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及海军科技创新动向概述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战略前沿技术
来源:MARIC情报站(ID:maricqbz),作者:秦琦/陈吉
利用自己的技术创新优势,掌握世界军事革命以及技术发展的主动权,从而抵消对手的核心优势,是美国军方的一贯做法。近年来,美国军方针对世界政治格局、军事形势等方面的变化制定了包括“网络中心战”、“海基能力”、“海空一体化”、“联合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等多个重大战略理论和计划,意图通过科技创新和军事作战理论创新实现军事作战能力的遥遥领先。在描述有关战争的“下一件大事情”方面,美国五角大楼从不缺少吸引眼球的简洁词语,本文将就当前美国热炒的“第三次抵消战略”作一简要介绍,浅层次地了解美国未来军事科技革命的发展与变革动向。
一、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提出
1 发展历程
2014年11月,美国国防部明确提出以第三次抵消战略为内涵的“国防创新计划”,国防创新计划备忘录强调在以下领域进行创新:① 创新领导培养模式,② 强调颠覆性技术的识别、开发、试验、推演,特别是机器人、自治系统、小型化、大数据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③ 对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以及安全环境进行兵棋推演,④ 开发新型作战概念,⑤ 此计划涉及到政策,采办、技术与后勤,情报,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各军种部等相关部门,⑥ 审视业务实践,并通过学习外部标杆和聚焦内部评审以提高效率和效能。为支持第三次抵消战略,美国国防部启动了“长期研究与发展规划”(LRRDP)制定工作,确定了五大重点领域:太空技术、水下技术、空中主导和攻击技术、防空反导技术以及技术驱动概念,该规划旨在识别可确保美军在2030年保持和获得领先优势的技术清单,以实现美军历史上的“第三次抵消”。2016年2月,奥巴马政府提交的国防预算中,第三次战略形成了方案并提交了落实资金的申请,2017财年支出约为36亿美元。2016年4月,美国军方计划未来5年投入高达180亿美元的经费来执行“第三次抵消战略”,费用相当于建造4艘“尼米兹”级航母的成本。详见表1。
表1 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推出与发展历程
主要时间 | 主要事件 |
2014年8月 | 美国国防部称,为重新占领新的军事制高点,战胜各个已存在的和潜在的对手,美国应实施第三次抵消战略。为了在军事转型过程中继续保持军事技术优势,除新技术之外,还需要有创新性思维,更新作战概念与组织方式,构建长远战略。 |
2014年9月 | 美国国防部开启该战略的制定。 |
2014年11月 | 美国国防部明确提出以第三次抵消战略为内涵的国防创新计划,这是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明确需要创新的方向并对其进行投资,从而维持和增强美国在21世纪的军事优势。 |
2015年4月 | 美国国防部阐述了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最新设想:首要是发展新型能力对抗对手精确制导武器,投入使用电磁炮是对抗“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是一个可选方案;恢复对电子战的关注,将充分发挥电子武器和高端系统混合作战的能力;实施“空地一体战”2.0版。 |
2015年9月 | 美国国防部呼吁北约及盟国参与第三次“抵销战略”。 |
2015年11月 | 美国国防部公开了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核心内容的关键技术、概念和武器系统。 |
2015年12月 | 美国国防部称希望将2016年作为第三次“抵消战略”理论的试验年,为美国未来25年的全球主导地位奠定基础。 |
2016年2月 | 奥巴马政府提交的国防预算中,第三次战略形成了方案并提交了落实资金的申请,2017财年支出约为36亿美元。 |
2016年4月 | 美国国防部在主题为“2017财年国防授权请求中的国防部技术抵消战略与实施情况”的参议院武装力量委员会新兴威胁与能力分委会听证会上公布了国防科技发展重点:能力、技术、项目。 |
注:截至2016年年中,综合整理而成。
2 推出背景和源由
美国军方为什么在当前制定仅在冷战时期出现过的抵消战略呢?主要原因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美国五角大楼担心随着中国和俄罗斯完善精确制导武器,两国正获得不对称优势,而且还有可能令美军战舰和战斗机长期拥有的主导优势被侵蚀。美国国防部称,目前美国及北约盟国面临对手新的混合战挑战,急需新型作战概念,但是没有哪种方法能够对抗高端常规作战的杀伤性和破坏性,美国及北约盟友必须竭尽全力阻止高端战争爆发。美国五角大楼认为接下来的25年将被定义为“大国之间的竞争”,当前其面对的主要安全挑战是俄罗斯,美国国防部认为俄罗斯依赖“小绿人”非正规战争理论在乌克兰展开的行动,已经证明为“未来21世纪战争的实验室”,预计俄罗斯将在接下来多年里保持攻势。长期面临的挑战则是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中国的潜在军事技术能力引人注目,随着其抱负和目标不断在亚洲、西太平洋、非洲沿海、拉美及其他地方得以扩展,中国“可能对美国构成更长久的战略挑战”。因此美国未来必须具备联合作战能力,必须具备在太空、空中、海上、水下、地面和网络领域的协同作战能力,通过在计算机科学、高级电子、创新通信和传感器、人机界面等技术的颠覆性突破,更快更好更协调地在有人、无人以及网络空间中决策与行动。
3 智库助力战略制定
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推出、完善和实施过程中,美国智库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为美国军方决策者出谋划策,例如2013年9月新美国安全中心发布《改变游戏规则:颠覆性技术和美国国防战略》,详细论述了“增材制造、自主系统、定向能、网络技术、人员能力改善”等具有改变战争游戏规则潜能的下一代技术,这份报告中的5条建议全部被国防创新计划备忘录采纳。此外,新美国安全中心、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兰德公司还就“机器人时代的战争”、“超越抵消:美国如何保持其军事优势”、“恢复美国全球力量投送能力”、“海空力量在第三次抵消战略中的作用”、“避免五角大楼新倡议出现核盲点”等专题为第三次抵消战略的制定和开展建言献策。
二、第三次抵消战略的主要内容
目前,第三次抵消战略还未形成规划未来能力发展的正式文件,大多数是对国防部未来期望发展的多种作战能力的描述。原因可能是预计相关战略具体内容仍在制定以及美国国防部保密要求的影响。以下仅根据美国军方公开资料,简单介绍第三次抵消战略的主要内容。
2015年12月,美国国防部确定“第三次抵消战略”的5项关键技术是:具有学习能力的机器、人机协同与合作技术、辅助人类行动的技术、先进的有人/无人作战编组、网络攻击和电子战环境中使用的网络增强型武器。美方认为,突破创新主要是通过计算机、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等科技创新,推动定向能武器、电磁炮、单兵装备系统、无人系统、智能武器和超高速武器等新概念武器的发展。2016年4月,美国国防部披露了为支持第三次抵消战略,美军将发展6种作战能力、5大技术领域以及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的重点项目。以下将从装备技术研发、作战概念的创新、组织机构的改革等三个方面论述与第三次抵消战略相关的各类改革创新。
1 颠覆性装备与技术的研发
为支持第三次抵消战略,2016年4月美国国防部决定重点发展以下5个技术领域:一是自主学习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基于大数据分析制定决策,尤其是将应用于需要比人类反应时间更快的领域。如网络防御、电子战、导弹防御和主动防护系统等。二是人-机协作。将人类的思考能力与人工智能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相结合,使机器能够帮助人类更好、更快地做出决策。三是机器辅助人员作战。使用软件系统加强人员作战效能。四是有人-无人作战编队。利用有人及无人系统间的创新性协作,发展先进的“系统之系统”作战能力。五是具备较强应对网络和电子战攻击的武器系统及网络化半自主武器系统,其核心是提高武器系统应对网络和电子战攻击能力。DARPA为支持第三次抵消战略,将重点开展两类研究项目:下一代技术和支持远期竞争优势的基础性技术,详见表2。
表2 DARPA重点支持第三次抵消战略的两类研发项目
下一代技术项目 | 远期基础性技术项目 | |
已采用 技术 | 极端射频条件下的通信项目、认知电子战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的功效革命项目、远程反舰导弹项目、计算机安全新方案研究、主动认证项目 | 增材制造性能应用、特定疾病现场精确诊断、生物医学技术 |
正在研发技术 | 自主持续反潜跟踪无人艇项目、XS-1实验性空天飞机项目、保持空中优势的“系统之系统”、分布式战斗管理项目、高可信网络军事系统项目、大型网络挑战赛、信息挖掘与理解型软件开发项目 | 利用最前沿的物理学:高速率和远距离量子通信的新技术项目、量子辅助传感与读数项目激光源开发技术、超快激光科学与工程项目、分布式机敏猎潜项目 |
探索技术/概念 | 海上“系统之系统”、具有内在可信性的前沿电子技术、电网网络安全 | 重建安全与隐私间平衡项目、人机沟通项目、挖掘不可见光的价值:利用主动光场革命性加强可见性项目、复杂动态系统设计:复杂自适应系统构成与设计环境项目 |
注:来源于《第三次“抵消战略”背景下美国国防科技发展》。
2 作战概念与能力的创新
第三次抵消战略突出信息主导理论创新,推出“作战云”概念、“水下作战”概念以及“全球监视和打击”概念等。未来几年,美国防部将通过开展原型系统实验、更加重视作战模拟演习和推演、强调创新需求、加强向作战人员交付新型、强化的系统,发展相关先进技术。美军设想,通过第三次抵消战略,将具备以下6种能力:① 联合部队能够实施分布式、远程打击并实现预定作战效能;② 联合部队能利用作战距离、精确性及速度掌握并保持主动;③ 联合部队能利用分散部署及新的作战防护样式提高生存能力;④ 联合部队能以大量低成本、互相协作的武器系统,实现集群效应;⑤ 联合部队能够综合运用动能武器、电子战、网络战,发展新型分布式机动和近距离作战技术;⑥ 大幅降低联合部队的作战网络脆弱性,提升网络攻击和电子战攻击应对能力(注:来源于《美国防部CTO阐述“第三次抵消战略”的目标、技术领域和投资项目》)
3 组织机构改革与创新力量发展
国防采办系统是美国国防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抵消战略实施的集中体现,其中战略能力办公室(SCO)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同为推动美国国防科技创新的重要机构。SCO更关注满足近期现实作战需求,重点在于通过系统集成和作战概念创新,快速发展和部署新的作战能力,主要职能是为DARPA争取时间,使其能够研制下一代领先技术。DARPA更关注谋求远期技术优势,重点通过原始性创新,发展未来颠覆性技术。为加速技术引入,美国军方采取了四大举措,从技术来源、技术孵化、体制机制和系统设计方面多管齐下,全面破除大量快速低成本引入新技术的束缚。2015年以来美国军方出台多项战略政策文件,推动国防采办的创新发展,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第一,完善组织机构创新职能:增设技术净评估办公室,提升DARPA行政级别和增设核心领导岗位,增设国防科技创新小组、改革流程助力中小企业参与研发等。第二,吸收商业创新力量:设立国防创新咨询委员会并聘请商业人员组成委员会,采用风险投资、合资、众包等模式挖掘先进商业技术与增强军民成果转化,举行大众创新活动广泛吸收科技创意等(注:来源于《第三次“抵消战略”下美国国防采办改革与发展》)。
三、美国海军近期科技发展与创新动向
1 海军近期主要创新战略
近几年,美国海军以及海军陆战队均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创新发展方面的战略文件,涉及到网络战、航空力量、颠覆性技术、能源等,其中包括《未来海上创新》、《颠覆性海上技术》、《海军未来海上能力》、《保持海上优势的设计》、《挑战时期的海上创新》、《2015先进技术投资规划》、《远程力量顶层概念》、《2016~2025年海军航空愿景》、《水下战科技2016战略》、《美国舰队网络司令部战略规划2015~2020》《信息主导路线图2013~2028》、《海上动力系统技术路线图》、《海军陆战队远景与战略2025》等。
对于第三次抵消战略任务要求与需求,美国海军在2016年2月举行的2017财年财政预算会议上强调其战略是采用颠覆性科学研究、创新技术、人才培养等组合策略,发现、开发和交付从短期到长期的海上决定性能力。美国海军科技战略重点关注以下九个研究投资领域,分别是① 确保进入海上作战空间、② 自主化和无人系统、③ 电磁战、④ 远征战与非常规战争、⑤ 网络信息主导、⑥ 平台设计与生存性、⑦ 功率与能量、⑧ 武力投送和集成防御、⑨ 作战人员能力。海军科技投资类别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是发明和创新,第二是跨越式创新(海上原型创新),第三是技术成熟(未来海军能力),第四是应对紧急需求的科技快速响应能力。
2 近期海军技术与装备创新研究方向
2.1 未来重点开发的创新型技术
为支撑新抵消战略,美国国防部在2017~2021财年规划《未来几年国防项目》(FYDP)申请投资180亿美元,直接为第三次“抵消战略”相关目标提供支持,主要支持国防部原型化、试验及作战验证,其中一部分与海军装备研发与作战能力提升有关。详见表3。(此外还有许多对外保密的支持性能力研发项目)。2017财年国防部研究资金指南列出了7项优先发展的交叉科研领域:自主、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网络科学、数据决策、电子战、工程弹性系统和人类系统。
表3 投资180亿美元的《未来几年国防项目》
主要目标 | 投资金额 | 投资项目 |
应对反介入威胁及制导弹药威胁的双向挑战 | 超过30亿美元 | 对陆/舰打击及对空作战武器和概念,以及对现有系统的升级 |
确保美国在未来制导弹药齐射竞争中取得胜利 | 约5亿美元 | 研究具有效费比的方案,以防御、分散及保护关键作战能力和作战地点 |
确保美国继续拥有世界上最具杀伤力的潜艇及水下力量 | 至少30亿美元 | 利用新型水下系统和有效载荷、更佳的传感器来加强威慑 |
促成协同集成作战能力 | 约30亿美元 | 推动发展人机编队能力,发展将复杂系统分解成众多协同运作的、低成本系统的能力 |
研发网络及电子战能力 | 超过17亿美元 | 发展可实时自主感知、学习、回应新型或未知威胁并生成有效对抗措施的认知系统 |
探索地面战新型作战概念和能力 | 超过5亿美元 | 扩大战争沙盘推演,试验新型作战概念、技战术及程序,验证先进能力 |
注:来源于《美国防部CTO阐述“第三次抵消战略”的目标、技术领域和投资项目》。
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主要的科技创新研发机构包括海军研究办公室(ONR)、海军研究实验室、海军作战中心(包括海军水面作战中心、海军空战中心、海军水下作战中心、太空和海军战系统中心)、海军医疗研究中心、海军研究生院等。从研究经费与研究任务看,根据2017财年资金申请报告,海军研究办公室在基础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是舰员、舰船和海洋任务,2017财年海军基础研究申请资金5.23亿美元,见表4。2017财年海军应用研究和先进技术开发的资金需求约为8.61亿美元,2017财年应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① 增强型人力、② 企业和平台使能器、③ 远征战、④ 兵力健康保护、⑤ FORCEnet、⑥ 功率和能量、⑦ 海上基地、⑧ 海上防护、⑨ 海上攻击等技术,见表5。例如海上“系统之系统”中的跨域海上监视与瞄准项目将开发定位导航与授时、通信指挥与控制、网络与后勤系统等多种功能模块分散部署到多种低成本、水上及水下平台的技术,迫使敌投入高额成本进行广域防御。
表4 2017财年海军基础研究资金申请表
基本研究类别 | 研究申请费用 (万美元) | |
生物/生命科学 | 人类系统 | 1600 |
生物/医学 | 1700 | |
电子/光电学 | 4700 | |
机械学 | 5300 | |
环 境 | 海洋 | 7000 |
大气和太空 | 2400 | |
计算机、信息科学、数学 | 4200 | |
空中/陆地/海上装置 | 5200 | |
武 器 | 1800 | |
应对简单爆炸装置 | 1700 | |
科学教育及交流 | 4600 | |
转型/基础研究变革 | 1900 | |
多学科大学研究计划 | 7300 | |
国防大学仪器项目 | 2100 | |
白宫青年科学家总统奖 | 800 | |
总 计 | 52300 |
注:来源于《Guide to FY2017 Research Funding at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表5 2017财年海军应用研究主要申报内容
主类别 | 具体研究内容 |
先进能量 | 用于先进固态和液态火箭构成的推进系统电力的开关研究 |
盐酸羟胺偶氮呋咱的工艺研究和开发 | |
铵等物质的工艺研究和开发 | |
水面舰艇、潜艇船体机械力和电力 | 抗爆炸涂层 |
开发试验方法体系以验证玻质材料的计算编码和本构模型 | |
理解平台优化以更好地进入极地环境 | |
研究开发模块化、可重构、集成的多模式间隔探测和排除爆炸危险系统 | |
电磁系统应用研究固态电子 | 开发高线源电场工程化HEMT设备 |
开发超高效含氮极性毫米波晶体管 | |
电磁应用研究计划 | |
开发高输出阻抗射频放大器,用于光子增强星型结构 | |
开发高射频阻抗光电调制器,用于光子增强星型结构 | |
未来海军能力应用研究(新项目) | 电子战:用于集成的通信和兼容操作 |
电子战:潜艇同时发射和接收 | |
电子战:弹性船体/上层建筑机械与电力安全 | |
功率与能量:鱼雷先进推进系统 | |
防护:用于水雷战的自主航行水面艇 | |
电子战:深水可靠噪声路径开发系统 | |
海上攻击:先进信号处理系统的概念和技术开发 |
注:来源于《Guide to FY2017 Research Funding at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2.2 近期重点研发的创新型装备/技术
如果说上述研究是美国海军为适应第三次抵消战略将在未来将研发的创新性和颠覆性技术,那么在国防部推出第三次抵消战略之前,美国海军就自主地开展了一些与抵消相关的装备技术研发计划。美国海军对于新舰艇、飞机、武器系统和信息体系构架的这些投资不仅削减了国防部的许多战略担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制海权的面貌。
2.2.1 正在开发的部分新武备
美国海军目前正在开发的海军水面战舰武器包括固态激光(SSL)、电磁炮(EMRG)和超高速弹(HVP)等,可以提供近瞬时、大容量、低成本的射击方式,美国国会称,三件武器中的任意一件成功开发和部署,将成为海军舰艇应对敌方导弹的“游戏改变者”,如果三件武器中任意两件或三件完全开发和部署,那么这将是颠覆性的改变。BAE系统公司开发的电磁炮发射速度可以达到6马赫,最大射程为100海里,足以摧毁飞机、导弹以及损坏水面舰艇。由于末段制导,因此它算是弹无虚发的杀伤性武器,2016年美国计划在联合高速舰上安装电磁炮,并且未来计划在DDG-1000上安装电磁炮,还考虑在“阿利·伯克”级Flight IIIX型驱逐舰上安装先进能量武器,预计2020~2025年将形成作战能力。电磁炮作为舰队防御武器系统,同时匹配激光武器,则可以实现攻防平衡。由诺普吉曼、雷神等公司开发的舰载激光武器波束功率为100~150 kW,可以应对小艇和无人机;未来功率将提高至200~300 kW,将可以应对反舰巡航导弹;如果能够提高至上千功率,则可以应对反舰巡航导弹和反舰弹道导弹。2015年美国海军已在“USS Ponce”号船坞登陆舰上测试了激光武器原型,未来还将在DD-964驱逐舰和DDG-51 Flight III级驱逐舰上验证。美国海军开发的制导超高速弹可以通过口径127 mm至155 mm的舰炮发射,127 mm的超高速弹已经安装在巡洋舰和驱逐舰上,其制导范围为26~41 nm,主要用于反舰战和应对巡航导弹。除此之外,其他攻防武器还包括标准导弹3和6、战斧先进巡航导弹、增程型联合防区外隐身导弹、远程反舰导弹以及可能用于替代鱼叉导弹的海军攻击导弹。远程反舰导弹是一种亚声速隐身反舰导弹,其射程达600~1000 km,可装配于B-1B轰炸机、F/A-18E/F战斗机和水面舰艇,预计2020年左右具备作战能力,将对远程对海精确打击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
电子战和信息化武备的创新方面,海军长期投资于协同作战能力和海军综合防空火控系统(NIFC-CA)为代表的网络武器建设,能够部署E-2D预警机、P-8海上巡逻机、F-35联合攻击机以及其他陆基和海基无人机系统,来自空基、海基和陆基的传感器的数据可用于保障超水平线作战,显著增强海军力量抵达范围。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即将安装下一代干扰装置,水面电子战改进项目负责Block III电子战系统的升级,将为水面舰艇提供应对近水平线威胁的能力。
此外,在无人机领域,美国海军也进行了大量科技项目研发,例如低成本无人机群技术(LOCUST)项目开展了相关技术研究,利用小型筒式发射无人机组成无人机群压制对手。
图1 美国海军开发的舰载激光武器
2.2.2 正在开发的部分新型舰艇
从已开发的舰艇看,濒海战斗舰、DDG 1000驱逐舰都是美国研发的突破性战舰。从即将开发的舰艇看,根据美国海军2016年提交的2017财年舰艇建造计划,2017财年将建造7艘舰艇,分别是2艘“弗吉尼亚”级核攻击潜艇、2艘DDG-51级宙斯盾驱逐舰、2艘濒海战斗舰、1艘LHA型两栖攻击舰。根据2017~2021财年造舰计划,美国海军将建造改进型核攻击潜艇、首艘LX(R)两栖舰艇、TASX(X)拖曳打捞搜救船舶等新研发设计舰艇。TASX(X)目前正在进行设计投标的第一阶段合同,四家船厂接货了NAVSEA的设计合同,该型拖曳、打捞和救援船舶主要为海军提供开阔水域的拖曳,关键要求包括系柱拉力为118 t、美国船级社DPS-2或类似的定位能力、甲板最小开阔面积5000平方英尺(464 m2)。以下将主要介绍LX(R)两栖舰艇和无人装置。
(1)LX(R)两栖舰艇
LX(R)项目计划为美国海军建造11艘新一级两栖舰艇,预计2020财年采购首艘LX(R),用于替代12艘“惠特贝岛”级和“哈珀斯费里”级(LSD 41/49)级船坞登陆舰。美国海军在2017财年预算中要求投入640万美元的LX(R)项目研发资金,2016财年美国国会已拨款7550万美元的研发资金和以及2.5亿美元的采购费用。预计LX(R)未来建造方案在英格尔斯船厂和通用动力船厂之间选择。
据承担过LPD 17船坞登陆舰建造任务的英格尔斯船厂介绍,船坞登陆舰(LPD)可以根据任务和能力需求进行船形优化和修改,形成导弹防御型船坞登陆舰、联合指挥控制舰和医院船等不同版本,LX(R)就是基于LPD 17级船坞登陆舰的架构设计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型改进方案,提供适合未来全范围任务需求和载荷的合理空间和重量。LPD 17与LX(R)的相同点包括:① 船形、机器处所,② 船舶总体尺寸,③ 通道宽度,④ 倾斜梯子的布置,⑤ 军械库的布置(设有部队铺位),⑥ 船上生活的总体高质量,⑦ 武器性能,⑧ 车辆面积、登陆艇和航空能力。LX(R)与“哈珀斯费里”级船坞登陆舰(LSD)的区别:① LX(R)车辆装载面积为8000平方英尺(743 m2),超过LSD,② 部队装载人数为650人,LSD为500人,③ 总布置进行了改进,以匹配新的任务能力,④ 采用电力设备和点区域使用液压系统,替代集中式液压系统,⑤ 显著改善了C4I能力,⑥ SWAN网络升级至CANES,⑦ 采用更多高效装置替代常规空调系统,⑧ 电子战增强SEWIP和NULKA能力,⑨增强飞行甲板、机库和维护功能。
图3 英格尔斯船厂设计的LX(R)
(2)无人艇
就海军近期新研发的水下装备而言,海军正在开发两大套系统:一是继续研发性能更高“弗吉尼亚”级Block型核攻击潜艇,新增了一个弗吉尼亚负载模块(VPM),未来有望发射无人艇和无人侦察机,搭载更多巡航导弹,通过核潜艇舰队的升级以提高应对反介入和区域拒止的能力;另一个是即将部署的先进无人水下装置,目前海军正在大量投资用于自主操作的传感器、发电和储能系统以及软件系统,能够实现将无人水下艇打造成迷你潜艇。DARPA推出的“持续反潜跟踪无人艇”(ACTUV)项目研制出可自主航行数月、航程达数千千米的无人水面艇,可持续跟踪低噪声柴电潜艇。2016年7月,Leidos公司完成了美国海军首艘自主持续反潜无人船“SeaHunter”号的初步性能试验,该三体船长40.23 m,采用模块化设计。预计2018年交付给美国海军,用于反潜战。
图4 自主持续反潜跟踪无人艇
四、抵消战略的影响分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军事理论家宣称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将带来军事革命,认为最先使用新技术的军队将获得决定性优势。对此,马歇尔认为最重要的是美国国防部必须判断其言论正确与否:一是如果美军也认为战争性质在未来数十年内将发生颠覆性改变,那么美军就需要一个高度创新的时期来形成新领域的竞争力;二是无论五角大楼的领导者是否认同苏联关于新军事技术革命正在发生的观点,只要苏联这样认为,美国在制定应对苏联威慑与侵略之策时就应考虑这一点;三是如果美国和苏联在未来战争本质上观点截然不同,那么误导苏联以免让其在竞争中获得巨大优势就十分必要。也就是说,无论如何,美国都要做出反应(《美国战略及其规划净评估方法》)。同样,不论中国、俄罗斯甚至美国盟国,对于美国的第三次抵消战略做出反应是很正常的。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是否会产生较大作用?以下将做简单分析。
1 透过历史看当前
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苏冷战激烈,苏联在常规力量尤其是陆军拥有绝对优势,美国在核武器以及重型轰炸机领域拥有绝对优势。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扬长避短,用核武器优势抵消苏联常规军力的数量优势,制定第一次抵消战略“大规模报复战略”,该战略使得前苏联意识到核武器的重要性,开启美苏的核军备竞赛,随着前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拥有了对美国的远程核打击能力,至此美苏实现核威慑平衡。
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经历越战后常规部队数量不及前苏联,于是又发起第二次抵消战略,优先发展其电子和信息技术,提高情报和侦察能力,研制出一系列精确打击武器和隐形武器系统,例如制导导弹和隐形飞机等,有效抵消了华约集团的坦克集群等常规兵力的数量优势。该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开创了美国军事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一个时代,同时也极大提升了美国军事、技术、经济等许多领域的优势甚至垄断地位,实现了对前苏联的全面技术领先态势,并且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展示了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形态,美国尝到科技兴军的甜头。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次抵消战略也曾覆盖有核威胁内容,1980年卡特政府出台的PD-59的核心是“在范围和力度上都大幅增加对苏联威慑”,1981年里根政府出台NSDD-13和SIOP-6,目标分别是打赢一场为期180天的核战争和明确将前苏联领导人作为导弹打击对象,1983年11月发生的“Able Archer 83”北约核军事演习险些引起苏联误判,里根政府在短时间内逆转了有关核战略方面的抵销战略,美苏重启缓和进程。另外,里根最著名的军事战略思考“战略防御倡议”(又名“星球大战计划”)显著扩展了“抵销战略”内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俄罗斯经济发展不平衡局面,另一方面该计划推动了美国太空传感器、太空通信、自动化控制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并随着克林顿政府务实推动战区防御导弹系统(TMD)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切实增强了美国导弹防御技术、通信和IT技术的高速发展。经过多年发展,目前美国弹道导弹系统形成了四大自主作战系统,包括陆基中段防御系统能力、“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和“爱国者”系统。
表6 美国三次抵消战略的主要要素
第一次抵消战略 | 第二次抵消战略 | 第三次抵消战略 | |
提出时间 | 20世纪50年代提出 | 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 | 2014年提出 |
军力对比 | 前苏联在中欧具有压倒性的常规军事优势 | 越南战争后美军暴露多重问题,苏联在常规军力方面处于优势 | 中俄等国军事实力不断提升,美国认为自身军事优势正在被逐步削弱,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样化 |
战略对手 | 前苏联 | 前苏联 | 俄罗斯、中国 |
支撑机构 | 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 | 净评估办公室(ONA) | 战略能力办公室(SCO) |
战略定位 | 强调核武器,谋求以核武器、轰炸机和远程导弹优势抵消苏军常规兵力数量优势 | 关注精确制导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谋求形成新的作战效能,以打破美苏核均势 | 着眼于未来军事竞争,通过技术、理论、组织等创新,谋求颠覆性影响,打造非对称优势 |
实际效果 | 前苏联核能力逐步提升,实现与美国相互确保摧毁的核均势,第一次抵消战略宣告失败 | 以质量对数量的第二个抵消战略在应对前苏联扩张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前苏联解体 |
注:来源于《解放军报》和赛迪研究院。
由此可见,美国前两次抵消战略的结局并不相同,第一次并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这说明并不是美国一实施抵消战略,其他竞争对手就纷纷败北,此次也不一定。从历史的分析看,能否研制出具备作战和威慑能力相当(即使装备不同)、且可承受的装备是决定双方最终结局的直接因素。经济形势良好和经济策略正确、技术立本战略思想坚定、避免陷入长期局部战争才是抵销战略能够成功的基础和宏观因素。第一次美国抵消战略未能达到预期,一方面在于前苏联在洲际弹道导弹等方面的技术发展与美国核力量平起平坐,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外陷越战僵局内有经济社会危机。第二次抵销战略美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存在多方面的因素:美国军事技术的创新发展促进了民用技术的深度大范围应用,前苏联对于常规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弱于美国,油价暴跌引发前苏联经济危机,前苏联经济结构不平衡,前苏联深陷长达十年的阿富汗战争等。
从目前看,美国军事技术仍然位居全球领先优势,在第三次抵消战略中继续突出技术领先和军民融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其经济呈现曲折复苏,军费额度存在制约,对外战争泥潭仍未完全脱离,总体而言,这些利弊因素的综合效果对于第三次抵消战略的作用发挥是利大于弊。同时,如果中俄能够参考上述以及其他历史经验,避免重大战略错误,可以削弱第三次抵消战略效应的作用力。
2 当前分析
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能否实现预期效果,将主要取决于① 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性质,② 美国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国防工业支撑能力以及国内政治因素,③ 美国潜在对手的相对实力和战略博弈等因素。
(1)抵消战略的性质
第三次抵消战略是在美国国家战略框架下统筹军事和经济力量的国防创新发展战略,其采用先进理念和尖端技术与装备,带动作战理论样式、部队组织形态、国防管理模式等综合集成创新,由此可见,美国军方冀希望于通过科技工业的创新进而影响军事科技变革以及军事斗争形式的变化。从当前来看,第三次战略可以暂定义为局部的战略创新,因为从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体育、外交等多维度看,它主要是军事和科技层面的影响,而且重点为颠覆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需要指出的是,抵消战略虽然不是军事战略,但其制定背景以及实施内容反映了国家军事战略。美国2015年发布的《国家军事战略》呈现出两个特点:“对战略安全环境感到更加不乐观”和“更加强调大国间的冲突准备和混合冲突的应对”,这也说明了美国为何在近期推出第三次抵消战略。
此外,我们需要判断的是第三次抵消战略的高端和颠覆性装备技术能否塑造新的作战型式(目前还有许多支持性能力研发项目对外保密,难以作出客观判断)。对此,美国国防部称第三次抵消战略投资虽然占国防部所有项目的比例一般,但这种对于尖端、非对称能力的研发有助于开发新的作战概念,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第二次抵消战略的最初投资也仅占国防部预算的一小部分,但最终研制出自沙漠风暴行动以来每次军事行动均采用的联合制导弹药能力。
(2)实施路径难度
由于第三次抵消战略的基础是发挥工业包括商业和国防工业的创新能力,因此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成败的关键在于战略的基础——装备研发进程是否顺利。目前国内分析人士对于美国抵消战略的担忧之一是“美国军方难以支撑第三次战略的资金需求,根据2011年债务法案上限,美国政府国防预算在十年内大幅削减”,从实际情况看,美国军方确实面临资金削减压力,但是资金可以通过额外追加、调配等方式予以缓解,应该不会成为该战略实施的核心问题。
问题关键是美国军方目前推行研发的这些自主无人技术、新的通信技术、新型样式武器的研制验证、推演在多长时间内可以成熟,可以实战部署,可以体系化应用?美国国防部对此具有清醒的认识:“改变国防部获得新技术的方式与确定国防部获得什么样新技术一样重要,美国的采办和需求制定体系必须在对手跟上来之前就将先进技术用于部队。为此我们将不得不实施快速原型化和快速部署,否则我们将不断地败退”。
(3)战略对手的响应
美国国防部在阐述第三次抵消战略时强调,将继续寻求与中国的军事合作并建立各种信任措施,以确保双方不会相互攻击,但同时要做好竞争准备尤其在军事能力方面。这是底线。
如果上述是美国的底线,那么根据中国政府的改革开放原则、两个百年梦目标等多个重大战略约束以及战略威慑技术的均势,中美在未来中期内的总体和平是可期的。从目前国内分析观点看,中国并不会就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开展相应的军备竞赛。也就是说,除非俄罗斯与美国开展一对一的军备竞赛,否则当前的世界政治格局仍将持续。
问题来了,如果中俄针对第三次抵消战略不做任何反应,一旦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的研发技术实施成功,那么美国军事和科技能力将在当前主要领域总体领先的情况下,再次领先一个档次,固化技术和能力的代际差距和增加追赶成本。因此,中俄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会采取一定的措施,目标是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装备转化战斗力能力,进一步缩小常规领域的差距,提升自身战略优势装备和具有自身特色的颠覆性技术,促进反抵消。
五、简单思考
从上述分析可知,美国军方在2014年以来持续推动第三次抵消战略的实施,计划通过开发颠覆性前沿技术,以非对称手段谋求新军事革命。毫无疑问,战略对手已经明确,战略目标逐渐凸显。中国在未来的国防改革与军队改革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效果。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既注重本国的独立发展,保持战略定力,又适度关注和应对第三次抵消战略,避免历史规律指向的战略错误。
(2)强化前沿技术的国内商业投资,采用军民两条腿走路。研究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对于未来作战样式的影响。科研院所既要关注常规核心技术的升级换代,同时应加强相关领域的战略前沿技术的跟踪和研究。
(3)提升智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建设,改善科研和情报研究领域的资源共享。
(4)关注美国拉拢其他盟友加入第三次抵消战略的动向。深化与欧洲以及中东等军事科技强国在基础科研、教育、经济、军事等领域特别是战略前沿技术的深度合作。
(5)重点关注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未来是否纳入战略核威慑:美国是否加强核力量现代化,提高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即洲际弹道导弹力量、远程轰炸机和战略潜艇。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在战略力量和前沿尖端性核心技术的自主发展,例如弹道导弹、空间站、量子卫星等方面进一步技术突破,势必将抑制美国核抵消战略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