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与拼搏:广东省大学生生科竞赛广药大获奖团队的成长之路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是全国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影响力最高的大学生科创活动。近日,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第三届竞赛)在中山大学举行。经过激烈比拼,我校生科院2016级生物科学专业学生黄坤铃等、2017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林晓星等两支团队在来自广东省各大高校100多名本科生组成的32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在收获奖项的背后,他们有哪些经历与体验呢?
不同的专业,相同的理想
理想是指路的明灯
它将不同专业的几个人聚到一起
生命科学探索之路
他们在努力前行
在这次两支参赛队伍中,其中一支由生科院杨国柱老师作为指导老师,成员有林晓星、黄美妮、方琼燕、李禹陶和吴伟东五位同学。他们有的是学校奖学金获得者,有的是课外竞赛优胜者,有的刚开始在生命科学道路上的探索。在成为一个团队之前,在同一个课堂学习的他们不甚熟悉。但对生命科学的共同理想与信念使他们凝聚在一起。
吴伟东:收到竞赛报名通知之前我便已有了初步的课题想法,可以说这次竞赛是我实践自己专业知识的一次大好机会,于是我立马决定参赛。随后我开始组建团队,邀请身边有同样兴趣的同学加入,最后也有幸邀请到生科院杨国柱老师做我们的指导老师。
林晓星:上了大学后,我发觉自己对生命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怀抱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在大二时转专业我来到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沉浸在对生命科学知识的探索与学习中,不断积累实验技能,希望为今后奠定专业基础。在收到竞赛报名通知的第一时间我就开始构思,我觉得这是一个锻炼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正巧,这时正好收到了吴伟东的邀请,就一起组队了。
方琼燕:我个人十分喜欢参加各类活动,这次竞赛以让我和全国其他大学的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很好地增长了阅历,提高了抗压能力。而且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也与我的专业十分贴近,比较容易上手,使我下定决心参赛。
或许仅凭一人之星火力,难以照亮整片生命科学的天空,但凝聚一起,却能产生出非凡的效果。来自不同专业的他们,因为有着对生命科学相同的理想与信念而凝聚到一起,他们在生命科学研究的大道上和衷共济、齐心协力,为共同理想奋斗着,希望能为生命科学事业添砖加瓦。
正是怀抱着对生命科学的热爱,怀着对社会的责任感,让他们汇聚一起,一同沉浸在探索与学习中,不断了解生命科学领域前沿,开拓视野,厚积薄发,在最后与团队成员一起收获丰硕成果。
迎难不畏惧,努力则成功
在比赛准备初期
团队成员遇到了一些问题
团队磨合矛盾出现
各执己见难以统一
考试作业轮番轰炸
设施有限结果偏差
……
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击倒同学们,反而让他们站立得更为挺拔。在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用一次次实验的成功使团队更为凝聚;时间不够,他们自愿“加班”,夜以继日地埋头在实验室里;缺少材料他们想到用更简单易制取的物品代替;实验结果的误差,他们没有忽视,而是通过一遍遍重复的实验,使得实验结果逐渐偏向正轨……为期6个月的征程里,他们在思想方式和思考角度完成了一次重大升华。
科研道路虽枯燥辛苦
但为了内心那份对生命科学的渴望
他们坚持不懈
深信最终一定柳暗花明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无数的艰辛汗水
终结出了满满的金秋硕果
难忘的参赛经历
是他们每一个人科研的宝贵财富
通过这次比赛
广药大人总结出了自己的科研经验
一、课题要具有价值意义: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课题研究应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开创性,对学科发展或解决现实问题有推进作用;能够为社会带来一定的应用借鉴或经济价值,或能够为下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二、实验设计要充分: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是核心,实验设计则是课题研究的骨架。实验设计要有前瞻性,不仅要考虑材料、方法、经费等,还要合理分配时间,做好进度安排。
三、实验操作安全规范:实验中要注重仪器的保养,重视试剂及设备使用的安全问题。这些都是在开展科研实验之前最基本的问题,相当于大楼的地基。
努力与坚持,开启科研路
竞赛结束了
而他们的科研之路才刚刚开始
听听他们怎么说?
林晓星:参赛的这段经历和收获的成果将受用终生。回忆起每个夜晚在实验室的忙碌和不停地讨论,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实验设计需要缜密的逻辑和前瞻思维,明白了科研的严谨性,也明白了任何一项研究的突破,都离不开“巨人的肩膀”。在科研道路上,碰壁是家常便饭,虚心请教是必须的,但自主探索更为重要。总而言之,铭记初心,不忘感恩,方得始终。
吴伟东:直到开始准备实验我才发现比赛并不简单。这是一个团队合作实验,每个人想法不一,难免会有分歧;实验探索出现一系列疑惑;实验所需条件与现实条件发生差异、团队气氛不和谐、实验操作难度等等。在不断磨合,相互合作下我们最终完成了实验,做出了成绩。这次比赛更是让我学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最后,我想对在实验中出现过的失误而说声抱歉,同时对队员,老师及师兄师姐还有曾经的自己说声谢谢。
方琼燕:实验中有很多之前比较陌生的概念,例如孔隙率、生物力学性能等,经过杨老师和团队成员查阅文献和不断探讨,我们知道了该如何去测量这些值,并将理论付诸实践,更好地巩固了专业知识,锻炼了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道了如何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李禹陶:我们首先进行了一系列预实验,通过摸索配料的最佳比例和孔隙率的测试方法,为我们之后的正式实验减少了失误的机率。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材料有断裂无法测得足够的数据。我当时特别的惊慌失措,但是大家及时补做材料,重新测试数据。这种从容不迫的处事方式让我记忆深刻。
回忆起每个夜晚在实验室的忙碌,科研生涯需要坚持和努力,而最终沉淀下这份不畏难敢吃苦的精神,必将会陪伴着团队每个成员,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砥砺前行,谱写出更加壮丽动人的青春乐章。
荐 阅 读
我校学子参加2019年“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载誉归来
狮舞龙腾!广药大承办的2019省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等你来捧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
资料来源: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采编:谢绍基、郑浩雄 、谭杰、卢荣邦、吴欣如
编辑:吕晓君
责任编辑:倪慧玲、汪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