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 | 数据,会成为我们的新“皮肤”吗?
点击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
近年来,人工智能业已成为一种泛在的赋能技术,鉴于其所带来的颠覆性社会影响与开放性人类未来,人们开始慎思人工智能所带来的诸多伦理挑战。
原文 :《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思考》
作者 | 特约记者 王海星
图片 | 网络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段伟文研究员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抉择与伦理重建”的主题讲座,深入阐述相关的科学伦理问题。
“先是我们创造了工具,然后是这些工具创造了我们。”段伟文以麦克卢汉的话开场,指出人之所以是人,与我们使用工具有关。人创造了技术,技术也在塑造着人。技术的加速创新,导致人在技术面前产生一种过时感。无论多么积极地学习新事物,总是会被技术甩在身后,成为“过时的人”。进言之,智能时代出现了一种新的“透镜”。17世纪,人类发明了三棱镜和透镜,由此有了望远镜和显微镜,可以洞察宇宙和微观世界。新时代的“透镜”是数据,人的行为被还原为数据,得以分析和调控,将人们带入一种全新的解析社会。简言之,数据就是人的痕迹,甚至成为我们新的皮肤和器官。
段伟文以亚马逊土耳其机器人为例,对当下人工智能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亚马逊于2005年推出了一种众包网络服务——土耳其机器人,用人类的智能去衔接机器的智能无法满足的需求。但这样的衔接是被隐藏的。这是一种软件管理的幽灵工作。幽灵工作的提供者应超越软件供应商的角色,将自己视为人类专业技能和创造力的提供者,对工人的劳动条件负责。
在算法时代中,我们还面临一种机器官僚主义的挑战,这种官僚主义往往奉行技术解决主义,难免导致偏见和排他性。随着智能手环等量化自我技术的发展,数据和计算将成为个人自我调节与反馈的重要依据。步入算法时代,如何根据数据改进生活形式,如何在数据与智能的积极运用与过度依赖之间保持平衡,成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价值伦理挑战。
段伟文指出,一方面,我们应在价值抉择中运用“外推策略”,走出自己,发现对方,形成共识性的价值选择,进走向共建性的伦理与治理;另一方面,应透过人脸识别等智能应用中的伦理争议,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格、主体性及其社会伦理基础的重构。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52期第4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视域 | “黄昏并不意味着昏暗”: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宇宙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