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动点与坐标——平面直角坐标系(7)——尖子生之路[七下系列]

永泰一中张祖冬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 2022-07-16

推荐阅读:

1.《图解精析中考数学压轴题》试读版(共56页)一本类似于字典式的压轴题解析工具书,分类具体细致(含知识点详细目录),查找题型如同查字典;一本画给你看的书,有图有真相,思路方法自然生成;一本厚而实(内含294道压轴题)的课外数学读物;一本一线教师多年教学经历的结晶而成的实用且可操作性强的书;一本值得有理想和上进的师生拥有的集思路和方法于一体的书!…,感谢你关注本书!)

2.2019年中考数学答题需提前训练与适应的几点建议(同样适用于平时的期中期末月考等考试,及早适应及早信心足!)

强调:如果你想学几何画板,请关注本公众号,进入后,输入"1",即可获得本人录制的622分钟免费视频教程观看地址.

动点与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系(7)


例题如图,在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坐标为(a,0),点C的坐标为(0,b),且a、b满足,点B在第一象限内,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C﹣B﹣A﹣O的线路移动.

(1)a=  ,b=  ,点B的坐标为  ;

(2)当点P移动4秒时,请指出点P的位置,并求出点P的坐标;

(3)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x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移动的时间.

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与绝对值”的非负性,可得到a-4=0且 b-6=0,得到a、b的值,再根据长方形的性质,可以求得点B的坐标.如下图示:

(2)依题意,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C﹣B﹣A﹣O的线路移动,可以得到当点P移动4秒时,点P的位置和点P的坐标;如下图示:

(3)由题意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有两种情况,分别求出两种情况下点P移动的时间即可.如下图示:

【解】(1)依题意,得:

 a﹣4=0,b﹣6=0,

解得a=4,b=6,

∴点B(4,6),

所以答案是:4,6,(4,6);

(2)如下图示,

 ∵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C﹣B﹣A﹣O的线路移动,

∴2×4=8,∵OA=4,OC=6,

∴当点P移动4秒时,在线段CB上,离点C的距离是:8﹣6=2,

即当点P移动4秒时,此时点P在线段CB上,离点C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点P的坐标是(2,6);

(3)由题意可得,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x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存在两种情况,如下图示:

第一种情况,当点P在OC上时,

点P移动的时间是:5÷2=2.5秒,

第二种情况,当点P在BA上时.

点P移动的时间是:(6+4+1)÷2=5.5秒,

故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x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点P移动的时间是2.5秒或5.5秒.

反思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再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出点P所经过的路程,进一步得到所经过的时间.



下面是本人主编或编著的书(点击书名,打开对应书籍的相关说明、目录与样章)

《图解精析中考数学压轴题》

《优学中考总复习·数学》

《顶尖中考数学微专题》

《顶尖数学培优专题》(6册)

购买渠道:"微店"(打开相关文章,扫描文中的二维码进店购买).

提醒:任何淘宝网均无授权销售,请朋友们认清购买渠道.

请分享转发给需要的朋友,谢谢!

拓展1已知:如图,△ABC的三个顶点位置分别是A(1,0)、B(﹣2,3)、C(﹣3,0).

(1)求△ABC的面积是多少?

(2)若点A、C的位置不变,当点P在y轴上时,且S△ACP=2S△ABC,求点P的坐标?

(3)若点B、C的位置不变,当点Q在x轴上时,且S△BCQ=2S△ABC,求点Q的坐标?

分析(1)由A、C两点的坐标可求出AC的长(AC=4),由B点坐标可求△ABC边AC边上的高(=B的纵坐标=3),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6);

(2)分点P在y轴正半轴和负半轴两种情况讨论求解;

如下图示:

 

此时S△ACP=0.5×AC×OP=2OP,

再由S△ACP=2S△ABC可得OP=6,从而得到P(0,6)或P(0,-6).

(3)类似上述分析,可分点Q在C的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如下图示:

 

  此时S△BCQ=0.5×CQ×yB,S△ABC=0.5×AC×yB,再由SBCQ=2S△ABC可得CQ=2AC=12,从而得到Q(-11,0)或P(5,0).

       详细过程如下:

【解】(1)∵A(1,0),B(﹣2,3),C(﹣3,0),∴AC=1﹣(﹣3)=1+3=4,点B到AC的距离为3,

∴△ABC的面积=×4×3=6;

(2)∵S△ACP=2S△ABC=12,∴以AC为底时,△ACP的高OP=12×2÷4=6,

∴点P在y轴正半轴时,P(0,6);

点P在y轴负半轴时,P(0,﹣6);

(3)∵S△BCQ=2S△ABC=12,∴以CQ为底时,△BCQ的高为3,底边CQ=12×2÷3=8,∴点Q在C的左边时,Q(-3-8,0),即Q(-11,0);点Q在C的右边时,Q(-3+8,0),即Q(5,0).

反思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结合坐标系进行分析.


拓展2已知:△ABC的三个顶点位置分别是A(1,0)、B(﹣2,3)、C(﹣3,0).若M(m,3),N(-2,n)(其中m,n是常数),(1)(1)当S△ACM=2S△ABC.求m的值;

(2)当SBCN=2S△ABC.求n的值.

提示解法与拓展1类似,

答案为:(1)m=-6或m=6;

(2)n=-11或n=5.


你的点赞和分享,就是给予我信心和动力!

扫描下列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进入后,

输入"book"或"样章"或"教辅"(均不含双引号)可得到本人主编和编著的相关书籍的详细编写说明、目录和样章.

输入"尖子生"或"培优系列"(均不含双引号)可得到相应的"尖子生之路"和"培优系列"各个按年级汇总的所有文章.

输入"搜索文章"可得到如何快速查找本公众号的文章(如同百度搜索,方便快捷!)……

输入"abcd"可得到:所有关键词与对应的输出结果(陆续更新中

您的点赞是对我的鼓励和肯定,

您的分享和转发是我坚持的信心和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