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空缺的艺术家费用

姚清妹 UnitedMotion 2020-01-06

昨天,我们推送了部分艺术家和从业者的联署信,发声拒绝2019年三亚“华宇青年奖”评委所做的“得奖人空缺”决定。本届“华宇奖”入围者之一姚清妹在以下这篇文章中从创作者角度分享了参展经历以及她关于艺术家劳动和经济收入的经验和思考。




作为华宇奖入围艺术家,其实我一开始并不在意评委会的评价和空缺大奖的决定。很幸运,在奖项这个机制下,我得过奖也落选过。比起一个奖的评选结果,我更关注各个机构在生产展览的时候做的关于定义艺术家费用、改善艺术家工作条件等实质性能够支持艺术家继续创作的努力。但我隐隐意识到,这个空缺背后暴露的某种结构性的逻辑和一整个习惯性漠视艺术家劳动的展览生产机制或许是有关联的。


在整个前期漫长的准备过程中,组织者协同艺术家、观察员,策展人,艺术媒体等参与的为期10天的“布展者之夜”都以一种对话的形式展开(尽管这个发生过程有点像额外的无偿劳作),但这里激荡的话题、意见、争辩都让我看到一种对话交流和改变的可能。所以在看似生机勃勃的充满激辩的“布展者之夜”忽然变成集体失语的令人沮丧的“评奖者之夜”的时候,之前的那些激辩和灼见变得尤其虚幻。当“空缺”以一种全盘否定的姿态凌驾—这几乎是所有参与者包括布展团队的集体感受—我们的交流和认知就更容易卡在所谓权威的东西上。


这个高度一致的结果和结果公布以后全体表面高度一致的平静和我们生存的现实环境十分相像。这恰恰是需要被警惕的。在一个奖项的空缺前面,我们对评委和组织方的措辞总是显得这么谨小慎微并充满感激, 以至于让我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在这里只有让这些艺术家不断去反思去被“鞭策”才能岁月静好,正如在这个生产展览的逻辑里面,似乎只有持续性的无视艺术家的劳动才能维持系统能量平衡。


在“布展者之夜”的时候,我就提过艺术家费用这一话题,这其实并不单单是华宇一个奖项的问题,而是业内一个普遍的艺术展览预算分配和如何对待艺术家劳动的态度问题。


借这个发声的大好机会,我想再次重申艺术家费用这一议题。如果说,现在的一个展览的预算能明确划出一个投影机在展期内的租借费用,那么展览期内艺术家创作的版权费用和布展费用无法被划出来是让人匪夷所思的。试问,从展览的总体预算里划出一项艺术家费用,真的会比划出美术馆的保洁费,艺术品的运输费,布展工人的费用,媒体接待费,展览广告牌制作费等等更难吗?同样,一些涉世未深的策展人也会遭遇类似无酬劳的困境。而我们总有这些或者那些的理由,宽慰艺术家去共情其他人的各种难处。包括我自己也总会陷入一种矛盾的心理,因为迫切需要被展示寻找各种继续创作的机会, 我也总是欣然接受这样和那样有意思的展览,并总在庆幸自己已经足够幸运才能得到展览的机会或角逐一个奖项。在我参加的所有的国内的展览中,我仅在广东时代美术馆群展收到过1500块明确定义的“艺术家费用”和在香港Para Site收到的3500港元。且不谈数目的多少,它的存在已经与机构以及策展人的努力密不可分了。甚至一些艺术家也根本不清楚具体艺术家费用是什么,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过也没有这样的奢求。当然制作费并不在此列。如果运气好的话会有一些制作费,那么也就可以继续创作一些新的作品,这是很理想的情况,我是真的心存感激,有的时候制作费可能还需要艺术家垫付,如果没有钱垫付那就借钱,机构在邀请这个艺术家在参加展览的时候应该想着他或她能有足够的经费一直活到开幕致感谢词。但这一切都也没关系,我还是真的心存感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环境让我们都如此无时不刻心存感激却又万分疲惫?


另外我需要再讲述一个细节,布展的时候,我的多屏同步器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在开幕当天的凌晨才能开始安装,凌晨四点的时候在没有同步器专业安装人员的情况下我们终于安装好了,凌晨八点投影机设备陈旧灯泡坏了,接着熬夜的布展者们又继续抢修更换忙到下午四点,最终只能一起祈祷灯泡熬过开幕。从开幕盛会直到现在过去了大半个月有观众进来看,还是只能看到几个雪花的屏幕。当所有人筹备了几个月的劳动指向这样的结果的时候,我们不禁质疑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而这不是一个个案。如果说,一个机构在零计量艺术家费用,布展物资、人手、条件均不足的情况下坚持生产一个人数庞杂的大型展览,这不仅是对邀请艺术家以及相关艺术从业者包括志愿者的体能、情感、时间的巨大消耗,从本质上说,也是对创作者和创作的漠视。这里我不禁要问,我们生产展览和奖项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参加展览和奖项的意义是什么?而展览预算的分布和比重与这个意义是否足够匹配?当我又听到举着鸡尾酒杯的人们语重心长地转述说,这样那样对艺术家来说或许是好事的时候,我似乎无力用感激去回应暴击了。


肯定有人会说,“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但这句话这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切实地具体地改变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恰恰在“我们都是这样过来了”这个时候,我们更不能忽略我们思考、行动、改变甚至创造框架的想象力—尽管我没有答案但我不会放弃寻找。最后,我由衷感谢所有相信我支持我帮助过我并给予过我机会的艺术从业者们,并郑重殷切地希望各个生产展览的机构和业内人员能认真思考艺术家费用这一项,它的象征性意义及其实际标准,正视创作者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工作,同时正视所有为展览付出辛勤劳动的艺术从业者的薪资和工作条件问题。如果说从艺术家和艺术创作是整个艺术体系的核心,那么只有先从这个“有”出发,我们才能冲破那些“空缺”,迎接未来更多的对话和可能性。


2019年12月31日




“我们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展开更多对于行业问题的讨论,从奖项评审的权力模式延伸到对日常权力结构的观察,并反思我们自身以何种形式参与其中。我们希望更大面积地共同讨论艺术工作者的公平薪资、工作环境的健康隐患、性别以及特权问题。我们希望讨论不单触及这些问题的表面,而是具体思索如何展开共同行动,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

选自联署信《关于但不止于空缺》(点击查看原文)


联署人更新(姓氏首字母排序):

陳泳因、陈逸云、冯骏原、郭锦泓、康康、赖非、李泊岩、李筱天、彭可、覃小诗、瞿畅、桑田、史镇豪、曾明俊(Billy Tang)、吴建儒、辛未、姚清妹、朱建林 


我们也开设了一个讨论群,希望以三亚的“空缺”事件为起点,展开更多行业内的自省:https://www.douban.com/group/680706(将此链接复制到浏览器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欢迎微信留言分享展览参与经历,或者回复你的名字加入联署。





“联合公告”是一个关注并介入当代艺术行业状况的长期计划,它的意图在于提高从业者的权利意识,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谋求发声渠道。项目重视行业规范和艺术的公共性,将以艺术家项目、公共教育、调研存档、法律咨询、媒体发表等多元方式进行,谈论不被谈论的。“联合公告”初期将推广诸如劳资关系、合同契约、性别问题等议题。我们欢迎新成员的加入!联系邮箱:unitedmotion2016@gmail.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ヮ゚)☞  支持联合公告和朋友们  ☜(゚ヮ゚☜)


微信

可长按识别二维码直接转账




支付宝

我们的账号是

unitedmotion2016@gmail.com

也可识别二维码后复制链接根据提示转账



特别提示


如果您愿意,捐赠时请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


谢谢


\(~o~)/\(^o^)/ヽ(^o^)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