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一个沉重的话题
这是我2015年11月写的一篇文章,本次做了较大修改。
上次写到的老人,有的已经去世了,本次我把那些故事都去掉了,不写哪个具体的人,因为村里的老人差不多都那样,再说,我也不太想写具体的人。
我只能说个大概。
现在农村老人成堆,从村口往进走,碰到一堆一堆下棋的、打牌的、路边唠嗑的,就算头发没有全白,大约也已经花白了。年前回家还好,因为外面工作的年轻人大多都回家过年,村子里还很有生气,如果暑假回家,真是感觉到满村的老人。
关于老人的养老,没有一家是轻松的。没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人老了什么都难,老人们年轻的时候创造的财富应付了生活,基本没有什么积蓄,老了就得靠子女养着。当然,这些年国家也给农村老人们每月发放养老金,而且还逐年提高最低标准。比如甘肃省是这样的:
“从2018年1月1日起,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央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即在原每人每月70元的基础上增加18元。加上省级基础养老金标准的每人每月15元,提标后我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03元。”
每个老人每月103元,少吗?当然少,但总比没有强。其实拿到这笔钱,老人们的满意度还是蛮高的,毕竟我大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家给农村老人发养老金,这是第一次,真正的开天辟地,所以老人们对党和国家还是挺感激的。这点钱如果能足额发放到每个老人手上,没有什么克扣,他们是很满意的。只要不生大病,不去医院,这点钱也能应付老人的日常开销,毕竟他们吃饭睡觉并不需要钱。
最难的就是生了病。人老了,没有大病,也有小疾,就算是小疾,老人身体差,病来如山倒啊。病倒在床,总要人拉着去就医,所以有个儿子在身边就显得很必要。
我的《一个西北五线小城的城乡风貌》(点击阅读)一文大火之后,有些读者指责当地农民重男轻女,说什么因为20年前重男轻女,用高科技选择婴儿性别,致使大批女婴被杀死,才造成了当地男多女少。我知道有些文学作品中大肆宣传这一点,有些人还因为宣传这一点拿到了国际大奖。
我想说的是,请不要把这样的“罪名”按在我的老乡头上,我的老家甘肃平凉可能更落后,在全国某些地方这么干的时候,平凉农村人还不知道选择婴儿性别的这个高科技是什么。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所知道的十里八乡没有听说过谁家用B超选择了婴儿性别。就算有,也是极个别,没有蔚然成风。要知道,农村人是很喜欢传八卦的,农村是熟人社会,没有什么事可以保得住“密”。我在故乡生活了19年,此后每年还回村,平时还经常和父母电话唠嗑,真的没听说过。
至于重男轻女的意识,肯定是有的,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毕竟女儿要外嫁,常常会嫁的比较远,难以照顾到父母。
说来奇怪,不知什么讲究,故乡人嫁女嫁的都比较远,十里八乡极少听说谁家把女儿嫁给了同村人,或者嫁给了邻居。我在湖南看到的是很多女孩嫁给了同村人,婆家和娘家就在一个村子里,隔得很近,记得我那篇《再老,也是父母的孩子;再小,也是生命的延续》(点击阅读)一文中提到的那个在清明节祭奠自己母亲的老奶奶吗?她亲生母亲的坟墓离她现在住的房子距离不到500米。这是南方人的精明之处,显然女儿在跟前更方便照顾自己。
在交通不便的过去,女儿嫁得远,回趟娘家就很不容易,一年到头可能就回了 一两次娘家,亲爹亲娘变成了亲戚,照顾基本谈不上。这恐怕也是北方彩礼高的一个原因。古语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为什么会这么薄情呢?不管多么难以理解,这点薄情也是我大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在北方,这种传统尤甚。
这么一说,希望身处城市,尤其南方城市的年轻人能对北方人的重男轻女意识的来源有一个认识,真的不是看不起女性,更不是人品差,是现实逼得他们只能这么想,老病在床的时候,能靠得上的,就是眼前的儿子啊!
当然,近年来生活都变好了,远嫁的女儿们也能比较方便地回娘家了,但娘家父母老病在床的时候,女儿也就是隔三差五来洗洗涮刷而已,不可能像儿子一样日日守在床前,更难支付大笔医药费。这不是女儿们不孝,而是女儿的婆家父母也是女儿一家这样养老的,女儿不可能付出双份责任。这就是文化传统啊,一环套一环。
农村老人病了是很麻烦的,首先距离医院太远,以病痛之躯长途折腾去医院就很不容易,比这更难的是,农村老人大多是文盲,不识字,更没有见识,进了城就找不到东南西北,让70岁以上的老人独自去城里医院就医,基本不可能。
去年我回家带父母去医院的时候,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我稍一愣神,他俩就跟丢了,电话怎么都打不通,我楼上楼下里里外外找了近一个小时,差点气炸了。让这样的老人独自进城,独自操办复杂的就医流程,基本不可能。当然,没儿女可靠的老人也是自己瞎撞着看病的。
村里有医疗室,镇上有卫生院,按理说能解决农村人的医疗问题啊,为什么农民会看病难呢?要想了解这一点,请看我的文章《乡村医疗,在改革中离救死扶伤越来越远》(点击查看)。
村里这些老人跟我父母年龄不差上下,都75岁左右,算是村里老人的主体年龄。我发现村里几乎每一家都有这个年龄段的老人,而我小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有见过这些老人的父母。
换句话说:
第一,这个年龄段的老人数量多可能是因为1940年到1950年这段时间有一个大的婴儿潮。官方公布的婴儿潮是新中国建国后,但我们村根据老人数量来看,应该在1949年前就生了很多;
第二,这些人的父母和爷爷奶奶普遍都很短寿,有一些在1958年到1962年大饥荒时期去世了,熬过大饥荒的普遍都没有超过70岁就去世了。
唐伯虎有诗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连千古一帝康熙都只活了68岁多一点而已,农业社会中的普通人还能活多长寿呢?
由此我想到了中国农业社会中千古流传的“养老”和“孝道”,或许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美好。
因为平均寿命短,老人们普遍都不老,往往在还算身强体壮的时候因病突然去世,没有这么多像现在我们看到的八九十岁行动不便甚至老年痴呆的老人。我觉得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中关于死亡的描述就是我国几千年农业社会的真实写照,生命的诞生和死亡是那么波澜不惊,尤其死亡是那么轻而易举。
农业社会往往子女众多,每个子女只需要承担一部分义务。何况那时候医疗条件差,生病了无非就请个乡里的土郎中开几幅草药,价格也贵不到哪里去,因为疗效差,耗不了多久病人也就去了,所以前前后后也花不了多少钱,因此“孝”的成本很低。即便如此,古人也有“久病床前无孝子”一说,可见古人也没孝顺到哪里去。
但今天完全不同。医疗条件的提升导致平均寿命的延长,70岁以下死去的人都让人觉得有点儿英年早逝,于是老人们集体越过70岁靠近80岁甚至走向90岁。
死亡可以延迟但衰老不可避免,于是老人越来越多,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越来越多。这些人的养老问题是千年未遇的,怎么对这些高龄的老人养老连老人们自己都不知道,因为他们的父母和爷爷奶奶都没活到这么大年龄。
在这个医疗手段高超,可以“用钱延长生命”的时代,农村的“孝道”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到底散尽家财送老人们去医院延长生命呢,还是像老祖宗一样“视死如归”呢?不管什么病,只要后辈们诚心想治,总能治一阵子,纵使有万贯家财,只要你肯花,不用三五个月就可以千金散尽。农村人赚钱不容易,一点家产可能积攒了几十年,所以遇到这种事就很伤脑筋。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正在改写着传统的价值观,尤其正在颠覆一些家庭伦理。我承认上文提到的这种养老的两难是存在的,但是我看到的老人大多都很传统,他们坚持“活到老干到老”,并且坦然地“视死如归”,其对生死的观念就像他们的父辈们一样。
但是我不得不羞愧地承认,我的老家那一带社会风气确实不好,儿女们把父母“抽干榨尽”后却不愿养老送终的情况很普遍,很多儿孙满堂的老人却晚景凄凉,没有子女愿意让老人跟他们一起生活,多子女的老人养老远比只有一个儿子的老人艰难。
“婆媳矛盾、医疗花费、伺候老人”等都成为了家庭矛盾的爆发点,农业社会形成的传统价值伦理荡然无存,新的价值观又因为经济并没有那么富裕而难以形成。医学进步让老人们普遍高龄,孝道缺失让老人们晚景艰难,现在的这一批老人既享受着他们的父辈没有享过的福,也承受着他们的父辈没有受过的气。
不要以为西北地区民风就有多堕落,我观察了湖南农村,养老问题也很棘手,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或者兄弟姐妹不和睦的家庭,其老人的养老跟我上文提到的一样艰难。
也不要以为只有农村这样,最早的独生子女们的父母已经渐渐老去,再过10年,一对独生子女肩扛至少4个老人,如果运气不好,瘫痪的瘫痪,痴呆的痴呆,看都怎么办!
在城乡福利不均等的当下,如何尊严地老去平静地死去,农村的老人正在迷茫地思索。
推荐作者更多文章(点击下面标题阅读):
4. 母亲的牵挂,都塞在行囊里
● 杨昇原创文章,喜欢就请分享到朋友圈
● 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公众号来源
● 其他合作请联系作者微信:3640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