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 | 后疫情时代,国际流动有哪些新特点?
疫情导致各国边境关闭,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中断,人们一度担心疫情会对全球化产生持久影响。对此,3月18日,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学者史蒂文·A.奥尔特曼(Steven A . Altman)等人在《哈佛商业评论》刊文指出,新冠疫情并没有阻止大多数类型的国际流动,但也没有明显地扭转去全球化的趋势,全球经济正日益分裂为竞争集团。
原文 :《哈佛商业评论》:疫情后国际流动呈现新特点
编译 | 钟丽丽
图片 | 网络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跨境流动大幅减少,加剧了人们对全球化未来的怀疑。然而,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年DHL全球连通性指数报告》却为我们描述了一幅清晰且充满希望的画面,全球商业不会因此消失。报告从跨境贸易、资本、信息以及人员流动四个方面对全球化水平进行了评估,发现贸易强劲反弹,资本流动正在复苏,数字信息流激增,唯一因新冠病毒而出现空前崩溃的部分是人口流动。
世界贸易在2020年3月和4月快速下降后,从6月份开始再次增长,并在11月迅速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事实证明,贸易是经济和卫生保健系统的生命线,疫情期间医疗产品和在家工作所需电子产品的贸易飙升,社交距离也使人们从使用本地服务,如在餐馆就餐,转向进口商品。贸易形势的好转使很多公司意识到将生产集中在国内往往会提高成本,不利于增强企业韧性,因此它们搁置了疫情时期的回流计划,在国内或国外设置多个生产地点,同时在技术和库存方面进行了投资。
在资本流动方面,新冠疫情爆发之初投资者从新兴市场撤出了大量的投资组合资本,但这些资本流动很快稳定下来,并在2020年末反弹。同时,各国政府采取大胆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防止了新冠危机演变为另一场全球金融危机。随着新冠疫情引发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封锁和旅行限制开始解除,国际商业投资的前景应该会更加光明。
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有迹象表明信息流动的全球化放缓,国际互联网流量、电话、版税和科学合作的增长都减少了。但随后,疫情使人们将工作、娱乐和教育转移到网上,数字流量激增。从2019年年中到2020年年中,国际互联网流量飙升了48%,2020年3月份国际电话时长同比增长20%。2020年第二季度,弹性消费品的跨境电商销售额激增53%。
不过,为了遏制病毒的传播,必须限制个人流动,这导致2020年的人员流动出现前所未有的下降。2020年,出国旅游的人数下降了74%,预计国际旅行在2023年之前不会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事实上,疫情并没有阻止大多数类型的国际流动,但它也没有明显地扭转反全球化的趋势。研究发现,全球经济正日益分裂为竞争集团。自2018年贸易战爆发以来,中美经济有所脱钩,但仍高度交织在一起。许多国家也采取了开放市场的重大步骤,组成区域性集团,以增强集团竞争力,促进区域发展。如2020年11月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承诺简化亚太地区大片地区的贸易,《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于2020年7月生效,取代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AfCFTA)也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50期第7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外刊 | 迈克尔·斯宾塞:疫苗接种,为2022年经济复苏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