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高考将迎最大改革,效率和公平能否兼顾,底层的上升通道要变窄还是变宽?

杨昇 在作文里成长 2020-12-03

杨昇原创文章,转自作者新的公众号“杨昇说说”(yangshengtalk)

党的十九大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关于中国的教育问题数次发声,其中在1019日说到高考时,陈部长说: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新的高考制度。他说这次高考制度改革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难度最艰巨的一次改革。

教育部长的发声立即引来网上的大讨论,大部分讨论者关注的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担心二年多后实行的新的高考制度不再以高考分数的高低来决定录取与否,或者高考成绩之外的其他人为因素权重太高,从而为权贵子弟打开录取后门。如果这样,那么优质教育资源将被权贵们垄断,平民子弟将再难通过高考这个通道上升,最终教育的分层将导致阶层的固化,底层永远沦落为底层,永无出头之日。

这是大部分人担忧的,也是大部分人不愿意看到的。

这次高考大改革具体怎么改,现在方案还不是很明了,但是陈部长说,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面,今年(2017年)在上海和浙江的试点已经落地,经评估取得了成功,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今年还有4个省要开始试点,到2020年新的高考制度改革将全面建立。

可见,改革是循序渐进的,是审慎的,大家担心的问题或许不会发生。

过去,大部分中国人都把我国的基础教育贬得一钱不值,几乎每个人都义愤填膺地给中国的高考制度拍砖,觉得这个制度真是烂透了,只会选拔死读书的人,唯分数是举的选拔准绳逼得孩子们只能去死读书,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埋没了孩子们的天赋,这真是十恶不赦的恶政

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这些年来当局对高考怎么改可谓想破了脑袋伤透了心,一个制度,人人都骂,那就必须得改。研究了这么多年,试水了这么久,终于,改革的大限将至。

然而,此时很多人对我国的高考录取制度却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这种认识的改变源于近几年自媒体的兴起,很多旅居国外或者在国外求过学的人,对欧美当前的教育制度理解深刻,他们撰写了大量的文章,全方位多角度为国人们剖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基础教育和高考制度。

通过他们的介绍,中国人逐渐发现,被意见领袖们吹上天,被人民大众心向神往的欧美快乐教育似乎没有传说中那么美好,被我们骂得一无是处的中国基础教育和高考制度似乎也没有那么糟糕,相反,中国的高考制度似乎更加有利于确保公平,并且对效率的影响也没有大家谩骂的那么大。

以英国的教育为例,《人民日报》驻英国记者白阳2014710日的文章介绍说,英国中学教育系统有两类学校,一类是政府拨款的公立学校,一类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免学费,私立学校每年学费3万多英镑(1英镑约合10.6元人民币,如伊顿公学每年学费是37000多英镑),这么高的学费对年薪3万英镑左右的英国工薪家庭来说是很难负担的。那也就是说能上得起私立小学和中学的孩子基本上都出自富裕家庭,出身非富即贵。穷人的孩子就只能上公立学校。

穷人的孩子上学不掏钱难道不好吗?

没你想的那么好!

前几天广泛传播的一篇文章说,西方快乐教育的背后,隐藏着阶层固化的阴谋。

文章同样剖析了英国的基础教育。英国的公立小学和中学倡导快乐教育,孩子们早晨9点上课,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宽松,因为学得东西少,所以压力不大。

下午孩子们早早放学,回家后作业负担也很小,他们有大量时间培养各种兴趣,真的过得很快乐。但这份快乐之下,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却没法得到大的提升,其实就是在放羊,就是在混。

而与之相对的,私立小学和私立中学的孩子却在高压之下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其学习的压力一点儿都不比中国的中小学生低,此外他们还得拿出大量的时间进行文化课之外的所谓“素质教育”的拓展。

公立学校的学习那么快乐,还免除学费,可是富人们为什么要掏那么多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私立学校接受那么残酷那么不快乐的教育呢?

因为,孩子只有上了知名的私立小学和中学,才有可能考入顶尖的大学,最终才能上升到社会金字塔的中上层。BBC曾报道说,英国的伊顿公学等5所私立学校的学生考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的人数,相当于1800所公立学校考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总数。就拿知名的伊顿公学来说,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一般会有70多名进入牛津和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全英国所有的私立学校中92%的学生能够上大学。私立学校的学生是顶级大学的主要后备力量。

英国社会流动和贫困儿童委员会发布的调查报告称,在对1991年和1992年出生的近50万名英国学生调查分析后发现,很多有潜力的学生受限于家庭环境,无法进入一流大学。调查显示,3万多名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中只有921名在一流大学就读,占比仅为2.8%;而非贫困家庭的孩子在一流大学就读比例达9.9%

在英国这类阶层流动性比较差的成熟的发达国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什么样的学校出身,就决定了什么样的前程。统计显示,英国社会80%的要职由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担任,1/3的国会众议院议员、半数的高级医生、2/3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来自仅仅容纳英国7%人口的私立学校。比如创办于1440年的伊顿公学迄今一共培养出了19位英国首相,3位外国首相。

可见,公立学校的学生为了这份教育的快乐,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个代价甚至是终身的,是不可补救的。

至于美国的基础教育,同样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类。公立学校是全免费的,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共13年,几乎只收午餐费。但是因为公立学校不筛选学生的家庭背景,只要是住在这个区的就都可以上这个学校,这样,学生之间难免有很大的背景差别,资质和品德差别也很大。尤其,美国社会毒品获取相对比较容易,所以高中生吸食大麻一类的毒品比较常见,很多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进鱼龙混杂的公立学校。

而私立学校情况就好得多,学校对学生管理严格,保护得也比较好,比如,一旦发现学生吸毒,就会被勒令退学。而且私立学校一般上学时间长,教的东西多,教学质量好。

就因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有这样的区别,所以美国的精英们都喜欢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私立学校读书,事实上整个美国的精英阶层的选择都是私立学校。美国的历届总统都在说要办好公立学校,但是整个20世纪,整整100年,只有一位总统的孩子在公立学校就读过,那就是前总统吉米·卡特(JimmyCarter)的小女儿艾米·卡特(AmyCarter),她先就读于史蒂文斯小学,然后是罗斯哈代中学。总统的孩子就读于公立学校,这曾被美国媒体认为是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行为。

美国私立学校的费用当然很贵。奥巴马曾在NBC的《今日》节目中,被问及两个女儿萨沙和玛利亚是否会就读华盛顿的公立学校,他的回答很干脆:“我要对你直言不讳,答案是不。”奥巴马的女儿读的是著名的西德威尔友谊中学,每年花费达4万美元,校友包括前总统克林顿和尼克松的女儿们。

去年11月,新当选的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和妻子梅拉尼娅宣布,他们的儿子巴伦(Barron)将继续就读于纽约市的学校,而不是随第一家庭搬去华盛顿。巴伦就读于曼哈顿上西区的哥伦比亚语法预科学校,这所精英学校每年学费高达47000美元。

私立学校的高收费就是一种筛选机制,这会把出身富贵的孩子选在一起,把这样的家庭聚合在一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就是阶层,阶层高的人不屑于跟阶层低的人同校,因为低阶层的家庭没有资源。

美国顶尖大学的TOP20基本被私立大学统治,跟英国一样,私立中学的学生是顶级大学的主要后备力量。

国人们诟病我们的高考制度,主要是因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太大,孩子们一天到晚忙着学习文化课程,一年到头都被考试成绩所累,这种制度显然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所以,当听说发达国家都是“快乐教育”的时候,我们自恨,忍不住要抨击中国的高考录取制度。

但是,我们忘了,在人类社会的知识已经积累了数千年的现在,一个人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要用文化知识把自己的大脑填满,这个过程从来都不可能很轻松惬意。

古时候学子们为了功名“头悬梁锥刺股”,用自虐的方式逼迫自己少睡觉多读书。而现在,被名校录取和古时候考中功名其实差不多一个意思,都是为了“功名”。那么,在人口数倍于古代,竞争激烈到空前的当下,一个人凭什么快快乐乐轻轻松松就取得“功名”呢?

一说起中国学生的苦,我们就习惯说外国孩子多轻松,其实,不管在哪个国家,要想比别人活得好,要想成为精英,其成长中的学习过程都不可能太轻松。

前文说过美国公立学校一般比私立学校轻松,但也不绝对,毕竟有那么多美国总统承诺过要办好公立学校的,所以还是有一些公立学校比较好。虽然所有的私立学校都好,绝大部分公立学校都没有私立学校好,但总有那么几个公立学校的标杆,就跟我们的重点学校一样。

那些标杆型的公立学校读起来也吃力。曾获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的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从2001年秋季开始,花了一学年时间,在美国加州一所公立高中惠特尼高中“蹲点”。他在这所学校听课,和学生聊天,采访学生和老师们,还在这个学校教一门论文写作课,甚至也亲自参加考试。一年的体验,让他写成一本书,书名叫《梦想的学校》,此书在2003年出版,全书近400页,只有3大章,他在长达188页的第一章用了这样的长标题:“4是有魔力的数字:4小时睡眠,4杯拿铁,GPA 4.0”。即要想获得满分4分的成绩,每天就只睡4个小时,困了就喝4大杯咖啡。

中学生,每天只睡四小时,这课业压力不比中国学生小啊。

所以,当我们更多地了解了阶层本就已经很固化的发达国家“快乐教育”的真相后,我们是该珍惜目前中国的高考录取制度。中国的高考制度,纵有万般不是,至少从大局上来说对所有阶层都是公平的。很多参与评论的读者说,当你读完书,走出校门以后,如果没有背景,你会发现每时每刻每件事几乎都不公平,你会明白,高考是你这辈子遇到过的最公平的一件事。

事实就是如此。前段时间大学同学来长,我们几个人聊天的时候,金融行业的同学纷纷叹息,十多年前我们毕业时工作真好找,贫民子弟真的就可以仅仅凭本事进入到银行、证券等很好的单位。但现在,能进来的几乎都是关系户,除非顶尖名校优秀得无可挑剔的学生,在没有关系户排队的情况下进那么少数的几个做个点缀,否则没有名校光环,没有关系,已经不可能进入这些行业了。

所以,那些诅咒高考不公平的普通民众,你们是否用心想过,这个世界上,比当前的高考录取更公平的机制,还有吗?

每当看到老家甘肃那些“苦瘠之地”的农家子弟通过高考进入到好大学,毕业后找到了好工作,然后定居在某个城市成家立业买房买车,我就觉得,底层民众是要感谢当前的高考制度的。为了表达这个观点,我写过几篇文章,比如《都别骂了,高考是当前最公平高效的人才选拔机制》(点击阅读)《甘肃残疾学子携母上清华:不是高考改变不了命运,而是你考得不够好》(点击阅读)等,文中我列举了2016年甘肃会宁县的高考录取情况:全县共有1564名学子考取重点大学,其中四人考取清华大学,会宁一中二本以上总计1650人,一本上线726人。

会宁这么贫穷落后的地方,一个县城,全国各地的一本大学每年能从这里录走1500多名大学生,1500多个家庭将因此而被改变,这个制度难道还不利于底层民众吗?底层民众还吵吵嚷嚷,还在给高考制度拍砖,如果考大学不看分数,贫民子弟还有多少机会?

底层民众能分享优质的高等教育,不得不说,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希望2020年的高考改革能巩固和加强这一优越性,至少不要削弱太多。

近两年热炒的“教育分层”、“阶级固化”等问题,是任何一个富裕起来的社会都不能避免的。让富裕的人活得更好,就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原始的动力,人们起早贪黑地努力,废寝忘食地工作,铤而走险地创业,不就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比别人更好吗?所以中国必将实现教育分层和阶级固化,这是谁都阻止不了的客观趋势。只是这个过程不要太快,至少在教育上,请给底层留一条上升的通道,至少2020年的高考改革不要加快这一步伐。

素质教育是需要的,但目前的应试教育也不赖。中国的基础教育没有像人们诅咒的那样把优秀青年都变成了书呆子,也没有培养多少只会考试的高分低能者,这样的人肯定有,但不多。

君不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各方面进步神速,科技领域纷纷赶超发达国家,工商业领域各种创新层出不穷,全社会充满活力。这种创造创新的活力源泉,还不就是这几十年来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我们一点儿都不比这个星球上享受“快乐教育”的那些青年差。

所以,从效率上来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是非常优秀的,我看不做改革,让它再运行个几十年也是可以的。

高考改革,请慎重!


推荐阅读作者更多文章(直接点击下面标题):

1.  200篇走心美文,总有一篇触动您

2.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致儿子四岁生日

3.不经意间,我在平凡的人中看到了幸福真正的样子

4.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5.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这一生


欢迎朋友们关注杨昇的新公众号“杨昇说说”(微信号:yangshengtalk)

杨昇:高校教师,文学爱好者,坚持写作10多年,最近2年更是坚持每周写2篇原创文章,文章主要涉及亲情、友情、爱情、乡村、人生等主题,目前整理出来的有200多篇,关注本公众号,阅读更多原创美文。

“杨昇说说”二维码,长按后点击“识别二维码”就可以关注。

↓↓↓需要绿色西北农产品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