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栏目、新形式、新举措,文研院线上开展新学期学术活动

周诗雨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2021-03-26


庚子春节如期而至,人们却与迅速蔓延的新冠肺炎不期而遇。人分散,心不散。直面疫情,文研院以新栏目、新形式、新举措,迎接特殊时期的困难与挑战。


非常时期,文研院调整既有的活动形式,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与中英文网站等线上平台,围绕“文明:中华与世界”的主题,服务学术,服务学者。




2月15日,结合当下态势,文研院、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联合线上举办“科学·文明”系列讲座第六讲“新冠肺炎:从哪里来,向何处去?”。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客座教授、浙江大学教授王立铭围绕新冠肺炎的自然史、传播机制和治疗策略,复盘两个月里的得与失,举一反三地思考疫情折射出的公共卫生事件、科学传播和公众科学素养等相关问题。本次讲座是新学期首场学术活动,当日播放量逾20万次,引发热议。



线上讲座“新冠肺炎: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疫情改变了授课方式,却丝毫未减师生探求知识的渴望。文研课程是文研院邀请海内外著名学者为北大本科生、研究生开设的专题课程。2020年春季学期,适逢紫禁城建城600周年,文研院协同历史学系、艺术学院,与故宫研究院共同推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与鉴藏”、“明清宫廷建筑与宫殿陈设”。在疫情的影响下,本次授课由线下转至线上。两位主讲人,王连起先生与张淑娴老师,受邀为课程录制音频。文研院工作人员将对素材进行后期制作,形成视频后加以推送,供读者领略深厚的书画鉴定魅力与明清宫廷建筑内檐装修情况。



本学期两门“文研课程”海报



聚焦当下议题,输出优质内容,文研院微信公众号新增设“疫情下的省思”“文研线上学堂”“新书推介”“学人往事”等专题栏目。“疫情下的省思”以学者的笔谈、文章为承载,围绕与本次疫情以及历史上公共事件、公共危机相关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的复杂成因及后果,进行分析和反思,也将尝试在古今中外相关的历史经验中,从人类曾经的各种灾难与危机中寻找镜鉴。截至目前,车浩、陈映芳、陈平原、邓小南、葛兆光、梁其姿等来自文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良心与担当,直抒关切。栏目文章总阅读量逾10万次。



“疫情下的省思”栏目文章总阅读量逾10万次



“文研线上学堂”栏目聚焦不同学术议题,将文研讲座、论坛等活动进行梳理与归并,未来也会邀请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在栏目中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度交流。目前,该栏目正在陆续推出由文研院与三联中读合作展开的“北大文研学堂”第一季内容。樊锦诗先生、李零教授、许宏教授等十余位学者围绕“文明的起源”专题,从各自的领域和视角出发,回溯早期中国的历史,探究西方文明的起源,寻找东西方文明之间交流互通的路径。



“文研线上学堂”栏目



“新书推介”栏目则对和文研院有关学者的学术出版情况进行追踪和介绍。截至目前,已有三位邀访学者在该版块下推布新书,分别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刘未的《鸡冠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志远的《六朝佛教史研究论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郭永秉的《九个汉字里的中国》。



“新书推介”栏目



文研院依托多学科背景,新增“学人往事”等版块,或以学理性议题凝聚多方学术力量,或以学人往事钩沉学术史脉络,通过音频、视频、图文搭配的方式加以推送


同时,原定于本学期举办的文研展览,也将通过线上展出的方式呈现部分展陈内容将于近期推出的“袁复礼旧藏西北科考团摄影展·新疆”追溯西北科考团远赴新疆考查的漫漫征途,缅怀前辈学人的开拓精神,探索丝绸之路研究的今昔与未来。



“袁复礼旧藏西北科考团摄影展·新疆”即将开展



此外,文研院延缓第八期邀访项目的开始时间及秋季学期邀访项目申请的截止时间,以期为有意申请的学者预留充足的准备时间。


在这段注定不寻常的岁月里,文研院依然是眺望学术前沿的窗口,让更多关心和热爱学术的人听到学者们在这里发出的声音。学人的睿智与哲思,学术的道义与担当,将赋予我们面对挑战的理性与勇气。







责任编辑:崔  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