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扬医生:如何让自闭症孩子在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
说话少甚至不说话,语言刻板、重复,会说句子的年龄还只能说两三个字,只会回答问题而没有主动性语言......这些都是自闭症儿童出现的常见语言问题。语言问题的背后,其实是社交障碍、认知与理解能力不足等多重因素导致的,与孩子的整体发育水平有关。
因此,马扬医生告诫家长,对自闭症儿童语言问题的干预,不能仅仅针对语言,应该是以社交干预为核心,以行为疗法为基本手段,以结构化教育与随机化训练为基本框架,安排有序生活,建立每日生活常规,寓教于乐。
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马扬医生也总结梳理出一套适合家长居家干预、改善自闭症儿童语言和社交障碍的方法,相信会对家长们有所启发。
LSOLIFE
马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学组青年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语言和语言发育
语言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开发出来的沟通交流的工具,是包括语音、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和肢体动作在内的一整套系统。
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是儿童智力/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发育标志着儿童全面发育。
听觉-接受:听见、输入声音
CNS-理解与表达:思考声音的含义,发指令给发音器官(CNS:Central Nervous System,中枢神经系统)
发音器官-发音:发出声音
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正常的语言发育。
①前语言阶段:婴儿从出生到产生第一个有真正意义的词需要经历较长的语言准备阶段。
单音节阶段(0~4月龄):开始发单个元音-双元音-元辅音,如“a”“o”“ha”等(儿童从开始的相对被动,逐渐转为主动);
多音节阶段(4~10月龄):逐渐发出双音节复合音,如“mama”“baba”“dada”,但无明确意义;
学话萌语阶段(11~13月龄):模仿成人的语音、音调,并能与某些特定事物联系,产生最初的真正词语(儿童主动的社交尝试)。
语言理解阶段(1~1.5岁):能理解语句的意思,听懂并开始执行指令,但不一定能说出来或说完整。开始使用象征性手势,如摇头表示“不”,点头表示“对”。
主动语言发展阶段(1.5~3岁):词汇量迅速增加,重点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发展,语言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从单词句逐渐发展为多词句,再到简单句和复杂句,3岁左右能够出现概括性语言。
③学龄前期阶段
4岁能理解1600-1800个字,说复合句,基本掌握母语口头语言。5岁能理解2500个字,讲故事、复述事情。
6岁能理解3500个字,逐渐能够阅读文章,按要求写小“作文”。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问题
改善ASD核心症状:如社交沟通能力、模仿能力、游戏能力等
减少或消除问题行为,如自伤、影响健康安全的重复刻板行为等
促进全面发展:包括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
处理相关共患问题:如睡眠问题、胃肠道问题等
在社交中干预语言
自闭症儿童语言问题的干预,不仅仅只是语言干预,应该是:
以社交干预为核心,以行为疗法为基本手段,以结构化教育与随机化训练为基本框架,安排有序生活,建立每日生活常规,寓教于乐。
”
家长要明确家庭干预的重要性:家庭环境是孩子熟悉和生活的环境,家庭的教育和训练要与专业机构的特殊教育训练相结合,家长应做好辅助干预的角色。
怎么做?
明确社交改善才能更好地促进语音、语言的出现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不具备交流性的不称其为语言。而交流不一定需要说话,眼神对视、面部表情识别、合适的肢体动作、手势(如手指的指物动作)也能帮助有效沟通。举例
家长问1岁半的宝宝:“吃苹果吗?”,宝宝点点头,家长就明白,宝宝要吃苹果;如果宝宝摇摇头,同时伸手指向香蕉,家长就明白宝宝不想吃苹果,想吃香蕉。
此时宝宝虽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但是宝宝用适合于当下场景的肢体动作(点头、摇头)和手势(伸手指向香蕉)来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很好地完成了跟家长的交流。
家长如何做:先看孩子跟家长是否有眼神对视、时间长短,想办法增加跟孩子的眼神对视。
提升孩子听指令的能力
教孩子执行口语指令
最好能先示范,如家长指着桌面上的杯子说:“拿杯子”,如果孩子无动于衷,家长应拿起杯子,同时大声在孩子面前说两到三遍“拿杯子”;如果孩子也能模仿家长的动作,要及时给予鼓励或表扬;如果孩子依旧无动于衷,家长可以握住孩子的手帮助其拿起杯子,同时大声说两到三遍“拿杯子”。小游戏推荐
-教孩子拿家用物品(如拿杯子、放杯子等)-教孩子传递食物(如给妈妈吃苹果、给爸爸吃香蕉等)-教孩子正确地玩玩具(如汽车要推、积木要搭等)-教孩子指认图画书/图片(如人物、食物、水果、动物、形状、家用器物等)-教孩子玩过家家游戏(如给娃娃喂饭、洗澡,小车比赛等)
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搭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1.玩具应分类收拾整理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每次孩子想玩玩具都要先找家长,制造和孩子交往互动的机会),而且每次只拿出一类或几个玩具;
2.禁止把孩子放在一堆玩具中间(避免孩子注意力全在各种玩具上);
3.放下你和孩子手中的数码电子产品,关掉电视(减少孩子对数码电子产品的依赖性)。
干预最终是要让孩子“在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行为”,如见面打招呼,外出购物,寻求帮助…....因此要注意指令的泛化。
人——不只执行家长的指令,也会执行其他人的指令
物——不固定于某个物品
场所——家里、小区、商场、饭店、医院……
环境——熟悉的,陌生的……
情形(事件)——不固定于某个情形(某件具体的事儿)
要教的东西太多,需要先分类,结合儿童言语发音发育规律,整理出平时使用中最高频的需求(吃喝排睡)性、兴趣(玩)性词汇,同一个词提供机会反复练习,不要贪多;
不常见的或者家中没有的可以先不教。要教孩子每天能见到、用到的。
有的自闭症儿童已经出现仿说,但不明白自己仿说出来的词、短语或句子的意思,只是仿照大人的话说出来,这样的仿说不具备功能性,也并不能很好地运用到恰当的情境里。
比如,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即时仿说和延迟仿说。即时仿说是家长刚说完孩子马上鹦鹉学舌一样地仿说出来,延迟仿说是过一会儿甚至过一天复现家长之前的话或者曾经看过的动画片的语句,并且跟当前场景不匹配。有的能把整句话复现出来,有的仅能仿出只言片语。这样的仿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交流。
除了这种仿说,自闭症孩子语言应用能力差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仅能回答简单问题,遇到深入或复杂问题就不会回答或答非所问、能说长句子的年龄还总用词、短语,不会概括总结,不会讲故事等也都属于儿童语言运用能力差。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语言运用能力与儿童认知、理解能力息息相关,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水平的体现。因此,在对语言运用能力较差的儿童进行干预之前,应先评估其发育水平,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前期的辅助仿说和辅助发音一样,最好与场景相匹配,帮助孩子在合适的场景做合适的行为,说合适的话,场景语言行为练习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记忆和复现。
先从简单的问话和回答问题开始,家长事先设计好某一场景的脚本(人物、对话等),两个家长互相配合,一名家长作为提问者,另一名家长作为辅助者。当提问者问出问题后,辅助者马上在孩子耳边给予语言辅助,应说出与场景直接匹配的答案,语速应适当放缓、口齿应清楚,最好不要添加“你说”或“你应该这样说”之类的附加语言。如果孩子能较好地仿说出来应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如果孩子仿说不完全可以再次辅助,必要的时候可以加上肢体辅助。
建议把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场景作为脚本,如见面打招呼、购物、买菜、模拟课堂、看医生、坐公交车等,这样可以每天都给孩子提供场景练习、角色扮演的机会。脚本设计之初不需要太复杂,你来我往的对话也不用太多,要让孩子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
自闭症儿童社交改善&语言居家干预探索
促进口腔功能的发展
锻炼孩子口腔功能的过程,也是与孩子社交互动的过程。
1.及时转换辅食质地的粗糙程度,多吃耐嚼的东西增加咀嚼;
2.舌头灵活度训练:伸舌舔嘴唇、口周等,可以先用棒棒糖引导,慢慢加入语言指令,并逐渐增加指令难度如位置词;
3.鼓腮、嘬腮练习;
4.模仿小动物叫声;
5.吹蜡烛:可以吹灭、分次吹灭(学习数字、次数)、吹往不同方向(方位词);
6.吹泡泡;
7.多做锻炼心肺动能的体育活动,增加肺活量。
制作《干预日程计划表》
1.《干预日程计划表》的核心是单元格式模块化的训练模式,完成一个单元/模块内容再进入下一个单元/模块。
《干预日程计划表》示例
3.对每个不同的模块,内容可以不断再进行细化。
4.模块列好之后,找出这些模块干预的重点。
5.把家庭日常生活和干预有机结合,尽量不打断平时的生活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模块替换),在此基础上让孩子有规律的生活。
﹀
﹀
﹀
你晒笔记,我送书
《喵星人都有阿斯伯格综合征》从独特的视角切入,通过呈现不同神情和状态的猫的照片,描述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特征。精彩纷呈的照片,配以幽默的语言,将养育一个AS孩子的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让熟悉AS的读者不禁会心一笑,也希望能引起更多读者的共鸣,在轻松愉快中了解AS,进而理解AS,接纳他们。
河南1708辉辉妈
△ 北京1602宝姥姥
更多关于自闭症的专业知识及干预经验,可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