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分钟短片刷屏,哭倒全班人!师生一起看,补上人生最重要一课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教师枕边书 Author 教师枕边书

来源|教师枕边书(ID:jiaoshizhenbianshu) 

作者:枕边酱

 编辑:皮皮霏 


“只要你还记得,我就还活着”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少年时期是道德品质、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适时进行爱的教育,将对一生都极其重要。

“爱的教育”,势在必行。

几年前,我在担任小学班主任时,做过一次关于“爱”的主题班会。

期间,我给家长和学生放了一个短片《尽管我们的手中空无一物》。

这部4分钟,0台词,虐哭千万网友的短视频,果然不同凡响。

班级里,连大带小近百人,哭得停不下来。



1


故事从一个房间开始,

羊妈妈虚弱的躺在床上,郁郁寡欢,

看起来生了很重的病,

门外快递员敲门,她也无心理会。

她将自己隔在了世界之外。


她无助的看着一旁架子上的毛线篮,黯然神伤,

回到床上不住的抽泣


原来,她的小羊去世了。

篮子里的毛线本是要给小羊织毛衣的。

尽管毛线还触手可及,她的小羊却不会出现了。


云端的“小羊”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他多想再回去看妈妈一眼。


排在他身后的羊婶婶看穿了他的心思,指了指剃毛刷。

小羊会意。

拿着剃毛刷躲到一边剃下了自己的毛,做了一根长长的绳子。


小羊将绳子从云端扔下,顺利的跑回家。


一下子扑在妈妈身上,大声喊:“妈妈,你看看我呀!”

可是任凭小羊竭力呼唤,羊妈妈却始终看不到他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看不到我。


很快,小羊的失踪引来了狼守卫的注意,他带走了小羊。

随后,羊妈妈似乎有所察觉……

曾经在一起的回忆被打开,一点一滴浮现在眼前。

小羊总是要妈妈每晚讲故事才能入睡;

小羊总是很淘气,缠着自己给他做王冠,他说要当大王;

小羊还说想尽快穿上妈妈给他织的新毛衣。

.....


羊妈妈突然有了力气,

她把还没完成的毛衣从床下拿出来,

再次织起来,

终于,在太阳落山之前,织好了毛衣。


羊妈妈拿着织好的毛衣走出家门,

一阵风吹过,

将毛衣带到了小羊身上。


而,因被抓回、一脸消沉的小羊。

看到身上突然多出来的毛衣,

意识到,穿在自己身上的,是妈妈的牵挂和爱。

于是,小羊放心了,

穿着毛衣,蹦蹦跳跳地渡河。


小羊所渡过的河是轮回河,

一旦跨过,所有的身外之物都会消失,

羊婶婶的剃毛刀不见了,

小羊头上的王冠也消失了,

......

可是,羊妈妈织的毛衣却还在。

因为爱,从来不是身外之物。

尽管从此你我手中空无一物。


这个动画不仅很好的解释了“生与死”的概念,也教会了父母如何给孩子开展“死亡教育”,以及如何用爱化解我们在谈论死亡时的恐惧。
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可以相信,亲人之间的爱和羁绊,能超越天堂地狱,超越几世轮回。
我们大可不必避讳谈论生死,因为死亡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一种延续。
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振作的力量,那便是我们逝去的亲人不放心,又回来抱了我们一下。

这部短片,是至今为止,我看过“死亡教育”最动人的故事,也是我听过的关于“永恒的爱”,最长情浪漫的解释。
(视频:腾讯视频《尽管我们的手中空无一物》)


2

 “死亡教育”

《西藏生死书》里说,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的确。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死”,是一个很忌讳的词。大人们对此都是能躲则躲,能避则避,能不谈就不谈。
白岩松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清明节,全家起了个大早去给外公上坟。

在我们五米开外,只见一位母亲正蹲在墓前摆放点心,旁边站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眼睛盯着墓碑。
母亲要起身离开墓碑的时候,男孩却没动。
母亲等了一会,他还是没动。
后来母亲有些不耐烦了,径直地往前走。只听男孩一声大吼:
你不是说姥姥只是回老家!我都不记得最后一次见姥姥是什么时候了!我恨你!”
听到这句话,母亲怔在原地。
陵园万籁无声,扫墓者敛声屏气。

只见她乍然一转身,三步并两步的跑了回去,半跪半屈的抱住了儿子,抽泣着说:
“对不起,妈妈也是第一次失去妈妈啊。”
面对亲人的离世,即便身为人母,也仍然不知所措。
而当父母自己都无法面对生死别离的时候,又何谈平静理智的为自己的子女开展“死亡教育”?
(图:网络)
华东师大一份调查结果显示:63%的家长难以接受,向孩子开展和死亡相关的任何话题和活动。
(图:网络)
为了改变这样一种畸形的局面,早在2019年,两会代表顾晋就建议从中小学开始展开“死亡教育”。
(图:网络 新京报)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议题,是因为中国的孩子甚至往上几代人,都实在太缺乏相关教育了。
缺到他们根本不知道死亡为何物;缺到他们会以“死亡”为筹码,和家人赌气;缺到他们认为“死亡”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上海一名17岁男孩,因为和母亲发生激烈的争吵,便从桥上飞身而下。他获得了永远的宁静,却带给家人无限的痛苦;
合肥一名10岁男孩从34楼跳下;同月,杭州一名15岁女生从19楼跳下;与这两起事件相差才几天,广东湛江一名高一男生在学校跳楼身亡;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新闻接连出现在大众视野里,让人不胜感慨。
(图:网络)
有研究指出,中国每年自杀人数达到60万,其中14-24岁的青少年每年高达15万人。
不得不承认,在我们教导孩子关于“生与死”的问题上时,的确生疏,甚至会产生自我怀疑。
因为那些抵触和孩子谈“生死”的老师和家长,其实是自己害怕。

马东曾在《奇葩说》中说过“如何面对生死这件事,是我们汉文化缺失的一课。从小培养孩子对生命的尊重,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不错,不仅仅是学生缺乏相关知识,中国社会几代人都面对“死亡教育”都显得稚嫩、愚蠢。
所以撒谎就成了大人们的惯用伎俩。
大人们总认为,把孩子和死亡隔离是对他们最大的保护,却不知道这种做法,会对他们的心灵和未来造成多大的伤害。

台湾著名教育专家张淑美曾说: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美国一本名为《你可以更靠近我——教孩子怎样看待生命与死亡》的书籍也称:小孩的心灵跟成人一样,对死亡充满了疑惑和焦虑。
但是,不管多不愿意面对,我们一生中总要经历无数次的生死离别。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必经过程,我们不应该让孩子陷入疑惑和焦虑之中。
在让孩子们直面生死的同时,学会敬畏生命。
在此过程中,感受爱,理解爱,学会爱。
“死亡教育”本质上就是一场“爱的教育”。

3

给孩子最好的“爱的教育”就是
教会他拥有对生命的敬畏心

教育的本质也是成人的一场修行,它不是单纯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而是培养他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让他在独自面对人生时,不至于误入歧途,输掉整个人生。

1. 让孩子学会宣泄情绪,培养爱、表达爱、传递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以后便再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了。”

让孩子养一只宠物是“培养爱”非常好的一个方法,这不光能让宠物陪伴孩子长大、缓解家长们的带娃压力,且一般情况下,宠物的寿命都是比较短的,当孩子面对宠物的死亡时,家长就可以借此来帮助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在孩子与小动物相处的过程中,他们体会到小动物心无城府、可爱笨拙的一面,两颗相互守护的心逐渐袒露真诚,表达爱意。

“一只白色的小狗每天陪着小主人上校车,它一定要亲眼看到小主人上了校车,才会转身离开;下午又会等在小主人下校车的地方,看着小主人下车,一起回家,多年来风雨无阻。”

(图:网络)

或许在几年后,小白狗也会回到汪星球,但是这个世界会有它来过的痕迹,它与主人之间深深的感情,不会因为时间的消逝而褪色。

这就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羁绊。
唯爱永恒,亘古不灭。


2. 与孩子一起直面“生死”,互诉爱意

回忆起汶川地震,一位普通妈妈用血肉之躯为孩子筑起生命屏障的事迹久久萦绕在人们的脑海中。

当救援人员在搜救时,发现一具遗体,她诡异的死亡姿势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人们在她身子底下发现了一个3、4个月大婴儿,竟毫发未伤。

随行医生在孩子被子发现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母爱在这里是悲天恸地的,她用血肉之躯扛下了钢筋水泥,用生命撑下了孩子生存的空间。用最后一丝气力向孩子传达着爱。

(图:网络)

当我们还有机会和时间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不要吝惜的就是爱意的表达。

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生死的话题,可以因为思念逝者而相拥而泣。

我们不知道灾难和死亡来临的时刻。

所以每一次离别前,请用力拥抱。


“我有件礼物想要呈现给你,

那是在孤独难耐的夜晚,

依然会在远方闪闪发光的满天繁星”。


写在最后:

《寻梦环游记》里说:“死亡并不是终点,遗忘才是。”

人有三种意义上的死亡,生理意义的死亡,法律意义的死亡,社会意义的死亡。

人停止呼吸,浑身冰冷,生理意义上就死亡了。
棺材被埋葬,身份证号码被注销,法律意义上就死亡了。
当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也归于尘土,社会意义上就死亡了。

这一次,是彻底的死亡。

所以,只要我还记得,你就还活着。

教师枕边书(ID:jiaoshizhenbianshu):这是一个有书、有光、有梦的教师知识精选平台。我们愿意陪伴每一位家长、老师以及即将成为老师的人,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往期推荐


新冠后遗症刚刚显现,日本又决定核污染太平洋,这一次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人大考研30名学霸集体0分,415分法硕考生被刷曝光真相:这次,真的出事了

“妈妈,我不想死,你别拽我,我自己跳...”母亲携女跳楼,刺痛无数人:你永远不知道孩子有多爱你...

不想害孩子,就别对他太好(深度好文)

孩子经常爱发脾气?试试这些方法,比吼叫管用百倍!

教育最大的困局:“老师成了保姆,教育成了服务业”

HM事件还没完,李宁又出事了:我们在爱国,他们在狂欢

老师,你敢上裸课吗?(深度好文)

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了!无论考得好坏,一定要看看这篇文章

自信的孩子,背后都站着这样的父母

孩子小时候常去这4个地方,长大必有大出息(建议收藏)

如果你的孩子还不是尖子生,看看这位身为教师的母亲的发言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最新图书了解与购买

《尖子生之路之路》共7册

扫码进店购买

《贯通中考》中考复习》

《中考选填(含大题计算)》

《中考数学压轴必刷题》

1.点击书名了解编写说明、详细目录、样章等.

2.关注本公众号,发送“视频”可得相关图书的视频解析汇总.

3.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查看动态更新,详细分类(已细分100大小类),支持关键词搜索,如同百度,快速方便!

关注本公众号

相关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更多详细分类汇总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