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张宇星: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目的,而不仅仅是一种方法
36氪未来城市实验室对话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趣城工作室(ARCity Office)创始人兼主持设计师的张宇星,谈“消解士绅化负面影响”“城市针灸”“散装街区”的初衷、过程和效果。
作者|宋虹姗
| 36氪未来城市实验室:您曾提出“10%现象”作为城市更新的一种可持续、有机的模式,建议在确定的更新区域内,每个更新周期进行10%的面积更新。在这一过程中,居民、政府、建筑师和企业应各自承担哪些角色?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设计的价值是什么?
NEWS
”
| 36氪未来城市实验室:士绅化,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区的一种社会空间现象,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上层劳动力取代低收入阶级重新搬迁回城市中心的居住区。有学者认为,当区域内的艺术画廊、精品店、咖啡馆,这些东西在某个街区受到追捧,它的士绅化基本完成了。您如何看待士绅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轨迹还是可选择的路径?
NEWS
”
| 36氪未来城市实验室:2017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简称“深双”)将主展场选址在南头古城,标志南头古城被纳入深圳城市研究与城市发展的主流视野。2022—2023年,深双再回南头,分展场选址在城中村的内街里巷——春景街、梧桐街和中山南街一坊。您和韩晶博士作为“春景梧桐-城村拼图”的策展人,除了策划展览和在地创作,也对古城中六栋村民自建房进行了微更新、微改造。请问更新后的改装建筑对当地居民有什么影响?
NEWS
”
|36氪未来城市实验室:这种“散装街区”目前呈现怎样的生活形态?您曾提出,“城市针灸”是一系列精准而微创的城市更新行动,从小规模、趣味性强的地点塑造开始,逐步唤醒城市的活力。这种渐进式的变革方法,是否已经证明了其在城市更新中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在您的实践中,‘城市针灸’是如何具体操作的,它为城市带来了哪些意想不到的积极变化?
NEWS
”
| 36氪未来城市实验室:近日,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某小区坍塌引发社会关注,早在两年前,该楼曾被纳入过老旧小区改造,但改造并不涉及房体本身,主要是美化外观、增加功能等。目前我国部分老旧小区的改造主要涉及功能改善,而非主体加固。随着全国越来越多老旧小区纳入改造名单,该事件对老旧小区改造的警示是什么?另外,全国个别城市有业主自发的原拆原建模式,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NEWS
”
| 36氪未来城市实验室:城市本身就是人类文明与信心的体现,但是在很多层面上又在消弭人的信心,这是个非常宏大的话题,从城市规划和设计层面,您对这个主题有哪些看法?
NEWS
”
| 36氪未来城市实验室:您刚才提到巴黎,本届巴黎奥运会向世人展示了一座城市历史与现实交汇的魅力,这是不是一种“城市重塑信心”的现实案例?
NEWS
”
| 36氪未来城市实验室:人工智能(AI)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技术还没有对建筑学、城市的本体产生革命性的变化。AI技术如何实际融入城市的规划与设计过程?AI在提升城市运营效率和质量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NEWS
”
| 36氪未来城市实验室:在现实层面,您推崇的微更新,属于微小尺度,这种微小如何影响更复杂、宏大的世界?
NEWS
”
| 36氪未来城市实验室:您对2024未来城市大奖还有哪些建议,期待通过这个活动能产生哪些价值?
NEWS
”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