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牢记总书记嘱托 奋力走在最前列

来源:深圳特区报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广东的同志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



莲花山南边,深圳市民中心广场,漂亮的中轴线上,国庆节前开始上演的“辉煌新时代”灯光秀,美轮美奂的表演,每天吸引着无数市民群众观看,“山海之城”等四大演出篇章,用璀璨的光影方式,讲述着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乃至中国的发展奇迹,刷爆一众朋友圈。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

深圳人民始终记得6年前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第一站就来到深圳,向世界郑重宣示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决心,对深圳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6年来,深圳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东、深圳工作的指示批示要求,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只争朝夕的昂扬斗志推动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奋力走在最前列,不断擦亮经济特区这块“金字招牌”。

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深圳经济特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努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不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发展。


走在最前列,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经济特区进入发展新境界。

6年来,深圳经济特区锐意进取,奋楫争先!

从改革开放“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开拓,要上新水平”,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到在“四个全面”中创造新业绩,努力使经济特区建设不断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再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中走在最前列,深圳责无旁贷、奋勇当先、勇当尖兵!

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总书记对深圳的每一次嘱托,都为深圳在新时代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树起了新标杆,为经济特区在新时代的新担当新使命新作为新业绩提供了根本遵循。

前海深港合作区管理局原局长郑宏杰清楚地记得:党的十八大之后的2012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考察来到了前海,并要求前海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要努力实现一年一个样的可喜变化。

在全国两会等重要场合,总书记也不断为深圳加油鼓劲,激励深圳勇当改革弄潮儿,勇于改革、善于改革。

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是两届全国人大代表。2014年3月6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称赞“深圳的发展是一个奇迹”,要求深圳“做改革的弄潮儿,要有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勇于改革、善于改革”。这给了他很大触动,“我们不能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南岭村的集体经济要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我要带着村民去敲钟上市!”

经济特区的发展,一直牵动着总书记的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无论是在中央层面主持召开的重要专题性会议还是其他重要场合,多次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发展成就点赞,为新时代深圳的改革发展点题,要求深圳等特大城市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为深圳改革发展重要节点的工作推进指明方向、路径。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

近年来,深圳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广泛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切实按照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东、深圳重要指示批示要求,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奋力在“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中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当好“两个重要窗口”。

伟大旗帜指引前进方向,开拓实干绘就美好蓝图!按照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和方向,深圳经济特区始终不渝、坚定前行!

改革开放再出发,开创工作新局面。深圳是全国的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深圳办得越好、发展得越快,对全省、全国的贡献越大。

进入新时代,按照中央、省的工作部署,深圳发展明确了战略定位、确立了路径方法、找准了行动坐标。

去年以来,深圳市委相继召开六届七次、八次、九次、十次全会,明确新时代深圳工作的主题主线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先后出台关于践行“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决定》《战略规划》等“1+1+6”系列配套文件,务求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带动作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和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等七个方面“率先突破、做得更好”,打造向世界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彩样板。

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深圳全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确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代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经济特区,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


走在最前列,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今年7月,一项名为“深圳90”的改革措施正式发布,让全国关注的目光,又聚焦在深圳经济特区。

“深圳90”改革措施,将原来的审批时限压缩了三分之二。在深圳,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办理完成,总审批时间可控制在90个工作日以内。

政府做“减法”、市场做“加法”,“深圳90”是深圳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需要政府的时候,政府就在身边;不需要政府的时候,感觉不到政府的存在。”很多深圳的企业,都有着这样的感受。

多年来,深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各类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以及透明度。特别是近年来,深圳牢记总书记嘱托,从体制机制入手,努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一系列创新的体制机制,让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市场活力迸发。来自深圳市企业注册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深圳新登记商事主体373809户,以182个工作日计,日均新设2053.9户,深圳新登记商事主体量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目前,全市商事主体总量继续保持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以走在最前列标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广东团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率先突破、做得更好。

为深化质量技术标准的引领机制,在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过程中,深圳加快地方标准管理立法,大力在机器人、无人机、基因测序仪、激光电视、功能沙发、床上用品等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推行“深圳标准”认证,充分发挥高标准高质量产品的引领作用。

根据市委六届十次全会部署,深圳今年全面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产品、工程、服务等质量,同时加强与国际标准组织合作,构建覆盖各领域、国际领先的深圳标准体系,使“深圳出品”成为高质量、高品质、高信誉的代名词。

GEP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英文简称,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总量。与GDP更关注经济系统运行状况不同,GEP关注的是生态系统运行状况。深圳盐田区在国内首次发布城市GEP,为生态环境贴上“价格标签”,也将区域发展切换到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的模式。

不简单以GDP论英雄!“研究推广盐田区GEP核算机制”,这样的字眼,出现在深圳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的报告中。这次全会明确提出,为深化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深圳将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施办法和绿色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同时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和低端制造产业。

强化绿色发展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以最严格的制度,守护绿水青山、保障绿色发展。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在实现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单位GDP能耗、水耗呈显著下降趋势。


走在最前列,打造全球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集聚区


在深圳留仙洞总部基地,大疆创新未来的总部大厦“天空之城”即将落成,不远处,传音、天珑等高速成长的企业总部也将落户。

这是深圳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率先突破、做得更好,推动高端产业、企业加快集聚的一个缩影。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多年来,深圳锐意创新,打造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四路纵队”,形成经济增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三产以现代服务业等“三个为主”的产业结构。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深圳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重构产业政策体系。加快建设南山留仙洞、罗湖大梧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数据显示,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3878.22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9183.55亿元,占GDP的比重逐年提升,从29.9%增长至40.9%。今年上半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4146.04亿元,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

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在深圳,迈向高端的制造业,不断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华为、华星光电、大族激光、大疆等一批先进制造业,提升深圳制造业和GDP的质量。今年1-8月,深圳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3807.25亿元和3547.0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0.2%和65.4%,同比均有所提高。

作为人口密度和创业密度全国第一的城市,如何保障优质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深圳面临挑战。严守工业用地红线、高效利用空间、对违法建筑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深圳对此作出响亮回答。

今年以来,深圳大力实施“拓展空间保障发展”十大专项行动,在违建“零增量、减存量、保安全”上实现攻坚突破;在拓展产业空间上实现攻坚突破,确保工业空间总量供给不减;在释放空间和空间高效利用上实现攻坚突破,着力打造标杆示范。空间高效利用上,深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将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大空港、香蜜湖等重点片区打造成为集约高效、产城融合、特色品质的典范。

下一步,为了保障产业空间,深圳还将加大综合运用土地整备、违建查处等手段,加大土地资源盘活力度,并推进老旧工业区资源整合和连片改造。

深圳湾畔,超级总部基地内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多家入驻的世界500强企业,让人对这片区域的未来充满憧憬。

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深圳产品向深圳品牌转变。

深圳,正向着全球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集聚区加速迈进。


走在最前列,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辐射作用更强的全面开放高地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座城,开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日前,深圳一举出台两项政策红利:我市未来3年预计补贴工商业用电约125亿元、实现工商业平均用电成本下降10%,设立初始规模为20亿元的风险补偿资金池、撬动银行机构对深圳中小微企业新增20%以上的贷款额度。

“双响炮”,赢得一片喝彩,而这不过是深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优美音符。

营商环境改革,是深圳今年的“一号改革工程”。今年以来,深圳先后出台了营商环境改革“20条”,推出300项“不见面审批”,打造建设投资项目审批“深圳90”品牌,实现90%行政许可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三分之二。

凤翔千仞、非梧不栖。今年前9月,深圳新登记外资企业13034户、同比增长126%,顺丰控股等171家企业迁入深圳、同比增加54户,全市商事主体数量达到305万户,商事主体数量、创业密度均居全国第一。

木桶效应,补短板也是强长板。

深圳,中国硅谷,以创新见长,也同样正视创新的短板。深圳今年聚力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科研评审制度和财政科技经费使用改革,在全国率先实施国内外专家“主审制”,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源头创新。深圳首个依托高校建设的基础研究领域“国字号”重点实验室今年4月启动运行。目前,深圳各类创新载体已超1700家。

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综合改革、辅警制度改革……咬定青山、久久为功,深圳全面深化改革结硕果累累。

“这个证让我有了归属感。”今年9月4日,澳大利亚籍华人、深圳顺丰泰森控股公司高管张威,在前海拿到了首张外籍人才永久居留身份证。

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日益开放的前海,汇聚世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汇聚汇丰集团、东亚银行、嘉里集团、周大福等9580家港企、注册资本9230.05亿元。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340个,其中港澳团队169个,超半数项目成功拿到了融资。

引进来、走出去,内外联动、双向开放。“一带一路”沿线39个国家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投资设立334家企业,合同利用金额13.48亿美元。前海同步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布局,与印尼、白俄罗斯、阿联酋、印度等国家签订合作协议,支持招商局集团在全球21个国家、52个港口布局港口网络。

一河两岸,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建设全面提速,总体规划、科技产业规划等编制工作加快推进,更紧密更务实的深港合作有了新平台。

“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深圳与全球55个国家的85个城市(地区)建立了友城关系,国际客运航点41个覆盖20个国家。“鹏友圈”影响越来越大。

开放,是一种文化。深圳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陆续制定出台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高层次人才“1+6”政策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大湾区,开启了深圳改革开放的二次创业。

深圳正携手港澳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奋力打造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开放层次更高、辐射作用更强的全面开放高地。


走在最前列,建设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深圳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率先突破、做得更好,建设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补齐民生短板上持续用力,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关乎民生的数据,最温暖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九大类重点民生领域财政投入达8773亿元,年均增长25.6%,占财政支出六成以上。今年以来,深圳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确保完成全年建设34所中小学校、新增5万个以上公办中小学位、新建150所新型公办幼儿园、新增病床2000张和养老床位1000张以上等任务,新开工及筹集人才和保障性住房8万套……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深圳直面环境最大短板,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去年,深圳全面实行“河长制”,新增污水管网2009公里,消除了50条黑臭水体。今年,深圳将加大治水攻坚力度,再建成污水管网2353公里,全面补齐历史欠账,全面推进剩余85条黑臭水体整治,努力到2019年全面消除黑臭水体,让碧水和蓝天共同成为深圳的靓丽名片。

法治是民生最有力的保障。深圳正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市,积极制定或完善教育、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慈善救助、家庭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规规章,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夯实法治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 110接报刑事治安警情下降五成以上,城市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

文化惠民,给幸福加码。2018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吸引4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个优秀团组近700位知名音乐家,为市民群众献上18场顶级音乐盛宴。2018深圳设计周暨深圳环球设计大奖,全球1000多名设计师参展或参会,让普通民众尽享丰盛的设计大餐。第十四届文博会共有2308个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充分展现“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影响力……以《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为总抓手,深圳正奋力打造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

共建共治共享,贵在创新,重在基层。今年,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的居民们欣喜地发现,街道建设的五大“智慧+”平台,为他们的生活添了更多便捷。社区公园的路灯坏了,椅子坏了,居民只要用手机扫一下设施上面的二维码报修,相关部门就会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理;社区里安装的预警系统对烟雾、电线漏电等隐患进行24小时监控,实现突发安全事件“早预防、早报警、早处置、早逃生”;通过“居民网上议事”平台,居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在网上议事,打通了居民议事监事新渠道……让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管理更精准。乘着智慧城市建设快车,深圳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全面提升。

来了就是深圳人!拓展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途径和方式,深圳着手“两非”入“两委”的基层治理创新,通过发挥非户籍委员的作用,更好地把非户籍人口特别是非户籍党员真正纳入属地管理和服务,加快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共建共治共享,与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深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发展导向有机结合,以钉钉子精神全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走在最前列,更好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带动作用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圳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努力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

今年以来,深圳创新发展优势不断巩固。获国务院批准,深圳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之一,出台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示范区建设方案。勠力夯实创新基础,深圳实施12项关键零部件替代进口技术攻关,鹏城实验室、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等重大科研机构相继建立,新增市级以上创新载体73家。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深圳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去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35%,高居全国前列。今年,深圳大手笔将财政科技资金翻了一番,全部投向基础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目前,深圳5G技术、超材料、基因测序、柔性显示、无人机等领域创新能力处于世界前沿,多项核心技术从“跟跑”“并跑”转向“并跑”“领跑”。

10月11日,光明科学城土地整备工作攻坚大会召开,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将在年底前动工建设。寸土寸金的深圳,下大决心拿出21平方公里土地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举全市之力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为科技创新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深圳坚决把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作为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厚植特区人才优势。

“深爱人才,圳等你来!”深圳不仅设立首个法定人才日,建立全国首个以“人才”命名的主题公园,更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以法规形式明确了人才无障碍入户、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等内容。

优越的创新环境,引全球优秀人才来深圳创新创业。

“以前经常到香港,了解到深圳近年来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展,现在我如愿地在这里找到了干细胞再生领域的合作与发展机会。” 今年7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在深圳成立实验室。短短两年,深圳已拥有了5家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

仅去年一年,深圳就新增全职院士12名、新认定市高层次人才1688人。目前,深圳共有全职院士40名,各类人才超过510万人。

得益于肥沃的创新土壤,深圳已培育1.12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中国的一面旗帜。

深圳持续优化创新环境,成立首期50亿元的天使投资引导母基金,支持初创期种子企业发展;依法实施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法庭建设,加快中国(深圳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运作,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今年7月,深圳市委出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攻坚、科技创新能力跃升、产业结构提质升级、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创新生态全面优化、知识产权强市推进及区域合作示范带动等七大工程。市委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成为推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到2035年,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创意之都,科技和产业竞争力全球领先,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全球发展,跻身世界创新型城市先进行列。


走在最前列,打造向世界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佳示范


今年8月,深圳史上首批党内法规正式出台实施。《中国共产党深圳市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等5部党内法规,聚焦基层党建和作风建设。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作为全国7个党内法规制定试点城市之一,深圳是出台法规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也是基层党建领域法规覆盖最全面、体系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像当年用好特区立法权一样用好党内法规制定试点权!深圳市委在制定实施党内法规中展现的这一态度背后,一以贯之的是深圳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和“第一天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确保党始终成为深圳各项事业坚强领导核心。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在深圳的社区、学校、企业,一个由560多名党员“讲师”组成的宣讲团坚持把高质量党课送到基层一线党支部,至今已累计宣讲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1100余场次,覆盖党员10万余名。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圳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强法宝、最强武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拧紧特区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上的“总开关”。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深圳着力推进基层党建“标准+”模式,从社区起步,陆续推广拓展到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新兴领域。统一标准的1050个党群服务中心已经覆盖到社区、产业园区、商圈市场、商务楼宇等各个角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基层党建迈出新步伐,全市309个产业园区、221座高层商务楼宇、22个大型商圈市场建立了党委。

“我们是自己主动提出要在公司里建立党组织的。”深圳市盘古天地集团党总支书记、集团总裁罗佳自豪地说。互联网企业里涌动的“党建潮”,让城市发展的“红色动能”愈发强劲。

建立干部政治表现“负面清单”,实行政治表现、廉洁情况“双鉴定”。今年年初,深圳出台实施《关于考准考实干部政治表现的办法》,干部政治表现“考什么、怎么考”有了遵循。

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

为让优秀的干部脱颖而出,深圳制定出台《关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若干意见》及9个配套制度,推进干部选拔任用流程改革,探索构建专业化考察、集体面谈、家访等干部考察新机制,切实解决“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选人等问题。

繁华的深圳湾畔,来深圳人才公园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这个全国首个以“人才”命名的公园正成为深圳新地标。

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圳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对标世界一流,加快构建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今年,《关于加强党对新时代人才工作全面领导进一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意见》《关于实施“鹏城英才计划”的意见》《关于实施“鹏城孔雀计划”的意见》,获深圳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全面优化重构人才政策,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特区”。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深圳全市人才总量不断创下新高。

打铁还需自身硬,反腐“高压线”始终绷紧不放松:印发关于进一步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意见,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内监督、坚决正风反腐等6个方面重拳出击;监察体制改革试点顺利推进,市、区两级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8069条,立案查处4905人。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近4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坚持先行一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进入新时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深圳将继续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书写浓墨重彩的华章。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向着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的目标,深圳奋勇向前。





更多精彩:


中外智库论坛相关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