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菌移植|“便便”也能治病?
说到“便便”
浮现在你脑海的……(还是别浮现了)
但在医学领域
“便便”化身一剂良药
成为粪菌移植技术的重要原料
今天,带着好奇与期待
小编邀请到了粪菌移植领域进步的
重要贡献者——何兴祥教授
为你揭开“便便”背后神秘的面纱
人物简介
何兴祥,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 2021年度、2022年度岭南名医,第六届羊城好医生,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广州地区消化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微生态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广东省生物医学大数据库建设单位主任
2017年被中华粪菌库授予“菌群移植领域进步的重要贡献者”称号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肠道微生态与肠菌移植专业委员会全国副主任委员
粪菌移植究竟为何物?
移植“便便”的细菌,乍一听似乎有点“重口味”。其实,粪便治病并非现代社会的产物,早至东晋时期的葛洪和明代的药圣李时珍,历朝历代的学者都在不同著作记载了关于“人粪入药”的效用。
粪菌移植是将健康人体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的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内外疾病的治疗。简单来说就是收集筛选后合格供体的粪便,经过纯化等一系列操作分离出菌群,通过中消化道、下消化道等途径将菌群植入患者肠道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粪菌移植流程模拟图
作为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粪菌移植项目的负责人,今年是何兴祥教授带领团队开展粪菌移植的第7年。他所在的消化内科于2016年建立标准化实验室,正式开展粪菌移植的临床应用、粪菌捐献者招募。当聊到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他从事粪菌移植研究时,小编的很多好奇都被逐一解答,但又似乎没有那么简单,感受更多的是一种态度,一个学者的坚持和探索。
何教授在采访中侃侃而谈
是什么契机让何兴祥教授下定决心从事粪菌移植的研究呢?何教授说主要是从三个方面。“第一是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从东晋时期开始,我国就有了通过粪便移植治病的记载。每朝每代的中医,也有相关使用人的粪便治疗疾病的案例。对肠道进行研究,可以做到守正创新,将传统医学发扬光大。第二是临床上对粪菌移植的需求。目前临床上很多病症,如自闭症、糖尿病等,若利用现有的治疗手段,治疗效果欠佳且无法根治,而利用粪菌移植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第三是随着人类科学的发展,人们了解到肠道的微生物群其实是一个器官,其细胞数量高达人体细胞的十倍,基因更是人体基因的一百倍。如此多的细胞及基因在我们的肠道内,我们的肠道必将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而许多疾病难以用常规疗法且效果不佳,就是忽视了肠道微生物群这个器官的修复。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就希望通过大家一起努力大力发展这一技术。”
神奇的便便化身“香饽饽”
在诸多的媒体报道中,粪菌移植常常和克罗恩病、自闭症等疾病被放到一起讨论,实际上,这项技术可以治疗的范围比较广泛。
“从理论上讲,因为肠道微生物群结构与功能的异常而引发的疾病,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治疗,通常我们将可治疗疾病分为四大类。”何兴祥教授说。
第一类是胃肠道疾病。
胃肠道疾病包括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胃食管反流病等,已经有临床研究证明这些疾病与肠道微生物群失调有关。
第二类是代谢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何兴祥教授的团队经过7000多人次的治疗分析,惊喜地发现许多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人经过粪菌移植后,不仅改善了胃肠道疾病,血脂、血糖等指标也有所下降。
第三类是神经精神类疾病。
这类疾病包括自闭症、帕金森、癫痫等,它们也与肠道微生物群失调有关。正常种类及数量的神经递质存在是人类神经活动正常的基础,而神经递质的产生有赖于肠道微生物群这个“工厂”。
第四类是肝脏疾病。
肝和肠之间有解剖和功能上的联系,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产生的毒素会通过门静脉流入肝内,从而引起肝脏的疾病。纠正了肠道微生物群之后,回到肝内的毒素变少,肝功能也就得到了修复。
此外,广东天气湿热,常让患有皮肤病的患者苦不堪言。那这类疾病能否通过粪菌移植进行治疗呢?
“我们团队还在做一些皮肤疾病的研究,比如特异性皮炎。目前治疗这个病症常用激素,但部分人因对激素的耐受导致治疗效果减弱。我们通过利用粪菌移植配合激素治疗,可以让病人对激素由耐受转为敏感,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何兴祥教授表示。
是研究者,也是受益者
何兴祥教授从事粪菌移植研究多年,在接受小编采访的过程中,他透露自己也接受过粪菌移植疗法。
“我在去年十二月中旬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恢复了之后身体各项状况都没问题,唯独不能长时间说话,走路也不能走快。经医院检查,发现血氧饱和度偏低,一直在92%左右徘徊。”想起老祖宗说过“肺与大肠相表里”,何兴祥教授推测血氧饱和度不够应该是肺部有血氧交换障碍。基于新冠病毒会攻击肠道,可能引起肠道微生物群失调的想法,他决定尝试粪菌移植疗法。经连续做了三天的粪菌移植,到第四天再做血氧饱和度测试,他的血氧饱和度上升到97%。“事实证明,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在现代医学中,粪菌移植也被称作特殊的“器官移植”,那粪菌移植是否会产生排斥反应?“任何器官移植都是有排斥反应的,但是粪菌移植不需要吃抗排斥反应的药物。如果存在排斥反应,被移植进去的粪菌会随着人体的粪便自然排出,所以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影响。我总结出这么一句话:‘肠道微生物群是人类唯一能共享的器官。’”何兴祥教授说道。至于如何克服这个排斥反应,他建议,一是反复多做几个疗程,使新的微生物群习惯患者肠道的环境后,就会更好地在患者肠道“安家落户”。二是从改善病人肠道的环境着手,比如让病人食用含粗纤维的食物或补充改善肠道环境的食品、药品等,从而减少被排斥的微生物群数量。
何兴祥教授(右一)在进行科普讲解
捐便志愿者:过五关、层层选拔
读到这里,相信你对粪菌移植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那么关键问题来了,“便便”这个原料从哪而来呢?如何判断这个人的“便便”是健康的呢?
粪菌移植的历史悠久,但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供体不足。同样的病例各国报告的疗效却不一样,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对供体筛选的标准不同。我国已在2019年制定了相关的标准,目前供体筛选大概是2%-3%的合格率。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粪菌移植志愿者,在何兴祥教授看来,需要过五关。
“首先我们会在微信平台上发布简单的问卷,其中包括自身以及父母病史,身高体重等信息。第二关是线下面试,通过做一些测试判断志愿者是否存在潜在的焦虑及忧郁状况。第三关是常规的内科、外科、妇科等检查。第四关我们会拿志愿者的大便、小便、血液等去做传染病、遗传病等检测。最后一关还会做一些特殊的检测如甲烷氢呼气试验。在这五关中存在任何一点问题都不能通过我们的选拔,事实上是一个非常严格的标准。”
何兴祥教授还在采访中提到,做粪菌移植的志愿者,既可以让志愿者有拯救病人的成就感,又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还可以获得高达4000元的补贴(交通补贴200元/次,如果到医院捐献肠道微生物群20次,总计4000元)。他也欢迎各位有爱心的大学生们报名参与招募网站上的问卷测试,参加筛查成为一名志愿者。
看来要变“废”为宝,无论是对研究者,还是捐献者,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有这样一个群体,成为了何兴祥教授团队的关注对象。
自愿捐献肠道健康菌群志愿者招募活动
3月19日,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肠道微生态与肠菌移植专业委员会在大学城校园开展了自愿捐献肠道健康菌群志愿者的招募活动,但招募的对象仅限于来自世界长寿乡——梅州蕉岭县在广州就读大学的青年才俊。至于为何选择这个群体,何兴祥教授说:“从时间上而言,大学生上课时间灵活,时间相对充裕。从生理的角度来说,18岁左右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各项器官发育完全,是捐献的最好时期。而蕉岭县是世界长寿乡,他们的长寿与周围的微生物环境息息相关。我们希望与长寿相关的微生物群通过肠菌移植到病人肠道内‘安家落户’,让病人的目标疾病获得治疗外,同时延年益寿。”
“便便”银行,你会存吗?
如同中心血库的存在,“便便”也在陆续的研究中被存入“银行”,有了自身的归属之地。自2012年底世界上首个非营利性粪菌库在美国建立后,中国及境内外等多家医院开始建立自身的粪菌库,主要用于院内患者的治疗和临床研究。
“从长远来看,建立菌群库肯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目前我们也在建设,但由于肠道菌群的特殊性,所以暂时未能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何兴祥教授解释了建立粪菌库的难度。建立粪菌库并非易事,肠道的菌群大多是厌氧菌,倘若建立菌群库,需要将这些菌群放入冷库中冷冻。而试管内的厌氧环境形成和营养物质的提供,目前还是一个瓶颈问题。“我们目前可以通过加入一定量的营养物质的方式,使细菌活力尽可能保持久一些,部分解决问题。但是真正模拟健康肠道环境的这一技术,目前还没有攻克。我们现在超过三个月的粪菌都必须扔掉,如果外地医院希望用我们的粪菌液做移植,我们会做好之后立马空运过去,以确保细菌尽可能少接触空气,从而提高细菌活力,提升治疗效果。”
最后,针对想要捐“便便”的读者们
小编从何兴祥教授那里要到了小秘方
希望能够增加你的“便便”被选中的几率
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哦~
一、诚信。通过测试的志愿者都会与招募方签订“诚信协约”。如果志愿者来捐献的前一天存在腹泻、感冒而吃药等情况,需要将情况如实相报。
二、注意饮食。日常饮食要注意荤素搭配,我们的肠道菌群喜爱粗纤维的食品。
三、健康作息。保证正常休息时间,最好12点前睡觉。
四、勿滥用药物。特别是抗生素的摄入,过量摄入对肠道菌群的破坏很大。
推
2023首届粤港澳医药创新发展大会——中医药传承与创新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2023首届粤港澳医药创新发展大会——医药创新研究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2023年首届粤港澳医药创新发展大会——海洋生物医药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前瞻洞察,聚见未来|2023首届粤港澳医药创新发展大会成功举办
2023首届粤港澳医药创新发展大会——人工智能与新药研发论坛成功举办
2023年首届粤港澳医药创新发展大会——青年药学人才成长论坛暨第八届最美药师决赛成功举办
免学费,包分配!2023年广东药科大学招收154名订单定向医学生
责任编辑:倪慧玲、李婷
审定:林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