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经典|于溯:再读《秋兴八首》
袖珍经典|第02期
“一部经典作品要说的话永远说不完”,经典作品所具有的特殊魅力正是在于,我们每一次与它接触,无论是初见还是重温,都能够获得一份新颖的体验。因而,了解经典、品味经典,是一个值得不懈追求的永恒课题。自今日起,文研院特推出“袖珍经典”栏目,邀请校内外学者每期围绕古今中外的一部经典作品进行解读,带领读者捕捉其中细节,深挖背后蕴含。希望透过对经典作品的赏析,我们可以置身于文化和历史的脉络中,与经典作品产生共鸣,将经典的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庚子年,新冠肺炎肆虐,学子不得返校,教学工作自然转战线上。于溯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意外发现,将ppt运用于分析具有结构感和设计感的作品,颇收奇效,杜诗便是一例,并戏称ppt读诗为“2020年的新诗学”。在本文中,于溯老师以ppt动图的形式向我们直观地呈现了《秋兴八首》首尾咬合的完满结构以及作者交织、徘徊于今昔、长安与夔州不同时空之间的复杂心境。对结构的近乎强迫症式的分析,或许也不失为打开杜甫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此文便是一次有趣的尝试。
作者于溯为文研院第六期邀访学者、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感谢作者赐稿。
再读《秋兴八首》
文|于溯
《秋兴八首》是杜甫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因为重要,古今论说不可谓不多,但经典作品开放性都很强,后人只要再读,每会更有新得。在今年线上教学的特殊情况下,PPT成了古典诗歌阅读的重要手段,用PPT读诗,也许可以算诞生于2020年的新诗学。作为一种工具,PPT的优长在其可视性,因此对结构感和设计感强的作品,这种“诗学”颇有用武之地。像《秋兴八首》这样的组诗,若读者手持书本盯着一首诗看,看罢一首换一首,那肯定和PPT一屏八首、直观其关联布置,感觉非常不同。这里就以PPT录屏动图为主,辅以“看图说话”,用年度新方法再次打开《秋兴八首》。
秋与兴
秋兴本是赋题,《秋兴赋》是杜甫的巩县老乡潘岳的名篇。杜集中取旧有赋题为诗的,又如《北征》。《北征》题出班彪《北征赋》,写法上其实更接近潘岳的《西征赋》。另外,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有潘岳《狭室赋》的痕迹。总之,潘岳是杜甫很重要的素材源头。
潘岳在散骑省寓直之夜,触景而作《秋兴赋》,这是所谓宿直文学。《秋兴》写于夔州,按理说和宿直搭不上关系,但《秋兴》第二首却有“画省香炉违伏枕”之句。杜甫创作此诗时,结衔是“检校工部员外郎”,检校官只寄官资,不关职掌,他无须也不可能跑到六百多公里以外的长安去宿直。心中如果没有《秋兴赋》的影子,硬借着尚书郎的名头忽作“画省香炉”之想,恐怕就有些突兀了。
宿直要通宵,因此宿直文学常有一条“昏—夜—晨”的时间线,如《秋兴赋》里的:
何微阳之短晷,觉凉夜之方永(昏)。月朣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熠耀粲于阶闼兮,蟋蟀鸣乎轩屏(夜)。听离鸿之晨吟兮,望流火之馀景。宵耿介而不寐兮,独展转于华省(晨)。
《秋兴八首》也有这条时间线:
因此,《秋兴八首》也可以视为杜甫的一次虚拟宿直:这位“假”尚书郎孤独地从黄昏值夜到了清晨,只不过不在画省之中,而在孤城之上,没有漏声永,但有砧声急。
宿直文学,粗率地分,有开心不开心两种写法。这和作者的处境、心境有关,也和作品想写给谁看有关。《秋兴赋》因秋发兴,拿《九辩》作底色,是不开心的一路。潘岳援引宋玉说,秋天的悲伤在“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惨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送将归。”即所谓慕徒之恋、羁旅之愤、临川感流以叹逝、登山怀远而悼近。这些痛点,《秋兴八首》在虚拟值班的一夜中,全部兴过了。而《秋兴赋》相较于宋玉的新悲伤在——不管是不是真诚的——身在朝堂、心在林泉,这一点,杜甫的处境恰恰相反。台省犹如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进不去,假台郎虚值夜的设计,也正是在反潘岳而行之。
秋是兴的触因,是兴的起点,它同时又自带隐喻,从而规定了兴的走向。在《秋兴赋》中,潘岳利用秋作为四时盛衰转折点的特性,去“兴”年龄的衰颓(“年始二毛”);在《秋兴八首》中,秋则不仅要兴衰颓的年龄(“白头吟望”),还要兴衰颓的个体命运和衰颓的国运。秋的任务如此繁重,却并没有被符号化,《秋兴八首》在秋景上花费了相当多的笔墨,事实上除了第八首外,首首有秋景。而且,秋景在杜甫这里不是被拍照,而是被拍摄。以第一首为例,首联拉镜头,第一个镜头打在玉露上,然后往远拉到枫林,再往远拉到巫山巫峡。颔联镜头先打在天水交界,再推到天地交界。首联从小景别拉到大景别,比直接拍大远景更能生出浩茫震撼之感,而颔联推镜头,则使观众的视线跟随镜头最后聚焦于风云,聚焦于一片空茫,正好以此收束写景,下文转换话题。在潘岳的时代,不要说移动镜头,连固定镜头还在开发中,谢朓始擅拍远景,齐梁诗才能拍微距,可见如何凑齐各个焦段的镜头,如何让镜头动起来,也是诗史发展中值得注意的线索。
时与空
《秋兴八首》对中国诗歌史最大的贡献,是让近体诗驾驭时空的能力获得了突破。如所周知,传统诗歌篇幅相对短小,要在一首诗中呈现不同时空场景,殊难腾挪。如果我们是作者,要去写地理穿梭,大概会选骚体或者五七古;要去做今昔对比,则以利用词的上下阕为便,在前词时代也至少会选古体。总之,不仅要择字数多的,还要选包容性强、规矩小的体裁。杜甫取用七律之体,正是其不可思议处。
表面上看,利用组诗的方式可以多获得些字数,但是律诗自身的章法结构平仄对仗也给创作带来了束缚,而这种束缚又消耗了字数。尤其是章法结构,写几首诗就有几起几收,这就好比开车刚起步就要踩停,并不是起停八次,车就能飞驰起来。而且组诗主题统一,每首的切入方式却不能重复;至于每首的起结句,不但互不能雷同,它们还要在完成起结功能之外,对组诗整体亦有贡献,否则本来就只有448字的全文等于白白少了196个字的表达空间。总之,以八首七言律应对多时空题材,并没有减少难度,反而是增加了障碍。
但是,七律的确是杜甫最钟爱的诗体之一,他不仅在创作量上远超前人,而且在题材、声律、结构等方面多有开拓,比如在七律中置入此时此地、彼时彼地两组时空——这可能是杜甫晚年很着意的一种创作尝试。那时他漂泊西南,归期未卜,在时间和地理上都远离了帝国中心,而西南风俗殊异,也加剧了他被命运从此抛入另一时空的错愕感,从而诱发了新的创作话题。处理这种话题,他有时利用“忆”打破时间的阻隔: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野人送朱樱》)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
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
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九日》)
有时利用“望”打破空间的阻隔: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小寒食舟中作》)
而总以七律为之。这里面有利用律诗常规的起承转合结构,在第三联把话题转到往昔,又在结尾拉回的写法(《野人送朱樱》),也有尝试性更强的、在结尾突然掷出往昔的写法(《小寒食舟中作》)。总之,在《秋兴八首》前,杜甫已经思考过在七律中如何转变时空场景的问题。
到了《秋兴》,杜甫的野心更大,他在全诗中植入了三组时空组合,即此时(大历)此地(夔州)、彼时(开天)彼地(长安)和此时(大历)彼地(长安)。
以此时此地、彼时彼地对写,主打个体命运的巨变。以此时彼地、彼时彼地对写,主打国家命运的巨变。设立这两组对照,将家国打并一处写,可以说是把《哀江南赋》的做法引了入七言律。至于在此时此地言及此时彼地,除了作个体命运比观外,也有时政诗的意味,而后者正是杜律的另一特色主题。也就是说,《秋兴八首》融合了多种主题,并利用三组时空的相互穿梭对照完成了这样的复调旋律。
在《野人送朱樱》《九日》和《小寒食舟中作》中,“忆”、“望”提供了打通时空的基本方式。在《秋兴八首》中,绾合不同时空的“链接”则有故园心、望、违、闻道、有所思、接、回首、在眼中、鸟道、昔曾。这里有的是“忆”的变体(故园心、违、有所思、昔曾),有的是“望”或者“望”的变体(望、接、在眼中、鸟道),有的兼合忆、望两义(回首),还有为新的时空关系(此时彼地)提供的新链接词(闻道)。
一与多
《秋兴八首》有极其精致的结构安排,可以满足任何一种强迫症式的分析。它题为秋兴,第一首开头便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第八首结尾是“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以秋始而以所兴结,这是首尾咬合点题。除了组诗首尾咬合外,八首诗头尾也依次咬合:第一首以暮色结,第二首以落日起。第二首以月色结,第三首以朝晖起。第三首以长安之成功人士结,第四首以长安如棋局起。第四首以思故国结,第五首以所思之故国起。第五首以身在夔州、心思长安结,第六首以夔州遥接长安起。第六首以帝王州结,第七首以帝王起。第七首以鸟道南端的杜甫结,第八首以鸟道北端的长安起。这种前后咬合把八首诗固定在自己的位置上,次序再不得移易。
因此在大框架上,《秋兴八首》呈现出一种头尾咬合、次序固定的超稳定结构。如果我们把秋兴八首的每一首视为一句,而将这组诗视为八句组成的一首七律的话,则这种结构的稳定平衡正满足了律诗的一般美学追求。但是,律诗既从规矩中获得美感,也会因规矩失去美感,所以在经典作品中,大规矩一般会有小自由来调剂,这就是程千帆先生说的“有才能的诗人在经过长期的实践使之达到对称、平衡之后,又企图突破它们而达到新的对立统一。”而杜律常见的一种调剂办法,就是抛出一个和全文逻辑断裂的结尾,从而使律诗的视听结构(二联对仗、通篇平仄匀称)被逻辑结构(六对二,甚至七对一)打破。前引《九日》《小寒食舟中作》是这样,《秋兴八首》的第五、七、八首也是这样。如果将《秋兴八首》视为一诗,将第八首视为结句,则它同属于这类结尾——在连续七首秋景之后,尤其是在第七首着力描绘了长安之秋的凄冷之后,跟着的第八首突然发生在春天。所以分别抽出第一首、第八首的头尾合观,《秋兴八首》是秋起、以所兴结;如果将第一首、第八首视为一首诗的头尾,则这首《秋兴》又是以夔州之秋、诗人之秋起,以长安之春、诗人之春结,这同样也是一种首尾呼应。后一种方式,其实在《九日》中已见端倪,那首诗结尾虽然突然宕到骊山,但首联恰是以地名开头,骊山就和郪县、涪江形成了强呼应,仿佛一个逃兵又被抓回了队伍里。总之,杜甫在布下一个不稳定因素的同时,也留意着整体的稳定度,因此杜律能给读者一种收放自如的感觉。
在哈菲兹墓前读诗的人,友人Kingston摄
栏目推荐
袖珍经典|苏薇星:On First Looking into Chapman’s Homer by John Keats
责任编辑: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