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领略院士风采,且看西北研究院

2017-07-20 光年君 绿色光年

院士风采

院士是一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

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均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前天,小营员们到访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陈云峰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许多跟环境生态科学相关的院士们,今天就带你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1

 高由禧


福建福清人,气象学家。


1944年获重庆中央大学气象专业学士学位,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由禧是中国东亚季风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是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创始人,对台风、季风、青藏高原西北干旱气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发表了8本专著,近100篇论文,在世界屋脊举行了两次为世界气象界瞩目的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取得了大量宝贵的观测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写出10多篇论文,具有重要的开创性价值。


代表作品《台风研究》、《东南亚台风若干问题》、《有关季风的一些问题》等。


2

 朱震达


中国著名的沙漠学、地貌学家,浙江海宁人。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历任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地貌及沙漠的研究。对中国沙漠地表形态的形成、风沙运动及不同类型沙漠的治理作出了贡献。他是我国沙漠与沙漠化研究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主要创建人和奠基者,在50年的沙漠与沙漠化科研生涯中,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当今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科学领域的一代尊师


主要著作《塔克拉玛干沙漠风化地貌研究》(与郭垣文合作)、《中国沙漠概论》(与吴正合作)、《沙漠化土地的防治,中国综合农业区划》(与刘恕合作)等。

3

施雅风


笔名厦峰、蒲良,江苏海门人,著名地理学家、冰川学家,中国冰川学的奠基人,中国冻土学和泥石流研究的开创者,被誉为中国现代冰川之父


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1944年获浙江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施雅风一生致力于冰川学和地理学研究,领导和促进开展冻土学与泥石流的研究,在发展中国地貌学、干旱区水文学、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第四纪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施雅风领导的科研团队,历时24年,在大量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编纂完成了《中国冰川目录》;在此基础上,他组织编写了《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这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里程碑,并提出中国东部中低山地面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意见。


代表作品《中国冰川与环境》、《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环境问题》、《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考察与研究》等。

4

程国栋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所长、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兰州分院院长、国际冻土协会主席、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主任、荷兰杂志《寒区科学与技术》编委、英国杂志《多年冻土与冰缘过程》编委、中国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等职。


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冻土研究,解决工程问题。完成青藏铁路东线工程地质调查。在热水煤矿论证富冰高温冻土路段应采用保护冻土原则修筑路堤,并提出有效措施。结合青藏公路改建,提出高含冰量冻土分布规律和识别标志。创造性地提出近地面厚层地下冰形成的重复分凝机制(程氏假说)和冻土三向地带性理论。前者解决了冻土学界长期悬念,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多种冰缘和寒区水文现象。后者指明冻土随纬度、海拔和干燥度变化。近年来从事冰冻圈与全球变化、西北水资源形成、变化及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他的"程氏假说"解决了冻土学中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近地面厚层地下冰的成因"。这是冻土学中一个重大的理论难题,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提出过多种见解,但均未能如愿。程国栋院士则在总结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验证了当时还鲜为人知或被常识所不易接受的新思想,如正融土中的水分适移和成冰,同时发现了温度波动条件下未冻水的不等量迁移规律,并将这些新思想、新发现有机地结合一起,创造性地提出了厚层地下冰形成的重复分凝机制,圆满地解释了这类冰的分布、组构和性状等特点,同时也将冻融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理论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他创造性地提出的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的三向地带性理论也得到广泛的赞同和引用,并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为此1991年应邀在两瑞典召开的"山地多年冻土和冰缘环境"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作了"山地多年冻土与气候"的综述报告,由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及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所显示的能力,1993年由国际冻土协会理事会表决,一致选举为国际冻土协会主席。他已成为国际著名冻土 学家,成为国际学术界反映我国冻土研究方面的代表人物之一。

5

秦大河


山东省泰安市人(其父为秦和生,我国著名的兽医教育家和兽医外科科学专家,教授,九三学社社员),1947年1月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地理学家,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197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1992年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获得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诺贝尔奖”——沃尔沃环境奖。


秦大河长期从事冰川和极地研究,多次组织南、北极和亚洲腹地及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成果,首次从理论上阐明雪的暖型、冷型和交替型密实化过程,建立了定量划分标准。系统研究了南极冰盖雪层内环境记录,揭示了现代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发现了南极表层雪冰中NO3含量在极光卵区出现峰值的现象。


秦大河院士多次随南极科考船去南极考察,徒步深入南极冰盖无人区,是世界上取得过南极地表雪样最多的一位科学家1989年7月参加国际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科学考察,行程5986公里,中经南极点和“不可接近地区”,1990年3月3日抵达这次考察终点——苏联和平站,成为中国第一个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人,并采集了800多个雪样,特别是采集到南极洲“不可接近地区”内一套完整的珍贵冰雪样品,填补了冰川学研究的空白,成为世界上唯一全部拥有南极地表一米以下冰雪标本的科学家


秦大河院士作为国际冰冻圈科学与全球变化领域研究的著名学者,在许多相关国际组织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具有广泛影响力。他为许多国际科学计划如国际横穿南极科学考察计划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秦大河院士长期参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的编写。


作为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2002-2008),他成功组织了IPCC科学评估活动,大力支持和推荐发展中国家科学家和年轻科学家参与IPCC评估报告的编写。该项工作在努力构建和传播有关人类活动影响了气候重要科学结论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而为人类必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IPCC为此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

6

姚檀栋


1954年7月生,甘肃通渭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冰川与环境变化研究开拓和发展了中国的冰芯研究。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博士学位。2007年入选中科院院士。


首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和“冰川冻土基础理论奖”获得者,我国冰芯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分别到美国爱达荷大学、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冰川与环境地球物理实验室、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伯德极地研究中心、法国原子能中心气候与环境研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高级访问学者等研究工作,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职务。201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者。


2016年12月26日,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SSAG)发布消息称,鉴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2017年维加奖将授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教授,姚檀栋是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也是获此殊荣的首位亚洲科学家


长期以来,姚檀栋带队在青藏高原高海拔、高寒、缺氧等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先后成功地进行了祁连山敦德、达索普、古里雅、普若岗日、慕士塔格等世界高海拔冰芯的钻取和研究。达索普冰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冰芯,姚檀栋带领的团队关于该冰芯的研究成果,已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引文索引》上发表。在姚檀栋带领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建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建所以来,青藏高原所已经搭建起“站在高原、研究高原”的观测研究平台和“高水平、有特色”的实验分析平台,组建起一支“扎根高原、奉献高原”的优秀人才队伍,推动了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取得了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1997年、1999年,姚檀栋分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四等奖,200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著有文章《青藏高原冰芯研究的成果简介》、《普若岗日冰原及其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变化》、《喜马拉雅山中部过去约300年季风降水变化》等。

7

赖远明


江西龙南人,中国寒区工程、土木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赖远明1983年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1986年在兰州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长期从事寒区工程理论和数值分析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冻土的强度准则,建立了冻土的多屈服面、非关联的广义弹塑性本构模型和冻土蠕变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研究了块碎石层的降温效果及降温机理,建立了块碎石类路基流体-固体耦合传热温度特性分析的数学模型,研发了具有多级降温机制的U形块碎石路基和通风管-块碎石复合路基等“主动冷却路基”的结构新形式,提出了寒区工程的冻害预报方法和综合防治技术。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赖远明的科研成果已应用于青藏铁路等寒区工程中,解决了青藏铁路块碎石路基这类含有流体—固体耦合传热温度计算的关键科学难题,为青藏铁路高温冻土区路基结构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同类工程的修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成功范例,为改善西部交通条件做出了贡献。


代表作品《寒区工程理论与应用》等。




这些院士们都为我国的环境事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看着他们的人生轨迹,光年君又要重复那句话啦,一切成就都是脚踏实地的积累。当然,你也可以为我们的环境付出一点小小的力量,从现在开始沉淀我们的努力吧。


认识了他们的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留言告诉光年君哦~




文案 | 满天星树袋熊

图片 | 满天星树袋熊

(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百度)

编辑 | 满天星树袋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