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更能代表非洲文学?揭开非洲文学的面纱 | 社会科学报
月前,第二届非洲文学专题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撰写推进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百余名专家学者为全面深入研究非洲文学,系统撰写非洲英语文学史建言献策。
”阿契贝
原文 :《揭开非洲文学的面纱》
作者 | 上海师范大学 陈平
图片 | 网络
长期以来,我国外国文学译介与研究的重点一直置于欧美诸国之上。殊不知,非洲文学,尤其是非洲英语文学,近些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大有挑战欧美主流英语文学之态。
谁更能代表非洲文学
受诺贝尔文学奖的风向标作用影响,随着索因卡、马哈富兹、戈迪默、库切等非洲作家相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国内的出版、研究界也随之转而关注非洲文学。但这种关注是极度不平衡的,且不说获奖作家与其他作家之间的不平衡,仅在这几位诺奖得主之间,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目前在国内风头正盛,但库切的作品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非洲,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在库切2003年获得诺奖时,他已于前一年移民澳洲,入籍澳大利亚。虽然谁也不能否认库切的南非作家身份,但其移民后的创作却呈现出一种有意的“澳洲性”。与其说库切是一名“地方性”作家,不如说他是一名国际性作家,他用现代主义的创作技法,书写个体的生存困境,承接着英美的现代主义文学传统。读者不免会有这样一种感受:越是熟悉库切,则越是不熟悉非洲;越是走近库切,则越是远离非洲。那么,究竟谁更能代表非洲文学?我想恐怕没有比非洲的发声者——阿契贝更合适的人选了。
阿契贝虽多次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正如尼日利亚媒体评论的那样,“不是阿契贝需要诺贝尔文学奖证明自己,而是诺贝尔文学奖需要阿契贝证明自身”。非洲有如此多的诺奖获得者,但唯有阿契贝被称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阿契贝之于现代非洲,正如鲁迅之于现代中国。
尼日利亚与南非都是非洲英语文学大国,谈不上孰强孰弱,因为他们代表着非洲英语文学发展的两种不同态势。尼日利亚代表的西部非洲,其英语文学的起源与发展的主力是当地受殖民教育的黑人精英,如阿契贝;以南非为代表的南部非洲,其英语文学的中坚力量则是殖民者及殖民者的后代,如戈迪默。戈迪默等白人作家在写作中有意地构建与非洲的联系,而阿契贝的英语书写则更多地流露出一种与黑色大陆的天然联系。阿契贝虽立足尼日利亚,但关切整个非洲,其英语书写集非洲古老口头叙事之大成,又开现代非洲书面文学之先河。因而,戈迪默也认为,“阿契贝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与莎士比亚、普希金相比,他们都深刻影响了一个大陆的文学历程”。
戈迪默
用何种语言书写非洲
非洲的一批黑人作家,在创作时面对着一个尴尬的语言选择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说约鲁巴语、伊博语、基库尤语的非洲作家在书写时采用的是殖民者的语言。欧洲语言能否承载作家的非洲经验,这种“非—欧文学”能否代表非洲,其合法性不断遭到追问。
非洲英语文学与其他殖民地英语文学一样,产生于被殖民统治时期。在1884年列强于柏林召开瓜分非洲的会议之后,非洲国家便开始被他者定义或自我定义为说英语的非洲国家、说法语的非洲国家,抑或说葡语的非洲国家。随着非洲独立浪潮的到来,非洲作家也开始反思非洲文学的语言问题。不同于自己同胞的激进主张,阿契贝对英语采取了一种较为温和的态度,他认为采用英语进行写作可以表达其非洲经验,前提是对英语这种语言进行改写和挪用。
可以说,在独立后,非洲作家继续采用英语进行写作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一种务实选择。非洲作家最初采用英语等欧洲语言进行创作其实是一个“无本自译”的过程,用英语创作的作品也呈现出“原作即译作”的特征,去除语言这一外在形式,其内容具有非常鲜明的非洲审美表征和文化内涵。非洲作家当然可以进行英语写作,至于这类文学姓“非”还是姓“英”,则要看此种文学的创作主体到底为谁发声。
中非之间的文学距离
从中非现代文学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国与非洲还缺乏一种事实上的文学互动,二者之间尚存在着文学层面的距离。非洲文学与中国文学发生在两个不同的时空内,在审美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以阿契贝《瓦解》中的一则歌谣为例:“我握她的手,她说,‘不要碰!’/我捏她的脚,她说,‘不要碰!’/我摸她的腰珠,她却假装不知道。”如果将此则歌谣与同处部族时期的《诗经》中的爱情诗歌相比,不难看出,伊博青年们在爱情表达中有明显的“性”的意味,而中国古代的爱情诗则更多体现的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含蓄的一面。差异性固然存在,如若从平行的视角看二者,在整个第三世界大背景下,中国与非洲都曾遭受西方的侵略,也都曾面临着反殖民的问题,因而在文学的抵抗性表达上,中非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而这种相似性,正需要我们去加以研究。
文学,是促进双方了解的一种有效途径。中国与非洲在文学领域的交流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可喜的是,目前国内的学者已经认识到了非洲文学的重要性,并开始了相应的译介、研究工作。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作为外国文学研究重镇,在文学史撰写与研究方面具有传统优势,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该系列非洲英语文学史的推出,国内读者将会对非洲文学的面目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66期第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