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个比喻,让你秒懂新三板

孙继伟 一二一投资 2022-06-27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三大全国性证券交易所。新三板与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最大不同在于“高效、包容、市场化、专业投资者”,尤其体现为:(1)挂牌门槛低;(2)挂牌企业量多面广;(3)定增融资不需要审批;(4)投资者开户门槛高。

        为了体现市场化,运营管理机构也采取了公司制形式,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运营管理机构。

        这么说是不是有点太严肃了呢?也不太好理解吧?那么接下来就用三个比喻让你快速读懂新三板!

一、古玩市场

古玩市场的古玩良莠不齐,有些是假冒伪劣,有些是货真价实,还有一些不仅是是真品,而且比高档珠宝店的价格低很多,可以说是物美价廉。

如果你的专业水准高,就能在古玩市场淘到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的古玩!如果你不懂行,在古玩市场买到的很可能是假货。

更重要的是,即使你专业水准高,假设没有古玩市场,而去走村串巷搜罗你中意的古玩,那么你将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走遍千村万巷,才有可能遇到你中意的古玩。但是有了古玩市场后,你只需要在古玩市场逛上个半天,就能物色到中意的古玩。也就是说,有了古玩市场后,对于不懂行的人来说,没什么影响;但是对于懂行的人来说,则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搜罗效率。

新三板也是这样,新三板已有挂牌公司1万多家,这些公司里有一批质优价廉的公司,也有很多糟糕的公司。对于非专业人士,如果贸然出手投资,很可能买到的是“假公司”(没有成长潜力的公司,或者虽是优质公司,但估值偏高);对懂得公司价值研究、懂得估值、懂得资本市场泡沫周期的专业人士,则能挖掘出质优价廉的公司进行投资,这难道不与古玩市场很相似吗?

二、高考1977-1979

1977年恢复高考后,之前几年没有参加高考的众多学生蜂拥报考,导致1977、1978和1979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分别为570万人、610万人和468.5万人,这不仅创下了历史记录,而且成为之后二十多年内的高峰。这三年报考的不只是适龄青年,而且还包括高考停止期间“留存”下来的中青年,这三年的报考生源性质和人数都是阶段性“空前绝后”的,所以从这三年报考者中选拔培养的人才在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了各行各业的精英、担任了各行各业众多的关键职位,甚至使得之后一段时间成长起来的人才晋升空间有阶段性的“天花板”。

新三板也有类似的情况。在等待和积蓄了多年以后,2015年新三板开始发力,2015、2016年新增挂牌公司家数分别为3557家、5034家,两年新增的挂牌公司家数不仅高于之前OTC市场的挂牌家数总和,也高于上海、深圳两大证券交易所开创以来上市公司家数的总和。经过前几年新三板挂牌的大干快上,新三挂牌公司家数已经达到1万多家,各行各业在新三板都有了代表性的公司,很多细分行业的领先企业也已聚集到新三板上。新三板现已经成为庞大的企业数据库,由于新三板挂牌和信息披露按公众公司的要求标准实施,所以从数据量、公允性、细致性等方面衡量,新三板是全国最大、最翔实的企业数据库。这非常有利于行业研究、公司研究和投资研究,其价值是空前的。虽然2017年以来摘牌公司增加,但只要挂过牌,数据就留下来成为公开数据,为市场、为研究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价值。

三、中国与欧洲

欧洲的绝大多数国家都经济发达、法治健全。中国整体上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比欧洲低很多,社会与法治环境也比欧洲落后。但是,中国如果拿出几个发达的省(直辖市)与欧洲的落后国家相比,则中国的发达省(直辖市)并不比欧洲的落后国家差,反而是有多方面的优势。

新三板与A股的关系也类似中国与欧洲。虽然A股公司的市值、利润整体上比新三板公司高很多,但是,如果拿出新三板中的优质公司与A股的绩差公司相比,新三板中的优质公司不仅市值、利润不亚于A股的绩差公司,更重要的是,投资价值要远远高于A股的绩差公司。

上海、深圳两大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数少、行业覆盖面窄,很多细分行业没有上市公司,所以,上市公司难以代表中国的企业界,也代表不了中国经济的实况。新三板覆盖了几乎所有的行业(详情可参见我们的细分行业第一股名单),加之中小板、创业板上市门槛高,所以中小板不再是真的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也不再是真正的创业板,新三板才是真正的中小板、真正的创业板,新三板企业能够更好地代表和反映了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的实况。

新三板10764家已经披露2017年报的公司中,营收中数为7241万元,净利润超过5000万元的有458家,净利润3000-5000万元的有623家,而创业板发展10年上市公司总数才700多家。新三板在优质公司纷纷摘牌的背景下,2017年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比往年下降,为8.71%,但仍与创业板中位数8.86%相近,而且新三板创新层的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12.87%,明显高于创业板。也就是说,无论从代表性、行业覆盖面,还是盈利能力、发展潜力,新三板中的一批优质公司都要好于创业板。

挖掘新三板公司的“三重红利”

在新三板优质成长公司中有一些市盈率不到10倍、派息率(分红收益率)约4%/年,并且有转板上市的机会(上市红利),即使上市未成功(因上市政策多变,难以预测),假设在业绩自然增长情况下被上市公司并购(按市盈率12倍左右估值),也可有较为满意的增值(成长红利)。值得注意,如果未来几年市值增长到3倍时的分红收益率为4%/年,那么当前市值时投资的分红收益率相当于12%/年,这也属于成长红利。

另外,当前新三板做市指数已跌到800多点(低于初始的1000点,具体见下图),属于资本市场大周期的低位,如果未来几年做市指数恢复性上涨,现在投资还能享受到周期低位红利。上市红利、成长红利、周期低位红利合起来就是我们倡导的股权投资“三重红利”。如果对于“三重红利”投资操作感兴趣,请与我们联系。

新三板的问题

新三板的关键问题是“供需失衡”,如果与A股相比,这一问题表现得极其突出。

A股的上市公司数量3500家,开户投资者约1.4亿,活跃投资者约4000万。

新三板的挂牌公司数量11000多家,开户投资者只有40万,活跃投资者不到20万(因为开户门槛高)。

按照活跃投资者数量是公司数量的倍数计算,A股是约10000倍;新三板是约20倍,这一数据的反差正是新三板低迷的关键所在(另有资本市场周期性涨跌和泡沫的原因),也是A股估值泡沫的关键所在。这一问题由监管部门去研究解决,不是本文讨论范围。本文的任务是帮助投资者认清新三板的特征,并在问题中发现机会。

新三板的“供需失衡”是买家(投资者)少、卖家(挂牌公司)多,这对买家(投资者)是好事,但对挂牌公司是坏事,正因为这样,很多挂牌公司在考虑摘牌。新三板对挂牌公司虽然有一些弊端,例如:股价超跌、规范成本、维持成本、信息公开等,但好处也是明显的,例如:宣传营销、分红免税、吸引人才、资本运作等。是否申请摘牌,由挂牌公司仔细权衡考虑,也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围。



大简资本研究的新三板年度盘点三部曲

2017年度盘点|十大关键词,秒懂新三板

2017年度盘点|新三板寒冬里的“十把火”

2017年度盘点|新三板十大遗憾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