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来路以谱新章,感念师恩以悟学缘 ——记“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学者讲坛
2019年9月20日晚,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主办的“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学者讲坛在北京大学二教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举行。传承系列讲坛是文研院的特色活动之一,旨在邀请人文社科领域的校内外学者讲述北大学术传承、治学机缘和为学理念,彰显文科学者代代相承的优秀学风和辈辈学人不断追求的骄人风采。过往举办的第一、二期“传承”活动,从青年学者的治学风华、师生感念,讲至几代北大学人的群像与历史视野。
“传承”讲述
适逢文研院成立三周年之际,本场学缘讲述将视线聚焦于高考恢复、改革开放潮头的学者们。五位资深教授围绕“学缘传承”的主线,以录制视频和现场讲述相结合的方式,讲述他们的求学历程与师承因缘,关切时代里的“小我”与“大我”。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院士出席并发表讲话。往期讲述人燕京学堂院长、国际关系学院袁明教授、哲学系程乐松教授,艺术学院贾妍老师,新闻与传播学院王洪喆老师、往期访谈嘉宾中文系张鸣教授热情参与。此外,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文胜老师、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北大校友、文研院学术委员、工作委员、邀访学者、未名学者、院务会成员及二百余名校内外师生现场聆听讲述。
1978年的春风里,已离开三尺书桌十二载的葛兆光终于等到求知的曙光,从贵州的家乡来到北京求学,度过了六年半的燕园时光。时至今日,他已是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学系特聘资深教授。回忆起这段日子,葛兆光教授将其视作一条漫长的时光隧道:懵懵懂懂地进入,踏踏实实地行进,“直到离开北大的时候,我才确信我会成为一个学者”。禅宗、道教、古代诗文、中国文化,他以深邃的学术创见不断开辟出思想史研究的新天地,而其研究脉络,均走在北大学习的延长线上。
研究生时代的葛兆光正在撰写《古代诗文集叙录》
(1983年于北大29楼宿舍)
在他看来,1980年代的北大学人同时传承着三个传统:一为理想主义传统,在大转型的时代里高举改变中国的火炬,秉承着“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社会关怀;二为五四以来绵续的启蒙传统,在经典中求得新知,体会前辈启蒙思潮中的激烈锋芒与“理性的温和”;三为北大坚实的学术传统,在严格的学术训练中,在“循思想自由原则,采兼容并包主义”的氛围中进行自我探索。葛兆光教授嘱咐青年学人,需做有学术的思想,有思想的学术,将专业的、学院的、严格的研究与社会关怀连在一起,将坚实的史料与宏大的视野结合,“整理国故”以“再造文明”。
葛兆光教授在“传承”讲述现场
同样受到燕园人文传统的濡染,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白谦慎将自己与北大的故事概括为一场“艺术因缘”。他1978年考入北大攻读国际政治,在赵宝煦老师和曹宝麟、华人德两位学兄的帮助与支持下,在社团活动的浓厚氛围中,他逐渐开拓着自己的艺术视野,汲取着古代文化知识,为艺术史研究一步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念起师友们的赠书和共同交流切磋的场景,白谦慎教授的脸上满含笑意;回忆在燕园求学的时光,他依然感念开放多元的思想氛围与活跃淳朴的学术风气,感恩师者引路、朋辈共进。
白谦慎教授在“传承”讲述现场
而从燕园的沃土上走出,他也自然带有着与一般艺术史学者不同的学术背景与学术视野,通达游走于书法、艺术、政治学与古代文化,亦通过学理的分析,把艺术史、中国书法的价值延展到深刻的人文情怀与家国天下引领艺术史与书法史研究。燕园八年的求知与探索,为白谦慎的艺术史研究晕染出多元、丰富而厚重的底色,使感性与理性、历史文化与艺术交融互通。而老师、同学、社团所给予的丰厚艺术资源,贯穿于他将艺术从爱好变为志业、从政治学转向艺术史的发展轨迹中。经由北大学子之间的传续,延展出这段非凡的“艺术因缘”。将时间拉回到二十九年前的秋天,白谦慎由张充和女士引荐顺利进入耶鲁大学后,携妻拜访张充和、傅汉思伉俪。席间,张女士指着四个人动情地说:“我们都是北大的”。
在张充和先生家讨论艺术(2008年)
交融汇通,兼收并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乐黛云透过大屏幕,向在场师生讲述燕园风物讲述了1948年在沙滩红楼入学北大后的学习与生活点滴。综合的课程结构与广阔的知识涌流让她印象深刻,恩师的谆谆教诲令她记忆犹新:王瑶先生主张“想怎么说就要怎么说”、不惯于循规蹈矩、不人云亦云;汤用彤先生告诫她要打好古文底子;温德(Robert Winter)、沈从文、邓广铭、杨晦、胡适、季羡林等学者的人格与精神魅力,也使她在求学、治学的道路上始终和善谦恭、踏实精进,即便遭遇挫折与劫难,依然迎风而歌。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奠基人,乐黛云教授着眼于学术发展,思考着位于古典与现代、当代之交及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学演进方向,以坚实的努力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一次次接近学科界限,积极探索打破界限的可能性。在她看来,守先待后是那一年代开拓者们的群像,而多元的跨文化研究,则是比较文学人的梦想、追求与使命。如今,乐黛云教授年近九十却依然精神矍铄,抱有一颗永远纯净而年轻的心。
乐黛云先生
“乐老师曾经对我构成了超过偶像的魅力与能力,她召唤、重塑我对自己的希望与梦想,她向我展示着一个教师的魅力、风采乃至一个学者的空间与可能性”,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深情回忆恩师乐黛云之于自己的影响。在她眼中,乐老师开创的比较文学新领域启动了八十年代最重要的学术思想基地,带来了完全不同的视野、方法,孕育着参与、介入、变革中国与世界的力量。受惠于坚守的“不变”与磨砺中迎向新鲜可能性的“变”,戴锦华教授在恩师的影响下,不断将目光投向学院的高墙以外,追寻质询、勇于超越。第三世界研究的十年求索,将她带向了完整的世界,得以拥抱真实的生命;而在比较文学的宽阔视域下,戴锦华教授也以包容可对话的研究方法,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在电影、文学、文化、女性主义等领域研究中“敢为先”、“常为新”。在讲述的结尾,戴锦华教授提到学生唱给她的一首“Forever Young”。在她看来,这首歌浓缩着不变的精神动力——永远年轻,永不认输,永不言败,永远热泪盈眶。
戴锦华教授在“传承”讲述现场
言传身教,师生相通。北京大学法学院吴志攀教授以“老师对教育的传承”为题,感念求学时遇到的恩师们。硕士、博士导师芮沐老师在外语方面的博学与造诣,让他意识到语言不仅是思想表达手段,还是文化的载体。芮老师凭借敏锐的判断观察跨国公司并创立国际经济法学这一新兴学科,迎合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发展大势。陆卓明教授修世界经济专业,经历了时代低谷的“沉潜”,在八十年代以厚重的知识积累与广博的学识交融影响着吴志攀教授。“任何学科可以是有边界的,也可以是跨边界的,还可以是无边界的”。在两位老师的启发下,吴志攀教授得以不断跨越边界的限制,广泛涉猎,触类旁通,并在国际金融法、经济法领域开拓出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吴志攀教授将两位老师视作“一代人的精神支柱”,并称他们留下的知识财富与精神遗产让自己受用一生。无论是教书治学,还是行政管理,吴志攀教授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将所得延续至后学。
吴志攀教授在“传承”讲述现场
讲述接近尾声,韩启德院士总结讲话。他将传承定位于过去与未来之间,“有过去的远方,有将来的远方,才有今天,这就是传承”。他所理解的传承,浸润于传统之中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亦与师生之间的代代传续息息相关,蕴含着师者对于学生的责任与关爱以及学生回馈的尊重。以八十年代的北大为眼,可以洞见燕园学术土壤之肥沃,每个人身处其中都承担着传承的义务与使命——而在韩启德院士看来,北大不仅是肥沃的土壤,更是一方净土,继续孕育学子们澄净的梦想。
正如主持人杨弘博副院长在开场时所言,沐浴在八零年代春风中的北大学子,有着格外明亮、广阔而敏锐的眼睛。他们身处社会转型、思潮更迭的大时代,对现实报以更多的关切,并以加倍的努力服务于北大的教育与学术。涵育学术,激活思想。文研院始终秉承这一宗旨,追随前辈学人不息的步伐,为传承学脉贡献应有的力量,做北大精神的传递者。
责任编辑:崔 璨
摄 影:刘学红 彭艳 史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