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 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民“进可攻退可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为乡村振兴实践指明了方向,擘画了新的伟大蓝图,也为新发展阶段的城乡关系建设提供了遵循。会议提出的新型城乡关系,是传统城乡结构性关系的深化和升华,是破解城乡发展制度壁垒的重要方式方法。新发展阶段,要立足城乡关系的历史与实践,从国家战略部署的全局出发,谋划新型城乡关系构建的路径,构筑互促、互补和协调的城乡发展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原文 :《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民“进可攻退可守”》
作者 | 郑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文化所所长 刘涛
图片 | 网络
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的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将传统意义上的剥削型城乡二元结构创造性转变为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这塑造了一种双向保护的城乡关系,其不仅可以保护农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让农民“进可攻退可守”,也可以为中国城市化、工业化提供重要的空间和时间,避免城市贫民窟的出现,降低国家社会保障的压力,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全面建成提供坚实的支撑。
具体来说,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了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的家计模式,老年人在家务农,年轻人在外务工,城乡间的代际分工保持了家庭收入的稳定性和较低的生活成本。老年人务农收入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开支,所种植的蔬菜、粮食可以满足生存需求,降低了大家庭的生活支出。子女外出务工收入可以储备起来,用于教育、医疗、盖房等较大开支,防止因出现重大灾难陷入贫困。同时,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可以维护农民的耕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及自建住房的所有权,让进城失败的农民随时返回乡村,过上稳定的生活。如在受到经济危机、疫情冲击等风险影响时,农民心态的平稳和乡村社会的稳定,都显示出乡村社会的韧性,都充分证明了当前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的价值。
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的作用发挥,不仅可以解决农民的生活之忧,也能够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和价值。在乡村社会,随着农民年龄增大,不能再外出务工,却可以在村务农,从事一些副业,攒下一定的积蓄,用于家庭生活生产开支,甚至可以接济外出务工的子女。老年人在家务农可以从劳动中锻炼身体,从经营中获得收益,可以增强获得感和体验感。老年农民对村庄生活更为熟悉,更加注重邻里关系的维系,经常参与村庄公共活动和社会事务,热心解决纠纷和矛盾,获得村民的认可和承认,社会地位和声望逐步提高,权威得以再造。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了机会,让他们能够为子代积累财富,让子女过上较高品质的生活,晚年也可以在家乡找到归属,实现精神生活的满足,过上“低成本、高福利”的乡村生活。
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现代化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城乡整体利益的现实为目标,统筹考虑城乡发展的大局,致力于维护最为广泛的群众利益。发挥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的价值,一方面能够促进政策设计更加兼顾乡村利益,避免资本“城市倾向”和底层歧视对农村资源的无限度吸纳,并推动农村制度的改革,激活内在资源的价值,释放农村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促进制度红利不断释放,吸引和促进各种资源持续进入乡村,服务于设施建设、文化繁荣、农业转型和乡村治理,让乡村建设更加美好,让农民生活更幸福,并能够为产业升级、产业发展提供缓冲时间和资源空间。当前,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既能够防止外部环境动荡对农村的破坏和冲击,也可以稳步提升农民的社会福利,使中国的社会结构更具弹性,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更具稳定性。
深化推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建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立足乡村,也要着眼于“三农领域”之外,要在更高层次、更深层面发力乡村振兴,要有更加宽广视野的科学谋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城乡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挥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关系的价值和功能,推动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深化推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建设,以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战略目标。
确立协调理念,立足平等谋划发展。传统城乡结构化关系的认知和理念,往往把农村放在弱势位置,带有明显的价值偏见和思想偏差,城乡发展的平等和公平缺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给城乡关系以新定位,明确城乡之间的平等性,在理念上扭转重城弱乡、重工轻农的观念,真正破解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中的城市主义倾向,让乡村站在平等地位上争取资源、获取利益和赢得空间。实践中,也要坚持保护乡村的理念,贯彻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思路,要“拉长板、补短板”,在公共财政上优先保障,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持续加大对农村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着力补齐基础设施、文化建设、农业产业化、医疗卫生等领域的短板,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补齐历史所欠的账,破解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
坚持工农城乡互补,立足互利实现共赢。费孝通指出传统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源于乡土之上生长的城市与乡村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文化同源、空间相邻、功能互补等特质,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对待,要统筹城乡规划、一体化布局谋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就是强调城乡的一体、联动和协调,互相借鉴和吸纳彼此的优势,避免发展中的不足和缺陷。要以工业、城市的发展反哺农村,助力农村优化环境、增进功能、提升品质,也要在嵌入中积极吸纳优秀的乡土文化,弘扬劳动勇敢的精神和道德规范,传承乡村生态智慧观念,避免城市建设的“无根化”和“陌生化”,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文化网络。要以农业、农村的发展助力城市高质量建设,同时借鉴城市发展的专业化、标准化程序,融入城市的创新意识、变革意识和效率意识,建设现代乡村,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实现城乡的互补、互利与协调发展。
坚持制度创新,立足融合促进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离不开制度的保障,要勇于破除城乡融合中的体制机制壁垒,抑制单向度的剥削型城乡关系,建立城乡一体的资源供给模式,重塑城乡协调平等的关系,维护好保护型城乡制度体系。持续推动建立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公共服务普惠化的体制机制、农民增收的促进机制等,推动乡村土地制度、保障制度、户籍制度等改革发展,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文化建设模式和医疗卫生供给模式,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能级。要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乡村新业态、新产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形成工农融合发展新格局。建立城市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发展机制,破解要素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城市转移,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在发展中解决贫困问题,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的全面发展,让农业农村在现代化上迈出新步伐,让“强富美”的乡村振兴图卷全面打开,让农民真正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35期第3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社会科学报》
2021年征订开始啦!
01
《社会科学报》简介
《社会科学报》是经原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首家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报刊,是社会科学界交流思想、展示成果、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阵地。
1985年,《社会科学报》作为一份为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专业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学术对话、思想交流、理论争鸣平台的专业性报纸,创立于上海社会科学院。
三十余年来,作为理论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和宣传阵地,《社会科学报》以“思想性、问题性、前沿性、信息性”为目标定位,践行学术标准和宣传原则,坚持在突出主流价值的同时提供多重视角,在贴近现实热点的同时把握长远方向。
02
订阅价格
定价1.5元/份,月度订阅价6元,全年订阅价72元。
03
订阅方式
读者请向各地所在邮局(所)订阅,或者通过中国邮政APP、中国邮政微邮局、中国邮政官网等进行网上订阅。
邮发代号:3-62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4
如果在订阅过程中遇到困难或疑问,请联系我们:
电话:021-33165492
Email:xiaohaodong@sass.org.cn
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社会科学报社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