(二)课程优势
作为在线课程,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设计作业,建设试题库,精选案例讨论,凸显线上学习的优势,使学生带着挑战任务进入线上学习,“在线”不仅仅是手机的“在线”而是“大脑”的在线。课程依托优质的教学团队,打造优质的精品课程。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一流课程相关内容及资料。
(三)课程设计
以“金课”标准作为起点
1、以 “高阶性”的设计课程内容:探寻医学与美学的关系,并最终提取七个相关点,即:名画与医学、颜面之美、足部之美、容颜之美、临终关怀、生命与基因、生命之美与健康之美。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等多层次教学目标,按教学内容归类,并在课程教学内容体现。课程通过健康、生命、尊严三个维度,将医学观点与人文精神结合,艺术化、通俗化地展现。
2、在课程教学方法上体现“创新性”: 创新在线授课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1)医学知识“平民化”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健康之美的准确观念,传递信息、传授知识、启发思考、引导价值。(2)在线讨论“不掉线”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课程的中心问题开展在线讨论,目前开设4次网络见面课。课程负责老师在课程运行阶段,与学生积极互动,答疑解惑。(3)在线作业有内涵 设计在线作业,在学生最容易出现观点争鸣的教学部分,老师事先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通过在线课前作业的形式反馈至教师处,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总结。
3、课程考核方式体现“挑战度”:每次课程中老师会将思考任务发放给学生,学生听讲座的过程中不断分析问题、寻求答案,完成作业,进阶到下一个课程单元。而每个单元视频也有插入的在线测验,又是学生对自己综合能力提升的一次检验。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一流课程相关内容及资料。
课程评价
专家评价:
该课程能把握内容的政治性、科学性、教育性。具备网络课程六要素即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学策略、教与学活动、学习支持、学习评价。从学生的选课和课程活跃程度上可以看出学生作为该课程的直接学习对象可以看出学生的体验度及网络课程可用性高。从学生参与互动和考试等环节,可以看出生与网络课程资源、教师、平台、其他学生间的交互作用。
学生评价:
人类天生对于美具有追求,历史文化相似,以及社会集体环境的影响,所以大部分人的审美相似。但能从一幅名画、一双眼睛、一双脚出发把医学、健康、美学讲的如此融会贯通,老师们真的太牛了!
未来目标
针对课程运行情况进一步汲取新的内容创新并开展教学研究,以提升教学效果。计划将对临床相关类区域增加课程内容,提升课程的可选择性和挑战性,并将课程和思政深度融合,使学习者不断增强健康理念,培养人民健康、人民至上的总体观。
hu
护
shi
士
ren
人
wen
文
xiu
修
yang
养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课程简介
护士是“白衣天使”,所从事的是天底下最高尚的职业----关爱生命,守护健康。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及健康需要,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还应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较高的人文修养与人文关怀能力。
《护士人文修养》是融合公共人文知识及专业人文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护理专业人文课程,是综合公共美学、礼仪、语言艺术、人际交往等学科知识及护理专业相关人文关怀、美学、礼仪、人际沟通等学科知识和内容为一体的专业素养课程,具有丰富是思政元素,为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属于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规定和要求的知识内容,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课程体系
课程整体架构:
《护士人文修养》是一门理实一体的护理学专业课,总学时64,共4学分。本课程主要包括护理人文关怀、护士的文化修养、礼仪修养、人际关系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美学艺术修养等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内容,在智慧树平台有本课程的MOOC,采取的是线上、线下课堂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学生在线自主学习16学时,线下面授和活动48学时,线上学时占总学时的25%。
图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一)素养目标(道术、仁术)
1.树立正确的护者仁心价值观和济世救人、仁爱为怀的职业道德信念;
2.建立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职业认同和职业自信;
3.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对待患者真诚、仁爱、包容,能感同身受患者的疾苦;
5.拥有生命至上、关爱护理对象、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人文品质。
(二)知识目标(学术)
1.阐述人文修养及人文关怀的基本概念,描述护理行为的基本规范和人际沟通方法与艺术;
2.识记文化欣赏、艺术鉴赏及护理相关美学、礼仪及人际沟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三)能力目标(技术、艺术)
1.能按公共礼仪要求和护理职业礼仪要求规范个人仪表、举止、服饰、言谈;
2.能正确运用语言或非语言交流艺术与交往对象进行有效沟通;
3.能将人文关怀和沟通艺术灵活运用于护理工作之中;
4.能自觉提升文化修养,并能根据文化背景给予患者相关文化方面的护理和人文关怀;
5.学会求职技巧并能应对求职面试;
6.能认识美,提高审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正确识别“真、善、美”。
课程特色:
1.理念新:以文化为切入点,坚持立德树人,关怀待人的教学理念,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致力于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综合能力和素养,做到让理念新起来和课程优起来;
2.课堂活:线下课堂学生组队讨论、汇报、模拟演练、临床见习和实践等多种方式强化课程理论知识,凝聚学生团队成员力量,互帮互评,在模拟临床场景之中训练学生职业能力、展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等,从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
3.学生忙:学生除了在线学习,还要完成线下师生面对面的各项任务和活动,需要利用网络查阅拓展知识,忙且充实,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一流课程相关内容及资料;
4.促师强:主讲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本课程的混合式教学需要教师结合行业最新动态设计线下丰富的活动和引导学生实践,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发展专业能力,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课程评价
教学研究显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意识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同时课程教学也得到了校内外督导的较好评价:一位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部主任听完课后评价说“教学组织针对性强,教法灵活精彩,学生能快乐学习并掌握技能;学生操作很娴熟,形体礼仪规范”;校级督导本课程均为“优秀”课堂;学生上完课说“我喜欢上护士人文修养课,学习后我站得更挺拔,走得更精神,笑得更放松,整个人都显得淡雅了。我也知道了我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修养了”,每学期学生评教打分在95分左右。
本课程也获得了校级精品课程和入选“2019年上海高校优质混合式在线课程示范案例”;2020年上海市一流课程;第二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优秀作品”奖;通过了混合式课程FD-QM标准;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带领学生书写叙事文章并整理出版《护者仁心 叙事传情》著作;由学生牵头,申请和建立了本课程公众号,推送学生书写的文章和感悟。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一流课程相关内容及资料。
未来目标
过去的成绩是推动我们继续向前发展的力量,我们课程组将持续坚持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和创新性,增强挑战度,探索组建该课程多校联盟,继续在混合式教学的阵营中不断学习和挺进,争取建设为国家级一流混合式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单片机应用技术》
01
课程简介
“单片机应用技术”是生物医学工程(简称生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专业获上海市第六批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支持。课程面向生医专业大三学生,在第1学期开课,学生已有电子技术、微机、C语言基础,课程以医电产品常用的MSP430F449为对象,介绍其内部资源与常用外部器件,包括显示输出、键盘输入、定时器、A/D、D/A、串行接口等,并设计了以心脏起搏脉冲发生器为代表的医疗器械实验项目,逐步将职业素养渗透到教学环节中。课程在校内针对生医专业学生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运行3期,校外作为纯在线课程开放5期,累计选课4600余人次,覆盖790余所高校。
02
课程体系
1. 课程架构
课程以MSP430单片机作为主线,在掌握其编程语言后,针对常用内部模块和外部扩展,以医疗器械具体模块为载体,介绍各部分具体应用。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一流课程相关内容及资料。
课程安排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线上学习选取单片机知识性、概念性的内容,并辅以具体实例进行细化和深化,要求学生在指定期限内完成指定任务的学习与测验;线下结合线上学习数据,以问题为导向,针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入剖析,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互动,解决问题,并结合实际医疗器械实验项目进一步巩固和具体化。
课程安排为每周2学时,学生在每周课前花1学时完成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视频、课件的学习,独立完成章节测验,记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给教师;教师课前统计学生学习数据,列出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课堂中,教师利用约1学时讲解本次课程的重点难点,并针对学生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剩余1学时教师列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并上台讲解解决问题,教师进行点评、补充和总结;学生对其讲述进行评分;最后教师总结本次课程要点。对于实验课堂,教师提出体温显示、起搏脉冲发生器等结合医疗产品具体模块设计的实验项目,引入价值目标中医疗器械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性,学生进行方案研讨与实验验证,教师提问以检验学生掌握情况,从而提高学生行业能力素养。课后利用讨论区进行话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相应实验报告。
图1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图2 学生实验操作
2. 课程目标
基于我校应用型、特色性的办学宗旨,遵循“理工科学与生物医学紧密结合,应用研究与医学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教学理念,实现以“学”为主、以“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单片机应用的兴趣和潜能。总体目标是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单片机知识,提高在医疗仪器领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1)知识:熟悉MSP430单片机的性能特点,掌握内部各模块、常用外部扩展器件的软硬件设计,熟悉技术文档的撰写;
(2)能力:具备解决单片机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系统评价能力;
(3)素质: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
(4)价值:坚守医疗器械设计的可靠性、准确性,恪守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三观。
3. 课程特色
立足“健康新工科”,发展智能医疗器械,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技术是关键。本课程提供了接近真实医疗仪器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充实、教学资源丰富、医工融合教学体系完备。
①医工融合教学平台
推行“四个注重”:教材选择注重“工中有医”;教学内容注重“医工渗透”;教学方法注重“医工联合”;实践环节中注重“工为医用”。为学生提供单片机设计系统环境,指导制作医疗仪器典型模块。
②多模式实践教学平台
实现“企业、学校、医院”联合的“产学医”联合实践平台模式,产学医创新实验项目融入单片机教学中,供学生进行课内外创新实践,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③基于问题导向学习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替代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将线上资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线下课堂以问题为导向,实现知识上查漏补缺,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以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中实际需求为导向,引导学生分析并用单片机技术解决问题。
④加强课程思政教育
以“理论、软技能、职业生涯”为主线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将职业意识、能力、道德渗透到单片机技术教学中。
03
课程评价
课程获得学生认可,督导好评。最近一期学生平均成绩85.43分,学生评教91.76分,高于专业平均10.35%;督导评教90.5分,高于专业平均11.45%。
最近一期课程,学生上课积极性较高,课堂氛围较活跃,实验的完成效果也较好。课程平均成绩85.43,高于往年近10分。线上学习数据完成较好,除个别同学外,绝大部分同学都完成了教学视频、章节测验等任务。
图4 总评成绩分布
图5 线上成绩分布
图6 任务点和章节测验完成情况
04
未来目标
本课程已作为超星平台的示范教学包,为其他高校教师建课提供课程资料。同时入选上海高校优质混合式在线课程示范案例,向其他高校推广。面向未来的新机器-智能医疗,课程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①传授给学生基础性的工程科学知识,如单片机应用技术等。学生在掌握工程基础性要素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职业兴趣选择不同的工程学习内容,按照医疗器械制造者或设计者的职业路径做准备。②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与自学能力,重在思维方式的养成。
虚拟仿真实验金课
传染病的安全防护
与
职业暴露处置
课程简介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对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都有较大威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医务人员的忘我奉献得到了全社会一致赞扬,但许多医务人员是上一线之前匆匆补课,重新学习传染病防控知识。为何有此窘境?因为传染病防护教学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其临床实践教学存在安全性差、场地要求高、教学资源少等问题,导致医学生乃至临床医师对传染病认识不深、知识储备不足、对传染病诊疗和防控技能掌握不够。医学院校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 是传染病防控的主要力量。如何让医学生高效、专业地掌握传染病防护技能?本课程尝试提出相应对策。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一流课程相关内容及资料。
课程体系
整体架构
本项目开发涵盖理论系统学习、防护方式训练及综合情景模拟三部分内容的综合性实验,从临床中传染病入手,以安全防护及暴露后处置为主线,有效衔接实际工作,通过高度还原的职业暴露场景,虚拟了学生需要但不易实现的教学过程。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掌握传染病的安全防护技能;掌握传染病职业暴露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暴露后的处置流程;了解医生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手术的防护要点。
2.能力目标:具备一定的疾病预防与控制能力和掌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基本技能;具备面对职业暴露的行动力、判断力,提升安全防护意识;具备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及一定的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控思维能力。
3.素质目标:具有规范化、精细化、艺术化的操作习惯;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课程特色
1.实验设计思路创新:首先,本课程坚持以学生安全为本,强化防护意识;其次,本课程可以作为医学生以及临床医务人员的知识技能储备,使其面对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更有底气地投入“战疫”工作。本课程建设的先进性在于:教学场景高度仿真,让学生充分体验职业暴露的真实环境和心理感受;培养规范化、精细化、艺术化操作习惯,使医学生的临床操作更精细、更整洁,并将之当作一门终身追求的艺术。
2.教学方法创新:本项目采用场景模拟法进行教学,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系统化。从认知转化为实践,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学生的积极性。
3.评价体系创新:本课程重视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两个维度展开:一是线上考核,包括安全防护与职业暴露理论知识、防护用品穿戴操作、情景模拟操作实验三部分内容,评级系统的使用效果;二是线下课程根据安全演习过程及其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相应评价,评价系统与临床的契合度,并有利于系统升级更新。
4.教学效果创新:传统教学此前仅限于理论讲授,缺乏与临床衔接的过渡阶段。本课程则是对传统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具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模拟真实场景,解决实验设备问题,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并可降低教学资源成本。二是结合理论与临床,弥补模拟应急处置的缺失环节。通过线上情景模拟人机交互训练与线下纠错式实训相结合,强化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体验。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一流课程相关内容及资料。
课程评价
虚拟仿真实验真实还原了医务人员临床工作中常发生的场景,具有很好地现实价值。目前该项目在学校及教学医院内进行了共享,在提升医学生与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安全防护意识与行动力等方面的效果获得高度肯定。具体效果如下:
1.增强了医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提升面对职业暴露的行动力与判断力。作为医学生踏入临床工作之前的必修实验,以艾滋病患者手术为例,高度还原的手术室流程,真切地感受到面对传染病的身体、心理变化,以参与者的姿态沉浸其中。目前已服务700多名医学生,取得良好反响。
2.提升临床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技能储备,使他们更加自信、更有底气地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该课程项目目前已推广使用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及浦东新区周浦医院,为临床医务人员模拟了真实的职业暴露工作环境,增强了传染病防护的真实体验,使医务工作者在面对重大疫情时,更有信心做好自己的职业防护,更有底气地开展疫情防控。
未来目标
未来拟将本课程进一步优化、升级,并推广至各医学院校相关专业和医院临床科室使用,帮助广大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学习防护知识、提升防护意识、强化防护能力。
来源:上海健康医学院
排版:张海清
审核:杨琪
主题:备战2022第三批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与建设实践研修班(点击主题,了解课程详情)
开课时间:2022年2月26日-2月28日
主题: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效果评价暨专业课融合思政案例分享研修班(点击主题,了解课程详情)
开课时间:2022年2月26日-2月27日
主题: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选题设计、申报指导暨实战案例剖析研修班(点击主题,了解课程详情)
开课时间:2022年2月26日-2月27日
主题:备战2022!全国高校各类教学竞赛技巧及实战经验分享系列训练营
开课时间:
系列一:2022年3月12日-3月13日
系列二:2022年3月19日-3月20日
系列三:2022年3月26日-3月27日
系列四:2022年4月2日-4月3日
主题:2022年高校科研项目(自然/社科基金)申报实务指导暨高水平论文写作与发表研修班
开课时间:2022年3月12日-3月14日
主题:高校中青年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系列工作坊(第四期)
开课时间:2022年3月18日-3月29日 每晚19:00-21:00
主题: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凝练与案例剖析暨申报冲刺实务研修班
开课时间:
线上:2022年3月26日-3月27日
线下:2022年3月25日-3月28日 成都
主题: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施路径与师德师风建设暨教师专业成长研修班
开课时间:
线上:2022年3月26日-3月27日
线下:2022年3月25日-3月28日 成都
精彩片段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