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 |【邀访学者论坛】黄群:卢梭与百年中国
主讲人黄群老师
邀访学者论坛
2019年6月5日下午,文研院第六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研院邀访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黄群作主题报告,题目为“卢梭与百年中国”。第六期邀访学者尹吉男、藤田胜久、哈桑·法兹里·纳什里(Hassan Fazeli Nashili)、秦玲子、冯培红、狄金华、袁剑、郑少雄、鲁家亮、于溯、赵妍杰、院长助理韩笑出席并参与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邱源媛研究员主持这次报告会。
黄群老师首先从法国先贤祠里哲人卢梭的墓室与论敌伏尔泰相邻,共享法国人至高的尊崇讲起。黄群老师认为,这些看似旁枝末节的历史细节,其实是在提醒思想史的研究者要格外注意在不同思想张力之间,在独特而具体的历史处境中去理解思想对象。
随后,黄群老师分别从三个问题展开本次报告会。第一个问题是,卢梭是谁?黄群老师指出,卢梭在思想史上的面目相当模糊。他到底是支持启蒙抑或反启蒙?是激进抑或保守?备受争议的卢梭作为“十八世纪最具争议又无法绕开的思想家”,以其无比深刻与犀利的思想成为欧洲现代思想的源头。一方面法国大革命和浪漫主义思潮亦与卢梭脱不开干系,“自由”、“平等”、“浪漫”成了谈论卢梭思想的关键词。
黄群老师介绍了卢梭思想历程及其生活的时代。她指出,自神学家加尔文于1559年创办“日内瓦学园”起,日内瓦共和国(卢梭的祖国)就成了归正宗神学教育的中心,严律的加尔文教福音主义使得日内瓦人的生活时时“处于教会法庭经常而严密的监督下”。尤其在卢梭生活的启蒙时代,日内瓦共和国日益商业化。日内瓦人的信仰在启蒙思潮的波及下开始出现裂隙,卢梭敏锐地洞察到这些思想危机的征兆,并天才地预见了法国的启蒙思潮最终会危及日内瓦共和国的信仰根基和政治基础。于是,卢梭愤然反对启蒙。1758年,他撰写了一封致“百科全书派”主将、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尔的信(简称《论剧院》),以示与启蒙阵营的决裂。黄群老师通过扼要解读这封决裂书,展示了卢梭思想的复杂性。
1735-1736年间卢梭与华伦夫人的居所 Les Charmettes
如何在不同思想面具之下尽可能地切近并还原卢梭的真实面相?黄群老师由此展开第二个问题:如何阅读卢梭?她以卢梭在不同作品中对自己写作方式的解释为例,说明其本人已经为未来的读者指明了通向思想圣所的路径:要格外小心自己不同作品之间的内在关联。黄群老师指出,卢梭的写作一直是面向两类读者:普通的大多数和少数爱智者。卢梭对隐微和显白写作的区分,提示我们至少要做一个清醒的读者。古典解释学的研究进路关注作者不同作品之间以及作品表面的形式与内在,还有作品的修辞与作者意图之间隐密关联。施特劳斯对古人隐微和显白笔法的重新发现影响其后的学人重新读解西方古典大书,赓续了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前半期中断的古典解释学。
接下来,黄群老师以解读卢梭《论科学与艺术》(1751)的封面插图和引语以及《论剧院》的标题页为例,展示该如何细读经典文本,又该如何关注经典文本表面的修辞。她总结说,伟大的思想家对待自己的作品总是异常小心,一方面出于哲人的谨慎:要将那些很复杂的、对社会有害的智慧和意见“包裹”起来,力图不危及社会的生活根基;另一方面,哲人又要将真理展示给少数人,吸引特定读者继续追问真理,“悉心写成的书写给悉心阅读的读者”。
施特劳斯学派的重要卢梭解读著作《卢梭的政治哲学》书影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看待百年中国的卢梭接受史?黄群老师由此进入本次报告会的核心论题:如何看待卢梭与现代中国的思想纠葛?黄群老师以卢梭的“民权论”在中国的接受史为例,回顾了卢梭与中国思想历程的百年因缘。她指出,古老中国与卢梭的相遇地在日本。十九世纪的最后二十年间,日本已经出版了卢梭大部分的著作。从1879年黄遵宪出使日本时最早接触到卢梭学说起,晚清知识界对卢梭的接受颇为戏剧性:从1896年学界巨擎严复、梁启超为首纷纷撰文热切推介卢梭学说,到突然转向反对卢梭学说, “从卢梭之言,则革命终无个止之时”(梁启超语)。黄群老师认为,最早接触卢梭学说的晚清知识界很可能从一开始就存在对卢梭思想的误读。有研究显示,《民约论》中江笃介译本和杨廷栋的译本皆“讹谬不能读”,直到1916年,马君武对勘法文原著与托泽(H. J. Tozer)的英文译本才译出《足本卢骚民约论》,并于191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但是,即便有了信达的译本,也未必能读懂《社会契约论》里的修辞机关——卢梭本人一再声称,《社会契约论》不过是教育小说《爱弥儿》的附录。
黄群老师指出,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界对卢梭学说的译介和研究也鲜有中断。从晚清至民国,再到1949之后的新中国,卢梭的作品似乎总能为不同的政治处境所接受。随后,她回顾了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思想界出现的“卢梭热”——尤其是晚近《卢梭全集》的译介,以及标志卢梭思想研究向纵深化推进的“卢梭注疏集”系列丛书的出版。黄群老师认为,这体现了百年中国的卢梭接受史与中国学人的思想历程有某种一致性。
文研院副院长杨弘博为黄群颁发邀访教授聘书
随后,黄群老师还提到,与八十代年以来中国知识界的“卢梭热”相似,二战后,卢梭在西方的骤热也是个值得研究的现象。在当时的冷战思维格局下,东西两大阵营都对两百年前的卢梭发生了浓厚兴趣。知识界重新反思法国大革命,反思卢梭的思想与革命暴动之间的联系。
黄群老师总结说,如果卢梭有一副雅努斯式的脸,那么,这张脸的两个面相并不一致。长期以来,广为人知的是作为激进启蒙智识人的卢梭面相。为了认识复杂的卢梭,我们有必要深入认识卢梭的另一副面相:激烈反启蒙的卢梭。要想整全地理解卢梭,研究者需要认真细读文本,对卢梭政治哲学的读解回到他自己的理解,小心谨慎地切近他。
责任编辑:王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