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 | 海淀生 闵行客:《反讽者说——当代文学的边缘作家与反讽传统》代序

2017-08-22 海淀生 闵行客 文艺批评

点击上方文艺批评关注我们

  

编者按


上海书展期间,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复旦大学青年批评家金理主编的“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第一辑。其中黄平《反讽者说——当代文学的边缘作家与反讽传统》一书讨论当代文学一条隐秘的文学传统:反讽传统。

反讽在该书中不仅被视为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而且被视为社会转型过程中边缘群体的美学表征,作者认为反讽美学是“局外人”的美学。在这个意义上,该书选取20世纪80年代的王朔、90年代的王小波、新世纪十年的韩寒为主要分析对象,讨论这三位在主流的当代文学史中处于边缘地位的作家,其写作如何表现出青年一代的参与性危机。同时,作为参照,该书以代表性作品《花腔》与《大话西游》为例分析了反讽在纯文学与大众文化中的体现。黄平近年来在当代批评领域一直着力于“反讽”研究,他所提出的“反讽传统”一说是否成立值得讨论,在此我们推送该书体例较为特别的序言,这篇序言比较充分、中肯地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感谢作者黄平授权文艺批评发表!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反讽者说

——当代文学的边缘作家与反讽传统

代序

黄平


海淀生:你和黄平同住在闵行区,你们比较熟悉,已经读到黄平那本新书《反讽者说——当代文学的边缘作家与反讽传统》了吧?


闵行客:已经读过了,之前黄平陆陆续续在期刊上发表出来的时候就读过。


海淀生:大家是同行,我直言无讳,这本书选择的作家有点混乱,你看路遥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朔是痞子作家,王小波是“文坛外高手”,韩寒更是简直不能称为作家。这些作家杂烩在一起来分章讨论……


闵行客:我打断你一下,你没看后记,作者后记里有交待。


海淀生:哦,我看看后记(翻到后记),他的意思是说这些作家都是“改革”以来的当代文学史难以处理与消化的作家,同时又是深受青年读者喜爱的作家。


闵行客:对,黄平提出了一个说法叫“反讽传统”,他认为从路遥到韩寒构成了一条当代文学隐秘的传统。



海淀生:这胡扯吧,路遥是反讽型作家?路遥是再现实主义不过的作家,这是定论。


闵行客:当然,路遥是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毫无反讽可言。


海淀生:那黄平怎么从路遥开始讲?


闵行客:黄平对于“反讽”的理解与定义和以往不同,在他这本书里反讽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技巧或文本的结构要素,他讨论形式层面的“反讽”始终和思想层面的“虚无”相联系。


海淀生:和“虚无”相联系?


闵行客:不错,黄平认为对于当代中国而言“虚无”的思想起源于70年代,“反讽”构成对应“虚无”的美学形式。


海淀生:你的意思是,黄平认为“虚无”这种思想形式生产出“反讽”这种美学形式?


闵行客: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所以黄平从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讲起,他将高加林视为“新时期文学”所型构的“新人”,他认为高加林思想底色是虚无的,这种虚无合乎逻辑地生产出个人主义,比如文章中他引述尼采和海德格尔的观点对此展开分析,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路遥《人生》


海淀生:嗯,这方面我倒是听黄平给我讲过,这和他这两年写的另外一本书《新时期文学的起源》有关,他这本书就结束在本书开头这一章。


闵行客:我们聊的这本书可以视为《新时期文学的起源》的“接着讲”,但不再以文学史研究的方式,而是以文学批评的方式,分析几个典型作家。所以黄平从高加林开始,分析了80年代王朔的《顽主》、90年代王小波的《革命时期的爱情》、新世纪韩寒的作品,同时对读了郭敬明的作品以更好的理解韩寒。


海淀生:“虚无”这种思想有如此延长的影响么?我看韩寒这种小青年就不虚无,又拍电影又开餐厅,小日子有滋有味。


闵行客:没有形而上层面的理想,以“自我”为核心地陷在日常生活里,这是“虚无”的世俗形式。为什么韩寒也包括王朔、王小波在不同的时代赢得广泛的青年读者,正在于这些青年读者在他们的作品中找到了自己精神状况的对应。


海淀生:读他们小说的那些青年能懂海德格尔、克尔凯郭尔?他们恐怕都不用“虚无”这个词。


左:海德格尔    右:克尔凯郭尔


闵行客:他们当然不懂克尔凯郭尔之类思想家,也不用“虚无”这个词,他们大概会用“无聊”,对于“反讽”他们大概会说“搞笑”。


海淀生:这些话倒是常见。


闵行客:黄平对于青年读者精神状况的把握,不是吊书袋地从一个思想家到另一个思想家,而是在社会结构层面予以分析,这涉及到他另一个概念“参与性危机”。


海淀生:怎么说?


闵行客:黄平大概想说青年群体找不到有效的方式参与到自身的社会生活里,这种局外人的状态派生出一种虚无感。我给你念一段王朔的话,黄平在书里引用过的,“你就是努力出血来,历史依然毫无所动地按照它本身的内在规律缓缓移动,既然浪遏飞舟不免徒劳,弗如开始就随波逐流。”


海淀生:王朔这段话很传神。不过,我感觉黄平讲的这个“参与”有些问题,你看黄平本人就是这样一个群体的代表:高考优等生,名校博士,从欠发达地区来到北上广工作,在国内最好的中文系之一工作,现在是小有名气的青年批评家。这不是很理想地参与到所在的社会中么?


王朔


闵行客:你说得我也部分同意,黄平对于“科层制”的批评有些苛刻,要承认“科层制”为黄平这样的青年打开了上升的通道。但一部分青年还是被排斥在外的,仅仅就黄平这样的比较有运气的而言,也只能“适应”而不能有效地参与乃至于决定自身的生活。


海淀生:也就是在一个结构性层面上,尽管也可以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依然是“局外人”。


闵行客:对,所以“虚无感”不能以单纯的物质与生活条件来衡量,黄平这种算是中产阶级预备役的不说了,你看很多富人乃至官员都很虚无。


海淀生:是这样,我在北京见得比较多,朝阳区据说“仁波切”都不够用了(笑)。


闵行客:所以黄平用“局外人视角”来分析王小波的作品,他认为这种社会结构性的位置会生产出一种特殊的叙述视点。


海淀生:我读过他写王小波的这篇,他用“局外人视角”分析《革命时期的爱情》中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混合叙述,也即主人公为什么用第三人称讲述自己。那篇论文写得不错,我觉得是这本书里最好的一章。



闵行客:我也同意,黄平对王小波的作品最有感觉,但他对心爱的作家过于谨慎,好像这些年就写过这一篇。我听他讲过一些关于王小波作品的写作计划,但迟迟不敢动笔。


海淀生:他对王小波的分析值得讨论,他认为王小波作品的吸引力在于“疗愈”读者,这些读者的精神处境和王小波相似。


闵行客:直白点说把自己从不堪的事件中摘出去,好像发生过的与我无关。


海淀生:是,他引述克尔凯郭尔《论反讽概念》里的分析也是这个意思。他对王小波的分析受到克尔凯郭尔很大影响。我感觉黄平读理论书的脉络,围绕存在主义在展开,你看他这本书引述的这几位: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尼采。罗蒂讨论偶然与反讽也有这个味道,特里林讲“诚实”与“真实”,其实也暗合存在主义的主题。


特里林

闵行客:是啊,现在学界都快忘记了,存在主义是新时期文学起源时的思想底色之一,只是这些年暗暗运行,隐而不显。


海淀生:是,黄平对于理论的阅读与运用,和八十年代的青年很像,不那么学院派,而是从自身的问题出发找理论。


闵行客:但八十年代的问题黄平也有,我对黄平当面讲过,有时候感觉他对于理论生吞活剥,消化的不够。


海淀生:黄平的路数,好像站在学院派研究与当代文学批评的中间。


闵行客:往好了说是兼容并蓄吧。黄平的批评,问题导向非常明确,很多朋友说过黄平的文章非常接地气,这对于学者不知道是好话还是调侃。


海淀生:我有类似的阅读感觉,尤其读他写韩寒、郭敬明的部分。


闵行客:这批文章是黄平最早写的,2011年就发表出来了,黄平想打破“小时代”……


左:郭敬明   右:韩寒


海淀生:(笑)很主旋律啊,黄平算是活学活用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


闵行客:还真可以这么讲,黄平谈韩寒、郭敬明的文章,在2011年发表的时候就用的“中国梦”这个说法。主旋律不一定要高大上,你看黄平在后记里也讲“历史使命感”。


海淀生:我觉得他有点矫情,舞台感太强了……


闵行客:学者固然都有切身的现实利益,同时出书也有稻粱谋的一面,不过全书有一种真诚的焦虑,你读完感觉到没有,作者自己被很强烈的意义的匮乏所困扰。


海淀生:意义的匮乏是普遍的问题啊。


闵行客:所以直面虚无并挑战虚无,这勇气还是让人佩服的。总说“80后批评家”,其实黄平这一代不年轻了,他是81年的,快四十岁了吧。我前几天在闵行校区看到他,头发都白了。


海淀生:唉认认真真做学问是不容易,不过黄平逢人便讲你看我写书写得头发都白了……


闵行客:(笑)其实可能是遗传,这倒是蛮反讽的。



海淀生:说是打破“小时代”,我看这书里黄平对韩寒也不满意。


闵行客:也是批评的很严厉,觉得韩寒的思想定型在自由主义,没有历史性地理解价值的生成。


海淀生:这个看法并无洞见,但他对于韩寒作品的结构特征分析的蛮精彩。


闵行客:黄平还是更擅长文本分析,他的细读往往很妙。但他有时候刻意扬短避长,谈理论,不谈文本。


海淀生:这本书后面两章什么意思?我以为他从路遥开始,到韩寒那里就结束了。


闵行客:他列了“反讽”在“纯文学”中的一章,在大众文化中的一章,参差对照。


海淀生:“纯文学”领域里的反讽值得写一本书,莫言、刘震云等人的小说都很明显,黄平还是谨慎,没有展开来处理主流,只选择了《花腔》来写。


闵行客:《花腔》有代表性,李洱受加缪的影响非常大,反讽的存在主义底色很明显。此外《花腔》还有一点特别关键的,《花腔》里有正面人物。或者说,《花腔》蕴含着超越反讽的可能。


海淀生:我理解你的意思,我读《花腔》也有这个感觉,《花腔》在表面热热闹闹的解构下很痛苦,好像有什么力量要从文本中挣脱出来,但最终只是一个影子般的幽灵,这个幽灵在文本中平静地看着我们。


闵行客:你这个感觉说得好。



海淀生:黄平最后一章细读《大话西游》的文章很有名。


闵行客:嗯,微信上的红文。


海淀生:《大话西游》就像一代青年的初恋。


闵行客:黄平结尾还引用了今何在《悟空传》那句话来讲一代人的历史出场:“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海淀生:这话好霸气,“反讽”和“个人”的关系始终缠来绕去。


闵行客:是啊,通读全书,这一系列都是彼此耦合在一起的:虚无、个人、反讽、自由。


海淀生:但穿越虚无,需要有共同体的视野,如果世界上只有“个人”,无所谓意义,意义总在人与人之间。


闵行客:这是关键所在,黄平有的文章也以“个体”与“共同体”为题,但我觉得以他目前的学术能力,处理不了共同体的问题。


海淀生:嗯,他至多在试图穿越“虚无”,但这一步还远远走不出去。这非常难,穿越虚无一定是和特定的共同体的视野联系在一起的。


闵行客:所以读这本书,黄平这些点都抓得很好,拆开作为一篇篇文学批评来看,都算不错。但作为一本专著,这本书还是单薄。理论层面单薄,黄平就是站在几本大师的理论著作上来谈虚无;历史层面也单薄,基本上没有历史化的分析,只是从形式到历史,要是在社会史的视野下展开就厚实了。


海淀生:我同意你的看法,黄平想把他这几年的想法整合成一本书来谈,但终究不如重头写一本新书的好。



海淀生:黄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他把这个问题打开了,从这本书之后,当代文学的边缘作家与反讽传统成为绕不开的问题。


闵行客:这是再一次重写文学史。而且这次重写试图弥合青年读者和文学传统的分裂,也即把读者召唤回来,重新给予文学以力量。


海淀生:虚无的力量,或者说穿越虚无的力量。


闵行客:可能不仅于此,在更开阔的视野上,这也是黄平背后的这个青年群体在文化上的自我赋权。他们将指认自己的经典,并且以此重构当代文化的地图。


海淀生:有意思,我怎么突然想起毛主席爱引用的一句诗:“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闵行客:所以说有抱负的“80后”批评家或学者,不能靠“80后”的头衔吃青春饭,而是要把“80后”从一个代际概念转化为一个有历史内涵的概念。


海淀生:好啊,听你这么一说,我从你这里讨一本。我明天回京路上读。说老实话我现在几乎不读同行写的东西。


闵行客:黄平写东西还是比较认真的。下次再来闵行我叫他出来,大家一起聊聊。

海淀生:好,再聊。





附:《反讽者说——当代文学的边缘作家与反讽传统》目录

第一章 起源时刻的虚无者

第一节 七十年代深处的“波动”

第二节“潘晓讨论”:从“虚无”到“自我”

第三节 “高加林难题”:经济人的边界

 

第二章 王朔:参与的危机

第一节 反讽与共同体

第二节 没有笑声的文学史

附 王朔年谱简编

 

第三章 王小波:局外人

第一节 局外人视角

第二节 超越“自由主义/文化研究”的二元框架

第三节 脱历史的局外人

第四节 作为创伤与疗愈的后现代

第五节:叙述能否治愈精神创伤?

附 王小波年谱简编

 

第四章 韩寒:小时代的笑

第一节 “新概念作文大赛”与“80后”作家的出场

第二节 “小时代”的“孩子”

第三节 游弋在“他的国”

第四节 韩寒与郭敬明的电影

第五节“80后写作”的可能性

附 韩寒年谱简编

 

第五章 花腔的终结

第一节 历史之外,还是历史之内?

第二节 “花腔”中的“多余的话”

第三节 虚无,与穿透虚无

第四节 作为反抗者的加缪

 

第六章 一代人的《大话西游》

第一节 反叛的孙悟空

第二节 犬儒而逍遥的孙悟空

第三节 爱与命运撕裂的孙悟空

第四节 承担了荒诞的孙悟空

第五节 一代人的历史出场

 

结语 反讽者说:“80后,怎么办?”

附录 重译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反讽”词条

作者后记

 

 

明日推送

梁展:政治地理学、人种学与大同世界的构想——围绕康有为《大同书》的文明论知识谱系

也许你还想看

文艺批评  ▏黄平:“共同美”、大和解与新差别 ——再论新时期文学的起源

文艺批评 | 在现场,新伤痕,怎么办?——杨庆祥访谈录

文艺批评 | 杨庆祥:“主体论”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


文艺批评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iPhone用户

由此赞赏

本期编辑 : 龚务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