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航货运混改实质性启动,拟出让不超过49.5%股权

灵通小八卦 航旅速报 2022-03-15
南方航空今天公告,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南方航空货运物流(广州)有限公司拟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进行公开挂牌,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公开征集1-15名战略投资者,释放股权比例不超过49.5%(含员工持股)。


目前,三大航空央企都已加紧推进从集团到下属子公司层面的混改工作。

引进新股东+员工持股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南航货运成立于2018年6月,注册资本人民币10亿元。

南航货运以南航集团原货运部为主体,合并南航集团所属的12架777全货机和2架747全货机机,以及700多架客机的腹舱运力,货站及机坪保障,国际物流等相关货运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经营南航集团的货运业务,成为经营上的实体和利润中心。


截至2020年8月31日,南航货运仍为南航股份公司全资持有,资产总计约30.43亿元,所有者权益约19.88亿元。今年前8个月的营业收入达到约97.81亿元,净利润达到约26.42亿元。


早在去年,南航就已启动了集团层面的股权多元化改革,在集团层面引入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确定的投资主体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鹏航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增资资金各100亿元,合计增资300亿元。之后,南航集团将部分注资注入上市公司南方航空。

而在子公司层面,南方混改的另一个重点——全资子公司南航通航增资项目,今年3月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拟出让约50%股权,引入2至4名战略投资方,并开展员工持股。

此次南航货运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将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公开征集1-15名战略投资者,释放股权比例不超过49.5%,同样将开展员工持股。

对于选择投资方的标准,南航并未区分战略投资方与财务投资方及设置行业限制,仅要求意向投资人须为依法设立且有效存续的企业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应具有良好的商业信用、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应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航空央企混改引资全面开花

最近几年,央企三大航的混改工作动作频频,最迅速的就是东航。2017年6月19日,东航物流引入联想控股、普洛斯、德邦、绿地集团等几家战略投资者,以22.55亿元出让45%的股权。


与此同时,东航物流还开放了员工持股,核心员工持股方持股比例为10%左右,主要集中在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对公司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核心业务骨干,首批持股人员的入股价格,与战略投资者入股东航物流的价格一样,相当于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和企业命运绑定。

此外,当时的混改还明确,东航物流的所有员工都要“脱马甲”,也就是脱离国有企业员工身份,与混改后的新东航物流重新建立市场化劳动关系,形成“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奖惩管理体系,以及市场化的薪酬分配与考核机制。

这样的改革也推动了东航物流体制机制的变革,并扭转了货运航空“十年九亏”的窘境。去年,东航物流还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拟在上海主板上市。

此外,东航集团旗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中联航和航食公司也已成立了混改推进小组,预计也会按照东航物流的路径开展引进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上市的三步走。此外,东航还在推进集团层面的股权多元化工作,包括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潜在股东,已经与东航集团签署了股权改革项目合作意向协议书,明确中国国新出资参与东航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改革的意向。

国航旗下国货航增资项目也于今年8月在北交所挂牌,混改工作实质性启动。


根据北交所披露的信息,国货航拟征集的投资方数量不超过10个,增资完成后,原股东持有不低于69%股权;新股东持有不超过31%股权,其中员工持股计划不超过3%。

“目前三大航子公司层面的混改试点都不约而同优先选择了货运板块,主要原因一是货运不改不行,近几年物流行业大发展,但航空货运逐渐边缘化,盈利水平不强,尽管疫情期间货运业务火爆,成为各公司的救命稻草,但随着各国医疗装备生产进入正轨,国际航空货运已回归常态,接下去也赚不了多少钱,不改看不到出路;二是货运收入占比均不超过10%,存在感较低,怎么改都不会伤筋动骨,更有利于放开手脚。”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分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