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助推制造业升级 工业互联网是倍增器

2018-03-21 中国报协 ·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稳步推进,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两会期间,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三位全国人大代表在“代表通道”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制造业升级谈了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图片来源;互联网)


  “要么翻身,要么翻船”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说,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周期性,制造业也不例外。近年来,由于世界很多行业狂飙突进的火爆市场不复存在,转而进入大调整期。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所处的工程机械行业正是这一状态的缩影。

 

  中国工业报此前报道称,自2012年以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遭遇市场下滑的重创,加之一些行业的商业文明尚未形成,像三一集团这样的巨头也面临业绩大幅下滑缩水的窘境。尽管2017年市场有所复苏,但并不稳固。

 

  工程机械行业玩家们的压力可想而知,全国人大代表、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也不例外。“近几年来,不仅是我,公司的整个高管团队都在反思。”梁稳根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他这几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带领三一集团进行转型。

 

  转型升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梁稳根把“数字化”作为转型的手段。作为一家主营工程机械等业务的装备制造企业,三一集团如何向数字化转型?

 

  对此,梁稳根认为有三方面含义:第一,核心业务必须全部在线上;第二,全部管理流程必须靠软件;第三,产品必须高度的智能化,管理流程必须高度的信息化,必须跟客户和代理商以及供应商、员工等四个方面实现高度互联互通。

 

  “我在内部经常讲,我们要么翻身,要么翻船。”梁稳根风趣地说,如果三一完成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那么就会再次强大,这就是翻身;如果不能完成转型,就会失败,甚至翻船。

 

  在梁稳根看来,中国正处于两个重大战略机遇的交汇点上,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二是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浪潮。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更快更好地完成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中国一定会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打造智慧“企业大脑”

 

  市场不是没有了而是变化的。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利用工业互联网这个倍增器,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是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一直在思考的话题。

 

  如何用好工业互联网?孙丕恕认为,首先,要解决实体经济对工业互联网的畏难情绪。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认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是趋势,但也顾虑只是互联网企业的特权。其次,实体经济千差万别,要解决企业个性化诉求强的问题,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再次是大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商。

 

  工业互联网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工业革命的关键基础设施,加快其发展有利于加速智能制造发展。作为工业全要素连接的枢纽与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发展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各国抢占全球产业竞争新制高点、重塑工业体系的共同选择。

 

  2017年11月19日,我国印发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为国内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指导和规范。今年2月14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全局性工作。

 

  孙丕恕认为,工业互联网平台要推动跨界创新,大幅提升生产力,亟需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IT技术,打造智慧“企业大脑”,提升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程度,实现智能决策辅助人和业务流程自动化,支撑智能制造落地。

 

  创新是不变的法宝

 

  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始终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作为一家为能源行业提供关键设备的装备制造企业,沈鼓集团担负着为石油、化工、空分、电力、冶金、环保、国防等工程项目提供装备的任务。

 

  全国人大代表、沈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戴继双说,沈鼓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坚持了创新引领。“在国际上,我们从一个跟跑者,发展到现在的并跑者,正在向领跑者迈进。我们创造了无数个中国第一,成为大国重器、国家砝码。”

 

  戴继双说,通过创新实现了突破和跨越,也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这几年,沈鼓为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天然气、长输管线以及十万空分等重大工程开发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装备。

 

  “这些装备以前全部从国外进口,现在已经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采用了国产装备,另外,我们还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用新技术和新业态来打造沈鼓发展的新动能。”戴继双说。

 

  沈鼓已经建立了沈鼓云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设备在线监测、远程诊断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服务型制造的收入已经占总收入的30%以上。

 

  谈及国企改革话题,戴继双认为,要继续深化改革,建立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动力的创新体制和机制。此外,只有坚持不断地创新才能掌握最核心的技术,才能拥有最尖端的产品。

 

  “要加快向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的转型,要占领本行业产业的最高端。此外,要打造一个有利于高端人才发展和创新的平台,把创新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戴继双说。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 陈栋栋

  审核:郝亚峰     编辑:陈惠英


【推荐阅读】

聚焦两会

为人民点赞!习近平用4个词概括民族精神

面对15个热点问题,李克强总理的回答很给力!

从2018年全国两会看民生“新获得”

发动绿色引擎 决胜全面小康——代表委员热议精准脱贫

其他推荐

手机成瘾危害:手机成瘾危及心理健康吗?是!但不全是!

语言故弄玄虚 当代艺术为何不能好好说话?

军报:一些干部办不好事情,往往是政绩观出了问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联系电话:010-6536305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3号楼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助推制造业升级 工业互联网是倍增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