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鄂渚随想|融学术于生活,化相聚为力量

文研院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2022-10-27

2022年10月15-16日,响应文研院的号召,武汉的学人发起了首场文研学者论坛。对参会的朋友而言,论坛的感觉既熟悉,又新鲜:熟悉的是有着鲜明文研院烙印的激烈争鸣和讨论,熔古今中西的论题于一炉;新鲜的是,学术活动的现场多了家人和孩子的身影。这个周末,大家一同在远郊乡野中度过,自然空气和土壤带来丰沛的鲜活气息。把学术带进生活的场景,让大家收获了一次难忘的体验。


在体制规训和学者生涯充满紧张感的今天,如何寻回一种相互砥砺、让人行之久远的学术氛围,这是文研院长久以来探索的命题。对此,武汉诸友心有戚戚,并做了可贵的尝试。无论是鄂渚边的篝火,还是落日下的笑谈,都为文研院近悦远来的追求写下新的故事。我们在此邀请参会的朋友写下他们的感言,以兹纪念。


鄂渚随想

融学术于生活,化相聚为力量


学者们在武汉梁子湖畔


论坛召集人、第十二期邀访学者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刘清华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基于文研院对青年学人一如既往的信任与支持,除了出资出力,其它的具体事项均给予充分的自由。也让我们从计划提议到选址举办,前后历时不足一月。其间从召集往届邀访学者,到邀请更多的朋友加入这个开放的平台,再到踊跃提交论文,其实只有近一周。我个人最初的想法就是“两个不影响一个鼓励”的大原则——即不影响大家正常的教学研究、不影响大家日常的家庭生活,鼓励更多女性学者的加入。我们继承文研院周二学术报告的形式,希望大家就当前研究的新问题、真问题拿出来交流,不要有特意的准备或成熟的稿件。此外,我们希望大家能够邀请家属和小朋友来参加,因此找到了“小木屋”这个方式。


居住的林间小木屋


这种远郊的“原生态”让我们暂时告别习以为常的工作生活场域,重新审视我们的日常学术生活。大家先后提议在讨论中关掉空调、打开会场大门,呼吸自在的农场空气。虽然在玩笑中感叹首日下午紧张的讨论让我们错过了梁子湖畔夕阳美景,但在会场同步收到家人们夕阳下游玩的美照而产生的这种感觉亦是不曾有过。


学者们在论坛现场

家人们发来的梁子湖畔夕阳照片


在第二天早上的讨论进行中,我因临时接听电话走出会场,恰巧碰到“家属小孩分队”正搭乘游览车前往农场体验。他们热情和我打招呼,未来家园负责领队的段总突然问到:“大家想不想去看看会场?”大人还在等待我的决定和回答,有几个小孩已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奔向会场。我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说:“当然可以,热烈欢迎”。随手把虚掩的会场玻璃大门全部打开,孩子们领着妈妈鱼贯而入。有的默默聆听,更小的就围着转悠,但出奇地没有丝毫打断金华兄的热情演讲。因此,金华兄特别感慨这种把学术带进生活的场景,也是未曾体验。


学者家人们路遇会场,时逢狄金华老师报告


其实在最初选择场地的时候,由于时间紧迫,很多场所又因防疫而关闭,出于对朋友的信任,我毫不犹豫选择了这个我自己都没曾到访过的农业基地。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章开沅先生的“参与史学”,我们应该积极参与一线的社会变革与实践,而这个还未正式开放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可以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这里没有正式的会议系统设备,没有成熟的会务服务系统,也没有精美的会间餐点,但有着自然空气和土壤带来丰沛的鲜活气息。


章开沅、唐长孺、吴于廑等老一辈武汉学界先贤在不经意间坚持了数十年的跨校对话与交流,相互砥砺,携手共进。魏斌亦提及章开沅先生在唐长孺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的致辞,让他记忆犹新。学术研究从来不是一门简单的职业分工与“技艺”,也并非像今天如此“精确”的制度化。近年来,北大文研院倡导开放真诚的学术交流,各高校也逐步支持涌现出一批跨学科交流的青年团队。踏着前辈学人的脚步,珍惜相聚和情谊,我们不仅应该积极地把学术带进生活,也应该将生活自觉融入我们的学术生命,那样的研究才会有温度、有关怀、有底气。希望此次梁子湖之行是一个美好的开端,让我们携手建设共同的“未来家园”。


前往餐厅的路上



第一期邀访学者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魏  斌

感谢文研院的策划和推动,也感谢刘清华兄的精心组织,使大家能够在梁子湖的乡野自然中度过一个愉快的学术周末。我是第一次在武汉参加这样的合宿性学术活动,感觉非常好。不知不觉间,文研院已经“开张”六周年,而武汉地区竟也日积月累出了一支颇具规模的文研邀访学者队伍。六年来,文研院倡导的“清新学术,一流标准”,在一期期邀访学者的互动交流和思想碰撞中,日渐扩展其影响。而这次梁子湖的聚会,正是武汉地区文研学友贯彻文研院学术宗旨的一次“地方性”实践。两个半天的讨论,身心放松,议题多元,气氛热烈,令人久久回味。


学者们讨论现场



第二期邀访学者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吕  博

我们怀念文研院生活的同时,更怀念文研院的精神。


第三期邀访学者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胡  鸿

鄂渚论学是一次成功的跨界尝试,不只是文研院标配的学科间跨界,还有学术空间与生活空间的跨越,学者角色与家庭角色的跨越,以及代际之间的跨越。学者不只有铅字和脚注包裹下的眉头紧锁,还有庭院之中“回眸时看小於菟”的柔情,两者同时呈现,方得窥其全豹。周日狄金华老师报告“行政发包制”的制度源起时,一大群3-11岁的孩子涌入会场(不在日程之中),狄老师略作停顿,继续从容地演讲,稍大点的小学生们驻足倾听,小一点的孩子也震慑于气氛而默默观望,这估计是很多小朋友第一次见到父母亲的“学者”面向,一个新世界在他们面前打开了。仅此一幕,这次活动已然成功。


考察湖泗瓷窑址群

小朋友们听父母讲解沙地上遗存至今的残片



第六期邀访学者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

狄金华

这不是一般的学术交流:会场内,学者们思想碰撞;会场外,家属们话聊,小朋友们欢快。场内与场外、学术与生活、同仁与朋友,并没有那么明显的区分,反而成为了一种互相的成就。现在,家人们比我们更期待下一次的再组织,这成了推动我们研究与交流的另一种动力。


留在小朋友心里的痕迹

小狄为梁子湖之行填的词



第六期邀访学者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鲁家亮

江夏之行,仿佛又回到了熟悉的二院,只是这次更平添了几分“烟火”气,学术走入了生活,生活处处皆学问,由不得对来年春天的再聚有了更多的期盼。


夜晚学者及家人们坐在篝火边放烟花、畅聊



第十二期邀访学者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杜  华

这次活动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的意外,充满了各种惊喜。我和家人们都沉浸之中,无暇思考。这两天,总有一些片段在脑海中浮现。这应该是我对这次活动记忆最深的地方,记录下来分享给诸位。


这个会场很大,与我们熟悉的教室和会议室很不同。虽然绝大部分参与者都是熟人,有不少还是同事,但是大家几乎没有正式地讨论过学术问题。所以一开始,我还隐隐有些担忧,怕我们交流不起来。但是,一旦坐定下来,听第一位发言人分享完内容,大家开始讨论时,我发现之前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大家从不同的角度与发言者对话,内行之间就专业论文争得面红耳赤,“外行”则无所顾忌地提出质疑;但是这种争论的背后,则是对发言者的欣赏和对学术的真诚。这不正是文研院提倡的学术讨论风气吗?有好几个瞬间,我仿佛回到了二院。第一场讨论到中段时,微信群里传来照片:梁子湖畔夕阳甚美,孩子们在帐篷里玩耍打闹。大家笑言,我们在这里讨论无聊的学术,实在是辜负了这美景。但实际上大家的兴致没有丝毫下降,就算茶歇之时,仍然在讨论学术。待到结束之时,已是华灯初上,哪里还有什么夕阳?


学者们讨论现场

同一时间,孩子们在湖畔观夕阳


第二天上午,讨论结束之前,大家谈论到如何做出一流的学问,如何提出一流的议题,一下子激发起我对这两天参会的思考。这次活动的参与者中,只有我一个人是专门做外国问题研究的,但是我的收获可能是最大的。在阅读其他学友的论文,听他们就汉代的个体生命史、碑文的物质文化史、唐代的信仰与王权、宋代和晚清的官制、辛亥革命的政治文化进行分享和讨论时,我不仅收获了很多关于中国历史的知识,更受到巨大的鼓舞。我曾在笔记本上断断续续地记下一些感言:


学术必须是鲜活的,与现实有着深切的关联,回应重大的现实问题;真正的学术是“做”出来的,需要扎扎实实地读文献;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出来的学问肯定是死气沉沉、缺乏创造力的;学术风格无好坏之分,轻盈或厚重各有其长,但学术质量却有高下之别,只靠“小聪明”是无法写出高水平论文的;学术得是有意思的,有热情的,否则文章怎么会有生气?


看到这些杂七杂八的感言,我想起邓老师在文研院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清新风气,一流标准”。


最后一个判断是会场之外的。周日清晨,我们准备去吃早餐。小木屋之间的林荫道上,水雾升起,与穿透树荫的朝阳相融,宛如仙境。几位学友在饶有兴致地讨论“惧内”、性别和权力问题,孩子们则在林间奔跑,欢笑声不断。理想中的学术生活,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小木屋之间的林荫道



第十二期邀访学者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陈文龙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十年二十年后还能常聚,共同发出华中文科的声音。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古丽巍

自然美景,文中风景,赏心乐事,文研博雅,班主贤达,可谓诸美并具!希望持之以恒,终有回响。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彭  剑

在武昌鱼的故乡梁子湖畔搞学术交流,真是难得的体验。尤其是当学者们正纠结于宋代官制、而微信群里跳出梁子湖日落靓照那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如果不是有人意识到即使飞奔而出也赶不上落日,那场交流一定一轰而散了吧。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薛梦潇

虽然不曾驻访北大文研院,但我时常能从这班师友身上感受到学术共同体的氛围:亲密、自在、志望高雅。周末两天合宿,大人少年聚在一起,有学术争鸣,有生活交流。秋光正好,梁子湖澄碧如练,心情难得如此安宁又欢畅。


一起前往会议室的途中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

吴  帆

有幸参与文研院的这次活动,两天时间下来,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社会学更偏好结构分析,历史学则长于过程与事件的考证,两个学科本就是学术上的近邻,希望有更多机会坐在一起相互交流。给我感受更深的是,文研院那种畅所欲言的氛围,构建了一个优秀的学术共同体,并将这种氛围与态度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十分难得。感谢文研院,希望今后能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


文研院博士后

汪珂欣

在文研院工作时,邓老师常常提到“近者悦,远者来”。我日日泡在二院,“近者悦”并不陌生,这次武汉之行,让我有机会当一次“远者”。抵达武汉梁子湖之前,是老师们热情的招待;抵达梁子湖之后,会场里是学者们开放、多元的争锋,会场外是家人们从湖畔传来的欢声笑语。武大的操场、花篮样式的会议室、梁子湖畔的篝火旁、夜空下的林间……无处不是大家讨论学术、畅聊生活的身影。北京和武汉隔着一千公里,但我却仿佛还在二院中。这一刻我才发现,二院并不只是一个物理空间,还是一个精神之所,那些曾经让我们难忘的体验融入了血液,通过再一次的相聚绽放出来,在学术和生活空间的交汇中,生长出新的美好回忆。离开武汉好些天了,我还久久沉浸其中。心里期待着下一次论坛来和大家再会,无论身有多远,我想,或许这就是“远者来”的感受吧。



更多相关学术活动,敬请关注

责任编辑:汪珂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