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本反对,才是袁世凯称帝失败的关键 | 假期荐书03

2018-02-18 杨津涛 短史记

图:《洪宪帝制外交》,唐启华/著


文 | 杨津涛


近年来,无论学界还是民间,对袁世凯的评价都日趋正面。


即使是对“二十一条”,舆论也渐渐摆脱了一边倒的批判立场,意识到北洋政府曾经过全力交涉,是在日本最后通牒的压力下才被迫签订条约,同意接受“二十一条”中的九条。如著名历史学家陈恭禄所言:


“中日强弱悬殊,和战均不利中国,衔其轻重利害,决定大计,终乃迫而忍辱签订条约,何可厚非?”


但另一个误解仍然存在: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


唐启华梳理中、日、英三方外交档案后,在《洪宪帝制外交》中有力反驳了这一观点。


帝制问题本是中国内政



《洪宪帝制外交》第一章,唐启华挖掘了英国为扭转战局,急切购买中国剩余军火的史实,说明了在帝制问题上英国较为支持袁世凯的原因。


此后内容,为本书主体。时间跨度不大,主要是从袁世凯1915年7月立意称帝,到1916年6月去世这一年间发生的事。但所涉范围很广,除北洋政府在改制前后的外交举措外,还叙及日、英、法、俄、美等国不同时期的对华政策。


循着唐启华的思路,我们会发现袁世凯称帝前后一系列的外交误判,尤其是对日本的敌意和野心的错估,很可能是导致他失败的诸多原因中,最为关键的一个。


在袁世凯看来,1913年“二次革命”后,孙中山、黄兴等流亡海外,国内已无力量能干扰其称帝,成败与否只需考虑列强态度。对袁世凯有利的是,时值“一战”,双方阵营都意图拉拢中国,只要北洋政府能确保恢复帝制不引发 49 30347 49 14986 0 0 3723 0 0:00:08 0:00:04 0:00:04 3724国内动乱,他们就不会干涉。中立国美国也持相同立场。


唯一的外交隐患就是日本。


1915年9月,时任首相大隈重信发表演说,称中国国情还不能适应共和制度,即使恢复君主制,大多数人也不会反对;他还称赞袁世凯是“中国现代一大伟人”、“其皇帝自为,任何人亦不至引以为怪”。这番话被袁世凯及帝制派视为日本政府的官方表态,备受鼓舞。当年10月,改制程序正式启动。


值得注意的是,驻日公使陆宗舆在同北京的往来电报中,一再警告袁世凯,日本各界对帝制问题意见不一,且“大隈好作无责任之密语”,称帝之事必须谨慎,可惜没有得到袁世凯的重视。


中国欲借重欧美反制日本



大隈对袁世凯示好的演讲,遭到日本军部、大陆浪人激烈反对。


他们通过既往历史经验——袁世凯驻朝期间,阻碍日本侵占朝鲜,以及“二十一条”交涉中和日本的刻意对抗——判断袁世凯不会听任日本指导,强调要控制中国,必须“倒袁”。这些人希望看到欧美各国不承认中国改行帝制的局面,引发中国动乱,使日本得到在中国扶植亲日领导人的机会。


为应对变局,中国的帝制外交转入借重欧美各国反制日本的新阶段。


在反袁势力的影响下,日本政府决定游说欧美各国,发表联合声明,劝告中国缓行帝制。英国公使朱尔典和袁世凯私交极好,认为此时干涉,不仅不能阻止帝制,反而会动摇袁世凯政府,影响中国安定,无奈在英日联盟的约束下,只能附和日本。俄国急需日本武器援助,也同意参与劝告。如书中分析的那样,日本此举,一是向欧洲各国宣示,自己才是有关中国事务的主导者;二是打击袁世凯及其政府威信,点燃中国国内动乱。


三国劝告后,中国朝野震惊,但箭在弦上已无路可退。唐启华道出此中无奈:


“袁世凯对日绝不示弱让步,日本则一定要中国屈服追随日本。”


双方矛盾不可化解。北洋政府一边宣示,恢复帝制是民意要求,并非政府推动,故政府无法中止;一边施展“以夷制夷”的手段——通过参加协约国,换取欧洲各国支持,迫使日本在帝制问题上妥协。


日本不愿中国获得参加战后和会的机会,收回被其侵占的利权,因此一贯反对中国参战。英、法、俄和中国之间的相关谈判,只能背着日本在暗中进行。


但消息仍然走漏。英国为维持和日本在远东的合作,否认曾和中国有过秘密谈判,并声明“除非与日本咨商过,否则不会与中国进行任何有政治性质的协商”,将中国置于日本保护国的地位。北洋政府也紧急“辟谣”,声明从未考虑参战。日本挟此外交大胜之势,再次联合英、法、俄、意四国,第二次发出要求中国缓行帝制的劝告。


在这一阶段,袁世凯高估了中国对协约国的重要性。协约国固然希望中国参战——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驱逐德国在华势力以解除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在中国建立兵工厂为俄国生产步枪——但是在远东地区,日本才是协约国最为看重的盟友。


在中日冲突中,协约国必然倾向后者。


日本倒袁,大获全胜



发动全面“倒袁”后,日本开始援助中国境内宗社党、革命党、护国军等反袁力量。


包括护国军起义在内的各项反袁行动,影响力本身相当有限。但这些内乱的发生,给了日本介入干涉的机会,也让欧美各国对“中华帝国”的态度,从倾向于立即承认,转变为暂时观望。


袁世凯不得不推迟登基计划,帝制外交也进入第三个阶段:直接同日本交涉,以求挽回局势。


交涉中,北洋政府很担心日本重提“二十一条”中被删除的第五号条款(要求中国政府各部门聘用日本顾问等)。外交部指示陆宗舆,“承认国体为彼此利益,绝不能含有交换条件意义”;如果日本以利益交换做引诱,袁世凯要求“表示绝对不能承认之意,务持镇静,不为所动”。袁世凯为称帝出卖国权的说法,多出自反袁宣传,如唐启华所说,“护国军及革命党的宣传日后不断复制,众口铄金,坐实袁氏之罪名,流传至今”。


日本政府密议“必须让袁氏自中国势力圈脱退,何人取代袁氏,无疑要比袁氏对日本更有利”,已无回旋余地。袁世凯被迫撤销帝制,倡导“中日提携”,谋求妥协,但日本不为所动,在财政上坚决扼杀了袁世凯及其帝制支持者。


由此观之,无论是袁世凯自题的“敌国忌恨,讵非伟人?”,还是传说中他的自挽“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都不能算是夸张。说袁世凯“亲日”“卖国”,实是冤枉。


唐启华此书行文简洁,几无闲话,同时大量引用电报、报道全文,使读者很容易体味当时的外交情境。通过对这些外交情境的复盘,唐启华阐释了几个重要事实:


一、袁世凯称帝同签署“二十一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也拒绝用国家利益换取日本对帝制的承认。


二、中国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一战”,发挥的作用并不只是外派华工那么简单。


三、袁世凯延期登基,乃至失败,主要在于日本抵制,而非护国军起义的直接打击。


四、日本政府确实非常忌恨袁世凯,为“倒袁”不惜在中国制造动乱,必欲除之而后快。


袁世凯决意称帝的原因很复杂,同他的个人野心及对共和的误解都有关系。可以确认的是:袁世凯贸然称帝造成的后果很严重——日本获得了介入干涉的机会,趁机在中国制造动乱,确立了东亚霸主地位;袁本人的迅速败亡,导致中国彻底陷入割据局面,错过最后一个没有外敌入侵的发展期。无论动机如何,恢复帝制这步棋,实在是下错了。




推荐阅读


民国不到两年,就名存实亡了,原因何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