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科技融合:催生新一轮文化消费业态 | 社会科学报

程洁 周静研 社会科学报社 2021-06-07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


“景随人动的徽文化壁画,手机扫一扫让科普‘活起来’的明信片,凭空出现的可触控显示屏……”在10月25—28日举办的2019合肥国际文创旅游商品博览会上,新技术、新产品集中亮相,黑科技给公众带来一场特别的文化盛宴,科技与文化融合是今年合肥文博会的核心内容。不久前,新华社记者在天津举办的2019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上看到头戴VR(虚拟现实技术)眼镜,坐上马鞍形的操作座椅,体验者沉浸在皮影戏“田忌赛马”的故事中,参与一场观感俱佳的“赛马”实战。在刚刚结束的上海进博会上,5G、人工智能翻译机、巡馆机器人等一大批前沿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佳作也全程助力博览会,提升观展体验。

原文 :《新一轮文化消费业态将被催生》

作者 | 本报记者  程洁    实习生  周静研

图片 | 网络



文化新业态增长强劲



为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转变文化发展方式,8月13日,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广播电视总局六部门共同制定印发了《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9月11日,由科技部、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共同认定的21家第三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在西安授牌。“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拥抱数与网”,今天,科学技术不再囿于工具身份,逐渐与人文要素相生相融,孕育出全新的技术与文化样态,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早在2012 年,科技部、文化部、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便联合举办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部际联席会议,并组织编制《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将文化科技融合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进行了研究。2014 年,科技部与中宣部颁布《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西部行动方案》,强调加强文化科技融合,以科技支撑文化发展。《“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第一次将数字创意产业列为要重点培育的5个产值规模达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产业之一。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告诉记者,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方面,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且有资本助力市场发展,另一方面,有国家政策引导支持,此外,单体市场基数也很庞大。而且,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也具有广泛实践,如数字创意产业风头正劲;时尚产业迈向智能制造;文旅融合不断升级;科技创新助力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科技创新驱动公共文化服务升级。

  

国家统计局对全国5.6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218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6%,总体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中,有8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其中,增速超过10%的行业有3个,分别是新闻信息服务营业收入46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4%;创意设计服务8256亿元,增长12.2%;文化投资运营308亿元,增长12.3%。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首席统计师殷国俊对此进行了解读:文化核心领域快速发展,引领作用明显增强;文化新业态增长强劲,新发展动能加速形成;文化服务业占比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中西部地区发展提速,追赶步伐正在加快。



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因此,必然致力于提升服务层次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需求、高水平的体验消费需求和公共文化需求。在这个意义上,北京、上海都走在了前列。在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过程中,北京海淀区充分发挥其科技优势,搭建了海淀公共文化云平台,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分析报告制度。运行近10个月,大幅提升了海淀公共文化云供给精准度,文化活动平均到场率提升至92%,场馆预约平均到场率提升至 95.3%,群众满意度从系统上线之初的89%提升至97%。上海则通过“互联网+”的科技手段,将“沉睡”的文化资源激活,并高效分发抵达居民,“科技+文化”的深度融合未来将帮助提升文化资源配置能级,打通从“云端”到居民“指尖”的“最后一公里”。

  

创新是文化和科技的属性,融合则是创新发展的基础。中国科学院专家张树武于2018年提出了“文化经济4.0”的概念,即文化、科技、经济三者之间的融合互动与协同发展。近年来,张江文创园区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创新高,产值过亿企业40余家,数字出版、文化装备、动漫游戏影视、数字创意技术四大产业集群竞争力日益提升。跨界融合、集群发展已经成为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一大亮点。苏州则在科技为传统文化赋能上做出了锦绣文章。据报道,近年来,苏州高新区以政策“为针”,以要素“引线”,引导企业把古老的文化遗产与高冷范的黑科技结合,绣出了一幅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双面绣”。苏州高新区今年获评“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的集聚类示范基地,且位列榜单之首。苏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局较好地做到了区域创新协同、产业创新协同以及要素协同创新,培育了高度协同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生态。




有效融合面临的阻碍



当我国文化产业正稳步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文化科技融合”作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引擎,其驱动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还存在不少短板。国家科技部部长、党组书记王志刚在《求是》刊文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文化科技发展仍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和问题,最为突出的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够。一是科技对文化发展的支撑不够,尚未形成支撑和引领文化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二是文化发展需求对科技创新的带动不足,关键技术装备和软件系统主要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率相对偏低。三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文化体系的科技意识不强、科技体系对文化不精通,导致多年来我国科技与文化各自发展、融合不够。

  

“诚然,在近些年,文化领域的科技运用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与之相伴的技术风险与伦理反思也必须警惕,如3D电影的沉浸体验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VR技术混淆人们对虚拟和现实的界限感知,数据挖掘技术逐渐将用户的隐私变为一种商品,算法推荐技术将人们包裹在信息茧房中,等等。面对一系列不可预知的潜在技术风险,我们似乎并未做好充足的准备。”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相关研究的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铮提醒道。



不可否认,在后工业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然而,同样作为文化生产、流通和消费重要载体的装备技术与材料技术退居次位,且涉及的具体种类也较为有限,未能在政策层面得到充分的论述和呈现;其他如当今发展最为迅猛的纳米技术、生物技术、认知技术等均未能纳入“文化科技融合”相关政策的考量范围之内。技术类型明显单一。

  

文化产业产品形态的多样性、无形性、易传播、易复制等特点,使得文化产业产品极易受到侵犯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副教授李焕表示,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例,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要在一定时间内才能显露,受害主体大多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即使发现侵权,然而举证困难,诉讼周期长,维权的成本高,因此,如何协调降低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本,也是现代文化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概言之,原始创新能力不强,文化创意不多,文化产品缺乏特色;产业体系还不健全,产业链条较短,中高端价值环节薄弱;产业发展方式单一,互联网等新技术运用不足,优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强。此外,评估体系与标准不完善、政府管理不足、法律层面缺乏依据、人才培养不足,是学界和业界聚焦和思考最多的问题。




文化与科技融合将服务更高目标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文化科技融合”的提出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而融合什么、怎么融合等关键问题亟须厘清和阐明。张铮副院长对后续政策的制定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拓展文化科技的内涵与外延,在信息技术之外,对其他类型的技术形态进行充分呈现与阐释,并提供可资借鉴的多向融合路径;第二,充分重视“文化”与“科技”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双向融合趋势第三,加快出台建立文化科技融合的评估体系,推进政策的动态修正过程。他强调,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文化技术的发展,需要以人文社会的需求为依托,并受到人文价值的制约。“文化科技融合”进程中存在潜在的风险,需要提供一定的保障措施,在科技理性之外增添价值理性的维度,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向“人文的科学主义”和“科学的人文主义”迈进。基于此,后续的政策制定与实践操作可遵循这一路径,持续加强对技术风险的制约,对人文价值的彰显,使“文化科技融合”真正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一盘大棋,政府、企业、高校合力对弈。因此,必须各司其职,共同配合。文化与科技融合体系的构建应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原则。正如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倪建发所言:“构建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等协同创新生态链,使不同的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链条中发挥各自的优势,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通过深度合作来推动新的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与创新。”

  

范周教授乐观地描绘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未来趋势:第一,万物互联打破行业壁垒,跨界融合持续深化;第二,文化资源开放共享,数字化、社会化发展或成主流;第三,新兴产业叠加创意,颠覆文化消费方式。新一轮的文化消费革命将被催生。期待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能够真正服务于民生福祉、社会和谐、文化复兴和文明传承等更高目标。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82期第1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国庆7.82亿人次出游!以更深层的文旅融合激发消费潜力 | 社会科学报

观点 | 拆解中国经济的“消费悖论”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www.shekebao.com.cn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