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打造畅通双循环的主动脉 | 社会科学报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球经济低迷,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蔓延,产业链、供应链受非经济因素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处于深刻调整之中,协同发展成为我国应对当今世界格局剧变的最优选择。
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召开的“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融合,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2020年12月23日,第三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论坛成功举办,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成为论坛的焦点。这为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原文 :《长江经济带:畅通双循环的主动脉》
作者 | 本报记者 田林
图片 | 网络
长江经济带一体化现象明显
作为黄金经济带的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总量最大、腹地最广的经济区,横跨东、中、西部。在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城市GDP前10强名单中,长江经济带城市占据7席,除湖北因疫情影响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外,前三季度有9个省市的经济增速超过2%,长江经济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经济带。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从南到北的沿海“一线”经济快速发展,作为“一轴”的沿长江挺进内陆的经济带逐渐引起重视。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调研时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后首次公开强调长江流域的发展问题,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发源。2014年,中共中央成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长江经济带建设进入国家战略的视野。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20)”(以下简称“指数”)发布,“指数”报告显示,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说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能力在空间上趋于集聚,长江经济带一体化现象明显。从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再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追求高质量发展,在系列政策的助推下,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
2021年1月5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五周年取得的成效。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司长罗国三指出,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15年的42.3%提高到2019年的46.5%,2020年前三季度进一步提高到46.6%。新兴产业集群带动作用明显,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均超过50%。沿线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在全国地位凸显,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产业领跑全国。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产业分工和经济开放。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副教授付书科指出,在一体化政策的助推下,重庆致力于打造全球机器人之都,引入了不少国际先进品牌、先进生产线,基本形成集研发、整机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和应用服务为一体的机器人,以及智能装备全产业体系;武汉在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与设备、显示面板等产业方面发展迅猛,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制基地、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基地和国内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同时,2020年长江经济带内外贸活跃。长江引航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该中心共引领中外船舶61748艘次,引航船舶载货量4.52亿吨,同比增长5.3%,其中,国际航线船舶载货量3.67亿吨,增长7.3%。
对此,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表示,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沿江11个省市,尤其是上中游省市经济增长迅猛,要素流动活跃,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渐显,正成为承载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带、衔接“一带一路”和双向开放战略的重要纽带。
生态支撑领域短板最为突出
伴随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各项体制机制的不断健全完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一体化建设进程显著加快。“指数”报告显示,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经济协同发展能力和生态保护协同能力存在空间上、区域上集聚的现象,意味着这两个领域率先实现一体化发展。
生态保护“倒逼”经济转型,长江经济带沿线,生态与发展互促互长的发展模式逐渐成型。根据相关数据,5年来,长江经济带累计搬、改、关、转化工企业8000多家。比如,位于长江中游的江西积极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关停沿江1000多家小、散、乱的企业,138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然而,对标国际最高水平,“指数”报告指出,从整体看,长江经济带在交流服务、经济发展领域总体水平较高,科技创新领域相对较弱,而生态支撑领域短板最为突出。
从“指数”报告的具体数据来看,环保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方面,排名靠前的阜阳、赣州、抚州分别为2.28%、2.18%、1.69%,与住建部、环保部《全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5-2020年)》提出的3.5%的要求尚有距离。空气质量指数最好的丽江、安顺、六盘水,也只是分别达到44、45、46,与世界上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年平均水平低于10)相比,差距还非常大。这说明,随着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国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定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来促进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绿色生态发展,特别是用于增量产业和增量经济的落地和聚集,真正让增量来激活存量、带动存量,让整个长江经济带沿线的产业体系能够实现绿色化、智能化。”在具体的操作层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强调:“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该在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产业环境准入和责任追究上‘立规矩’。例如,在长江经济带实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管理。”
由于长江经济带流域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不可分割性,流域内的公共问题突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单个地方政府往往无法独立解决。成长春结合自己的实际调研直指问题所在:“跨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不够,缺乏协同治理机制和政策法规,缺乏合乎治理有效联防联控的机制。”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长江保护法》将于2021年3月1日实施,为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保护提供了法律的保障。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梓太强调,法律固然重要,但文化力量同样不容忽视。在后工业文明时代,特别是今天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厚重的中国本土生态文化与历久弥新的长江流域地方环保习惯,未来都值得关注。
毋庸置疑,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保护亟需打破行政区、部门和行业界限。云南与重庆、四川、贵州已联合建立长江上游地区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在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治、环境监测、信息交流通报等方面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和环境联合执法体系,助力省际交界区域生态环境优化,共同致力生态环境联防联控。2020年,云南获得中央财政安排的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奖励资金2.55亿元,这是中央鼓励沿江省份加快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形成长江大保护格局的重要举措。
协同发展是关键所在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成为当下学界关注的焦点,而协同发展、实现真正的一体化则是关键所在。
根据“指数”报告,从总的格局来看,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依然呈现东高西低、省会城市和沿江沿海城市较高的态势。城市协同发展能力“东中西”阶梯式递减的空间格局尚未得到显著改观。对此,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上游区域的协同能力受行政级别影响较大,城市间各种资源流动存在较大壁垒,城市间的差距未能形成基于资源优势互补的互动关系或者“辐射效应”,更多体现为中心对周边的“虹吸效应”,而这种以忽视乃至牺牲周围城市发展诉求而谋取自身发展利益的发展方式值得警惕。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则强调,把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下游带动中上游,先进带动后进,但并不是简单地把发达地区的钱拿到不发达地区去扶贫,应以企业为主体。
新加坡政府“区域项目计划2000”经验表明,复制、推广裕廊工业园设计理念与组织方式,合资建设“创新飞地”有利于提升科技合作水平,推动“共同体”建设。因此,科创对口支援与城市结对计划正在逐步推进,下游的经济发达省市引导资金、技术、产业向中上游地区有序转移。2020年初冬时节,贵州兴仁巴铃镇重工业园区,东西部产业协作浙江-贵州重点项目开花结果,由宁波企业投建的、年产10万吨铝制品精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
利用长江黄金水道,推动经济要素从东向西的梯度转移,可能是今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方式。安邦咨询研究员贺军认为,长江流域的协同发展有助于以先进的东部带动中部和相对落后的西部,在区域之间形成辐射和发展带动效应。通过越来越便利的交通路网,将更多的经济腹地与长江黄金水道联系起来。在长江经济带之外,向南辐射可以与珠江流域和珠三角地区联系起来,向北辐射可以与黄河流域的发展结合起来。肖金成则着眼于国际大循环,强调“长江经济带是双向开放的,除了向东开放之外,西向通过新亚欧大陆桥、渝新欧专列把商品销往欧洲,通过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进入南亚和东南亚国家。这也可以吸引产业往西部转移,一方面企业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输出商品也很有优势”。
2020年11月,浙江发布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西延行动方案,东向依港出海、西向依陆出境,旨在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引擎。而且,全国21个自贸区中,有8个自贸区位于长江经济带,串起8大自贸区,长江经济带正加速形成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因此,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长江经济带未来将承载更多的经济发展任务。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45期第1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