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大磊 2018-05-25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2017年3.24

留住好时光

像90年代一样看电影

The sunmmer is gone





导演: 张大磊
编剧: 张大磊
主演: 孔维一 / 张晨 / 郭燕芸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7-03-24(中国大陆) / 2016-07-23(FIRST青年影展)
片长: 110分钟 / 106分钟(中国大陆)
又名: The Summer Is Gone





第53届台北金马影展  (2016)

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

金马奖 最佳原著剧本(提名)张大磊

金马奖 最佳新导演(提名)张大磊

金马奖 最佳新演员 孔维一

金马奖 最佳摄影(提名) 吕松野

金马奖 最佳音效(提名) 任冬 / 高秋卉 / 李晓丹 / 徐忱

第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2016)

亚洲未来单元 最佳影片(提名)



为什么取名叫《八月》

九十年代的内蒙小城里,结束了小升初考试的小雷迎来了自己的暑假,然后这个夏天他的身边发生了很多事情,暑假似乎并不是他想象中的样子。


这是导演张大磊的第一部作品。俄罗斯学电影归来,他一直想拍一部关于自己的回忆和情绪的电影,几年筹备,终于有了《八月》。


《八月》的原片名叫《昙花》,张大磊说以前母亲养过一盆昙花,当时他就是片中主人公小雷的年纪。昙花象征着一种美好的逝去,带着遗憾和忧伤。但片子完成后他觉得这样的片名过于个人表达,于是选择了更加淡化主题的片名《八月》。

影片简介

电影八月剧情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西部小城,国家开始实施国有单位转型,铁饭碗被打破,国有制片厂家属院里,每一个简单家庭的生活都被改革所影响,而少年小雷就这样在天真与世故之间、经济变革与家庭改变之间懵懂成长的故事。



那时候每个人都不用为了一个目的或者为了一个什么一定要完成的事情去奔忙或者是锻炼自己,而是一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而然的发生,自然而然的结束。


导演介绍


张大磊,中国青年导演。1982年出生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成长于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大院,其父亲为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知名剪辑师。张大磊从小受家庭环境及父辈影响接触并爱上电影。

1999年至2000年,在高中就读的张大磊和朋友组建GRUNGE风格摇滚乐队,并独立制作地下专辑。2000年底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求学,就读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影视大学学导演系,2006年毕业。
  2006年至2014年期间,参与过多部影视剧拍摄,担任执行导演并完成部分剧本创作。同时创作拍摄多部短片作品:《星期天》、《有故事的桥》、《三小时》等;完成多个电影剧本《四百零一下》、《处暑》、《蓝色列车》、《八月》等。
  2011年,张大磊与郭家良导演联合执导电影《鼠辈》,并为该片创作影片配乐。电影《鼠辈》入围20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电影节。2016年,完成个人电影处女作《八月》。



“八月”故事



精彩影评





80后献给自己童年记忆的散文诗,对于自己父母一辈年轻时的回望。它其实并不那么优异,有些过于散淡。对于那个年代社会转型时对人心的触动,很多都没能表达清楚。但很少有人去这样描述那个时代。这算是一次不太一样的回望角度。


——frozenmoon 2016-07-18



小城是会变的,分账片再也没法免票入场、画海报的被迫转行刻字、剪辑师低下高贵的头颅离家当场记;小城又是不变的,升学仍需金钱和关系、亲人终会放下芥蒂、夏天依旧那么燥热。声声吆喝带回九十年代,大环境下人心惶惶,小雷爸对着空气无物之阵地挥拳,却无处对抗与挣扎。穿上三中校服,八月好似昙花。

—— 459有用西楼尘 2016-09-24


八月·献给父辈


写给父辈失意的诗,昙花会开的,我们可能不会了。哭了三次,鸡皮疙瘩一次。

——哪吒男 2016-10-23


该片没有冲突、对立或者批判,只用基本的叙事与抒情,带出全片的平稳节奏和安静氛围。电影以极其舒缓的节奏,缅怀了西部城市九零年代的过往岁月,黑白影像更是诗意盎然,细腻平实。

——新浪娱乐


将对往事的怀念慢慢渗透出来,这种细微的情感展现在电影的每一处小角落。

——《好莱坞报道者》


毒舌电影推荐:

导演张大磊的处女作,第53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奖。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伊始,国企职工纷纷下岗,整个中国都处于十字路口。

《八月》的故事发生在1994年,主人公小雷即将升初中的暑假。

小雷父亲所在的电影制片厂正处在体制改革阶段,很多职工都面临着下岗的困境。

作为家庭掌门人的小雷父亲就要选择要不要“低下高贵的头颅”,要不要跟自己瞧不上的人打工赚钱。

我们现在回望,那时是剧变的中国。但对于当时的额人们来说,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

张大磊以一个11岁孩子的视角讲述“迷惘的时代”。



我在电影里,看到了诗意


......在我们讨论这部影片时,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很像杨德昌的《一一》。很遗憾我没看过《一一》,所以我想到的电影是《杀死一只知更鸟》,同样讲述孩子的假期生活,同样从孩子的视角去观察成人世界。房间里同样隐隐的有一头进击的大象,似有若无。实际上,这是很多优秀电影的表现手法,比如《牯岭街少年杀事件》,比如《杀人回忆》,导演都没有选择直接描述那头大象,但那大象却无处不在。    


在《杀死一只知更鸟》里,那头大象叫做“种族隔离”,它是那个时代整个美国的氛围。在孩子心里,这种氛围他们能够感受到,但却不能清晰地理解,他们只能从大人的言谈和焦虑中感到有什么大事正在发生。在《八月》里,这头大象叫做“国企改制”。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影片里有一个时间标志,《亡命天涯》上映,那是1994年),地点是内蒙古的国营电影制片厂,厂子要改制,一部分职工要下岗,这就是笼罩整部影片的氛围。这种氛围,和八月那个闷热的暑假交织在一起,让人有些透不过气。张小雷并不明白周遭发生的事情,他不明白父亲在挣扎什么,也不明白舅舅为什么要卖毛线,他同样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一定要上重点中学.



这部影片最好的地方,就在于把所有的疑问都停留在孩子的似懂非懂中。毕竟,影片是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出发,对于那个年代,他也只能算是一个旁观者,而且还处于懵然无知的年纪。所以他看不清这一切给经历者们的人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而影片,也随着孩子的视角,放弃了所谓的宏大叙事,只把目光投向细微处,显示出难得的克制。    


实事求是地讲,这部影片远谈不上完美,初出茅庐的导演对演员的调度并不是那么出色,捉襟见肘的资金也让影片略显粗糙。但导演又是幸运的,正好碰到一个会演戏的小孩,正好赶上金马奖评委会主席是许鞍华,甚至因为资金所限,影片不能充分表达,反而让观众们感受到了意犹未尽的留白。    


然而有两个情节,却成了这部散漫的作品里亮眼的“刺点”,一个是雨夜中,小混混“三哥”在被捕的过程中左奔右突,如困兽般犹斗;一个是三更半夜,父亲在客厅里对着四周的黑暗拼命地拳打脚踢。那姿态就像罗伯特·德尼罗对着镜子说:你是在跟我说话吗?但他们终究不是德尼罗,所有反抗都不过是徒劳的挣扎和窝囊的发泄。但你知道吗?我竟然在这两个片段里,看到了诗意。    



整部影片,导演都选择了黑白影像,拉开了故事与现实的距离。黑白影像的好处,如诗人廖伟棠所言:“黑白粒子包含着忧郁,水淋淋的忧郁,仿佛不属于此时此地。”不过导演终究按耐不住内心的情绪,影片最后播放的那盘录像带,是全片中唯一彩色的部分,导演回到此时此地,表达了对父辈的敬意。而影片过度曝光的镜头,也让有关八月的记忆白得发亮。    


记忆最终都变成了碎片,像一幅幅照片,照片里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阳光明媚,人也热得烦躁,耳边全是蝉鸣,但是关外,好像没有蝉吧?


—— 来自豆瓣 为人帅表  2016-12-04



(以上部分文字引用自豆瓣)



更多荐影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故事的故事》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路边野餐》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秋刀鱼之味》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放牛班的春天 Les Choristes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重庆森林》



本期编辑/有间茶楼

图源/网络


微信号:Wenyipiping

微博号:文艺批评Wenyipiping

IPHONE用户

由此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