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抗疫先锋 弘扬抗疫精神——广药大召开抗疫先锋专题报告会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党委宣传部 广东药科大学 2021-02-23

5月13日下午,我校召开抗疫先锋专题报告会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此次会议也是学生返校“思政第一课”,旨在进一步营造学习英雄、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弘扬抗疫精神。会议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分主会场和分会场进行,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机关各职能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处、团委负责人,辅导员代表以及学生代表在大学城行政楼北楼一楼报告厅主会场参会,各学院党政负责人及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各教辅及科研单位负责人、各党支部书记、全校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和发展对象培训班全体学员通过企业微信直播参会。会议由学校党委书记刘晟主持。

在专题报告会上,学校援鄂医疗队代表黄潇红、黎梅芳、贺爱辉和谭杰结合自己援鄂工作经历,为大家带来了饱含深情的先进事迹宣讲。他们回忆在抗击疫情中经历的艰难时刻与感人瞬间,讲述了使命、责任、坚守和感动的种种事迹,使在场听众深受鼓舞,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黄潇红以《践医者誓言,做患者的“守护神”》为题与大家分享了她在武汉抗疫期间的心得体会。她表示,医者誓言是鼓舞她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援鄂任务的精神力量。黄潇红说,从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到“疫情不散,我们不撤”的不懈坚守,彰显着“最美逆行者”的使命与担当。61个和战友们一起奋战的日日夜夜,对于她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历练和终身难忘的记忆,她感受了武汉人民的坚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国的强大,也让她更加明白了作为医者的使命和价值。




向上滑动阅览

践医者誓言,做患者的“守护神”

——援鄂抗疫事迹报告材料

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黄潇红


尊敬的学校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黄潇红,来自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现任肾内科护士长,同时,我也是附一院赴湖北武汉医疗队副队长。感谢学校给予这个宝贵的机会,让我能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在武汉抗疫期间的心得体会。

2020年的初春,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湖北省成为全国疫情防控的主战场,武汉市成为疫情防控的决胜地。为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卫健委和各省市组建了援鄂医疗队千里驰援。得知医院将组建医疗队支援湖北时,我第一时间报了名。虽知疫情严峻,前途未卜,但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危重症抢救经验的护理人员,我深知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虽然我的年龄在队友中算是比较大的,但捍卫生命是我们医护人员的光荣使命,我责无旁贷,国家有难,我们就应该奔赴前线,践行自己的医者誓言。

当接到出征武汉的集结号时,我内心激动夹杂着紧张,激动是因为终于有机会奔赴前线为国家、为武汉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紧张是因为第一次面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害怕与家人的短期分开变成一场真正的生离死别。但想起我们入学时右手挚拳许下的诺言“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时,这不正是用实际行动践行南丁格尔誓言的时刻吗?于是更坚定了我出征的信念。

接到任务后,我们附属第一医院一行12人迅速开始了紧张的出发前准备工作,牢记着学校刘晟书记和郭姣校长的战前嘱托,带着医院何兴祥书记和张威院长的深切叮咛,我们背上简单的行囊,在老党员谭杰队长的带领下,登上飞往武汉的专机,离开亲人和故乡,来到这荆楚大地。

2月7日晚间11点左右下榻武汉酒店,8日下午进行简短的院感培训,8日晚立即进入了战时状态:1天之内快速接手20名新冠重症、危重症病患。我们医疗队一行12名队员与钟南山院士团队以及来自广东省12家医院的医疗队,联合协和西院医护人员汇聚成一道“钢铁长城”,在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协和西院ICU,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击病毒、拯救生命的阻击战。

曾有人说“这场战役,全国看湖北,湖北看武汉!”我们接手的武汉协和西院ICU,更是重中之重,任务艰巨。

协和西院距离酒店将近30公里路程,在还没有医疗专车的第一天早上我们四点半起床,坐上早晨五点半的交通车前往医院。一路上,寂静的武汉马路,往昔熙攘繁华的街道,如今空荡冷清。只有我们一辆医疗专用交通车在疾驰,窗外月儿还挂在天边,而我们早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六点半到达医院,简单的早点后,便开始投入战斗前准备,穿好防护服、隔离衣等等。倘若我没有多年危重症抢救护理经验,第一次进入ICU我肯定会有恐惧心理。当我穿过三道缓冲区进入ICU时,看到在不算太大的空间里,静静地躺着20个插管麻醉镇静的重病人,机器的报警声此起彼伏。一踏进这熟悉而陌生的重症病房,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扑面而来,第一次以这种“全副武装”的方式进入ICU,我出现了明显的不适,但我没有退缩、没有放弃,而是主动要求到一线参与危重患者的护理。我告诉自己:我是一名护士长、一名粤港心脏危重症专科护士,我有着肾内科护长多年血液透析经验和心脏危重症护理经验,我更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于是我带领附一院的护理团队,及时调整工作状态,快速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尽管困难重重,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充分发挥自己技术上的优势,在心脏专科护理、床旁血滤、机械通气护理、体液管理、管道护理以及感控等方面,主动承担危重患者的护理,并积极带动团队高质量完成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工作。

病区里没有护工阿姨,除了要完成各种护理操作,病人所有的生活护理也都得由我们护士完成。这里的每一位患者都是明确有传染性的,为患者吸痰、雾化、口腔护理、采集各种标本以及更换管路等操作,都是具有极高暴露风险的操作。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我们不能不做,甚至还要做得更好,才能成为患者的“守护神”。我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坚定信心,迎难直上,用细心和耐心为患者完成各种护理工作,用心呵护着他们脆弱的生命。穿着重重的防护装备,戴着厚厚的三层手套,加上护目镜起雾阻挡视线……在这里,即使平时轻而易的举静脉穿刺也变成了高难度的操作,更何况那么多的仪器设备和各种专科操作都要自己独立完成,虽然真的很艰苦,但站在同一“战壕”的我们没有丝毫退缩,大家团结一心,相互帮忙,在遇到困难时互相关心,互相加油鼓劲。每当看到我的队友们忙碌而疲惫的身影,看到他们藏在护目镜下那坚毅的眼神,我的双眼总是忍不住涌上感动的泪花。

两个月来,我们一直保持良好的组织纪律,与来自各医院的医疗队组成了一个团结向上的“战斗”集体,在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拯救每一个生命。这期间有着很多感人的事迹,我们谭杰队长,作为支援协和西院这支广东省危重症医疗队副领队,身兼多职,既是我院医疗队的队长,又是协和西院ICU医疗组和医疗督查组的组长,同时还是我们这个团队后勤生活保障组的组长。他既要兼顾医疗质量、队员安全,又要协调各种后勤生活安排,工作劳碌繁重。61天的抗疫生涯,他每天迎朝霞而出,踏斜阳而归,日夜坚守在抗疫的最前线,甚至多次出现鲜红色血尿!在这无比艰难却依然咬牙坚守前行的日子里,我们的谭杰队长真正经历了一次血与火的“淬炼”!饶是这样艰苦疲惫,谭杰队长没有要求休息过一天,反而是与病魔来了个“较量”,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彰显了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医者本色。我们还有不少“战友”,在穿着防护服工作时多次出现恶心、胸闷等不适,甚至出现呕吐、晕厥,但他们依然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句累,而是仍然坚守在抢救患者的最前线,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就是真正的“勇士”!没有他们的负重前行,哪来的岁月静好!在他们的榜样作用下,我克服重重困难,在为新冠危重症病人提供精心照护的同时,积极帮助和鼓励年轻护士,同时利用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协助协和西院完成各项医疗和物资准备等任务,凭着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圆满完成了整个驰援任务。

随着慢慢适应防护服后,我们的工作状态也渐入“佳境”,对各种专科流程日渐熟悉,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也显著提高,患者在我们医护的精心治疗照护下更是日渐好转。“一日白衣人,一世白衣情”,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要时刻牢记南丁格尔的誓言:“我志愿献身护理事业,热爱护理专业,谨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坚定救死扶伤的信念,尊重病人的权利,履行护士的职责。以真心、爱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永葆白衣天使的圣洁。”这是我当年许下的誓言,也是鼓舞我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援鄂任务的精神力量。

61天的抗战,我们与武汉人民共度难关;61个日日夜夜的坚守,我们与时间赛跑,竭尽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期间我们ICU累计收治重症患者96人次,开展有创通气90人次,无创通气6人次,气管切开11例次;开展CRRT治疗 142人次,ECMO 6例次;开展胸腔闭式引流18人次,深静脉穿刺90人次。

医疗团队获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谭杰队长获得“广州好人”荣誉称号。我们附属第一医院7名队员“火线入党”,成为了真正的党员先锋队。从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到“疫情不散,我们不撤”的不懈坚守,我们的队员用生命和热血筑起阻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彰显着“最美逆行者”的使命与担当。61个和战友们奋战在离死亡最近的日日夜夜,对于我、对于每一位队员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历练,都是终身难忘的记忆。61天里,我们一起看到了武汉的凌晨四点,一起经历了南方的雨雪,一起见证了武汉的复苏,一起感受了武汉人民的坚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国的强大,也让我更加明白了作为医者的使命和价值。

来时飘雪,走时花开。四月的江城武汉杨柳依依,落“樱”缤纷,在历时61天的艰苦奋战后,我们这支广东危重症医疗队在春暖花开、武汉解封首日,从武汉乘专机返回广州。在圆满完成抗疫任务的同时,我们兑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用我们的热血和坚毅,向学校和医院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此刻,武汉正是春暖花开的美丽时节,让我们共同祝愿武汉明天会更美好,祝福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祝各位领导、老师、同学工作学习顺利、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黎梅芳以《“医”路战“疫”,一生无悔》为题介绍了自己的抗疫事迹和心路历程。黎梅芳表示,没有生而勇敢,只有选择勇敢,医务人员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就应该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她很庆幸自己可以参加这场战“疫”,为战胜疫情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这在她有限的生命里,也留下了一段充满意义的回忆。




向上滑动阅览

“医”路战“疫”  一生无悔

——抗击疫情事迹报告  

附属第二医院(云浮市中医院) 黎梅芳

 

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广东药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浮市中医院)内科五区的一名护士黎梅芳,也是今年云浮市第二批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的其中一名队员。

首先,我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湖北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些经历和感悟。我汇报的题目是《“医”路战“疫”  一生无悔》。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中共党员,能够响应国家的号召,为援助湖北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荣誉。回首这次经历,我觉得人生多了一段充满意义的征程,如果让我再次选择,我依然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做一名“逆行者”!

2020年的春天,相信对于在座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季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席卷中华大地,疫情牵动着全国每个人的心,一场不见硝烟,不闻炮响的战争在湖北打响了。不宣而战,“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字眼,出现在我们跟前。为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省市组建了援鄂医疗队千里援鄂,成千上万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纷纷请战。2月11日,我主动请缨奔赴抗疫一线,在医院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支持下,在请战书上,我毅然按下鲜红的手印,这是守护生命的承诺,是履行白衣天使为之奋斗的初心。

回顾临行前的忐忑和期待,至今依然历历在目;与患者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每一个片段都深烙在我的心里,成了我终生难忘的记忆;与团队同事们共同战斗的日日夜夜,更是令我获益匪浅。

在新冠肺炎抗疫团队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至今想起来仍然像是冬天的一杯暖茶。

还记得我第一次进入隔离病区工作,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戴上N95口罩和眼罩,一层层手套,层层包裹,全副武装。在培训的时候短时间穿着防护服没有太多感觉,但真正到隔离病区工作时,不到2个小时就会头痛,恶心想呕,呼吸困难,护目镜里全是雾水,几乎是看不见东西。感受最深的就是里面很闷,很热,每天出来衣服都湿透了。为了节省防护服,上班期间我们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我们都会穿着尿不湿,每次上班前两个小时就开始不喝水,憋尿,忍渴,一个班工作八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一天天的坚持着,慢慢都熬了过来,大家都笑说我练成了“忍者神功”。

每次脱下防护服那一刻,我都会觉得活在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能自由的呼吸着空气。一天工作结束,当褪下护目镜、隔离衣时,脸颊上的口罩印痕,却迟迟不能褪去……对着镜子,看到满脸的压痕,真不敢相信这是我自己——“真的太丑了!”尽管这样,所有医疗队员身上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对胜利的渴望,还有坚强的意志力,让我们坚持到了胜利归来的那一天。

在隔离病房,所有的病人都没有陪护,我们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充当着“家庭医生+保姆”的角色,不仅要负责医疗护理、还要负责患者生活起居,给病人互动交流和心理疏导。患者的一日三餐要通过我们医护人员带进去,一个病区好几十份饭,都是医护人员肩扛手提带进去,然后再分发给每位患者。很多患者被隔离收治,很多生活用品都来不及准备,如牙膏、牙刷、毛巾、等等,我们医护人员就先收集信息,然后再带给患者。为了缓解病人的忧患和焦虑情绪,我每天也在想着如何和病人更好地沟通交流,从医学的通俗解释、循循善诱到加油鼓劲,我竭尽所能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战胜病毒抱有坚定的信心。为了给枯燥的病区生活增加一些色彩,空闲的时间,我还带着病人做体操、打太极,讲“广普”,降低大家的心理压力,大家都能积极响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久而久之,我们从医护关系成了朋友关系。

在那里,每天最高兴的事就是看到一批批病人痊愈出院,让我最感动的是那天出院的李爷爷。李爷爷今年76岁,是我刚进病房时接接触的第一批病人,当时已经住院半个月了,情绪低落,觉得自己不能治愈了,不肯配合治疗。原来他听说年龄大的病人,死亡率高,他非常担心害怕。我知道李爷爷的想法后,一有空就找他聊天,跟他说这个病其实就像感冒一样,只要身体抵抗力好了,心情好了,配合医生治疗,病很快就会好起来,不要太悲观。有时还说些成功案例,教他打打太极,不到两天李爷爷开朗起来了,也配合治疗,一周后就出院了。出院时他热泪盈眶地拉着我的手对我说:“我虽然患了重病,但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你们一线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悉心照顾下,今天终于可以痊愈回家了。非常感谢您们不远千里来帮助我们,您们永远是我的亲人!”那一刻,他的泪水告诉我,我所做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们到湖北支援一个多月,没有打过一天乱仗,医疗团队的团结、积极向上的氛围和战无不胜的信心令我印象深刻。在这场特殊战役中,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战斗,秉持着“风雨共担、责任共扛”的信念,分工有序,全力以赴,与当地政府、医院,以及其他医疗团队协作无间,汇聚了强大的战“疫”力量。在这样一个临时组建的团队中,大家众志成城、紧密协作,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我对团队的重要性有了更高的认识。团队,让我的信念愈发坚定。

“没有生而勇敢,只有选择勇敢。”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临行前儿子问我去哪儿,我回答说:“去救人!”离开30多天没回家了,家里有两个孩子,每天都会用手机视频,哥哥17岁,弟弟不到2岁。视频的时候,他们抢着跟我说话。哥哥会提醒我,在医院保护好自己。弟弟还小,他还不能理解为什么我这么长时间不回家,有时会哭。我工作的时候都很好,但是下班后和他们视频,会想念他们。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就应该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作为一名党员,关键时刻就要站得出来、冲得上去,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才能给党员同志们带好头,让群众们放心。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的责任。

其实这是我第一次去湖北,之前有计划和爱人、儿子去逛逛湖北繁华的街头,尝尝热干面,但是万万没想到我竟然是以这样的方式去到湖北。同事问我:“黎护长,你以后还会来湖北吗?”我说:“会啊,当然会来!这么多人一起战斗过、付出过的地方,我要回来看看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道,看看摘掉口罩后有说有笑的人们和战友们,看看武汉大学漫天飞舞的樱花。”
       结束休整走出战场,看到暖暖的阳光从窗户透进来,我深深感受到一股春天的气息。这一刻,我真正懂得了“情怀”“使命”两个词的含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有难,家何安?风雨之后总是彩虹。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各地支援团队的齐心协力下,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已初见成效,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我们还不能松懈,要继续努力进一步做好防控工作,更好地守护我们的家园。

雷锋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很庆幸自己可以参加这场战“疫”,为战胜疫情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在我有限的生命里,也留下了一段充满意义的回忆。不忘初心,牢记医护人员的使命,这是我在这段经历中的最大的感悟。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抗击疫情的路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谢谢大家!





贺爱辉以《不辱使命,逆行北上勇战疫》为题分享了自己的战疫经历。她动情地说,奋战在荆州松滋的39个日夜,大家用优良的作风、优秀的品德、精湛的技术和突出的能力,不分昼夜,以身赴险,与病魔较量,用血肉之躯守护万家灯火和百姓安康,在疫情最前沿经受住了一场血与火的洗礼。贺爱辉表示,她和队员们将继续履行医者天职,为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再做新贡献。




向上滑动阅览

不辱使命,逆行北上勇战疫

——援鄂抗疫事迹报告材料

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 贺爱辉


尊敬的刘书记、郭校长,各位领导和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感染科的贺爱辉,今天非常荣幸代表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向大家报告援鄂工作情况,分享战疫经历,请多指导!

今年春节前武汉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到湖北全境并呈全国扩散之势,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感染范围最大、感染速度最快、传播途径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学校及医院领导立即响应党中央号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奋勇担当精神,把国家安危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急疫区所急,解疫区所难,组建赴湖北医疗队。附一院医护人员纷纷主动请缨,学校和医院在180多名报名参战的医护人员中精心挑选了16名,迅速组建了支援湖北医疗队。旌旗烈烈,战鼓铮铮,2月7日和2月11日我院两支医疗队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不畏艰险,逆行北上,连夜乘专机飞往疫区,开始了驰援湖北武汉和荆州的医疗救治工作。我受学校、医院领导委托担任赴湖北荆州医疗队队长,我们赴荆州医疗队由3名队员组成:除了来自感染科专业的我之外,还有呼吸内科毛锐主治医师和普外一科贺军护师。医疗队在湖北疫情比较严重的荆州地区连续奋战39个日夜,有艰险,有苦累,有牺牲,更有收获,回想当初出征时的勇敢坚强、舍身赴险,以及抗疫工作中齐心协力、昼夜施救的情景,我终身难忘。

2月11日深夜,一下飞机我们就驱车赶往荆州,在长江之滨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不眠之夜。12日上午在荆州以会代培做了简短的培训,广东这一批250多人的医疗队便分配到荆州所辖县、市,中午奔赴各自疫区医院,我们被分在松滋市。24小时连续长途奔波跋涉,从广州北上碾转到宜昌、荆州、松滋三地上千余公里,大家都很疲惫,而且马上就要开始一场危机四伏的战“疫”,我们内心不免忐忑,但一想到省委、省政府和学校、医院领导送行时的鼓励和嘱托,我们大家立刻充满了高昂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期待着早点投入抗疫一线战斗!

我们到达后立即投入到抗疫工作。经过调研了解到当时松滋新冠病人分散收治在市内6家医院,医疗防护资源严重不足,收治地点难以符合传染病防治要求,不利于快速、有效控制当地新冠疫情。根据“四个集中”(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收治原则,我们与当地卫生部门和医院商量后,决定将松滋市人民医院外科大楼八楼改建成隔离病房。从隔离病房整改设计方案的制定、动工改建到验收、投入使用,我们仅用了两天时间,充分体现了广东速度、松滋速度。我作为感染科方面的专家,全程参与了病房改建过程,为了尽快落实病房整改工作,我克服身体失眠、疲惫等身体不适,坚持连续奋战直至深夜。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特别是和我们一起战斗的战友们,他们不畏艰辛、忘我工作,只为了争分夺秒完成整改,早点收治新冠患者,让我非常感动。

在松滋市人民医院,我们医疗队科学施救,精心治疗,展示了广药大人的良好精神风貌。

我作为广东省援荆州(松滋)医疗队感染专业方面的专家组成员,负责病房改造、院感培训、病情鉴定、入出院诊断、团队协作等方面工作,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督导落实病区、住地、交通工具等区域以及医护、行政后勤等人员的感控落实情况,建立、落实感控防治制度和措施,严防死守,实现了所有参与新冠肺炎诊治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为确保此次松滋新冠战役的最终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重症、危重症专家组成员,我全面深度参与团队医疗救治工作,每天轮班并参与组织重症、危重症患者病情研判及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定患者病情等级变更,审定上报每日疫情信息。

队员毛锐主治医生认真负责、科学严谨、业务精湛,不仅被推选为广东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驻松滋临时党支部副书记,还被主管病区的当地医务人员称为“定海神针”,他所主管的病区也成为当地医院首个因病人全部痊愈出院而被“关闭”的病区。队员贺军护师则一直奋斗在危重症病区,娇小的她任劳任怨、细致周到,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娴熟高超的技术赢得了队友与病人的信赖和喜爱,并被驻松滋临时党支部“火线”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

经过我们细致甄别、精心施治,患者均恢复良好。我院医疗队总结借鉴现有临床经验作法,制定并完善了“新冠肺炎临床路径”指导,通过将临床路径表格化和形象化,使医护人员使用起来一目了然,大家反应良好。战疫期间,我们队员在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医院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平台共发表战疫日记15篇,及时宣传战疫一线好人好事,弘扬正能量,为广药大和附一院内鼓士气,外扬名气,广聚人气。  

除参加松滋人民医院日常临床工作外,我还积极参与当地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我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临床经验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当地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专业指导和悉心帮助。我和广东同道们还通过临床病例分析,与当地医生分享了诊疗经验,把新技术、新理念传授给当地同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作为此次广东驰援湖北荆州(松滋)医疗队的成员之一,附一院3名队员团结一心,与其他兄弟单位的医疗队伍精诚合作,工作积极主动、成效突出,队员们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感控要求,无违规违纪等现象,也未出现感染。我队优良的作风、优秀的品德、精湛的技术和突出的能力,给其他队伍、当地政府、医院和驻地工作人员均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了松滋市人大、市委市政府和医院各方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擦亮了广东药科大学以及附属第一医院的名片,扩大了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了社会影响力。

3月20日下午,我们广东省支援湖北荆州的564名医疗队员完成驰援任务,乘专列顺利抵达广州南站。和出征时的壮烈、豪迈、离愁相比,归来的心情是凯旋的喜悦、欣慰的笑容、团聚的幸福!我和我的战友们奋战在荆州松滋的39个日夜,同当地的人民手牵手、肩并肩、共战疫,在这片土地上流下的每一滴汗水和泪水,都是付出的爱,都在证明我们心之所向,情之所系,行之所托。大家流在松滋的每一滴汗和泪,都被铭记在了这座城市的历史页面里。爱的行动就是光、是电、是希望的火炬。在松滋的每一天,我们不分昼夜,只剩下奔波忙碌的身影;与病魔较量的每一次,都是以身赴险,力挽狂澜为宁静的惊心动魄。那是在2020年的春季,我们在这里拼过命,肝胆相照,救死扶伤,用血肉之躯守护万家灯火和百姓安康。

我和我的队员们用实际行动实现了出征时的誓言,诠释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救死扶伤精神!忘不了学校、医院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暖心鼓励,学校刘晟书记和郭姣校长更是多次致信、来电关心慰问;忘不了学校、医院各方的全力配合、支持,更忘不了队员们纷纷在请战书上签名并按上的鲜红指印的神圣时刻,那是一份守护生命的沉甸甸的责任,更是白衣战士最朴实的表白!这些都极大地鼓舞和激励着我们,在疫情最前沿经受住了一场血与火的洗礼,圆满完成了驰援湖北、抗击疫情、保卫生命的光荣任务。

如今,我们已完成援鄂任务回到广州,未来,我们将继续履行医者天职,为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再做新贡献!

最后,我想用一首诗结束我今天的汇报:旌旗招展赴荆州,妙手回春除病毒,初战告捷成过去,医生战士凯旋还。

谢谢大家!





谭杰以《重任在肩,使命在心》为题作援鄂抗疫事迹报告,他表示,自己作为附一院医疗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深感使命所在、义不容辞。谭杰用亲历亲闻的事例生动地告诉听众,面对披星戴月的工作常态和危险艰辛的临床治疗工作,援鄂医疗队员们是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高度负责。谭杰说,党和国家以及全国人民授予医护人员“英雄”的称号,其实医护人员并没有把自己当成英雄。大家只是秉承医者誓言,为生命而战,在不同的地方完成一生为之奋斗的使命。谭杰表示医疗队的队员们在经历过这场战斗后,都更加发自内心地深爱我们伟大的国家、深爱带领全国人民共同走向安康的中国共产党。




向上滑动阅览

重任在肩,使命在心

——援鄂抗疫事迹报告材料

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 谭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呼吸与危重症科的谭杰。今天能代表我们广药大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向大家汇报我们在武汉抗疫六十一天的经历,我感到十分荣幸。

2020年注定是难以被历史遗忘的一年。初春之时,当人们还在为远方的梦、家人的团聚编织着华丽梦想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欢乐的世界蒙上了沉重的乌云。生命,在此时此刻变得如此脆弱,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对全国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果断做出武汉封城的艰难决定。此举为后续全国疫情的控制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

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带着救死扶伤的使命,将死神的威胁抛在脑后,逆行而上,勇敢地奔赴抗疫的最前线,生与死的较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悲壮地打响。

我们广药大附属第一医院,在1月26日大年初二,接到广东省卫健委关于组建驰援湖北医疗队的通知,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进行部署,特别是刘晟书记和郭姣校长亲自在学校举行疫情防控的部署,并且一直关注和指导附一院驰援湖北医疗队的组建和准备工作。医院超过一百名医护人员踊跃报名,充分体现了广药大员工的勇气、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经过学校和医院领导的慎重挑选,16名队员光荣入选,虽然大家知道面临的将是一场生与死的恶战,但大家都义无反顾,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我本人因为在2003年曾经孤身北上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斗,加上在临床一线呼吸与危重症工作三十多年,荣幸地被医院任命为医疗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虽然我已年过半百,虽然我还有很多牵挂,尤其是八十多岁的母亲因为瘫痪一直需要我照顾,但作为一名老医生、老党员,我深深地知道使命所在、义不容辞,唯有不辱使命,带队出征。从决定出征的那一刻起,如何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尽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同时确保全体队员的安全,一直是我思考的首要问题。

出发前,我们对武汉的了解也仅仅是局限在相关的报道中,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我为医疗队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纪律,要求全体队员必须无条件执行,强大的执行力是确保任务圆满完成的关键。

2020年2月7日,我们带着学校和医院全体领导、医教员工的重托与关爱,乘坐包机,飞赴抗疫第一线——武汉。

直到抵达空城般的武汉,我们才知道,我们将被安排到了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武汉协和西院重症监护室,与钟南山院士团队一起为捍卫生命而战。2月7日的武汉,空寂、漆黑、寒冷。全体队员抵达住宿酒店后,不顾路途疲劳,立马按照出发前的部署,展开了房间消杀,物资搬运等工作,一直忙碌到凌晨一点多。第二天,全体队员乘坐酒店到医院的交通车,在拥挤和颠簸中行进了二十多公里,到达我们即将开展救治工作的协和西院。当时整个协和西院救治的新冠患者多达八百多人,而且大部分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我们单位12名医护人员与来自广东省的多家医院组成57人的广东省重症医疗队,在广医一院张挪富副院长的带领下,迅速进入各自岗位,我被任命为整个医疗队的副领队、医疗组大组长,既要负责艰苦的临床治疗工作,又要肩负起与政府、酒店的沟通协调工作。

看着全体队员每天乘坐交通车上班,耗时长、消耗大,而且拥挤的环境非常容易出现接触感染,极其容易出现非战斗性减员,我心急如焚。为了确保队伍的稳定和战斗力,我在两天时间内,通过各种关系,及时调配了四部通勤小车,并且亲自手绘出交通路线图,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车辆使用管理制度,使队员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减少了路途的奔波,增加了极其宝贵的半个多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休息,我坚持每天晚上冒着寒风冷雨,独自一人对四部小车进行全面消杀工作。

每天,我都是早上六点起床出发,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才回酒店,所以,我们基本看不到晨曦,也看不到晚霞,披星戴月成为我们的工作常态。

医疗工作非常艰辛,非常危险,每天穿着厚重不透风的防护服,进入危险的重症监护室,看着生命危在旦夕的患者,所有医护人员都心急如焚,陌生的疾病,突如其来的病情变化,时常让我们措手不及。但大家都有一个强烈的信念支撑着,我们是与死神抢夺生命,只要病人有一丝希望就倾尽全力,稳住了就一定有希望。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全体共产党员起到了定海神针般的楷模作用,所有共产党员都能冲锋在前,以身作则,毫不犹豫地把危险留给自己。我自己作为广药大附一院的临时党支部书记,也是广东省前线第八党总支副书记,在整个六十一天高强度高风险的战役中,即使是在身体出现明显问题(连续多天出现全程血尿,腰痛难忍)的情况下,依然奋战在第一线,并且时刻关心和帮助着整个五十七人的重症团队。在整个战役期间,我先后召开了四次临时党支部会议,在鼓励和充分肯定大家忘我的付出精神的同时,对入党积极分子提出了更加明确而且严格的要求。我们广药大附一院12人的团队中,一共有5名共产党员和7名积极分子,在这场生与死的战斗中,大家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高度负责,诠释了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经过严格考核,7名优秀的积极分子在战场上举起右手,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我们的整个团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先锋队。

在抗疫期间,我们总是带着感恩之心,投入到拯救生命的工作中,我先后写了几(因为后面只介绍了三篇)篇日记,被央视网、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转载。其中,第一篇是《武汉,您的坚强鼓舞着我》。武汉,为了整个国家的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在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依然顽强的与死神作斗争,协和西院的医护人员,公安交警、酒店的员工等,都一直任劳任怨地在第一线奋战数个月。第二篇是《您的双眼就是我们心中最灿烂的阳光》被广东电视台做成《医生手记》播放。当时我们每天起早贪黑忘我地工作,根本看不到日出日落,大家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拯救生命中。所以,当我们成功地为患者拔除呼吸机,看到患者睁开双眼的时候,我们很多医护人员都流下激动的眼泪。第三篇是《生命的卷尺》,这场史无前例的大驰援,党和国家以及全国人民,授予医护“英雄”的称号。其实,我们没有一名医护人员会把自己当成英雄,没有一名医护人员会为名利而战。大家只是秉承医者誓言,为生命而战,在不同的地方完成一生为之奋斗的使命。

我们的国家经历过沧桑的岁月,用奋斗迎来了发展的奇迹。在这场难忘的战役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党的坚强有力、国家的富强繁荣,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一心,是我们得以克服重重困难而屹立于世界的根本。我们的队员在经历过这场战斗后,都发自内心地深爱着我们伟大的国家,深爱着带领全国人民共同走向安康的中国共产党。

在疫情全球爆发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看到,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一样秉持人民生命健康重于泰山的理念,对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如此负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有这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能够在危机来临时空前的团结和忘我的付出。

我们之所以能完成使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我们学校和医院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学校刘书记和郭校长等,在我们驰援武汉期间,一直关心着我们,经常给我们鼓励和支持,帮助我们解决后顾之忧。医院何书记、张院长等也时刻关注着我们,并且动用所有的资源为我们提供及时的保障。我们是一支12人的战斗队伍,但我们不是12个人在战斗,我们的强大后方,是我们能够胜利返程的坚强后盾,没有大家的支持,没有大家的鼓励,我们根本无法完成这次艰巨的任务。

我们的团队在3月5日被评选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我个人也被选为“广州好人”。我个人也收到很多来自广东医疗队的感谢信。自己的付出能被大家认同其实就是最大的成就感。所有的荣誉只是让我们怀着感恩之心、更好地做好接下来的工作。经历过了,才会更加懂得珍惜,我们会更加珍惜和热爱这个国家,更加珍惜和热爱学校和医院,更加珍惜和热爱生命。对职业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将是未来我们一生始终不懈的追求。

最后,我用我在离别武汉前,怀着不舍和祝福的心情写下的一首诗作为我这次发言的结束语。“武健抗疫披甲行,汉楚极目众山挺;雄风拂槛樱花笑,起航壮丽春风迎。”首字就是“武汉雄起”,表达了我们对武汉以及伟大祖国深深的祝福。

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这次机会,同时也祝愿我们的学校和附院能更好地发展壮大,为培育人才、捍卫生命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专题报告上,刘晟向抗疫先锋代表们赠送了由党委宣传部和工会主编的《抗疫心声》纪念册。纪念册主要收录了学校附属第一、第二医院援鄂抗疫大事记、战“疫”日记和相关媒体报道,用文字和图片定格了学校援鄂医疗队队员们救死扶伤的初心、大爱无疆的深情、震撼人心的力量,展现了学校援鄂医疗队过硬的政治素质、深厚的家国情怀、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

刘晟在主持讲话中指出,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学校附属第一、第二医院先后选派19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和荆州,他们用行动彰显使命,用责任诠释担当,是广药大人的优秀代表和模范典型。援鄂医疗队的感人事迹,激励了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续写了广药大人爱国报国的英雄篇章,必将载入广药大史册;战“疫”卫士、白衣天使们的崇高精神弘扬了“药学中西、医道济世”的校训,让“励志笃行、融通日新”的校风在新时代熠熠生辉,是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刘晟强调,各二级党组织要以加强对本次专题报告会精神的学习宣传为契机,落实《中共广东药科大学委员会关于开展向抗击新冠肺炎医护人员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深入开展向抗击新冠肺炎医护人员学习活动,学习他们信念坚定、顾全大局的政治品质;学习他们救死扶伤、心系人民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不惧困难、奋勇争先的责任担当;学习他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和医务工作者把抗“疫”精神转化为夺取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双胜利的强大动力。刘晟要求,要用好抗疫这本现实的教科书,按照上级关于学生返校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统筹做好学生返校各项工作,务求责任到人,切实把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师生感言

朱白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今天在线参加抗疫先锋专题报告会,听驰援武汉和荆州医护人员讲述抗疫的亲身经历与故事,他们用质朴的语言分享了他们的初心、经历及感受,他们的感人事迹令我动容,动情之处我也不禁泪蒙双眼。专题报告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特殊的、生动鲜活的思政大课。向抗疫先锋们致敬!


李陵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今天抗疫先锋专题报告会,给疫情之下宅家授课的我上一场生动、深刻的思想课。援鄂医疗队奋战在ICU这道生命的最后防护带,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夺生命,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作为教师,在与学生隔空授课中,我们要更好地担当学生们的守护者、引路者。


陈丽敏 药学院辅导员

今天,我有幸在现场聆听援鄂医疗队4名代表在抗疫最前线的感人故事,他们回忆在抗击疫情中经历的艰难时刻与感人瞬间,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的铮铮誓言,他们因经受磨砺而绽放着耀眼的光彩,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勇于担当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陈佳佳 2018级药学 专硕1班

医者仁心,从来不需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向为负重前行守护“万家灯火”的白衣“战士”致敬!这次的抗疫先锋专题报告中,令我印像深刻的是谭杰主任。他曾于2003年赴京抗击非典,此次又克服种种困难,带队援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他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 


邓晓怡 2018级药学学硕1班

国有难,家何安?致敬抗疫路上的最美逆行者们,为了你们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操与灵魂,是你们以同样的血肉之躯保护了我们的家园和生命!


许洽芯  药学18(4)班

今天,我荣幸以发展对象的身份参加了此次抗疫先锋专题报告会,深刻地了解了在此次疫情期间广药大的医疗团队彰显的责任与担当。我作为一名入党发展对象,我要接好前辈们的接力棒,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争做“堪当大任”的新时代好青年。


郭美言 预防医学18(2)班

很荣幸可以观看广东药科大学抗疫先锋专题报告会。援鄂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奔赴战场,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深深感染了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练就过硬的本领,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勇担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


  荐  阅  读
















































































































































好久不见 分外想念|我校迎来首批返校学子

广药大护理学院举办2020年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致敬护士队伍,携手战胜疫情

做中医药事业的创新传承者 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中医药创新发展高地 ——全国人大代表、校长郭姣教授接受《光明日报》采访

广东省中医药局调研组到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进行调研指导

今天,一起点亮广药大

广东药科大学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的通知

广东药科大学党校2020年春季发展对象培训班开班

广药大张居永副教授入选广东高校“我最喜爱的思政课教师”

毕业生推介丨广东药科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辑:郑浩雄

责任编辑:倪慧玲、汪粤、李西贝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