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差评师”式教育,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男孩派 Author 男孩派

点击名片」关注,阅读更多好文。
推荐阅读(直接点击打开)
622分钟几何画板视频教程
(完整版)《尖子生之路》共7册-视频解析
[视频]《贯通中考》一轮系统复习部分汇总(共36课时72个视频)|课时讲解与同步训练
中考数学压轴题按知识点详细分类汇总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资源汇总
写给将参加中考的孩子

初中数学电子课本汇总——人教版|华师版|北师版|苏科版|浙教版

保证对孩子的尊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保持他们的自信心,孩子不一定成大才,但一定会成为心理健康,勇敢自爱的人。

——虎妈


﹏﹏
﹏﹏
作者丨妈小咪
来源|男孩派(ID:boy666dj)

《大禹谟》中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对于“谦虚”这件事,我算是超级践行者。 

尤其是对待儿子上。

如果有人说:“你儿子情商真高,将来肯定是个暖男。”

我便说:“哪有的事,你是没看到我被他气到想撞墙的时候。”

别人说:“你家孩子真聪明。”

我便说:“可别提了,他回回考试都是倒数,哪里聪明了。”

前几天,几个闺蜜带着孩子搞了一次聚会。 

刚一坐下,闺蜜玲子就拉着我儿子的手:“孩子,听说你这次期末考了年级前十,厉害厉害,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一听,赶紧把儿子挡在身后:“你可别夸他了,破天荒头一次,平常喊他写个作业,嗓子都要哑了。”

当我想接着吐槽“他的字写得像鸡爪一样”、“写个作业,要上一百趟厕所”时,儿子却蹭地站在我面前,眼带怒火的看着我:

“妈妈,你是不是觉得,我干什么都不行?”


“平常我做什么,你都能挑出错,这次好不容易考到前面去了,你还是要批评我,难道你就没有缺点吗......”
说完,儿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身钻进了孩子堆里。

那一刻,我心里五味杂陈。

儿子性格向来温和,从没想过,他会当着人的面怼我。

想起平常与他相处时,我丢三落四,经常忘带钥匙,儿子从来不抱怨;

我工作平庸,经常被领导拉去谈话......儿子总是宽慰我:“妈妈,可他们都不知道你会写文章呀”。

这一刻,这才深刻体会到,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过的一句话:

“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

原来,我平常对孩子的否定和打击,对孩子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

父母心里的“谦虚”

是孩子眼里的否定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
长期被父母否定,对子女心理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许多网友现身说法:
极度在意周围人的看法,永远担心自己做错事,莫名对身边人发脾气;
做人畏畏缩缩,就算付出全部,也很难得到公平对待;
更扎心的是一位匿名博主的回答:渐渐成为他们口中辱骂的样子。
他讲述了自身的经历:

从小到大,他的父母,也是“谦虚”美德的拥戴者。


有一次,他破天荒的考了一个好成绩,刚领到期末考试成绩单,想着爸妈肯定会表扬他,快到家时,就飞奔起来。

遇到邻居,他就骄傲地把成绩单给他们看,正巧,遇到了妈妈。

她上前对邻居陪着笑说:

“这孩子真是不害臊,这才考了多少分,就得意成这样”。

转脸对我严厉地说:“你看看,这些丢分的题,哪道不是粗心大意造成的。”

那一刻,仿佛希望破灭一般。
他说,从小到大,父母总是“记差不记优”,好像他就是个“干啥啥不行”的孩子。
久而久之,他在心里形成了思维定势,不管朋友、领导、同事让他做什么事,总是难以拒绝,特别自卑、懦弱。
看过一句话:
孩子最大的特点是,感觉能力很强,理解能力很差。
也就是说,孩子能够敏感的觉察到,父母对他们的评价与感受,但不能准确理解父母行为背后的意义。
他们没有办法“透过父母的谦虚,看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能理解到的就是:
我不行;我很差。
心理学中,有一个“原生自卑”的概念,讲的就是在孩子的童年时间,不当的家庭教育产生的影响。
其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无助、弱小,事事不如人。
人无完人,更何况一直在成长路上的孩子,如果父母眼里只有孩子的缺点,并经常加以强调,那么,孩子也会形成固化思维,遭到“心理暗示”。
正如弗洛伊德说的那样:“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
父母否定得越多,孩子就越在意他人的眼光,越难专注自己的内心与发展。
最终,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个人发展,都会习惯性地将自己摆在“低人一等”的位置。
这样的孩子,一生都很难有大出息,也很难为自己而活。

每一个孩子

都渴望活成父母的骄傲

电影《烈火英雄》中,有个片段印象特别深:
当时,由于“火锅店”爆炸事件处置不当,原特勤中队队长江立伟被免职,由马卫国接替队长职位。
一直被父亲瞧不起的马卫国以为,自己终于升任了队长,父亲一定会为他感到骄傲。
没想到,父亲只是不屑地对儿子说:“如果江立伟不走,你能当上这个队长?”
父亲轻飘飘的话和不屑的表情,仿佛一记重锤,砸向马卫国,他终于忍不住内心的不满,愤怒地质问父亲:

“我这么当上队长,您是不是特别失望,这么多年,不管我干成什么样,你一句好话都没有。”

有这样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有一种渴望永远不会消失,那就是渴望你的父母能够真心地爱你、认可你,并且站在你这边。”

简而言之,每个孩子,都渴望能活成父母的骄傲。
在后来的油罐区救火中,马卫国拼命往前冲,是作为一名消防员的责任,也是他与父亲之间的较劲。
他渴望用实际行为,向父亲证明,他也可以是一个英雄,他也值得人骄傲。
当他和队员们被困化学罐区周围时,他用手机记录大家最后想说的话,轮到他时,他强挤出笑脸,说是希望以后儿子听妈妈的话。
最后,他哽咽着说了留给父亲的话:“爸,对不起”。
后来,马卫国活着从火场回家,父亲默不作声,却主动举起了右手,对儿子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
那个铮铮铁骨的男儿,眼里顿时蓄满泪水,站立姿势,给父亲回礼。
那一刻,父子之间的嫌隙,没有任何言语,却听到了化解的声音。
麦家在《致父亲》中写道:

“父亲,你一辈子给了我很多,我想最后再要一点,要你一个清醒的笑容,一个确凿的认可,一声安慰、一声原谅,一个父子情深的拥抱。”

每位父母,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孩子一个美丽的诗和远方。
殊不知,父母自己,便是孩子的诗和远方。
父母眼里的他们,是可爱的、上进的、积极的,他们便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奋斗。
父母眼里的他们,是懒惰的、淘气的、恼人的,他们也会难以自控的,一边自我内耗,一边渴望认可。
父母的认可和鼓励,才是孩子向前奔跑的最好动力。

没有被夸坏的孩子

只有不会夸的父母

教育孩子时,许多父母会有一个思维定势:
总以为,多批评,孩子便会进步得更快;抠掉孩子的缺点,优点就会越来越多。
实际上,没有一个孩子,能成为完美的孩子;而完美,也是一件没有终点的事。
能够激励一个人不断成长的方式,往往是正面的表扬和激励。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
一个4岁的小男孩,在幼儿园得了一张奖状,妈妈奖励他到餐厅吃饭。
彼时,小男孩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进到餐厅,便拿着自己的奖状,四处找人炫耀。
对此,妈妈既没有感到不好意思,也没有阻拦孩子,反而表示:这是孩子的荣耀,值得被肯定。
渴望得到肯定和认可,是每个孩子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所以,当别人再夸你的孩子时,请坦然地表示感谢,并予以赞同吧。
比如,有人夸你的孩子画画得好,我们可以说:

“我也觉得不错,这孩子从小就喜欢画画,每次拿起画笔,就特别投入,而且他对颜色的搭配也很有见地。”

如果有人夸你的孩子学习成绩好,我们可以说:

“是呀,他这段时间很用功,每天回家第一时间就写作业,在阅读方面,也主动了很多。”

简单来讲,就是透过每个细节,正面积极的挖掘孩子的优点,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看到了他的努力与付出。
真正的谦虚,不是否定自己的优点,而是坦然地认可自己,在原有的优点上大步向前。
一位网友曾说过:“来自父母的话,既可能是一束光,也可能是一根刺。”
希望每位父母,都能用“彩虹屁”,编织成孩子人生的光,照亮孩子前进的道路,迸发力量。
本文来源于男孩派(ID: boy666dj),关于养育男孩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男孩的苦甜,这里都懂;家有小男孩,欢迎关注男孩派。

-END-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的相关图书介绍与购买

(直接点击打开了解或购买)


贯通中考》系统复习部分汇总(共36课时)
《尖子生之路》配套视频完整汇总
初中数学章节资源汇总(人教版)
近四年(2017-2020)福建九上质检
近三年(2017-2019)福建九下质检
初中数学各年级期中期末资源汇总
教学反思与教研提升及中考相关文章汇总
初中三个年级上下学期培优提高系列汇总‍
2020年前各地市的期中期末

2020-2021学年各地市期中期末

中考压轴

解析系列

20中考19中考18中考
17中考117中考2专项训练

质检压轴

解析系列

21九上20九下20九上
19九下19九上18九下
17九下专项训练
推荐:中考数学压轴按知识点详细分类汇总V2.0
622分钟几何画板视频教程
图书其他画板学习预习超前例题教学

关注本公众号

相关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