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没有乡土为“根”,就没有乡村教育的复兴
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问题,实际上就是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如今谈论乡村教育有一个新的背景——我们已经进入了后普及教育的阶段,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都已经实现,农村已全面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教育的一些老问题在不断演化,比如,“城挤乡空”、城区大班额、乡镇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流动儿童、留守儿童问题,等等。
原文 :《乡村教育要以乡土为根》
作者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 杨东平
图片 | 网络
2019年城镇化率60.6%,但小学生的城镇化率75.8%,初中生的城镇化率86.5%,分别比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高15到2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大量的农村学生进城上学,这个数字揭示了我们城乡之间教育的不均衡。近十年来,乡村小学在不断减少,教学点在逐渐增加,乡村的初中也在不断减少,这都是大趋势,在城镇化的背景下是不可逆的。在这样一个新格局下,怎么来应对这些问题?一个最基本共识是,农村教育的问题很大程度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没有乡村社会、乡村文化的复兴,就没有乡村教育的复兴。
解析“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国家举行了大规模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核心概念就是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三教统筹”,强调教育与农业科技、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即“农科教三结合”。国家成立了两个基金 ,一个是“燎原计划”,一个是“星火计划”,当时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优秀典型。到90年代初以后,这种对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走上了一条城市化的道路。
国家提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句话是很有价值的,也是我们今天在农村教育当中要坚持的。什么叫“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两个基本点:第一个是面向大多数人的教育,基础教育的功能并不是发现和培养少数能够“跳龙门”的“锦鲤”,而是面对大多数的学生,重点是关注弱势学生,这就是教育公平的概念。第二个是“有质量”,也就是完整的、基础的教育,即在提供学业成绩、发展认知能力的同时,弥补农村学生非认知能力的短板,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即“核心素养”,重视非认知能力、社会情感技能,不是培养“小镇做题家”。
走向“为生活而教”
农村教育向何处去,它的本质就是回答什么是好的教育。国际组织对全世界最贫困地区教育的关注和研究,其实已经有了一些结论性的意见。他们认为,在非洲最贫困的一些国家,那里的孩子学的教材跟欧洲国家的教材是一样的,包括尼罗河的长度、大洋的环流等,这跟他们的生活无任何关系——他们只要学会每天洗手,死亡率也可以降低10%。这就是农村学生辍学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穷,是因为教育内容跟他们无关,跟生活的改善无关。
所以,一些研究者相信农村教育需要一场革命性的变革——“贫困地区的学生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学业方面的技能,而是能够让他们提升自己收入和身心健康的生活及生存技能。这些技能包括财商素养、创业技能、维持自身健康的能力,以及一些管理能力,如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项目管理的能力。”在这个概念下,学校的教育目标不是“达到一定标准测试的考试成绩”,而是“对学生及其社区的经济和社会福祉产生积极的影响。”学业评价也不是单纯的考试成绩评价,而是用“达标+成长”的评价取代单纯的学业达标评价。学业成就肯定是重要的,但是成长比它更重要。
这就是“为生活而教”的哥伦比亚的新模式。一个教室、五个桌子、五个年级、一个老师,哥伦比亚有60-70%这样的山区小学,很多学校是教育工作者一辈子都没到过的,但是他们采取了这种“为生活而教”的新模式的改革。现在,全世界仅有的两个农村教育的质量学业水平要高于城市的国家,一个是古巴,一个是哥伦比亚。这种模式也在南美国家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广为传播。
面向农村学生的素质教育
探索农村教育的新模式,要在规范性的课程教学内容之外,重点加强农村学生非认知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展健康教育和创业教育,包括为农村学生提供进城务工所需要的生活技能、法律常识、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等等。
我们今天的教育,包括城市教育、农村教育都有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比如,很多农村的学生初中毕业就去打工,到底是读书无用,还是惟有读书高?这些问题都需要辨析。教育的目标、功能、价值究竟如何来认识,这种面向农村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为生活而教”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本、以乡土为根的,就是通过将普适性知识与乡土文化、地方性知识的有机结合,实施适合农村青少年成长需要的植根乡土的教育,有根的教育、有机的教育、绿色的教育。“有根的教育”这个主题并不仅仅是针对乡村教育,中国的城市教育更需要扎根生长成为一种健康的、有价值的教育。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49期第1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观点 | 教育、宅基地、搬迁,这都是“乡村振兴”该直面的问题
“十四五”期间构建教育新格局,哪些方面值得关注?| 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