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 | 防疫常态化,基层社区如何培养应急文化?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
在新冠肺炎疫情联防防控总体战线中,基层社区成为了医疗机构以外的一个重要的“抗疫”主战场,从而凸显出以往被大大低估的社区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巨大作用。
然而,我们在实地调研中也发现,绝大多数的基层社区主要依靠基层政府的指令进行疫情防控,日常工作中几乎没有公共危机管理的意识,也就谈不上所谓的社区公共危机管理制度建设了。
由于社区长期缺乏公共危机管理意识及应急文化体系,从而导致这次的疫情防控中出现应急机制启动迟滞、应急措施开展不畅、社区居民冲突不断、社区志愿者动员乏力、对脆弱群体关怀不足、居民情绪安抚不到位以及居民危机防范意识薄弱等一系列的问题。
原文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
作者 |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俞祖成/副教授 白瑞/研究生
图片 | 网络
目前,我国疫情防控的主要任务已从“上半场内防扩散”向“下半场外防输入”转变。从上半场社区战疫情况来看,基层社区应对公共危机,偏向重视“非常态”形势下的技术指导和能力提升,而忽视常态形势下的意识培养和文化建设。换言之,社区在常态管理下缺乏风险认知引导和危机意识培育。若当前的疫情危机应对是迫不得已的权宜之策,今后的社区常态公共危机应对则需考虑长久之计。
因此,如何健全社区公共危机应急文化机制,塑造与时俱进的社区应急文化,深化社区和居民的危机意识,关乎我们下半场外防输入的阶段性战疫成果。我们始终认为,社区应急文化是社区长期形成的一种理念共识和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社区的“嗅”危敏感度和临危反应度。鉴于此,我们认为,基层社区今后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尽快推进风险社会背景下社区应急“软文化”建设工作。
第一,构建多维度的社区应急文化宣传组织。
良好应急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正面引导和广泛宣传。具体而言,社区应积极倡导和推动社区应急文化宣传组织的建立,培育具有高度认同感和专业素养的社区应急文化志愿者,组建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宣传队伍,负责社区应急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宣传推广。同时,充分利用疫情危机下组建的社区网络系统,发挥网格化、数据化优势,通过社区宣传栏、微信网格群、宣传手册等工具,构建多元应急文化宣传渠道,加强基层社区应急力量的整合。
第二,因地制宜地编制社区应急指导手册。
具备有针对性的应急指导手册,可以强化社区应对公共危机时的指导性并增强危机应对的可操作性。在手册编制过程中,建议将可读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编撰符合各种社区情况的个性化应急指导文本。其中,既可包含可预见性的风险认知教育,也可涵盖可落地的精细化指南;既可兼顾对多灾种多阶段的科学指导,又可满足不同文化层次、年龄层次居民的学习需求。通过对应急知识的系统性梳理,完善社区应急管理的理论支持。
第三,增强专业化的应急文化培训。
社区应急文化培训应涵盖多层次的培训内容。首先,开展社区公共危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包含对应急文化的认知、风险的警惕和评估、危机应对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其次,创建社区公共危机案例库,通过搜集不同类型的应急案例,组织利益各方进行案例的研读、分析、总结与反思,进而指导实践操作;最后,加强社区应急培训演练。要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注重公共危机的实况模拟,方能促进居民克服恐慌心理,熟悉灾害事故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路径,及时规避风险、减少损失,增强社区居民的敏锐度和安全感,提升社区的应急实战能力。
第四,在日常工作中丰富社区应急文化活动。
社区应急文化管理需重视内在价值观念的形塑、居民感知能力的提高。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应急文化活动,举办以应急文化建设为主题的有奖知识竞赛、社区读书活动、社区征文比赛活动等,也可与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合作创新社区公共危机教育产品,激发居民参与的热情。如此,既可拓宽公共危机的相关知识面,又可增强社区内居民的交流与互动,亲密社区关系。
第五,健全应急文化与制度协同合作机制。
文化建设是社区公共危机应对的“软实力”,制度建设是社区公共危机应对的“硬实力”。制度常以规章、条例、准则等形式外现于基层治理中,是硬性的调节;而文化则以理念、共识、价值观等内显于基层治理中,是软性的渗透。无形的“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人们一旦接受价值理念,其影响力更持久。因此,要完善社区公共危机应急文化体系,则需要建立健全以基层政府为主导,以专业社会组织为指导,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协同机制,实行群防群控、群演群练,进而将文化管理渗透到制度管理中。
第六,增强社区居民忧患意识和防范意识。
立于风险社会,更需“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应急文化的熏陶、应急知识的储备、应急能力的提高平时看来似乎微不足道,而一旦遭遇风险和灾害,则显现出强大的自助和互助力量。为此,基层社区需引导民众积极转变思维方式,从被动应对危机的规避性思维向主动认知危机的预见性思维转向;从被动灌输应急文化知识向主动学习应急文化知识转变。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06期第3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治理 | “基层减负年”过去了,“基层减负”工作还要不要做?
平时共治、战时联动,这中间的转换机制如何建设?| 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