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1月30日 下午 4:21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北大清华互通,丢人丢到家了

老虱 虞乐仲 2024-01-07


前几天听说,因为反对北大门禁制度的北大副教授李植,在校门口闯关,闹出了比较大的舆情,北大校领导决定有序开放校门。

昨天,我才知道,我白高兴了一场。

原来,北大的所谓“开放”,不过是和隔壁的清华大学“畅行互通”。换句庸俗易懂的比喻,那就是“只有门当户对,才能结为亲家”。不是一个圈子的外人想进,门都没有。

此刻,北大正在高调宣传自己的这项新政,彷佛因为关闭校门几年时间之后,突然对属于自己同一阶层的“贵族”打开一道小小缝隙,北大校领导收获了一项响当当的业绩。

先关起大学校门,然而,再打开一点点。于是,一项“仁政”就此诞生了。或许,这也是关闭校门的好处之一吧。

政治学理论认为,权力和优越感的本质是对资源的垄断。当一个部分或一个人,手中拥有你渴望得到的资源的时候,这个部门或这个人,便对你拥有了权力和优越感。一旦没有了资源,这个部门或这个人,对你也就失去了权力和优越感。

北大校门对社会开放一百多年了,谁都可以自由进出。因此,长期以来,谁都不把这当一回事。

疫情期间,特殊原因导致关闭校门,让北大清华校领导们突然意识到,原来,从关起校门那一刻起,进出校门、参观校园的权利,瞬间便成为校领导手里的资源。一旦盘活了这份资源,一项权力和浓浓的优越感便从天而降。

某些校领导懂得施行“仁政”,不想独占这份资源,愿意让自己的教职工和学生分享一部分突然冒出来的“福利”。于是,某些名校出台进出校门细则。

细则规定,在校门口,本校教职工和学生,只要出示证件,就有权利带一到两个人进入校门。如此一来,原本无权无势的本校教职工和学生,也突然获得了一项权力和优越感。

这样一来,因为关闭大门校门,从校领导、教职工,再到学生,简直是皆大欢喜。

千万不要再跟我说,北大清华教职工和学生大多数都反对这项门禁制度。那只是你基于善意的想当然而已。

前几天,加我微信的北大在读学生亲口告诉我:“我是同意您的结论的,严查证件一定是绝大部分的老师、同学都支持。最起码也是默许。”(严查证件的意思,可不是外人凭证件就可以进去,而是北大其他校区的学生,凭本校学生证,可以自由进出。)

北大清华迟迟不肯对社会公众开放校门,告诉了国人什么了?

第一,习惯管制的思维,仍然深深烙在中国人的头脑里。习惯管制的背后,是多数国人对自由的深深误解和恐惧,总倾向于认为,自由便意味着失序和混乱。哪怕是北大校领导和众多教授,认知和见识也不过如此。

在过去的文章里,我一再强调,真正值得尊重和敬仰的大学教授,实在是没有几个。有知识,不代表有见识,不代表有认知高度,大多数教授不过是靠学术混口饭吃而已。现在,大家理解了吗?

第二,多数国人对自由怀抱深深的误解,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渴望自己独占自由的特权。

疫情几年,让开放一百多年的北大校门关了起来。然而,一旦校门关上,北大校领导和师生因此而品尝到了特权的滋味,他们再也舍不得失去它。

可见,多数国人真正痛恨的,从来都只是贪官,而不是特权。没有几个国人不渴望特权的,他们只是没有机会腐败而已。论心里对特权的向往,大多数国人一点都不逊于那些被捕的贪官。

第三,一个对自由如此恐惧和排斥的北大清华,一个对特权如此钟爱的北大清华,离世界一流还差得远,实在是丢死人了。值得你千里迢迢赶去参观吗?别跟风!国内没有一所大学值得参观。

(高学历人士为何沦为高级韭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