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残疾学子携母上清华:不是高考改变不了命运,而是你考得不够好
我耗时间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熬鸡汤,我写此文是为了给那些底层民众的孩子们看的,让他们对前途多一些相信,少一些质疑。
长期以来那些信息闭塞见识短缺的底层民众,尤其不发达地区的农民,被“寒门再难出贵子”、“底层民众已经没有了上升通道”等言论蛊惑,致使底层的孩子们大多没有了向上攀爬的勇气和毅力,他们中的很多人看淡了个人奋斗,却把自身的失意失败归责于社会,愤世嫉俗地寻找各种外在原因,唯一不反思自己是否努力过。
一
今天全网被甘肃定西学子魏祥写给清华大学的信和清华大学的回信刷屏,两封信让多少人的内心涌过了滚滚暖流,又让多少人感动得潸然泪下!
这个没有爸爸的残疾少年,出生后就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爸爸早逝后是妈妈养他长大,陪他求学,一路照顾着他,直到今年高考考出648分的高分。两天前魏祥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在中国这样一个不太尊重残疾人权益的国度,残疾成这样的孩子能长大都不容易了,但魏祥不但长大了,还考上了清华大学,而且他还是来自西部省份甘肃最贫苦的地方“定西市”。
翻开泛黄的史书,“陇中苦瘠甲天下”的记载由来已久。甘肃河西、定西和宁夏西海固地区被并称“三西”,这片黄土地干旱少雨、地力贫瘠,曾被联合国专家评价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好在定西还能长土豆,是中国有名的“马铃薯之乡”。
定西的近旁就是被称为“西北高考状元县”和“博士之乡”的会宁县,从定西市到会宁县城只有60公里左右,这两个地方地理环境是一样的,简直可以看做是同一个地方。
甘肃地图截图:A是省会兰州,B是定西市,C是会宁市,D是我的老家平凉。
关于这个地区,世纪之初拍过一个纪录片《脊梁》,大家先看看这个纪录片
《脊梁》第一集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1726u3n2y&width=500&height=375&auto=0
《脊梁》第二集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172c8idpv&width=500&height=375&auto=0
对于恢复高考以后会宁县到底考出去了多少大学生,我没有查到确切的资料,只查到了2016年会宁县重点大学录取名单,全县共有1564名学子考取重点大学,其中四人考取清华大学,会宁一中二本以上总计1650人,一本上线726人。
如上文地图所示,我的老家甘肃平凉距离定西和会宁并不远,相距180公里而已。我读高中的时候,学校组织一些师生去会宁考察,回来做报告的时候,会宁学生的苦还是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大冬天,教室窗户没有玻璃,每个教室有七八十人,挤得只能挺直腰杆坐着;学校没有食堂,每个学生背半袋土豆半袋面粉,拿个煤油炉子来上学,下课后就在操场上用煤油炉煮土豆和面疙瘩吃。
二
在定西、会宁这种地理条件恶劣到被联合国专家称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的地方,“考大学,离开这里”几乎成了当地青少年的唯一追求,三十多年来当地青年也顺着这个路子纷纷改变了命运重塑了人生。
就拿我生活的长沙市来说,这几年搞了个“甘肃同乡会”,有超过五千人的规模,我去参加了几次,碰到的老乡感觉大多来自定西会宁,这当中有公司老板、大学教授、政府官员、知名律师、三甲医生、技术尖兵、高级管理人员......就算是普通打工者,绝大多数在这个城市也是有房有车生活无忧,相对于老家时的生活,如今的他们难道不能认为是“寒门贵子”吗?
那些整天嚷嚷着“寒门再难出贵子”的鼓噪者,或许他们理想中的“贵”就是“贵族”吧,是想凭当年的一纸高考成绩成为人上人,最好一毕业就能立马获得一套北上广的房子,没有这种待遇就不够“贵”。但对于大部分底层青年,我想只要摆脱“跪族”的命运,就算已经是“贵子”了吧,做人不能太贪心。
如果以上我说的都不算寒门出贵子,那么今天刷屏的魏祥总可以算吧?
我觉得魏祥的出现应该成为目前迷茫的底层青年的一剂兴奋剂,他们被“读书无用论”和“上升通道堵塞论”蒙蔽很久了。我每年都回几次农村老家,我太了解农村孩子了,正如我在《比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软硬件更重要的是给农村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点击阅读)一文中所说的,目前对弱势群体不利的问题不是高考够不够公平,而是弱势群体对高考不够重视,很多农村孩子没有把高考看做人生的重大机会,他们在敷衍高考。敷衍完了,错过了人生最大的上升机遇后,转而哀叹命运,转而对社会愤愤不平。
实事求是地说,国家在高考录取中不曾委屈过任何一个考了高分的学子,没有出现分数够了却因为家庭不够富裕或出身农村或身体有残疾而被拒绝录取的,魏祥就是例子。
我反复向弱势群体的孩子们说《别骂了,高考是当前最公平高效的人才选拔机制》(点击阅读),对于弱势群体来说,高考是难能可贵的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次改变不但可能力度很大,而且除了高考成绩外,没有其他前提,不讲出身,这是屌丝逆袭的最大机会。错过这次机会,你会发现,再也碰不到这么公平的机会了,以后都得拼关系拼出身,拼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三
有人说高考从根子上就不公平,比如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城市基础教育好,但大家考的却是同一个试卷同样的分数线;又比如城市孩子见多识广,农村孩子孤陋寡闻,而高考考题与时俱进,比如今年全国语文卷的作文提到了一带一路、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这些现代化的概念城市孩子早就耳濡目染甚至参与使用了,而很多农村的孩子听都没听过,他们怎么能考出好成绩?
类似的高考不公平的点可以找出很多很多,只要你认为一个孩子没考好不是因为自身原因,那么总能找到很多外在原因。
好吧,这些问题都交给魏祥同学去回答吧,让他告诉你,一个从小被母亲背着四处求医、课都没有办法上全的孩子,一个行动不方便大小便失禁的孩子,一个身处中国最贫穷落后的苦瘠之地的孩子,他没有享受过贵族学校的教育,没有享受过大城市的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那么他是怎么考到648分,怎么考上清华大学的呢?
考上清华就能改变命运吗?有些人又怀疑了。
这毫无疑问,魏祥的命运已经被改变。
清华大学校长深夜打电话关心他,指示相关部门妥善安排解决魏祥同学的在校生活;清华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也和魏祥同学取得了联系,确认录取后立即开始资助;清华的多位校友也在看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主动提出资助和协助治疗的意愿,后续学校相关部门都会跟进落实。
相信魏祥同学未来将会过得比以前更顺更好,也真诚地祝愿他今后的生活更顺更好!
他命运的改变不是因为社会大众有多慈悲,而是因为他考上了清华。
清华大学招生办的那封信非常感人,每一个字都散发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怀:
“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悲苦。但万幸的是,你在经历疾病和丧亲之痛后,依然选择了坚强和努力,活成了让我们都尊敬和崇拜的样子。”
“对于你来说,来路或许不易,命运或许不公,人生或许悲苦,但是请你足够相信,相信清华,相信这个园子里的每一位师生,因为我们都在为一种莫名的东西付出,我想这应该就是情怀。”
“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在清华园里的所有学子,无论是生活困顿,抑或身体抱恙,都会有“爱”与“情”相伴。相信未来的你,也会和活跃在各领域的清华学子们一样,穿花拂叶,除却一身困顿,成就自己的不同凡响。
在此,我们想对在求学路上荆棘丛生的学子们说: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清华大学的这封信结尾这句尤其写得好。
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相信奋斗就有收获,相信付出就有回报,相信寒门能出贵子,相信上升通道还在。
在纷扰的世事中,多一些相信,就会多一些好运气,因为你选择了相信,相信脚下的路是正确的,相信美好的东西就在前头,你才会披荆斩棘,坚定地走下去,而人生之路,终究是走出来的。
如果什么都不信,你还能走向哪里?
文尾,让我们看看前不久刷屏的这段泰国广告,感受相信的力量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5074bixz8&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杨昇原创美文推荐(直接点击可阅读):
● 杨昇原创文章,喜欢就请分享到朋友圈
● 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公众号来源
● 其他合作请联系作者微信:36401867
更多原创美文,请点击关注微信公众号:“绿时采”(lvshicai8),总有一篇触动您!好文请与朋友们共赏。
本公众号每周发布 2 篇杨昇的原创美文,长按下图二维码可关注。
本文作者介绍:
杨昇,大学老师,文学爱好者,互联网追随者,创业实践者,坚持用朴实的文字记录这个时代普通人的情感,有10多年短文写作历程,其文字多年来陪伴很多人走过了人生的某些阶段,总有一篇文章能在你的内心引起共鸣。
↓↓↓需要绿色西北农产品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