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景 2018-05-26

     斜目而视    



阅文艺批评


击上方蓝字






导演:张景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17-01-14(中国大陆)

集数: 5

单集片长: 40分钟



这是一部行走式的纪录片,这个三人的草台班子,历时126天,走遍全中国23个省市,拍摄了199位中国传统手艺人,以及他们的144项传统手工艺。这里面的许多都正在或即将从中国消失。 片子没有华丽的画面,没有绝妙的悬念。它只展现真诚,安安静静地和你讲述一系列属于中国自己的、温暖的故事。


在前期拍摄,本片没有一丝摆拍及人为导演痕迹,完全没有主流的“专业”架式。在后期讲述角度上,本片大胆采用了风险最大的第二人称。


新疆陶匠吐尔逊江祖农大叔,是整个喀什还在制陶器的唯一 一家。开发商征地,要给他12套单元房,大叔想都没想拒绝了。虽然两儿一女都不再制陶,可他想留下他祖辈制陶的房子。



西藏刻经八年的21岁青年,当导演问能不能快点刻,多赚一点的时候,这小哥却说:不是不是,刻的时候好好刻,慢慢刻,对这个板子好一点嘛。这个不好好刻的话,我们死了的时候,因为这个,害怕得很。



藏区锻铜大师土旦次仁,有时候订单一来就是1000尊,从来不缺生意做。但每当赚到钱的时候,他就造佛像捐给穷寺院,有时候成本好几十万的佛像说捐就捐了,没钱的时候就白给干活。因为他觉得,人死了就死了,但他捐的佛像将永远摆在寺里造福后人。



在贵州白兴村,张蜡四老大姐拿出自己一辈子的枫香染作品,却一件也舍不得卖。因为那每一件都有故事:有她外婆留给她的,妈妈留给她的,还有她留给她女儿的。



在云南西双版纳,媒体发现“傣族制伞传承人”时,村里还有4人做伞。可摄制组拍摄时,却只剩坎温老人一人了。固定伞骨架时,每断一次,老人都会呆呆的愣神,然后又焦急的进入下一次,直到第八次才终于成功。离开时,摄制组买下了老人家中最后的5把油纸伞,老人开心的像个孩子视频上传到了B站,许多网友想要买,导演兴冲冲的统计了一下,一共有20多把。只是当电话打过去的时候,那头说:今年2月,坎温老人已经去世了。最后一个做油纸伞的人也不在了。



我在72道弯,种下层层麦浪

为的是 给你收获一颗丰硕的青稞种子

我踏遍尼洋河畔

为的是 给你寻找一枚纯真的黑色暖石

看,青稞黄了又绿

听,祥云一片牵着一片

亲爱的姑娘,等你出嫁的时候,

请让我握过你的双手

左手,送你那把青稞种子

右手,送你那枚黑色暖石

而我 躺在地上做你通往幸福的桥梁


——片中张景写给女儿的诗






因为热爱,所以信奉一生




精彩剧评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纪录片?


1、土得掉渣......


不管是剪辑方式还是画面感觉,都很90年代,一点也不炫,一点儿也不刺激,字幕更是丑到要死。所以千万不要期盼有惊心动魄,或流光溢彩。


2、外行拍的纪录片。


摄影本来是个司机,半路迫不得已“冒充”摄影;录音第一次摸录音机,只学会了开机、关机,同时他还要充当灯光、外链;导演则是第一次拍摄大型纪录片;说这是一部外行拍摄的纪录片一点也不过分,但看完后你会收获别样的感觉。


3、没有导演的纪录片。


导演,字面意思是指导演员演出。然而这部片子没有一个镜头是演的,全部抓拍,现场完全没有导演,连导演自己也在拍摄。导演在这里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代名词。导演真正的工作,只在后期,把268个小时素材变成212分钟的成片。


4、一把乐器,搞定所有背景音乐:


所有的音乐完全原创,每一个音符!而创造这些音符的乐器只有一样:一把原汁原味的中国古乐器:中阮。再辅以人声、效果器,你以为是一个乐队,其实只有一个人:民谣乐手,小河。  而片头曲,则来自民谣歌手钟立风《黑鸟,你在哪里》,且是专门为这部片子录制的。 片尾曲,仍然来自小河,《森林里的一棵树》。


5、一股清流;


当你喝惯了可乐、咖啡、啤酒、浓茶,突然给你一杯白开水,你可能会不习惯,或者拒绝。但是,当你一旦接受,你会发现,它才是你最需要的。


所以,很多人会把这部片子看好几遍,而且每一遍的体会都不一样。

  豆瓣 张景的景(导演)




      “寻找手艺”,126天的拍摄浓缩成了短短的5集——一共200分钟的片子,来自于四个完全非专业的纪录片制作人,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梦想。虽然伴着蹩脚的和带点儿口音的旁白和一些总是让人感觉缺少了点儿什么东西的意味,但是非常容易就被一气呵成地看完。评论中有不少人在说拍摄的专业性问题,我个人却觉得一些镜头的运用甚至不输给专业的摄影团队。       


       片子里提到的手艺和工匠大多集中在印染、乐器、陶瓷和金属加工等领域里,很多行当制作的产品甚至曾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伞,再比如——秤。在现代文明不断演进的过程中,这些手艺或是被经济利益所掩盖,或是被更高效率的流水线所取代,抑或是被现代科学证明并没有那么神秘和深不可测。它们通他们(她们),正如同所有地球上的事物一样,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成住空坏”的过程而最终走向湮灭,可惜或者不可惜。而恰恰在某个节点,有几个人,想去寻找他们(她们)和它们——此为缘起。窃以为,寻找手艺的过程,无关乎梦想,而在于寻找我们自己。


       在代代相传的手艺人的制作经里流传的,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重视的“慎终追远”的理念,更是对于手艺的热忱和对于自我的尊重。那些所谓的很多诀窍儿、秘笈或者是千百年来手口相传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或许在今天发达的科学条件下很容易被探知或者用更为高效的流水线所替代,但是,寻找手艺的过程恰恰是这些可能很容易被探知的科学道理才是我们需要用一生来体会的东西。       


       最近受大和民族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谈及“匠人精神”。起初我喜欢,但是后来发现小国寡民,很容易流俗或者变得越来越狭隘。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匠人精神我认为更重要的东西在于对待自己手艺和艺术品的过程。我认为日本的哲学,尤其是禅宗的发展,在现在看来其实和大和民族所倡导的匠人精神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我觉得很难说清楚到底是谁在给谁呐喊助威,到底是谁在给谁添薪加火,双方能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就是在平凡的、重复的、不停发问的情况下而日臻化境的。从形而下发展到形而上,从简单的制作发展到哲学层面的精神,我觉得这才是“寻找手艺”的过程中我们最应该寻找和发现的东西。人生总是应该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而逐渐领悟一些东西,佛法的修行亦是如此。一项我们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的手艺可能对于一个传承者来说就是一场修行。各行各业无不如此。我们发展到形而上的过程无非都是在寻找宇宙原点的过程,那虽然道路不尽相同,但最终的归宿和所需要的能量的跃迁一定是相同的。       


       话说回来,一个人庸庸碌碌一辈子,总该找些东西让自己开心吧?手艺或许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寻找和保护手艺的背后,是寻找和保护人类自己。

豆瓣 御厨最高尚宫 



做伞老人去世了,再也没有人做伞了;两个老奶奶的最后的手工造纸,意味着当地的造纸术也要随之失传了;做陶器的大叔守着自己祖传400年的烧陶房拒不让地给开发商,却担心有一天他不在了,这些陶器也会慢慢消失.......


带我们目睹了纯手工品的一步一步制作,中国的“工匠精神”。制作羊皮筏子的抽离缝合,制作地毯的一针一线,制作乐器的一凿一敲,制作陶器的一张一弛,制作刀具的一打一锤,做伞老人的一定一拉......在他们满是皱纹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制作时专注的眼神,欣慰带笑的眉眼,给人治愈的力量。


有人不禁会说,桑皮纸什么的手艺失传了,那是它被更先进的方法取代了,用先进工业更给我们生活效率。毋庸置疑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传统手工业的消逝一方面确实是因为后现代工业的猛烈冲击,相比手工生产,机器工业完美的展示了它的复制化不停歇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传统手工业面临后续无人的尴尬。新一代年轻人不愿意去继承这门手艺,宁愿自己出门打拼。高尔基曾说,“一门手艺的消失,就代表着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消失。”手艺人的坚持,不仅是为了谋生,更是对文化传承的守护。


而在我看来,寻找手艺并不是说要让传统手艺再度崛起,杀回市场,确实这太难了。而是要拍个纪录片保存下来,不让中华传统的一些优秀技艺成为空谈,彻彻底底湮灭于时代的进程中。


用旅游业支撑的羊皮筏子的生意,确实早已脱离了它的实际使用价值,不知道让它存在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悲哀了。陶器的生产也开发成旅游景点,传统手工业靠第三产业支撑勉强度日,确实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却无力挽回。


我们无力阻挡一个时代的变迁,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支持传统手艺,让它有尊严的存活。也许关注的人越多,手艺就能消失的慢一些。宫崎骏曾说,“一切用心打造的东西都有自己的灵魂。”他们孤傲而璀璨,捍卫着他们最后的尊严,而不是无关痛痒的说接受一句赞美。

豆瓣 临渊羡鱼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观影链接



往期推荐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脸庞,村庄》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史上最经典纪录片《可爱的动物》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纪录片《文明的轨迹 Civilisation》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BBC自然历史纪录片《蓝色星球》

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 《地球之盐》


本期编辑

打破碗碗

微信号:Wenyipiping

微博号:文艺批评Wenyipiping



IPHONE用户

由此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