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非怒怼标点符号滥用!“微信话题终结者”竟是因为……
上期播出的《非诚勿扰》,现场上起了"语文课"。男嘉宾介绍自己在微信中习惯使用句号,而被朋友认为是"话题终结者"。这让学识渊博的孟爷爷似乎有了共鸣,忍不住分享自己遇到过的那些奇葩的标点符号使用习惯。
孟非怒怼那些随意使用标点符号的人:
"她没上过小学吗?"
"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我们就学会使用的、有着标准用法的标点符号,为什么在微信里就成了随便用?"。
对那些沉迷时髦网络用语的年轻人,孟非呼吁, 了解汉语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标准用法。
孟爷爷虽然话糙,可是理不糙啊。
作为一枚语言文字领域的学霸,局长看到那些滥用标点符号的现象,也同样很是痛心。
今天,局长请来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国家标准修订课题组的首席专家沈阳教授,给大家讲讲小标点的大用途。(敲黑板!)
有人利用标点的各种功能,对杜牧的诗《清明》 "任意修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后两句中使用了括号、分号、引号、叹号等,巧妙地将这首唐诗断成了宋词和电影中的背景和人物动作等特写镜头。小小的标点真可谓"小卒过河也能顶大车"!
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中可谓必不可缺,试想一段话如果没有标点,那么就会难以看懂句子的意义。有时一句话所使用的标点不同,句子的意思乃至意境也会大相径庭。
那么,功能强大的"小"标点符号,又该如何正确使用呢?常用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个大类。
"点号"7种:
句末点号3种:句号、问号、叹号;
句内点号4种: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标号"10种:
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
分号可用于表示并列关系以及转折、递进等非并列关系。比如下例中的分号就表示转折关系:
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总是弱小的,所以总是受压的;但是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
六连点"……"是省略号的规范形式;
十二连点"…………"是连用形式,只用于段落和诗行的省略;
三连点"…"属于科技领域的专门用法。
连接号规范的形式为三种:一字线"—"、短横线"-"和浪纹线"~"。
表示起止用一字线"—":
a.北京—上海特别旅客快车
b.沈括(1031—1095),宋朝人。
表示产品型号、复合词等用短横线"-":
c.参见下页表2-8、2-9
d.WZ-10直升机具有复杂天气和夜间作战的能力
表示数值范围用浪纹线"~":
e.25~30g
方括号"[ ]"常用于标示作者国籍或所属朝代,例如:[英]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
方头括号"【】"常用于报刊中标示电讯、报道的开头,例如:【新华社南京消息】
六角括号"〔〕"多用于标示公文编号中的发文年份。例如:国发〔2011〕3号文件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强烈语气时,可叠用问号。但同时,这种问号叠用并不是没有限制的,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叹号的连用形式也如此。例如:
a.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
b.轰!!在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
网络媒体、文学作品中问号和叹号合写的用法越来越普遍,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混乱情况。新标准将这一用法正式纳入规范用法,也就是"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问号在前,叹号在后,各使用一个。例如:
这么点困难就能把我们吓倒吗?!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其实,并列的引号、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再使用顿号,不仅形式上不美观,也降低了符号的表达效率,因为并列的引号或书名号本身已经有分隔的作用。
情报员:沈阳
编辑员:柴如瑾
图片源:网络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